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椎管内神经鞘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对63例椎管内神经鞘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63例病程为1个月-4年,其中1年内确诊者38例,占60.3%。全部手术治疗,病理证实为椎管内神经鞘瘤。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全部随访,随访时间为3个月-2年,痊愈43例;好转18例;无效2例。肿瘤复发4例。结论:神经根性疼痛和进行性脊髓受压症状是椎管内神经鞘瘤的主要临床表现,磁共振检查可帮助早期诊断,手术全切是治疗关键。  相似文献   

2.
椎管内神经鞘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椎管内神经鞘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43例椎管内神经鞘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期确诊率为44%,40例全切,3例大部切除,术后随访2个月至3年,95%的患者症状全部或部分缓解。结论:MRI对诊断有重大意义,手术力争全切,显微手术有助于提高全切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椎管内肿瘤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原因及治疗.方法:分析11例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椎管内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手术治疗.结果:术前所有误诊患者排除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MRI检查后行手术治疗,手术切除标本经病理诊断为:神经鞘瘤8例,其中椎管内外哑铃状1例;脊膜瘤2例,血管脂肪瘤1例.所有病变均完全切除.术后随访6个月~3年,功能基本全部恢复者9例,残留右小腿外侧麻木1例,左侧臀部麻木1例,无死亡病例.结论:综合分析腰腿痛患者的临床特点与CT检查结果,才能避免误诊;MRI是目前诊断椎管内肿瘤的最有效的手段;及时手术治疗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体部软组织神经鞘瘤5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体部软组织神经鞘瘤(不包括颅内、椎管内)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1999至2009年收治的53例体部软组织神经鞘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53例患者均为良性神经鞘瘤,能明确神经部位的共18例,其中臂丛神经8例,颈部迷走神经2例,胫神经3例,尺神经2例,面神经、腓神经、舌下神经各1例.全部手术彻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椎管内神经鞘瘤的临床诊断和手术治疗经验。方法:总结我院自1993年2月~2004年10月收治的75例椎管内肿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手术方式以及手术前后患者脊髓或神经功能改善的情况。结果:MRI检查显示对病变性质和部位诊断有重要意义;75例患者肿瘤均完整切除、病理证实,所有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均有明显恢复。结论:影像学检查对神经鞘瘤有较高的诊断率,最终确诊依赖于病理诊断;椎管内神经鞘瘤治愈率高,早诊断、早手术、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椎管内肿瘤发展较为缓慢,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极易误诊。我们自1986年10月至2004年10月收治椎管内肿瘤9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9例患者中男性4例,女性5例,年龄22岁~66岁,平均36·3岁,肿瘤位于胸段4,胸腰段2例,腰3例,病程6个月~13年。病理诊断为神经鞘瘤5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纵隔神经鞘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7月至2008年2月外科治疗的31例纵隔神经鞘瘤的临床资料。结果28例为良性神经鞘瘤(90.3%),3例为恶性。肿瘤完整切除29例(93.5%),姑息切除2例。无手术死亡者。术后出现喉返神经损伤1例,上肢深静脉血栓1例。3例恶性神经鞘瘤患者术后生存5~19个月。结论手术是治疗纵隔神经鞘瘤的主要方法,恶性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胸腰椎神经鞘瘤应用后正中入路实施一期肿瘤切除手术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2001年至2010年我科收治胸腰椎椎管内神经鞘瘤患者39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14例;年龄14~72岁,平均年龄41.5岁;发病部位:胸段椎管17例,胸腰段椎管4例,腰段椎管15例,腰骶段椎管3例,均为单发。手术均取后正中切口,切除相应节段的小关节突和椎板,一期切除椎管内外的神经鞘瘤,部分患者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果 39例手术均完整切除肿瘤。随访时间为10~69个月,平均35个月。1例良性神经鞘瘤术后局部复发,1例恶性神经鞘瘤患者术后17个月因复发及肺转移死亡。22例存在感觉障碍的患者术后ASIA感觉评分平均提高1.6分。10例存在运动障碍的患者术后ASIA运动评分提高7例,平均提高2.5分。未行内固定的6例患者中术后有2例发生脊柱失稳。结论 胸腰椎神经鞘瘤切除术中需确保术野足够显露,必要时可切除一侧的横突和肋骨头,为勉强保留神经根而忽略肿瘤切除的彻底性可能带来较高的局部复发率和相应增高的再次手术率。除肿瘤位于中段胸椎管外,术中均应通过确切的内固定和植骨融合来维持远期的脊柱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椎管内神经鞘瘤的显微外科治疗——附342例临床总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与目的:神经鞘瘤是椎管最常见肿瘤,本研究旨在总结椎管内神经鞘瘤的临床特点,探讨其显微外科治疗方法及手术技巧。方法:对北京天坛医院院神经外科2000年1月至2005年4月间收治的342例经病理证实的椎管内神经鞘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42例患者共发现373个病变。根据肿瘤位置不同,采取不同手术入路。全切除341个,近全切除32个,无手术死亡。出院时症状好转314例,无变化26例,变差2例。结论:通过术前评估,制定个性化手术方案,绝大多数椎管内神经鞘瘤可得到全切除,而高颈段哑铃形神经鞘瘤、复发神经鞘瘤及髓内神经鞘瘤的治疗仍具挑战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颈部神经鞘瘤的临床特征、诊断方法及治疗.[方法] 44例颈部神经鞘瘤均行手术切除.术前均行B超及CT检查.[结果]B超诊断符合率为72.7%(32/44).普通CT诊断符合率为81.9%(36/44),CTA诊断符合率为94.4% (17/18),诊断性穿刺活检阳性率为80.0%(12/15).44例术后随访3个月~9年,39例无复发,1例位于锁骨上三角的肿块3年后复发.1例术后出现霍纳综合征,3个月后消失,1例术后出现声嘶.[结论]颈部神经鞘瘤术前鉴别诊断非常重要;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摘除,术中尽可能保护神经功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周围神经鞘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搜集我院1980年~1992年收治周围神经鞘瘤21例患者病史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此瘤多发于四肢,较少发生于颈部。本组年龄20岁~加岁,男14例,女7例。病期为2个月~22年,21例全部手术切除。20例随访1年~13年,效果满意,1例复发。结论:在周围神经鞘瘤切除术中,防止神经损伤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椎管内神经鞘瘤应用后入路椎板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收治的65例椎管内神经鞘瘤行后入路椎板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2.7±1.0)h,平均出血量为(482.8±114.4)ml。术后5例患者发生脑脊液漏,2例患者麻醉清醒后出现运动功能障碍。术后经1—2年的随访,无一例患者肿瘤复发。治疗后肌力均恢复到4级或5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据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评分标准(JOA),治疗后患者JOA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管内神经鞘瘤后人路椎板切除术可充分暴露肿瘤,缩短手术时间,提高临床疗效和肌力,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3.
四肢神经鞘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四肢神经鞘瘤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31例四肢神经鞘瘤行肿瘤彻底切除,术后随访0.5年-3年,平均15个月.结果:全部病例均无复发;30例无任何功能障碍,1例残留部分功能障碍,经肌腱转移行功能重建后得到改善.结论:四肢神经鞘瘤行手术切除时,只要仔细剥离、耐心解剖,可完整切除、杜绝复发且可防止遗留神经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四肢神经鞘瘤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31例四肢神经鞘瘤行肿瘤彻底切除,术后随访0.5年-3年,平均15个月。结果:全部病例均无复发;30例无任何功能障碍,1例残留部分功能障碍,经肌腱转移行功能重建后得到改善。结论:四肢神经鞘瘤行手术切除时,只要仔细剥离、耐心解剖,可完整切除、杜绝复发且可防止遗留神经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马尾神经鞘瘤的临床特点、鉴别诊断与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30例马尾神经鞘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中大多数患者首发症状为单下肢疼痛麻木(18例),其中6例伴腰背部疼痛,5例表现为双下肢疼痛麻木伴腰背部疼痛,6例表现为单纯腰背部疼痛,1例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所有患者均经胸腰椎MRI增强扫描确诊,单发神经鞘瘤27例,其中3例神经鞘瘤在椎管内外生长成哑铃型,多发神经鞘瘤3例.所有患者均完整切除肿瘤,术后除1例患者临床症状加重外,其余患者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短期随访未见复发.[结论]马尾神经鞘瘤的主要表现为腰背部和下肢疼痛麻木,查体显示双侧或单侧多根神经损伤,但首发症状可不典型;MRI增强有助于早期诊断;外科手术完整切除肿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肿瘤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28例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肿瘤患者中,颈段5例,胸段16例,胸腰段3例,腰骶段4例;术后病理结果:神经鞘瘤16例,脊膜瘤8例,表皮样囊肿1例,转移瘤1例,畸胎瘤1例,血管外皮瘤1例;切除范围:25例全切除,3例次全切除.结论 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肿瘤良性居多,MRI是其首选诊断方法;早期确诊、术前准确的定位及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是获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颈椎后路手术治疗原发性椎管内肿瘤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采取颈椎后路手术治疗11例颈椎管内肿瘤患者(颈椎管内神经鞘瘤6例,神经纤维瘤4例,脊膜瘤1例)的临床资料,5例患者在切除肿瘤后行颈椎稳定性重建。采用JOA评分评价颈椎功能改善情况。[结果]11例患者肿瘤于肉眼下完全切除,所有病例随访5个月~3年,JOA评分改善率52.9%±14.0%。未发现复发病例。[结论]原发性颈椎管内肿瘤可行后路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18.
神经鞘瘤是椎管内最为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好发于髓外硬膜内,临床表现以神经根痛及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肿瘤大小一般不超过2个椎体,但部分椎管内神经鞘瘤可生长至巨长型,甚至经椎间孔向椎管外生长呈巨大哑铃型。作者报告1例男性37岁,患双下肢麻木、乏力、肌肉萎缩4年余,加重并出现行走困难、大小便费力2年。MRI检查发现为第11腰至第3骶巨长型椎管内肿瘤,经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将肿瘤整块完全切除并行脊柱内固定术,肿瘤纵轴长度达33cm,病理证实为神经鞘瘤。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大小便功能和双下肢肌力恢复正常。经文献检索,未见有如此长的椎管内神经鞘瘤的报道。  相似文献   

19.
我科于1981年2月至1997年5月共收治颈部神经鞘瘤11例,其中误诊4例,误诊率36.4%。全部病人行神经鞘瘤切除术,随访9例,时间6月至10年,随访患者无复发,现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病人,男性4例,女性7例,年龄15-63岁,平均年龄46.5岁。病期7月至10年。交感神经鞘瘤4例,迷走神经鞘瘤3例,臂丛神经鞘瘤2例,来源神经不详2例。1.临床表现:颈部神经鞘瘤以颈部肿块为首要表现,部分病人局部有酸胀、疼痛不适等症状,l例交感神经鞘瘤术前有霍纳征。2.体检:本组病人颈部肿块约2-5cm,质硬,表面光滑,境界清楚,其表面可触及动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椎管内肿瘤全椎板减压术是椎管内肿瘤摘除的常规手术方式,术后易造成椎管内粘连导致椎管再次狭窄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造成2次手术困难,本文对这一术式进行改良,采用后路钛网椎管成形对所减压的椎管进行修复重建,恢复椎管内有效容积、减少粘连。方法2007年10月至2011年2月共收治9例胸椎椎管内肿瘤的患者,男6例,女3例,年龄25~64岁,平均37.8岁。硬膜外肿瘤5例,硬膜内肿瘤4例。全部给予后路全椎板减压,肿瘤切除,椎弓根钉内固定并钛网椎管成形术。术后病理学诊断:神经鞘瘤3例,脊膜瘤2例,脂肪瘤2例,囊肿2例。肿瘤复发1例,给予2次手术切除后未复发。结果手术时间90—185min,平均142min,失血量200-1200ml,平均521ml,全部9例患者术后得到定期随访12—45个月,平均21个月。采用Frankel评分标准对术后患者症状进行评价,A:0例,B:1例,C:3例,D:2例,E:3例。术后复发1例。术后CT显示椎管内未出现粘连。对术前术后肿瘤占位所在节段椎管横截面CT图片进行分析,每例患者随机取5个横截面进行椎管内矢状径测量,取平均值,术前矢状径为16.89±1.27mm,术后矢状径为27.11±2.52mm,进行配对,检验,t=-15.441,P〈0.01,术后椎管矢状径明显大于术前。结论后路钛网椎管成形手术难度相对较低,减少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术后对椎管起到较好的即刻保护作用,同时增加了术后椎管容积,减少了术后粘连,为肿瘤复发后的2次手术剥离减少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