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患者的严重并发症,病死率高,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急症之一。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预防和治疗方法都有了一些新的进展,本文对此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是肝硬化所致门静脉高压症的主要症状之一,一旦发生,病情凶险,严重者可导致死亡.大约20%门静脉高压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患者在6周内死亡,未经治疗的患者,远期再次出血的发生率高达60%,多数在首次出血后1~2年内发生[1].因此,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预防及治疗是临床研究的重点.目前,食管胃静脉曲张的防治手段主要有药物防治、内镜防治、介入诊疗及外科手术等.  相似文献   

3.
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危险的预测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肝硬化患者每年约有 5 %发生食管静脉曲张 ,1年后有 10 %~ 2 0 %从小的静脉曲张发展为大的静脉曲张 ,2年中出血的危险性为 2 0 %~ 30 % ,首次出血 1周内的死亡率为 2 5 %~5 0 % [1] 。β 受体阻滞剂能有效降低曲张静脉首次出血的发生率 ,改善粗大曲张静脉患者的长期成活率 ,但并不影响曲张静脉的进展。因此 ,准确预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危险性 ,对于推荐使用 β 受体阻滞剂预防出血 ,合理选择手术方式防治出血 ,改善疗效及判断预后极为重要。但目前尚无既灵敏、特异 ,又无…  相似文献   

4.
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患者食管动力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有资料表明,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者中75%由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引起[1],胃食管反流是引起该并发症的重要诱因之一。我们通过对21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患者进行食管测压及24小时pH监测,旨在探讨肝硬化患者食管运动功能及胃食管反流情况,试图对临床应...  相似文献   

5.
肝硬化静脉曲张出血防治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硬化静脉曲张出血是门脉高压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也是肝硬化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临床上诊断肝硬化时大约有半数病例已发生胃食管静脉曲张.胃食管静脉曲张的发生率和增长率均为每年7%,首次静脉曲张出血的年发生率小静脉曲张为5%,大静脉曲张为15%.静脉曲张出血1年复发率约为60%.出血后6周的死亡率为5%~20%,死亡率的高低与疾病程度相一致,其中以Child-Turcotte-Pugh(CTP)C级最高,达30%,A级无1例死亡[1].  相似文献   

6.
文献显示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对食管动力影响的机制不详[1 ] 。我们试图通过对 94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患者与正常对照组食管测压结果的比较 ,发现并阐明其对食管动力的影响机制。一、研究对象1 正常组 :72例 ,男性 61例 ,女性 1 1例 ,平均年龄(2 7 1± 1 0 2 )岁。均无消化系统疾病史 ,无胃肠道症状 ,无腹部手术、外伤史。2 肝硬化组 :94例 ,男性 81例 ,女性 1 3例 ,平均年龄(44 2± 1 0 3)岁。入选条件 :(1 )确诊为肝硬化、胃镜证实食管静脉曲张的住院病人 ;(2 )无发热、感染、肝性脑病、出血等并发症[2 ] 。肝功能分级 (Child分…  相似文献   

7.
本文观察214例代偿失调期肝硬化病人蜘蛛痣与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关系。出血组蜘蛛痣阳性率48.9%,无出血组23.0%,P<0.05。年龄20~60岁出血组蜘蛛痣阳性率均高于无出血组,P<0.05;而60岁以上组两者无差异。蜘蛛痣阳性组门脉宽度为14.4±2.58mm,阴性组为12.1±2.45mm,P<0.05。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肝硬化并发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esophageal and gastric variceal bleeding,EGVB)早期再出血的影响因素.方法 105例出血患者根据出血停止后6周内有无再出血进一步分为再出血组(22例)和未再出血组(73例),比较两组诱因、既住上消化道出血(UGH)史、血生化、凝血相关因...  相似文献   

9.
针对高危人群预防首次出血,积极治疗急性出血,控制出血后预防再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防治的主要策略。本文在循证医学证据基础上,回顾了近年来对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防治共识和进展,提出在我国开展前瞻性的疗效比较研究,进行循证决策以及开展肝静脉压梯度(hepatic venous pres-sure gradient,HVPG)检测以判断药物疗效和预后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预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测定的门脉系统血流动动力学与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关系。采用CDFI对104例肝硬化患者和34例正常对照者进行了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的对比研究;所有患者均作电子胃镜检查。①肝硬化患者与正常对照组门系统血管内径(Dpv、Dsv)和血流速度(Vpv、Vsv)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出流速度测定对估价肝功能损害较血管内径粉成;②35例有脐静脉开放患者门静脉系统血管内径在出血组和非出血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③门静脉血流速度不仅与食管静脉曲张程度,亦与食管静脉曲张出血与否有密切关系。门脉系统血管内径和血流速度测定呆作为预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危险性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联合生长抑素注射液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0年6月邯郸市第一医院消化内科接受治疗的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81例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34)和观察组(n=47),对照组患者采用内镜下EVL治疗,观察组患...  相似文献   

12.
正1概述门静脉高压症是指由各种原因导致的门静脉系统压力升高所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其最常见病因为各种原因所致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基本病理生理特征是门静脉系统血流受阻和(或)血流量增加,门静脉及其属支血管内静力压升高并伴侧支循环形成,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水、食管胃静脉曲张(gastroesophageal varices,GOV)、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sophagogastric variceal bleeding,EVB)和肝性脑病等,其中  相似文献   

13.
14.
肝硬化患者门静脉系统血流受阻导致门静脉及其属支血管内静力压力升高并伴侧支循环形成,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水、脾大、肝性脑病以及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等.其中,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病死率最高,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急症之一.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中,70%是因为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相似文献   

15.
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患者食管pH监测临床意义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肝硬化是消化科的常见病,食管静脉曲张破裂是造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为了解肝硬化患者胃食管反流发生情况,及其与食管静脉曲张破裂之间的关系,我们对22例肝硬化伴食管静脉曲张患者进行24 h食管pH监测。 一、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观察组:肝硬化伴食管静脉曲张患者22例,其中11例为食管静脉曲张破裂者,男19例,女3例,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1-02~2011-09该院消化内科住院的肝硬化合并EVB患者42例为出血组,选取同期住院的肝硬化未合并EVB患者38例为对照组,分别统计食管胃底静脉红色征(RC)、食管静脉曲张程度、门静脉内径(PVD)、脾厚度(SPT)、腹水最大液性暗区深度(ASmax)、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PLT)、血清总胆红素(TB)、血清白蛋白(ALB)、Child-pugh分级等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肝硬化患者并发EVB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出血组RC、PT、PVD、SPT、ASmax、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RC、PT、PVD、食管静脉曲张程度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关系密切。结论 RC、PT、PVD、食管静脉曲张程度是影响肝硬化患者EVB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单连波  李红丽  许琨 《山东医药》2005,45(36):31-31
1999年3月至2004年11月,我们对65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采用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进行治疗,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65例中,男53例,女12例;年龄22~67岁,平均43.6岁。临床表现为呕血41例,黑便9例,呕血并黑便15例;合并腹水10例,黄疸7例。病因为肝炎后肝硬化49例,酒精性肝硬化8例,血吸虫性肝硬化6例.肝癌2例。血红蛋白<60g/L31例,60~90g/L29例,2〉90g/L5例。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为A级39例、B级20例、C级6例。按中华消化内镜学会2000年3月昆明会议制定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EV)内镜下分级标准分为轻度5例、中度49例、重度11例。  相似文献   

18.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出血率与食管静脉曲张程度成正比,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已证明,肝硬化时人体各脏器的血液动力学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据此我们对83例肝硬化变化的舌下静脉、门(脾)静脉及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进行了观察,以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材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本组83例肝硬化均为我院近期住院病人,诊断符合2000年9月西安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其中男60例,女23例。年龄16~73岁,平均年龄46岁。有腹水者50例(占60.2%),有上消化道出血者42例(占50.6%)。 二、方法 1.直接观察舌下静脉,将其曲张程度分为3度。轻度:舌下静脉轻度隆起,外观呈条索状;中度:舌下静脉明显突出,外观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2003年2月-2012年3月在哈尔滨市第一医院消化科住院的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113例为出血组;选取同期住院的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未破裂出血患者102例为对照组;分别统计22个指标,得出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 肝硬化出血组与对照组单因素分析发现:PLT、PT、PTA、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及红色征等7个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红色征、门静脉内径、食管静脉曲张程度与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成正相关,血小板计数与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成负相关.结论 红色征、门静脉内径增加、重度食管静脉曲张、血小板计数降低是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红色征是最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硬化治疗的生存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CEVB)硬化治疗的各种因素对预后生存的影响,并进行定量分析,建立生存模型,估计生存率。方法 对我院1987年4月至2000年6月间670例CEVB硬化治疗患者的29项预后因子及生存期的随访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率的估计,以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Cox模型分析结果为肝功能Child分级与曲张静脉转归是2个显著影响预后生存的因素。1、3、5年生存率分别是93.29%、85.24%、74.27%。肝功能Child分级为A、B、C级者,1年生存率分别是98.88%、95.97%、82.32%,5年生存率分别是91.42%、78.35%、49.48%,其生存曲线有明显差异。食管曲张静脉转归分为消失、基本消失、Ⅰ度、Ⅱ度、Ⅲ度,其1年生存率分别是96.08%、93.94%、85.84%、85.00%、53.85%,5年生存率分别是81.45%、67.76%、72.89%、61.59%、35.90%,生存曲线有明显差异,其Cox模型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P值分别为0.000和0.020。但5条曲线在50个月时有聚合趋势,可能说明硬化治疗静脉曲张改善保持时间约为4年。肝功能Child C级时静脉曲张转归为消失和基本消失者,其1年生存率均为88.24%,2年生存率为77.98%-83.63%,仍高于总体肝功能Child C级时的生存率。结论 CEVB的硬化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急诊止血和防止再出血的治疗方法,在肝功能Child C级时也能改善预后,所以应积极实施,并且4年左右重复硬化治疗可显著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