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凤尾蕨属(Pteris.L.)植物,在国内可以找到大约66种[1],根据中医古书记载,能够将其用作药物的有24种[2,3]。在近几年的相关报道中,科学家对本属植物半边旗(P.semipinnata L.)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发现其中存在着几种高效低毒的抗肿瘤成分,并对其构效关系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4],本文根据相关的报道总结出1970~2006年间凤尾蕨类植物属中获得的化学成分和抗肿瘤药用植物。1凤尾蕨属植物中倍半萜成分通过对凤尾蕨类植物的研究发现,其为具有14~15个C  相似文献   

2.
《中国药房》2019,(4):553-555
目的:通过对狗脊品种和产地变迁进行本草考证,为其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查阅历代本草著作,从品种和产地变迁两个方面对狗脊进行考证。结果与结论:历代本草中记载的狗脊有3种,即百合科植物长托菝葜(Smilax ferox Wall. exKunth)、乌毛蕨科植物狗脊蕨[Woodwardia japonica(L. f.)Sm.]、蚌壳蕨科植物金毛狗脊[Cibotium barometz(L.)J. Sm.]。南朝梁陶弘景《名医别录》最早记载的狗脊产地为河北(常山)太行山脉的山谷中。自汉代至今,狗脊的品种发生变化,其产地也由河北逐渐向四川、浙江等地变迁,现主要分布于我国河北、山东、四川、浙江等地。从汉代至今,狗脊的品种发生了变化;综合古籍文献的考证,清代吴其濬、张志聪等记载的狗脊与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收载的狗脊品种一致,均为蚌壳蕨科植物金毛狗脊[C.barometz(L.)J. Sm.]的干燥根茎。  相似文献   

3.
<正>北桑寄生为桑寄生科(Loranthaceae)桑寄生属(Loran-thus)植物。前期研究发现,北桑寄生粗提物对体外肿瘤细胞具有细胞毒活性和血管抑制活性。但对该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仅分出4个黄酮类化合物[1],本研究对该植物中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预实验,为其化学成分的系统研究和有效成分的分离奠定基础。1仪器、试剂与材料1.1仪器:旋转蒸发器RE-52AA(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SHZ-DⅢ型循环水式真空泵(巩义市英峪予华仪器厂);  相似文献   

4.
荚果蕨属植物属蕨类球子蕨科,主要化学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还含有酚类、香豆素、甾萜类等,药理作用主要有抗病毒、驱虫、抗菌等活性,本属植物还具有很高的观赏和食用价值。综述了荚果蕨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荚果蕨属植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狗脊Cibotium barometz中主要含有挥发油类、蕨素类、芳香族类、酚酸类、黄酮类、皂苷类、糖苷类及氨基酸类成分,多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其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包括防治骨质疏松、抑制血小板聚集、止血与镇痛、抑菌、抗炎、抗风湿、保肝、抗氧化及抗癌等,极具应用前景和开发价值。对近十年来中外期刊有关狗脊的研究成果进行检索,归纳总结了从狗脊中分离并鉴定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为更好地利用该植物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栗柄金粉蕨植物抗癌活性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MTT法测定从栗柄金粉蕨植物中分离到的化合物对人结肠癌(HT-29)细胞、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结果从栗柄金粉蕨中提取分离得到的5种黄酮类化合物,对人结肠癌(HT-29)细胞、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讨论提取得到的5种黄酮类化合物可作为抗癌先导化合物。  相似文献   

7.
WO2006017904-A1合用十字花科Cruciferous植物和辣椒属植物或它们分离精制的化学成分[如莱菔硫烷(sulforaphane)和辣椒素类(capsaicinoid)]可以治疗癌症,抑制体内与肿瘤有关的NADH氧化酶(tNOX),对癌细胞生长有选择性抑制作用,最终导致癌细胞凋亡。十字花科植物与辣椒属植物合用  相似文献   

8.
杨明惠  杨雪琼  汪国松  丁中涛 《中国药房》2008,19(15):1189-1191
蹄盖蕨科(Athyriaceae)是蕨类植物三大科之一,有20属500余种,中国有9属约400种之多,药用的有7属17种^[1],是我国真蕨植物主要的药用科属之一。其中,蹄盖蕨属(Athyrium)是最大的属,有160余种,主要产于世界温带和亚热带的高山林下,我国有100余种,以西南高山为分布中心,华北和东北地区也有分布,但不产于热带和亚热带平原地区。药用蹄盖蕨属植物具有驱虫、清热解毒、  相似文献   

9.
林茜草(Rubia sylvatica)系茜草科茜草属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关于该属植物茜草的化学成分,国内学者侯柏玲和王素贤[1]对东北产的林茜草进行了化学成分的研究,林茜草醇提取液在东北民间验方中对风湿性关节炎及其他老年性疾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为了进一步了解林茜草根  相似文献   

10.
世界上有29个国家的药典共收载了14种鳞毛蕨属植物(Dryopteris Adans)~(**)。在苏联医药中广泛应用的仅有属欧洲——西亚分布类型的欧洲鳞毛蕨[欧绵马,D.filix-mas(L.)Schoth.]。  相似文献   

11.
袁干军  杜方麓 《中南药学》2005,3(4):232-235
五层龙属[1](Salacia L.)隶属于翅子藤科(Hippocrateaceae),约168种,分布于世界热带地区.我国有10种广泛分布于海南、广东、广西一带.到目前为止,国内未见该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研究的报道,但国外研究报道较多,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研究的植物有S.prinoides、S.fruticosa、S.beddomei、S.macrosperma、S.kraussii、S.chinensis、S.oblonga、S.madagascariensis、S.reticulata、S.cordata、S.lehmbachii等,植物的研究部位以根和茎为主,共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出60多种成分,主要为三萜类和多酚类;药理研究表明:该属植物根或茎的水溶性部位大多具有抗氧化、保肝、降脂减肥、降血糖等作用.为对该属植物进行研究与开发,本文对其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广东地区5种常见凤尾蕨属植物半边旗、剑叶凤尾蕨、刺齿凤尾蕨、蜈蚣草和井栏边草对白血病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 用乙醇经索氏提取器分别提取5种植物的有效成分,以二甲基亚砜分别配制供试品溶液;将供试品溶液加入对数生长期的人早幼粒白血病HL-60细胞株(简称HL-60细胞)和人慢性髓样白血病K562细胞株(简称K5...  相似文献   

13.
山柑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山柑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方法通过系统文献调研,对山柑属植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类归纳,并对该属植物主要的药理活性研究报道进行综述。结果山柑属植物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主要有硫苷、生物碱、黄酮类、萜类、有机酸等;该属植物及其化学成分多具有镇痛、消炎、抗凝血、抗肿瘤、降血糖等药理活性。结论山柑属植物的开发利用主要是应用其抗炎、镇痛及抗凝血活性,对其他药理活性的研究利用相对较少;该属植物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如抗肿瘤、降血糖等,有广泛的应用和开发前景,对该属植物进行系统研究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曾立  尹文清 《中国药房》2010,(47):4506-4508
<正>茶茱萸科(Icacinaceae),双子叶植物,约58属,400种,分布于热带地区,我国有13属,22种,分布在西南部至南部[1]。国内、外学者对茶茱萸科植物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主要分离得到萜、生物碱、黄酮等类型化合物。药理试验表明,萜类化合物具有降血糖[2]、清热解毒[3]、消炎止痛、抗肿瘤、抗HIV[4]  相似文献   

15.
黄花稔属SidaLinn.植物含有甾醇类、生物碱类等多种化学成分。该属的多种植物作为传统中药广泛用于治疗哮喘、肾炎、感冒、发烧、头痛、溃疡等。在国外,用该属植物黄花稔Sida acuta Burm.f.治疗疟疾。对其有效成分白叶藤碱(cryptolepine)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认为该成分有抗炎、抗疟、抗肿瘤、降血糖等作用。国内对拔毒散S.szechuensis Matsuda的地上部分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从中提取、分离到8个甾醇类化合物、1个甾体皂苷、1个黄酮苷、1个单萜、1个吲哚类生物碱,并对其乙醇提取物做了抗菌实验。综述了该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概况,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该属植物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猴腿蹄盖蕨根茎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柱色谱和薄层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猴腿蹄盖蕨根茎的化学成分,结合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NMR等光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从猴腿蹄盖蕨根茎分离得到1个已知成分,鉴定为三棕榈酸甘油酯(Ⅰ)。结论化合物Ⅰ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蕨菜别名拳头菜、龙爪菜和如意菜等,是采自蕨科蕨属中的蕨(Pteridium aquilinum var.latiusculum)的幼嫩叶,为药食两用植物,蕨菜作为药用,具有清热滑肠、降气化痰、利水安神和降压等功效;作为食用,自古以来就被人们视为山珍野味[1].  相似文献   

18.
石斛属植物生物碱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魏小勇 《中国药事》2005,19(7):445-447
石斛属(Dendrobium Sw.)为兰科最大属之一,共有1500多种[1],广泛分布于亚洲、欧洲及大洋洲等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我国约有80多种,主要分布于西南、华东及华南地区.在我国传统医学中,石斛为常用贵重药材,它具有滋阴清热、益胃生津,润肺止咳等功效,常用于热病伤津、口干烦渴、病后虚热等多种病症[2].现代药理研究证明石斛具有抗衰老、抗肿瘤、降低血糖等作用,在治疗胃肠道疾病、白内障、关节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及慢性咽炎等疾病有很好的疗效[3~5] .几十年来,中外学者对石斛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发现石斛属植物中化学成分多种多样,其主要有效成分为生物碱及石斛类多糖,另外还有酚类、菲类、芪类、笏酮类、倍半萜类、甾体类及香豆素等.本文仅就国内外对石斛类植物生物碱的研究进展作一项较全面的介绍.  相似文献   

19.
狗脊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通过对狗脊Cibotium barometz(L.)J.Sm.根茎中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和Sephadex LH-20柱层析分离化合物,并通过理化数据和波谱数据确定其结构。[结果]共分离并鉴定了9个化合物,即:棕榈酸(Ⅰ)、肛谷甾醇(Ⅱ)、棕榈酸单甘酯(Ⅲ)、胡萝卜苷(Ⅳ)、咖啡酸(Ⅴ)、原儿茶酸(Ⅵ)、原儿茶醛(Ⅶ)、正丁基-β-D-吡喃果糖苷(Ⅷ)和葡萄糖(Ⅸ)。[结论]化合物Ⅲ、Ⅶ、Ⅷ、Ⅸ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0.
薯蓣属(Dioscorea)植物是中药材的重要来源,山药、穿山龙、粉萆薢、黄山药、绵萆薢等中药皆来源于该属植物。菲类化合物是该属植物中一类重要的化学成分,包括菲单体、二氢菲、四氢菲、菲醌和菲二聚体5种结构类型,具有抗肿瘤、抗炎、抗氧化、降血糖、抗肥胖、抗菌、抗病毒、神经保护等药理活性,其中一些菲类化合物活性多样且作用显著,有较好的开发利用前景。目前未见针对薯蓣属植物中菲类化学成分的系统性综述报道,本文对薯蓣属植物中的菲类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进行综述,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以促进薯蓣属植物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