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是反映动脉硬化的敏感特异性指标,颈总动脉IMT能够独立预测心脑血管病事件,还可用于评价各种治疗方法对动脉硬化的逆转或消退作用[1].研究表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能逆转颈动脉IMI[2],他汀类能显著降低冠心病死亡率,已广泛用于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疾病.两者合用对颈动脉IMT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还少见报道.本研究观察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合用阿托伐他汀钙的降压作用及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IMT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中老年患者高血压和高脂血症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并具有逐渐年轻化的趋势.且这两种疾病往往同时发生,特别是血脂的增高会加重高血压,降低其生活质量,甚至使患者的生命受到威胁[1,2].本文拟观察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高血压并高脂血症患者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钙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影响。方法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6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84例)和对照组(84例),对照组使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2.5mg,1次/d,2周后,血压未降至140/90mmHg(1mmHg=0.133kPa)以下者,增加剂量至5mg(2.5mg/次,2次/d),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10mg,1次/晚,治疗12个月,比较两组IMT、血压、空服血糖及血脂水平。结果实验组治疗12个月后,颈动脉IMT、收缩压、舒张压、TG、TC、LDL-C均显著降低,治疗后的IMT(0.76±0.07)mm,与治疗前(0.95±0.07)mm及对照组治疗前后的(0.97±0.05)mm、(0.84±0.06)mm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血糖、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患者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能更好的延缓颈动脉IMT进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缬沙坦氨氯地平片对老年高血压血压变异性和血管弹性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接受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4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降压方案分为复方组140例(缬沙坦氨氯地平治疗)、氨氯地平组140例(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和缬沙坦组120例,对比组间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观察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压变异性(24 h平均收缩压、24 h平均舒张压、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24 h舒张压变异系数)和血管弹性功能[心踝血管指数(CAVI)、大动脉弹性指数(C1)、小动脉弹性指数(C2)、颈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的变化。结果与氨氯地平和缬沙坦相比,缬沙坦氨氯地平能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异性:复方组的24 h平均收缩压[(139.5±6.2)比(145.7±9.3)、(143.3±8.9)mm Hg],24 h平均舒张压[(75.3±6.9)比(81.3±8.6)、(80.2±8.5)mm Hg],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13.1±1.1)%比(15.2±1.9)%、(14.7±2.1)%],24 h舒张压变异系数[(10.4±1.4)%比(11.9±1.3)%、(12.1±1.4)%]低于氨氯地平组和缬沙坦组,缬沙坦氨氯地平能增强血管弹性功能,提升血压控制效果:复方组的C1[(10.2±1.4)比(8.8±2.4)、(9.1±2.3)mL/mm Hg×10],C2[(3.7±0.9)比(3.0±0.7)、(3.1±0.8)mL/mm Hg×10],FMD[(9.7±2.3)%比(7.4±1.3)%、(7.6±1.5)%],血压控制总有效率(95.7%比82.9%、83.3%)高于氨氯地平组和缬沙坦组,CAVI(8.0±0.9比8.6±0.8、8.5±0.8),cfPWV[(10.1±1.1)比(11.7±1.7)、(11.2±1.8)m/s]低于氨氯地平组和缬沙坦组(均P0.05)。结论缬沙坦氨氯地平片能够较为有效地控制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改善血管弹性功能。  相似文献   

5.
阿托伐他汀钙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控制影响血管内皮功能因素纳入观察组的33例RA初治患者,以及年龄、性别匹配的对照组30例,予观察组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1次/d,疗程12周,采用超声检测给药前后血管内皮功能.结果:治疗前血管内皮功能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服药后较服药前血管内皮功能明显改善(P<0.05).结论:RA患者存在血管内皮功能障碍,阿托伐他汀钙可调整RA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状况,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6.
阿托伐他汀钙对高血压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降血脂药HMG-CoA还原酶抑制剂阿托伐他汀钙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将56例血压控制良好的高血压合并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随机分为安慰剂组和阿托伐他汀钙组,半量治疗4周后能耐受者增加至目标剂量,随访8周。分别于研究开始、治疗12周时测定血压和血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三酰甘油等指标。结果治疗12周后安慰剂组和阿托伐他汀钙组的血压和血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指标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托伐他汀钙在有效降低胆固醇的同时利于血压的控制。  相似文献   

7.
过去 ,人们对原发性高血压 (EH)心功能的研究重点一直放在左心室 ,而对其右心室功能研究甚少。本文旨在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同时观察EH患者左、右室舒张功能及氨氯地平对其影响。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经病史、体检、超声心动图、心电图、胸部X线及各种化验检查诊断为EH ,并有左室舒张功能不全(LVDD) ,且 2周内未服用任何抗高血压药物的患者31例 ,其中男 17例 ,女 14例 ,平均年龄 (5 7.3±12 .5 )岁 ,平均病程 11.9年。所有患者均为窦性心律 ,心功能Ⅰ~Ⅱ级。LVDD的诊断标准 :①临床上存在已知可导致左室肥厚 (LV…  相似文献   

8.
目的阿托伐他汀钙(立普妥)对高血压病患者餐后甘油三酯代谢异常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30例高血压病(Ⅰ级)患者并经标准脂肪负荷试验确定为餐后高甘油三酯症,采用高分辨率血管外彩超检测脂餐后4 h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EDF),随后受试者随机分为立普妥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常规治疗组服用双克25 mg qd,而立普妥组在常规药物的基础上加服立普妥20 mg qn.治疗4周后重复标准脂肪负荷试验和脂餐后4 h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结果治疗前两组脂肪餐后EDF均较空腹明显下降(立普妥治疗组13.89%±3.28%比9.88%±3.53%,P<0.05;常规治疗组14.37%±3.51%比10.11%±3.62%,P<0.05),但两组间TG-AUC,TGPR无显著性差别.治疗4周后两组血压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立普妥组餐后TG-AUC,TGPR较治疗前显著下降[TG-AUC(18.84±6.81比10.12±5.38)mmol/L,P<0.05;TGPR(3.96±1.78比2.16±1.06)mmol/L,P<0.05],其餐前和餐后EDF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空腹13.89%±3.28%比17.96%±3.87%,P<0.05,脂餐后4 h9.88%±3.53%比16.67%±3.35%,P<0.05),且空腹EDF和餐后EDF无显著差异.常规治疗组餐后TG-AUC、TGPR、空腹EDF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餐后EDF虽有所改善,但仍较空腹受损(14.86%±2.75%比11.42%±2.65%,P<0.05).相关分析显示餐后EDF下降值、SBP、DBP与餐后TG-AUC,TGPR呈正相关(TG-AUC相关系数r分别为0.35,0.32,0.25,P<0.05;TGPR相关系数r分别为0.34,0.31,0.21,P<0.05).结论立普妥降脂治疗能显著改善高血压病患者餐后甘油三酯代谢及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左旋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90例高血压患者分为3组:氨氯地平组(A组,30例,接受氨氯地平治疗);吲达帕胺组(B组,30例,接受吲达帕胺治疗);联合治疗组(C组,30例,接受氨氯地平和吲达帕胺治疗)。入选前所有对象均未接受降压降脂治疗或服药者停用4周以上,并于治疗前后监测血压、血清hs-CRP浓度、内皮素(endothelin,ET)及肱动脉内皮功能的变化。同时与24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B、C组高血压患者hs-CRP、ET浓度显著升高(P0.05)。3组治疗后血压、hs-CRP、ET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以C组下降最明显(P0.01),并且较B组更佳(P0.05);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肱动脉内皮功能随血压的控制得到明显改善(P0.05),亦以C组改善最明显(P0.01)。结论左旋氨氯地平片降压疗效显著,能降低血清炎症因子hs-CRP、ET浓度,从而明显改善血管内皮功能。联合吲达帕胺应用的效果优于单独使用。  相似文献   

10.
氨氯地平对高血压患者肾脏的远期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凯  王士雯 《高血压杂志》1997,5(A10):43-44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片联合舒心降脂片治疗高血压伴血脂异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高血压伴血脂异常患者142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1例。所有患者在进入本研究后均经2周洗脱期,之后对照组给予舒心降脂片治疗,观察组给予舒心降脂片联合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片治疗,均以24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疗效,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脉压、血脂(TC、TG、LDL-C、HDL-C)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1%(64/71),高于对照组的70.4%(50/71)(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脉压、TG、TC、LDL-C及HDL-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脉压、TG、TC、LDL-C均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6%(4/71),低于对照组的15.5%(11/71)(P0.05)。结论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片联合舒心降脂片治疗高血压伴血脂异常具有高效安全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应用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2011年7月-2014年3月我院就诊确诊的86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治疗组,其中治疗组43例,对照组43例;治疗组给予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片治疗,而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下降,心绞痛症状改善,症状改善总有效率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观察组LDL-C、TC两项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显著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改善冠心病症状,有效降低血脂,临床疗效确切,并且方便依从性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复方制剂对初发高血压合并边缘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血管内皮和动脉壁功能与解剖,以及Framingham心血管发病风险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入选2012年2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内科门诊就诊的57例初发1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内科门诊就诊的57例初发12级高血压合并边缘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予以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5 mg/10 mg治疗,剔除治疗4周后血压仍≥140/90 mmHg的患者,最终40例患者入选。观察治疗对血压及常规生化指标、双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肱踝脉搏波速度及踝臂指数和血管内皮功能标志物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eNOS)和内皮素1水平的影响。结果患者年龄262级高血压合并边缘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予以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5 mg/10 mg治疗,剔除治疗4周后血压仍≥140/90 mmHg的患者,最终40例患者入选。观察治疗对血压及常规生化指标、双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肱踝脉搏波速度及踝臂指数和血管内皮功能标志物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eNOS)和内皮素1水平的影响。结果患者年龄2665岁,平均(48.5±9.5)岁,男性25例(62.5%)。1级高血压患者30例(75%),2级10例(25%)。与基线相比,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5 mg/10 mg复方制剂治疗12周和24周时的收缩压[(127.54±10.02)mmHg和(124.21±9.50)mmHg比(141.74±11.64)mmHg,均为P<0.01],舒张压[(77.50±10.78)mmHg和(75.16±8.23)mmHg比(89.63±6.12)mmHg,P=0.02,0.00],TC[(4.17±0.64)mmol/L和(4.37±0.66)mmol/L比(5.46±0.69)mmol/L,均为P<0.01],LDL-C[(2.46±0.57)mmol/L和(2.47±0.58)mmol/L比(3.46±0.66)mmol/L,均为P<0.01],TG[(1.57±0.77)mmol/L和(1.62±0.90)mmol/L比(2.04±1.50)mmol/L,P=0.07,0.01],高敏C反应蛋白[(2.14±2.11)mg/L和(2.11±1.36)mg/L比(4.17±3.18)mg/L,P=0.03,0.00]均有明显下降。随治疗时间的延长(0周,4周,12周,24周),血清NO[(19.00±1.57)nmol/ml,(20.78±1.35)nmol/ml,(22.67±1.37)nmol/ml,(25.23±1.42)nmol/ml],eNOS[(17.70±1.67)U/ml,(19.04±1.19)U/ml,(24.06±1.68)U/ml,(25.61±1.70)U/ml]水平逐渐升高,内皮素1[(94.73±3.74)pg/ml,(87.74±0.56)pg/ml,(76.89±8.15)pg/ml,(66.71±8.39)pg/ml]水平逐渐下降,各时间点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治疗24周时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右侧:(0.71±0.15)mm比(0.83±0.22)mm,P<0.01;左侧:(0.76±0.18)mm比(0.84±0.23)mm,P=0.02],肱踝脉搏波速度[右侧:(1 319±241)m/s比(1 572±295)m/s,P<0.01;左侧:(1 316±208)m/s比(1 574±256)m/s,P<0.01]较基线值也有显著下降,但双侧踝臂指数没有明显改变。此外,治疗24周后,再次评估Framingham 10年心血管病风险显著下降(5.8%±6.5%比10.0%±10.1%,P<0.01)。结论初发165岁,平均(48.5±9.5)岁,男性25例(62.5%)。1级高血压患者30例(75%),2级10例(25%)。与基线相比,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5 mg/10 mg复方制剂治疗12周和24周时的收缩压[(127.54±10.02)mmHg和(124.21±9.50)mmHg比(141.74±11.64)mmHg,均为P<0.01],舒张压[(77.50±10.78)mmHg和(75.16±8.23)mmHg比(89.63±6.12)mmHg,P=0.02,0.00],TC[(4.17±0.64)mmol/L和(4.37±0.66)mmol/L比(5.46±0.69)mmol/L,均为P<0.01],LDL-C[(2.46±0.57)mmol/L和(2.47±0.58)mmol/L比(3.46±0.66)mmol/L,均为P<0.01],TG[(1.57±0.77)mmol/L和(1.62±0.90)mmol/L比(2.04±1.50)mmol/L,P=0.07,0.01],高敏C反应蛋白[(2.14±2.11)mg/L和(2.11±1.36)mg/L比(4.17±3.18)mg/L,P=0.03,0.00]均有明显下降。随治疗时间的延长(0周,4周,12周,24周),血清NO[(19.00±1.57)nmol/ml,(20.78±1.35)nmol/ml,(22.67±1.37)nmol/ml,(25.23±1.42)nmol/ml],eNOS[(17.70±1.67)U/ml,(19.04±1.19)U/ml,(24.06±1.68)U/ml,(25.61±1.70)U/ml]水平逐渐升高,内皮素1[(94.73±3.74)pg/ml,(87.74±0.56)pg/ml,(76.89±8.15)pg/ml,(66.71±8.39)pg/ml]水平逐渐下降,各时间点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治疗24周时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右侧:(0.71±0.15)mm比(0.83±0.22)mm,P<0.01;左侧:(0.76±0.18)mm比(0.84±0.23)mm,P=0.02],肱踝脉搏波速度[右侧:(1 319±241)m/s比(1 572±295)m/s,P<0.01;左侧:(1 316±208)m/s比(1 574±256)m/s,P<0.01]较基线值也有显著下降,但双侧踝臂指数没有明显改变。此外,治疗24周后,再次评估Framingham 10年心血管病风险显著下降(5.8%±6.5%比10.0%±10.1%,P<0.01)。结论初发12级高血压患者接受联合降压调脂治疗,可能有助于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苯磺酸氨氯地平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作用。方法:选择79例合并颈动脉硬化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试验组(40例)。对照组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5mg,1次/d,2周后,血压未降至140/90mmHg以下者,增加剂量至10mg,试验组同时口服阿托伐他汀20mg,1次/晚,疗程为2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颈动脉IMT、血压、TG、TC、LDL-C、HDL-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结果:服药28周后,两组IMT、血压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其中试验组IMT降低更明显(P〈0.05)。试验组TG、TC、LDL-C、hsCRP明显下降,HDL-C明显增高,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对颈动脉IMT消退作用更显著,能有效延缓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硬化进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培哚普利与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将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在应用培哚普利的基础上加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对照组40例采用培哚普利,观察两组药物对高血压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7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哚普利与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治疗高血压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国产苯磺酸氨氯地平 (安内真 ) 5mg与进口苯磺酸氨氯地平 (络活喜 ) 5mg每天一次口服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多中心、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98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被随机分入安内真组和络活喜组 ,分别每天一次口服安内真 5mg或络活喜 5mg ,2周后如坐位舒张压 >90mmHg或坐位收缩压 >14 0mmHg ,则改为安内真 10mg或络活喜 10mg、每天一次口服。结果 服药 2 ,4周时 ,安内真与络活喜两组平均舒张压和收缩压均明显下降 ,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治疗 4周时两组控制血压的总有效率分别为 75 56% ,77 0 8% ,两组间无明显差异 ;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低 ,两组相似。结论 国产苯磺酸氨氯地平 (安内真 ) 5mg或 10mg每日一次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安全有效 ,其疗效与进口苯磺酸氨氯地平 (络活喜 )等同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2012-07~2014-07收治的10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压、血脂、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显效34例,有效13例,无效3例。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22例,无效15例,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低于对照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0%(P0.05)。结论采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可有效控制血压,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药物安全性较高,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且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在女性高血压患者中联用缬沙坦与苯磺酸氨氯地平对于控制血压谷峰比值及平滑指数的作用。方法对我院63例女性高血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将单用苯磺酸氨氯地平、单用缬沙坦和联用两者治疗者各纳入A组、B组和C组,分析并评估3组病例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三组患者的24hSBP、24hDBP、dSBP、dDBP、nSBP和nDBP水平均显著下降(均为P〈0.05)。且除24hDBP之外,C组治疗后其余指标均要较A组和B组改善更明显(P〈0.05)。C组治疗后的血压谷峰比值与平滑指数均要较A组和B组高(P〈0.05)。结论为女性高血压患者提供缬沙坦与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有确切效果,对于控制患者血压谷峰比值、平滑指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络丁新络活喜降压疗效及对原发性高血压 (EH)左室肥厚 (LVH )的影响。方法 将 85例EH并LVH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给予络丁新 (剂量 10mg ,qd或Bid) ,络活喜 (剂量 5mg ,qd或Bid) ,疗程 1年 ,于服药前和服药后 6、12个月测血压 ,同时用超声心动图观察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 (LVDd) ,心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 (IVST) ,左心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 (PWT)及左心室重量指数 (LVMI)。结果 两种药均能有效降低EH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 (P <0 0 1) ,明显改善LVDd ,IVST ,PWT(P <0 0 1) ,LVMI(P <0 0 0 1)。结论 络丁新络活喜能有效控制血压 ,且对EH的LVH有逆转作用  相似文献   

20.
氨氯地平和苯那普利联合治疗对高血压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苯那普利单独治疗和联合治疗对高血压病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66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氨氯地平组(5mg,qd,22例);苯那普利组(10mg,qd,22例);氨氯地平和苯那普利联合治疗组(氨氯地平5mg,qd,苯那普利10mg,qd,22例)。疗程24周。治疗前、后观察肾功能指标变化。结果①氨氯地平、苯那普利及联合治疗组高血压病患者治疗后均能显著降低血压(P<0.01)及尿蛋白的排泄量。但联合治疗组降低尿蛋白排泄的幅度比氨氯地平组、苯那普利组明显高,而氨氯地平组和苯那普利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肾小球滤过率在联合治疗及苯那普利组明显增高,而氨氯地平组无明显变化。③三组治疗后尿白蛋白下降幅度与血压下降幅度均无显著相关。结论氨氯地平、苯那普利长期单独治疗均可减少蛋白尿,保护肾功能,两药联合治疗对减少蛋白尿、保护肾功能有一定相加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