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探讨贯穿式间断胰肠吻合的可行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20头实验猪随机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贯穿式间断胰肠吻合和胰腺空肠导管对黏膜吻合建立胰肠吻合模型。记录两组胰肠吻合时间,术后3d引流管淀粉酶含量,并于术后1周取出吻合口,行病理学检测及平滑肌肌动蛋白(SMA)的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实验组中胰肠吻合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14.0±3.6)minvs.(20.9±3.2)min,P0.05];尽管两组术后总胰瘘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1%vs.40.0%,P0.05),但实验组仅1例A级胰瘘,而对照组B、C级胰瘘各2例;病理学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较对照组吻合口炎症明显减轻、肠壁与胰腺组织贴合更为紧密,且SMA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8.9%vs.20%,P0.05)。结论:相对于传统的胰腺空肠导管对黏膜吻合,贯穿式间断胰肠吻合操作较为简单、吻合时间短、固定可靠、术后胰瘘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PD)术后胰肠吻合口狭窄的临床表现、危险因素及相关诊治。方法:回顾2008年1月—2018年1月收治PD术后出现胰肠吻合口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诊治过程和随访情况进行分析和经验总结。结果:共纳入6例PD术后出现胰肠吻合口狭窄患者,其中原发疾病胰腺浆液性囊腺瘤1例,十二指肠乳头癌2例,慢性胰腺炎2例,壶腹部癌1例;初次手术胰肠套入式吻合5例,胰胃吻合1例;围手术期并发症包括生化漏及B级胰瘘各1例,延迟胃排空障碍1例。6例患者临床表现为术后无明显诱因的急性胰腺炎反复发作,均通过MRCP和/或CT诊断为胰肠吻合口狭窄,诊断距PD术后的中位时间为54(15~84)个月。诊断后,5例患者行胰肠吻合口重建手术,其中2例术后分别随访6、8个月无特殊不适,其余3例随访6~39个月后再发胰腺炎且反复发作,但发作次数、症状较术前稍有好转;1例患者因拒绝手术予以内科治疗,目前仍有反复发作胰腺炎。结论:胰肠吻合口狭窄是PD术后较少见并发症之一,狭窄部位多位于胰管开口处,可能危险因素包括原发病为慢性胰腺炎、胰瘘、腹腔感染和胰胃吻合。其临床表现以反复发作胰腺炎为主,胰肠吻合口重建是较常用且安全的治疗方式,但术后仍有较高胰腺炎复发率。  相似文献   

3.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已成为治疗壶腹周围癌、胆总管下端癌以及胰头癌的首选手术方式,其中术后胰瘘是常见的严重并发症,选择适合的胰肠吻合方式,是减少术后胰瘘发生的关键。尽管对胰肠吻合技术进行了许多探索和改进,但胰瘘仍无法避免。笔者通过复习文献,对胰肠吻合技术的发展与改进方面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胰腺质地与胰肠吻合方法的选择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胰肠吻合在胰腺外科手术中具重要地位,广泛应用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腺外伤、胰腺移植等手术方式,胰肠吻合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病人的预后。胰肠吻合之所以特殊,在于对合组织的不同质地。影响胰肠吻合成功的因素中包括术者经验、病人全身情况和局部因素。局部因素中组织血运、  相似文献   

5.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是治疗胰头及壶腹周围恶性肿瘤的标准术式,术后胰瘘(POPF)是术后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胰肠吻合(PJ)作为预防POPF的关键因素,技术复杂,操作难度大。因此,外科医生不断对其进行改良。目前,PJ方法众多,各有优劣。且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新技术和材料被广泛应用,吻合方式层出不穷,但很多细节尚存争议。现就PJ的研究进展及要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胰肠吻合的新方法,降低胰瘘等并发症发生的概率。方法通过可吸收止血网带及耳脑胶的灵活使用,行改良无缝合的胰管空肠吻合术10例,观察手术完成情况;术后监测血常规、血淀粉酶和脂肪酶以及引流液淀粉酶和脂肪酶水平;术后1个月处死动物观察胰肠吻合口情况并取局部组织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10例动物的手术时间为(35±10)min,其中9例术后恢复顺利并一直存活,腹腔引流液及血淀粉酶和脂肪酶均正常;另1例动物并发胰瘘,于术后第2天开始出现明显腹胀,腹水淀粉酶升高达10 000 u/L,术后第10天死亡,经解剖发现胰管支撑管脱落,胰腺周围感染。结论改良无缝合胰管空肠吻合术与传统胰肠吻合术式对比,同样可以控制胰瘘发生的几率,但手术更简便、实用;该术式有望成为胰腺吻合的常规手术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分析胰管空肠黏膜吻合术、改良式胰肠套入吻合术和胰肠套入吻合术发生胰瘘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2007年1月间行3种胰肠吻合术共127例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吻合术术后胰瘘的发生率.结果 胰管空肠黏膜吻合术、改良式胰肠套入吻合术和胰肠套入吻合术术后的胰瘘发生率分别为1.5%、2.7%、13.6%.主胰管外引流与无外引流者的胰瘘发生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胰肠套入式吻合与另两种吻合术术后胰瘘发生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结论 主胰管外引流对减少胰瘘发生有重要意义.胰管空肠黏膜吻合术优于胰肠套入式吻合术.胰管纤细时改良式胰肠套入吻合术对减少胰瘘的发生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背景与目的 胰肠吻合方式的选择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后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影响,也是人为较可控的因素,当前胰肠吻合方式有很多但均不能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本文探讨一种改良Blumgart胰肠吻合在PD术中的安全性及实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2年3月99例行PD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8例术中采用改良Blumgart胰肠吻合(改良组)、35例采用胰管空肠黏膜吻合(肠黏组),36例采用胰肠端侧全口吻合(全口组),比较三组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改良组、肠黏组、全口组的平均胰肠吻合时间分别为(10.01±0.67)min、(26.52±0.99)min、(15.97±0.67)min,改良Blumgart胰肠吻合的胰肠吻合时间明显短于另外两种吻合方式(均P<0.001);改良组、肠黏组、全口组的术后胰瘘发生率分别为21.4%、22.8%、1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中出血量、胃排空延迟腹腔感染、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胰管直径<3 mm是导致术后胰瘘发生的影响因素(P=0.004)。结论 改良Blumgart胰肠吻合能缩短胰肠吻合时间且并不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是对胰肠吻合方式的有效改良。  相似文献   

9.
三种不同胰肠吻合术可靠性比较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3种不同胰肠吻合术的愈合过程,比较其吻合口的可靠性。方法按吻合术式的不同,将54只实验家猪分为3组:套入式胰肠端端吻合组(套入组)、捆绑式胰肠吻合组(捆绑组)和“墨池”式胰肠吻合组(“墨池”组),分别于术中、术后5 d、术后10 d测定吻合口爆破压和离断力,吻合口周围组织做病理检查。结果(1)爆破压:套入组术中、术后5 d、术后10 d分别为(67±8)、(96±11)、(131±9)mm Hg(1 mm Hg=0.133 kPa);捆绑组分别为(140±8)、(179±10)、(269±13)mm Hg;“墨池”组分别为(102±10)、(171±18)、(254±24)mm Hg。捆绑组和“墨池”组较套人组在术中及术后5、10 d的爆破压均有明显增加(P<0.01);捆绑组较“墨池”组术中爆破压高(P<0.05),但在术后5、10 d捆绑组爆破压与“墨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离断力:套入组术中及术后5、10 d分别为(4.6±0.6)、(5.8±0.5)、(7.1±0.6)N;捆绑组分别为(4.5±0.4)、(6.6±0.4)、(10.0±0.6)N;“墨池”组分别为(4.6±0.3)、(6.5±0.4)、(9.1±0.9)N;3组两两比较术中离断力基本相同;术后5、10 d时捆绑组和“墨池”组基本相同,均明显高于套入组(P<0.01)。(3)组织病理学:捆绑、“墨池”组在术后10 d时吻合口均已基本由结缔组织修复,胰腺残端断面已基本由黏膜上皮覆盖。而套入组则由肉芽组织不完全修复,胰腺残端断面尚无上皮再生。结论捆绑式胰肠吻合口愈合强度高、速度快。“墨池”式胰肠吻合口愈合速度也较快,但抗离断力方面不如捆绑式。套入式吻合口可靠性在3种胰肠吻合术式中最差,具有较大的胰漏风险。  相似文献   

10.
背景与目的: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是普通外科最为复杂手术之一,具有手术时间长、切除难度大、吻合口多和并发症发生率高等特点,尤其是LPD术后胰瘘(POPF)及其所导致的腹腔感染和出血,甚至死亡,严重制约了LPD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因此,如何避免POPF的发生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笔者前期将贯穿式胰肠连续吻合应用于LPD术中,取得了良好效果,但仍有不足之处,故本研究进一步探讨改良贯穿式胰肠连续吻合应用于LPD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弋矶山医院2017年6月—2019年12月收治拟行LPD手术的患者25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在LPD术中行贯穿式胰肠连续吻合(对照组,15例)和改良贯穿式胰肠连续吻合组(观察组,10例)。后者即在贯穿式胰肠连续吻合实施之前,对胰腺断面进行2针U型缝合,加固胰腺断面。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各项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25例患者均成功完成LPD,两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观察组平均胰肠吻合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23.50 min vs.20.20 min,P=0.003)。两组总胰瘘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B级胰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 vs.40%,P=0.028);观察组术后其他并发症如腹腔感染和出血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未达统计学意义(0 vs.33.3%,P=0.057);观察组胰肠吻合口旁引流管拔管时间(11.00 d vs.25.60 d,P0.001)与术后住院时间(12.20 d vs.18.53 d,P=0.045)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改良贯穿式胰肠连续吻合是一种操作简便的胰肠吻合方法,在LPD术中的应用安全、可靠,不仅降低了B级胰瘘的发生率,而且加速了患者术后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输卵管阻塞的动物实验主要研究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在物理方法中,射频电凝法较安全有效,具有较广阔的研究应用前景.在化学方法中,对水凝胶的研究开展较为广泛,同时还合成了多种较为安全有效的多聚物.在生物方法中,常用衣原体感染造模.除研究造模方法外,还开展了一系列评价治疗效果、安全性的研究.在讨论研究结果意义时需结合人类自身特点,根据实验需要和设备条件选择、调整实验方法,在输卵管功能评价方面,有待发掘更多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应用镍钛记忆合金加压吻合环(NITICAR27)在直肠低位前切除后进行端端吻合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6只小型猪行中远端直肠部分肠段切除.应用CAR27经肛门行直肠端端吻合。术后14d时,5只小型猪被实施安乐死;另1只在56d时也行安乐死;进行吻合口距肛缘距离和吻合口腔内周长的测量,并予以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6只小型猪吻合口据肛缘距离平均5.3(4-6)cm;均无吻合口瘘及其他并发症发生,术后恢复顺利,体质量增加。14d时.在离体自然松弛状态下,吻合171腔内周长平均6.8(6.5~7.0)cm.组织病理学检查示有轻度的炎性反应及纤维化;56d时,吻合口腔内周长扩张到9.3cm.组织病理学检查示炎性反应及纤维化消失。吻合口浆膜面除1例轻微黏连外,其余均光滑完整,肉眼几乎不可辨别。结论镍钛记忆合金加压吻合环有希望作为一种新的吻合器械应用于低位直肠前切除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两种类型的捆绑式胰肠吻合术进行对比。方法 同期施行捆绑式胰吻合术Ⅰ型(同时施行空肠粘膜和胰腺缝合以及空肠断端与胰腺缝合等三项防漏步骤)35例(A组),与只行捆绑吻合的Ⅱ型手术49例(B组)进行对照观察。结果 两组都没有发生胰吻合口漏,没有手术死亡。术后随访,两组均无胰管扩张或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足的表现。完成吻合时间A组平均27min,B组平均16min。结论 捆绑式胰肠吻合术,相比之下Ⅱ型更加简单、省时,而且能够在吻合口完成后立即对它进行检测,可以避免捆绑过紧,从而无须插入胰管导管作为支撑。两种类型的捆绑式胰肠吻合术均可掌声用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但是Ⅱ型应当成为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4.
微型组织瓣静脉回流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建立SD大鼠微型组织瓣实验模型,探讨静脉逆向回流的机制.方法对30只SD大鼠后肢进行解剖,建立隐动脉微型组织瓣实验模型(组织瓣面积为1.0 cm×1.0 cm).将30只SD大鼠的两侧后肢随机配对分为2组,进行同体对照,每组30块组织瓣.组1保留进入组织瓣的隐动脉和伴行静脉,切断所有进入组织瓣的其他血管;组2保留进入组织瓣的隐动脉,切断结扎隐动脉之伴行静脉和所有进入组织瓣之浅表静脉.术后观察组织瓣成活情况、质地及弹性;同时通过血管造影观察静脉回流重建的情况.结果 组织瓣肿胀:术后第1天,组1所有组织瓣皮肤颜色正常,仅3块出现轻微肿胀,皮瓣质地弹性好;第2天肿胀消退.术后第1天,组2所有组织瓣皮肤颜色轻微淤紫,肿胀明显,皮瓣质地较紧张;第2天,所有组织瓣皮肤淤紫消退、肿胀明显转变为轻微肿胀,紧张度减轻;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第3、7、9、14天,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瓣存活:组1除1块皮缘有0.1 cm皮肤干性坏死,其余组织瓣全部存活.组2有2块皮缘有0.1 cm皮肤干性坏死,3块组织瓣湿性坏死;其余组织瓣皮肤颜色正常,无肿胀,皮瓣质地、弹性略差.结论 微型组织瓣移植有别于大面积组织瓣移植,其静脉回流重建主要在术后前三天依靠组织瓣与受区创面和创缘建立侧支循环.在确保动脉吻合通畅的情况下,由于各种原因导致静脉吻合失败,仍有较高的成活率.但要具有良好组织瓣质地,动、静脉吻合通畅仍是其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在慢性胰腺炎动物模型,观察在体胰腺星状细胞的超微结构特点.方法 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n=12)和对照组(n=12).实验组给予16周高脂饮食诱导建立大鼠胰腺纤维化动物模型,对照组常规喂养.用HE和天狼猩红饱和苦味酸染色法观察胰腺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法识别胰腺组织中活化态及非活化态胰腺星状细胞,之后进一步通过透射电镜和免疫电镜方法对胰腺星状细胞的超微结构进行观察,最终对周细胞和泡心细胞进行形态学鉴别.结果 病理形态学观察表明,长期高脂饮食可以诱导大鼠胰腺组织发生纤维化改变.实验组胰腺组织中活化态与非活化态胰腺星状细胞共存,细胞数量都较正常组明显增加.结论 胰腺星状细胞在体超微结构特征的研究将为进一步研究其功能奠定形态学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未成熟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特点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选用新西兰成熟和幼白兔各24只,随机分为成熟对照组、成熟缺血再灌注组、幼兔对照组、幼兔缺血再灌注组.建立Sakuma模型,肺门阻断1h后,开放再灌注4h.设定阻断1h、开放1、2和4h4个时间点,收集血样.ELISA法检测血液中IL-1β、TNF-α水平;术毕收集肺组织分别进行MDA、ROS-HR浓度及SOD、GSH-PX活性测定;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中MyD88和NF-κB水平;光镜和电镜观察损伤后的肺组织病理改变.结果 幼兔组肺组织损伤性变化明显.光镜观察有更多的粒细胞浸润,组织肿胀、肺泡腔渗液、肺泡腔塌陷明显;电镜观察可见部分肺泡上皮细胞及内皮细胞脱落,线粒体肿胀明显,嵴破裂,甚至消失.MDA、ROS-HR浓度升高,SOD、GSH-PX活性下降;各时间点的IL-1β、TNF-α水平有不同程度升高,特别是再灌注后的2、4 h(P<0.01);再灌注后肺组织中MyD88和NF-κB表达也显著升高.结论 幼兔未成熟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严重,可能与其相对低的抗氧化能力和产生更多的ROS有关.  相似文献   

17.
Interventional pancreaticojejunostomy after pancreatoduodenectomy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ho A 《Surgical endoscopy》2007,21(6):1032-1035
Background Leakage from the pancreaticoenteric anastomosis after pancreatoduodenectomy (PD) i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intra-abdominal hemorrhage with ensuing high mortality. Methods Interventional pancreaticojejunostomy was performed in 10 patients with external drainage of pancreatic juice after two-staged PD or leakage from pancreaticojejunostomy after PD. The jejunum was punctured using a 22-gauge needle into the pancreatic fistula during endoscopic observation of the jejunal lumen, followed by the insertion of two 0.35-inch guide-wires into the jejunum and pancreatic fistula. Finally, a stenting tube was placed between the jejunum and pancreatic fistula. Results No severe complications developed. Oral intake was instituted the following day in 8 of 10 patients, and on the 7th day in the remaining two patients. Conclusion This interventional procedure is considered to be safe and easy to perform, and in the future, it may permit a reduction in the number of second laparotomies in pancreatic fistula.  相似文献   

18.
黄芪对破裂型椎间盘突出重吸收动物模型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目的:研究破裂型椎间盘突出重吸收过程中免疫反应的作用机制,以及黄芪干预重吸收过程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黄芪注射液治疗组和胸腺肽治疗组等4组。动物t0d后处死,取髓核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形态结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T、B细胞含量。结果:相对于模型组,治疗组大鼠髓核组织的形态结构发生明显变化,T、B细胞含量比例明显大于模型组。结论:突出髓核组织能够引发自身免疫反应,黄芪对破裂型椎间盘突出的重吸收有一定促进作用,可能是通过增强自身免疫而发挥作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