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6 毫秒
1.
[目的 ] 研究上海地区汉坦病毒基因型分布。  [方法 ]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核苷酸测序法和系统发生树分析上海宿主动物中获得的 3 6株汉坦病毒M基因片段。  [结果 ] 上海郊区汉坦病毒流行株有HTN型和SEO型 ,以HTN型为主 ;市区流行株为SEO型。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及系统发生树分析表明上海地区HTN型汉坦病毒存在 3个不同分支 ,不同HTN型病毒间的核苷酸的差异在 6% -19%。  [结论 ] 上海地区汉坦病毒以HTN型为主。可能存在汉坦病毒的不同基因亚型 ,对本市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的防治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湖南省2006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病原学监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湖南省啮齿动物中汉坦病毒带病毒率、基因型别和分布.方法 采用直接免疫荧光(DFA)法检测鼠肺汉坦病毒抗原,从汉坦病毒阳性鼠肺标本中提取病毒RNA,应用汉坦病毒型特异性引物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核苷酸序列测定以及基因分型和同源性分析.结果 总鼠密度为3.15%,鼠带病毒率为1.31%,在室内捕获的7只褐家鼠、黑线姬鼠、小家鼠、黄胸鼠鼠肺标本中均发现携带SEO型病毒,在室外捕获的1只黑线姬鼠鼠肺标本则携带HTN型病毒.成功对6份阳性PCR产物进行了序列分析,浏阳市1、2、4、6号标本同源性较高为100%,邵东市的7、8号标本同源性也较高为100%,但两地区间的同源性差异为89.3%,L99株与浏阳分离株的同源性为94.4%,与邵东分离株的同源性为88.3%.结论 湖南省汉坦病毒存在HTN和SEO型,以SEO型为主.  相似文献   

3.
湖南省啮齿动物携带汉坦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湖南省啮齿动物中汉坦病毒(HV)流行情况及病毒型别。方法采用IFA法检测鼠肺中HV抗原;用RT-PCR法扩增阳性标本中HV的部分S和M片段;构建系统发生树进行系统发生分析及分型。结果在湖南省HV流行的地区共捕获啮齿动物344只,其中6份标本HV抗原阳性,病毒携带率为1.74%。对扩增出的部分S与M片段的核苷酸序列分析表明,5份标本中的病毒为汉城型HV(SEOV),1份为汉滩型HV(HTNV)。用S(620~990 nt)与M片段G2区(2001~2301 nt)核苷酸序列所构建的系统进化树显示,湘乡褐家鼠、黄胸鼠及黄毛鼠携带的病毒均为SEOV的S4亚型;宁远褐家鼠携带的病毒为SEOV的一个新亚型;石门小家鼠携带的病毒为HTNV的H4亚型。结论湖南省为混合型HV疫区,以汉城病毒为主,并具有宿主多样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查明广西汉坦病毒的基因型及其基因亚型.方法 用夹夜法捕获宿主动物,用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鼠肺标本.对汉坦病毒抗原阳性标本用RT-PCR法扩增,产物直接测序,拼接后获得全S基因序列,用生物软件进行核苷酸及氨基酸系列分析和病毒的系统进化分析.结果 应用ELISA法检测鼠肺抗原792份,阳性6份,RT-PCR测定其中5毒株.基因型为汉城病毒,进一步的核苷酸序列分析均为S2亚型.结论 广西汉坦病毒基因型为汉城型汉坦病毒,亚型为S2.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安徽省汉坦病毒(HV)型别及分子特征,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汉坦病毒抗原阳性的鼠肺及急性期病人血清标本接种Vero细胞,分离汉坦病毒。阳性培养物提取病毒总RNA,应用RT-PCR扩增病毒S片段,产物经测序拼接获得S片段全基因序列,用DNAStar、MEGA 4.1等生物软件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构建基因序列系统进化树,确定病毒型别。结果免疫荧光检测,513鼠肺标本21份阳性,分离6株病毒;4份急性期病人血清分离1株病毒。选择3株病毒进行S片段基因测序,测定序列与汉坦病毒HTN、SEO、SNV型毒株比较,表明两株为HTN型,一株为SEO型,序列相似性达98.4%以上。结论安徽省流行的HV为HTN型和SEO型,以HTN型为主,未发生较大变异。  相似文献   

6.
浙江省慈溪市啮齿动物中汉坦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研究浙江省慈溪市啮齿动物中汉坦病毒(HV)流行情况及病毒型别.方法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鼠肺中HV抗原;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扩增阳性样品中HV的部分S片段;构建系统发生树进行系统发生分析及分型.结果 在慈溪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疫点共捕获啮齿动物243只,在7份鼠肺样品中检测到HV抗原,其中4只为褐家鼠,3只为黄胸鼠,病毒携带率为2.88%.用汉城型病毒(SEOV)特异性引物从6份HV抗原阳性样品中扩增出部分S片段(620~999 nt)并测定了序列.对扩增出的部分S片段核苷酸序列分析表明,6株病毒与现有的SEOV有最高的同源性,均为SEOV.用部分S片段核苷酸序列所构建的系统进化树显示,6株病毒构成两个单元支,其中由褐家鼠携带的3株病毒与BjHD01株病毒的亲缘关系最近,分在同一分支,由黄胸鼠携带的3株病毒构成另一分支,与L99、R22及Hb8610株的亲缘关系较近.结论 慈溪市的褐家鼠与黄胸鼠分别携带一种不同亚型的SEOV,表现出SEOV在同一地区的遗传多样性,并支持宿主与汉坦病毒共进化的理论.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深圳市啮齿动物自然感染汉坦病毒(HV)状况和病毒型别,为制订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宿主动物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分别检测鼠血清特异性总抗体和IgG抗体,直接免疫荧光检测鼠肺汉坦病毒抗原。将阳性鼠肺标本接种长爪沙鼠分离HV,阳性鼠肺标本提取病毒RNA,应用型特异性引物进行逆转录-巢式PCR扩增及核苷酸序列测定从而进行分型鉴定。结果 共捕获鼠形动物472只,其中以褐家鼠为优势鼠种,带病毒率为9.96%。鼠血标本总抗体阳性76例,IgG阳性56例。成功分离到1株HV,命名为SZ2083。经逆转录一巢式PCR扩增并进行序列测定显示为汉城(SEO)型。序列比较分析发现SZ2083核苷酸序列与L99同源性为97%,而与HTN76—118株的同源性仅为76%。结论 深圳市存在着以家鼠型为主的肾综合征出血热自然疫源地。  相似文献   

8.
目的查明广西汉坦病毒的基因型及其基因亚型。方法用夹夜法捕获宿主动物,用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鼠肺标本,对汉坦病毒抗原阳性标本用RT-PCR法扩增,产物直接测序,拼接后获得全S基因序列,用生物软件进行核苷酸及氨基酸系列分析和病毒的系统进化分析。结果应用ELISA法检测鼠肺抗原792份,阳性6份,RT-PCR测定其中5毒株,基因型为汉城病毒,进一步的核苷酸序列分析均为S2亚型。结论广西汉坦病毒基因型为汉城型汉坦病毒,亚型为S2。  相似文献   

9.
湖南省2006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掌握湖南省HFRS疫源地范围、类型、人群分布和流行规律以及宿主动物种类、带病毒率等情况,为防制HFRS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2006年《湖南HFRS监测实施方案》,在全省7个监测点系统开展HFRS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监测。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DFA)检测宿主动物肺组织汉坦病毒(HV)抗原,了解自然感染汉坦病毒情况,并从HV阳性鼠肺标本中提取病毒RNA,应用HV型特异性引物进行RT-PCR扩增及核苷酸序列测定,并进行基因分型。结果2006年共报告病例560例,发病率0.89/10万。共捕获654只宿主动物,总鼠密度为3.15%,鼠带毒率为1.31%,在浏阳市、邵东县室内捕获的7只褐家鼠、黑线姬鼠、小家鼠、黄胸鼠肺标本中均发现携带汉城型(SEO)病毒,双峰县室外捕获的1只黑线姬鼠肺标本则携带汉坦型(HTN)病毒。结论湖南省为SEO型和HTN型混合型疫区,以SEO型为主。防制HFRS应以灭鼠、免疫高危人群、开展健康教育等的综合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呼和浩特市流行的汉坦病毒进行基因分型,为制定肾综合征出血热防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经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初筛为阳性的鼠肺标本用汉坦病毒型特异性引物,以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部分M和S基因片段上的目的核苷酸序列,纯化回收测序后,将扩增片段的核苷酸序列与已知病毒的核苷酸序列进行比较,以明确汉坦病毒的基因型及基因亚型。结果呼和浩特市33份阳性鼠肺中,其中32份为褐家鼠肺,1份为小家鼠肺,经巢式RT-PCR扩增,用汉城病毒型特异性引物共扩增出部分S、M片段(G1、G2区)69个,经同源性和系统发生分析,褐家鼠和小家鼠所携带汉坦病毒均为汉城型S1亚型。结论呼和浩特市家鼠中流行的汉坦病毒为汉城型,与流行病学分型一致。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福建口岸汉坦病毒的基因型别和分子特征。方法对2010年福建口岸捕获的鼠形动物进行汉坦病毒检测,对部分阳性标本进行M基因片段序列分析。结果 2010年福建口岸共捕获鼠形动物839只,以褐家鼠为优势鼠种,占58.52%;鼠形动物携带汉坦病毒阳性率5.84%,均为汉城型(SEO),阳性鼠种为褐家鼠和黄胸鼠,阳性率分别为8.96%和3.09%。汉坦病毒检出呈较明显的冬春季高峰。用M基因片段(nt2001~2301)核苷酸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将福建口岸SEOV分为S2和S3两个亚型。结论 S3亚型SEOV为福建口岸优势流行亚型。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Ⅱ型汉坦病毒基因亚型及其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查明河南省Ⅱ型汉坦病毒基因亚型的分布情况。方法在河南省汉坦病毒流行严重的地区,捕捉啮齿类动物,以免疫荧光法检测阳性标本,应用汉坦病毒型特异性引物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对抗原检测阳性的鼠肺标本扩增M和S基因片段上的特异核苷酸序列并测序,将扩增片段的核苷酸序列与已知病毒序列进行比较,以明确基因亚型及其地理分布情况。结果褐家鼠、黄胸鼠以及小家鼠携带的病毒均为Ⅱ型汉坦病毒。序列分析发现河南省主要疫区宿主动物问流行的Ⅱ型汉坦病毒至少存在S1、S2和S3三个亚型,其中S1和S3为河南省汉坦病毒的优势流行基因亚型。结论河南省汉坦病毒的亚型较为复杂,地理分布较广。  相似文献   

13.
辽宁省葫芦岛地区鼠类汉坦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葫芦岛地区鼠类中汉坦病毒的感染流行情况以及病毒的型别.方法采用夹夜法捕捉鼠类,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鼠肺中的汉坦病毒抗原,阳性较强的标本接种到Vero E6细胞分离病毒,RT-PCR对分离的病毒与阳性样品扩增核苷酸片段并测序,构建系统发生树进行分型与系统发生分析.结果在200份鼠肺标本中共检测到11个样品阳性,阳性率为5.5%.选择阳性较强的标本,接种到Vero E6细胞并连续传代后分离到3株病毒.用S片段(620~999 nt)与M片段G1区(180~580 nt)的核苷酸构建的系统发生树,结果表明葫芦岛分离的3株病毒均为S3亚型.用G2区的2003~2302 nt的核苷酸序列构建的系统发生树将来自不同地区的SEO型病毒可分为7个亚型,其中从葫芦岛地区分离的3株病毒与北京地区分离株CP211、ch302、dc501和山东省分离株SD10、SD227株的亲缘关系最近.结论葫芦岛地区鼠类中汉坦病毒的携带率较高,主要流行S3亚型SEOV.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吉林中朝边境口岸地区啮齿动物及其体表寄生虫的种类、构成和携带汉坦病毒的情况.方法 2009年至2011年,在吉林省长白口岸和朝鲜惠山口岸地区,以夹夜法捕鼠,梳刷法采集鼠体表寄生虫,取鼠血、肺、肝、肾、脾脏组织.采集样本送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做汉坦病毒抗原检测.结果 在吉林长白口岸地区共捕获啮齿动物336只,隶属于1目2科6属9种,其中黑线姬鼠为优势鼠种,占捕鼠总数的67.26%;检蚤302匹,染蚤率为28.87%,蚤指数为0.90;检螨978只,染螨率为61.90%,螨指数为2.91;获得有效样本190份,检出汉坦病毒阳性7份,阳性率为3.68%.在朝鲜惠山口岸地区共捕获啮齿动物96只,隶属于1目3科4属5种,其中褐家鼠为优势鼠种,占捕鼠总数的79.17%;检蚤141匹,染蚤率为53.13%,蚤指数为1.47;检螨153只,染螨率为51.04%,螨指数为1.59;获得有效样本96份,检出汉坦病毒阳性10份,阳性率为10.42%.结论 应进一步加强中朝边境长白口岸地区啮齿动物防治和鼠类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防止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传播和流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集安口岸地区鼠类感染流行性出血热的情况.方法 采用夹夜法捕鼠,取鼠肺标本,采用RT - PCR方法检测汉坦病毒.结果 共捕鼠64只,隶属于1目2科4属5种,鼠类携带汉坦病毒率为6.25%,主要是黑线姬鼠和褐家鼠.结论 应进一步加强防鼠灭鼠和鼠类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严防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深圳市啮齿动物所携带的汉坦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分析汉坦病毒基因型别。方法 采用笼日法布点捕鼠,收集鼠肺标本后研磨提取RNA。运用实时荧光PCR方法进行分型检测,进一步采用反转录-巢式PCR扩增部分M片段G2区和S片段核苷酸序列,并进行同源性和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 共捕获200只鼠类动物,包含褐家鼠189只、黄胸鼠9只和小家鼠2只。汉坦病毒检出率为21.0%(42/200),均为汉城病毒,其中宝安区鼠肺检出率最高,达45.7%(χ2=25.60,P<0.05)。从阳性鼠肺标本中分别扩增出25条汉坦病毒M片段G2区和S片段序列,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5.3%~100.0%和97.6%~100.0%,与来自广州市的参考序列核苷酸相似性较高。系统进化树显示此次研究深圳市鼠类动物所携带的汉坦病毒均为汉城病毒的S2亚型。氨基酸突变位点分析发现,在S基因编码的核衣壳蛋白中存在1个位点突变,为BA-111第973位由丙氨酸(Ala)变为苏氨酸(Thr)。结论 深圳市鼠类动物所携带的汉坦病毒为汉城病毒的S2亚型,与深圳市历年以及周边省市汉坦病毒代表病毒毒株相比变异不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测定从仓鼠亚科宿主动物大仓鼠鼠肺中分离到的汉坦病毒的全S、部分M基因片段的核酸序列,明确其型别。[方法]现场采集鼠肺标本,IFAT筛选阳性鼠肺,分离病毒,用RT—PCR方法扩增,连接入PMD-18T载体,转化至JM109宿主菌。阳性质粒进行测序。[结果]YU62株S基因片段全长1701nt,有一个完整的ORF,起始位置为37nt,终止于1326nt,编码N蛋白429个氨基酸。与HTN—A16株核苷酸同源性最高为99.1%。M片段克隆出1272bp,核苷酸与HTN—SN7有85.6%的同源性。从S片段种系发生树分析来看,YU62归于HTN型H4亚型。从M片段(265~624bp)种系发生树来看YU62株属于一个HTN的新亚型。[结论]仓鼠携带的汉坦病毒S、M片段进化不平行,YU62可能是在大仓鼠体内发生重排的HTN的新亚型。  相似文献   

18.
0.3%溴代鼠磷加糖毒饵现场毒杀社鼠的试验结果表明,试区总灭鼠率达93.2%,对社鼠的杀灭率为88.9%,是防治社鼠和其他山区野鼠的一种理想毒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