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治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胃肠道间质瘤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主要由梭形细胞、上皮样细胞构成。其生物学行为从良性到高度恶性不等,免疫组织化学以表达CD117为特征。影像学检查对判断生物学行为、结构特征等形态学方面有很高价值。其诊断需要将影像学改变、病理形态和免疫组织化学相结合。目前仍以手术治疗为主,结合分子靶向药物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肿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s)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 收集70例GISTs的临床相关资料,观察病理组织学特征,采用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研究。结果 70例GISTs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均类似于其他胃肠道肿瘤,病理形态学特点类似平滑肌肌源性肿瘤及神经源性肿瘤。免疫组化染色CD117阳性率为100%(70/70),CD34阳性率为75.7%(53/70),S-100阳性率为40%(40/70),Desmin,Aetin,MBP,CK均为阴性。结论 GISTs是消化道较少见肿瘤,临床病理特征与平滑肌肿瘤及神经源性肿瘤类似。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D117,CD34标记阳性是确诊GIST最具有诊断价值的依据。其预后治疗不同于其他类型胃肠道间叶性肿瘤。  相似文献   

3.
赵伟  张大川  彭蕾  虞华明 《吉林医学》2012,33(31):6752-6754
目的:探讨胃肠道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和病理诊断。方法:对35例胃肠道B细胞淋巴瘤分别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临床病理学观察内容包括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发生部位、肿瘤的组织形态学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采用EliVision plus法。结果:35例胃肠道B细胞淋巴瘤的男女之比为1.3∶1;发病年龄25~83岁,平均59岁。诊断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19例(54%);黏膜相关组织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ALT淋巴瘤)7例(20%);套细胞淋巴瘤7例(20%);不能分类2例(6%)。发生于胃18例(51%);发生于小肠7例(20%);发生于结肠6例(17%);发生于回盲部、阑尾、肛管、吻合口各1例。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所有病例均表达CD20和CD79a,不表达CD3,不同类型淋巴瘤不同程度表达CD10、bcl-6、MuM1、CyclinD1等。结论:胃肠道B细胞淋巴瘤主要分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和小B细胞淋巴瘤两大类;胃肠道小B细胞淋巴瘤以MALT淋巴瘤和套细胞淋巴瘤多见;对胃肠道B细胞淋巴瘤中的诊断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表现、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的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01年7月至2007年6月收治的31例GIST患者的临床和治疗结果进行分析,并应用3种抗体(CD117、CD34、SMA)通过免疫组化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GIST主要发生于胃、小肠、结直肠,CD117阳性表达率90.3%(28/31),CD34阳性表达率80.6%(25/31),SMA阳性表达率61.3%(19/31)。肿瘤切除率100%。结论:GIST的临床表现和组织学检查无特异性,CD117和CD34标记阳性是确诊GIST最有价值的诊断依据,手术切除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
袁宁  李强  吴淑金 《医学综述》2008,14(24):3719-3722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一种存在频发c-kit基因突变的间叶源性肿瘤。影像学检查被广泛用于判断其生物学行为、结构特征等方面。GIST的诊断依赖于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病理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的综合应用。GIST对化学药物治疗不敏感,手术是目前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但术后多数会复发。分子靶向治疗与外科治疗有机结合、联合应用是未来治疗GIST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组织源性肿瘤,随着免疫组织化学、超微结构及分子生物学的发展,GIST成为近年来消化道肿瘤研究的热点之一.GIST常见发生于胃和小肠,以上腹部不适和腹部肿块、消化道出血为临床表现.内镜超声检查是敏感的检查方法,确诊需术后病理切片和免疫组化结果,CD117、CD34是最具特征的标志物.GIST对于传统的放、化疗不敏感,外科手术和分子靶向药物的治疗是GIST主要的治疗手段,其预后与肿瘤大小、分裂系数和肿瘤位置等有关.本文就GIST流行病学、临床诊断、治疗、预后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屈重霄  董跃强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4):2496-2497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表现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对山西省人民医院2000年至2005年22例胃肠道间质瘤的病理特点进行分析并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对其CD117、CD34、SMA、S-100及NSE的抗体表达情况进行探讨。结果:发生于胃14例,十二指肠1例,空肠3例,结肠2例,直肠2例,根据肿瘤大小及核分裂象将病例分为良性(13例)、交界性(4例)、恶性(5例)。免疫组化结果:阳性率分别为CD117(90.9%)、CD34(72.7%)、SMA(27.3%)、S-100(18.2%)、NSE(13.6%)。结论:GIST多发生于胃,肿瘤的大小、出血坏死、镜下形态及核分裂象是判断肿瘤良恶性的重要依据,CD117和CD34的阳性表达是诊断GIST的必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胃肠道梭形细胞肿瘤并不多见,这类病变有良性也有恶性,正确认识这类病变的类型,有利于临床治疗。随着CD117的发现,对胃肠间质瘤(GIST)的认识越来越清晰,但也使得一部分胃肠梭形细胞肿瘤被误诊为GIST。为了更好地对这类肿瘤作出正确的病理诊断,本文从临床表现、镜下特点、免疫组织化学等方面总结分析了我院近几年来发生在胃肠道的梭形细胞肿瘤。  相似文献   

9.
刘念斌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5):104-105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HE病理形态学诊断、手术治疗及预后生物学行为的意义。方法:分析经外科手术治疗28例胃肠道间叶性肿瘤(GIMT)患者,临床资料;经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kit(CD117)、CD34、平滑肌肌动蛋白(SMA)、和S-100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织化学阳性表达率CD117为91.6%(26/28)、CD34为72.8%、SMA为31.1%、S-100为8.6%。良性6例,恶性16例。首次切除大网膜18例,未切除大网膜10例;手术切断端距肿瘤〉5cm;19例,≥5cm8例。结论:胃肠道间质瘤HE形态学改变结合c—kit(CD117)及CD34、S-100等免疫标记协助配合使用可以提高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病理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一组主要发生于胃肠道的含有梭形细胞、上皮样细胞,高表达CD117,可能起源于Caja1间质细胞的肿瘤。1983年,Mazur和C1ark运用电镜和免疫组织化学重新评估胃间叶源性肿瘤的组织发生,提出GIST的概念,免疫组化和超微结构的研究显示大部分肿瘤无典型平滑肌和神经细胞特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龚皓 《中外医疗》2009,28(19):11-12
目的观察胃肠道闯质瘸的临床及病理特点,以积累临床经验,指导临床工作。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资料,从临床特征、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表达的角度进行探讨。结果本组中35饲发生在胃,占74.47%;CD117阳性率为80.85%,CD34阳性率为70.21%;CD34和CD117均阳性占44.68%。结论胃肠道间质瘤以胃最为常见,免疲组化检测CD34与CD117对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结外边缘区淋巴瘤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经病理学诊断的8例肺MALT淋巴痛及其组织腊块,对组织腊块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并回顾性总结该病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病理学特点、治疗、预后及复习相关文献。结果8例患者经病理证实为肺MALT淋巴瘤;其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4例通过手术诊断,4例通过经皮肺活检诊断;所有标本免疫组化CD20、PAX-5阳性,CD3、CD10、CD23、Bcl-6及cyclinDl阴性。4例手术患者中,3例术后无其他治疗,1例行1周期CHOP方案化疗;北手术的4例患者分别进行了不同周期以CHOP方案为基础的化疗,获得不同程度的效果。结论肺MALT淋巴瘤发病率低,病因欠清楚,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无特异性,诊断依赖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并排除其他疾病后明确。  相似文献   

13.
邱梅  孙林  胥蓉  李霞 《吉林医学》2012,33(6):1244-1246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免疫组化特征。方法:对GIST患者进行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结果:本组GIST最常发生于小肠占55.4%(36/65),其次为胃占27.7%(18/65),直肠占10.8%(7/65),结肠占6.2%(4/65)。肿瘤体积大小不一,最大者24.0 cm×15.0 cm×20.0 cm,最小者0.6 cm×0.7 cm×0.4 cm。梭形细胞51例,上皮样细胞11例,混合细胞(兼有梭形和上皮样细胞特征)3例。CD117阳性64例,CD34阳性57例,Vimetin阳性12例,SMA小灶阳性11例,Desmin和S-100均阴性。良性18例,交界性31例,恶性16例。结论:GIST发生部位多,形态学复杂,免疫组化联合检测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特别是CD117和CD34。但在GIST良、恶性诊断上仍需结合肿瘤的大体、组织学形态及生物学行为等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4.
胃肠道间质瘤1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1996~2006年胃肠道间质瘤17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临床表现有消化道出血17例、腹痛16例、腹部肿块7例、肠梗阻5例;肿瘤原发于胃5例、十二指肠4例、空回肠6例、结直肠2例;镜下梭形细胞型9例、上皮细胞型5例、混合细胞型3例,良性肿瘤6例、交界性肿瘤3例、恶性肿瘤8例;免疫组化:CD117( )17例、CD34( )16例、VIM( )17例、NSE( )2例、DES( )3例、S-100( /-)2例;择期手术10例,急症手术7例,根治手术13例;随访复发10例、转移8例、死亡7例、存活10例。结论:消化道出血、腹痛、腹部肿块及肠梗阻是胃肠道间质瘤的主要临床症状,内镜和影像学检查只能提供定位诊断,确诊靠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根治手术切除或(和)格列卫治疗,良性、交界性肿瘤预后较好,恶性肿瘤复发转移及死亡率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明确胃肠积热证的内涵,促进胃肠积热证相关性疾病的诊疗和科学研究。[方法]查阅CNKI、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有关胃肠积热证的研究文献,参考《伤寒论》阳明病热证的相关理论,按照胃肠积热证的含义、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辨证诊断、相关性疾病5个方面汇总探析其内涵。[结果]胃肠积热证的含义是因无形热邪或有形热结而致的胃肠阳热偏盛的状态;其病因病机或是太阳病、少阳病失治误治转属阳明胃肠而致,或是饮食情志失调、素体胃肠热盛、外邪直中胃肠而致阳明胃肠本证;其临床表现以恶热、易汗出、口臭、口渴喜凉饮、大便干结、小便黄、舌红、苔黄厚、脉滑数等为主;其目前尚无客观、统一的辨证诊断标准;其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都有着重要的关系。[结论]胃肠积热证是一种阳热偏盛的状态,其形成或源于阳明胃肠之本,或因太阳病、少阳病失治误治而致胃肠阳热偏盛,临床表现以里热实证为主并与临床多系统疾病的发生都有着重要的关系。目前胃肠积热证尚无明确的诊断标准,因此,对胃肠积热证进一步深入研究,尤其是对胃肠积热证诊断标准的研究,对提高临床多种疾病诊疗效果和促进中医科研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51例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和病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胃肠道间质瘤(GISTs)临床和病理形态特点及免疫组织化学在诊断中的价值,讨论肿瘤的组织来源、治疗和预后.方法:对51例GISTs进行光镜观察,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D117(c-kit)、CD34、波形蛋白、actin、s-100等抗原标记物在肿瘤中的表达情况.结果:51例GISTs,其中40例以梭形细胞为主;17例伴有上皮样细胞,4例单纯由上皮样细胞组成.免疫组织化学显示肿瘤组织中抗原标记物表达阳性率分别为CD117 95.0%(48/51),CD34 80.0%(41/51).结论:GISTs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性肿瘤,光镜形态与真性肌源性和神经源性肿瘤极为相似,免疫标记物配合使用可对其做作出正确诊断,GISTs可能起源于多潜能的间质干细胞.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表现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37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7例中有34例有明显的临床症状(91.9%),19例因消化道出血就诊,18例因发现腹部肿块或有腹痛、腹胀等不全性梗阻症状就诊,3例无明显临床症状,体检时发现。37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CD117阳性37例(100%)。结论早期较难诊断,通过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检查可明确本病的诊断,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对于有脏器转移者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