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翠珍 《中外医疗》2009,28(22):155-155
本文对我院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4879例产妇中发生晚期产后出血的13例进行临床总结分析,探讨引发晚期产后出血的相关原因与护理对策。结果表明:76.9%的晚期产后出血发生在产后2周以内,其余23.1%发生在产后2周之后;导致晚期产后出血发生的原因依次为胎盘.蜕膜滞留,子宫复旧不良,子宫切口裂开,子宫内膜炎等。通过积极治疗妊娠并发症和合并症,合理选择剖宫产切口、科学护理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晚期产后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晚期产后大出血是指分娩24小时后至6周内发生的阴道大量出血,亦称产褥期出血。出血量在400ml以上。是产科重要并发症之一。可导致病人休克、贫血,甚至威胁生命。现将我院1996年6月至1997年2月收活42例晚期产后大出血病人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晚期产后出血是指分娩后24小时到产后6周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被称为晚期产后出血.它多发生在产后1-2周,也可迟至6-8周,甚至10周发病.作为一名产科工作者,有责任做好预防、及时治疗护理,减少这一产褥并发症的发生,对保护产妇的身心健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晚期产后出血(late puerperal hemorrhage)是指分娩后24小时至产后6周之间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多发生在产后1~3周,也有发生于产后8~10周,亦有延至产后6月发病者。临床表现为持续或间断的阴道流血,亦可为急剧的阴道大量流血,出血多者可导致休克。产妇多伴有腹痛、低热、失血多者可出现贫血[1]。晚期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各家报道不一,但多在03%左右[2]。近年来由于剖宫产逐渐升高,剖宫产术后各种并发症也相应增多,其中剖宫产术后晚期出血甚至是反复大量出血也时有发生,直接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如何有效地防治晚期产后出血的是产科需引起重视的问题,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住晚期产后出血36例患者进行原因分析,并制定预防与护理措施,以降低孕产妇病死率,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晚期产后出血发生的原因、防治及护理措施.方法 现就我院近年来收治的22例晚期产后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晚期产后出血病因依次为胎盘、胎膜残留、蜕膜残留、子宫复旧不全及阴道伤口裂开、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结论 治疗以清宫术为主,重视预防环节,加强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晚期产后出血是指产后24小时后发生的出血.由于引起的原因不同分为:胎盘残留引起的晚期出血,胎盘附着部复旧不全引起的晚期出血,剖腹产术后子宫伤口裂开引起的晚期出血.其中以胎盘残留引起的晚期出血最为常见.由于病情急,病情重,处理不当,贻误抢救时间,最易导致失血性休克而死亡.  相似文献   

7.
高洪艳 《吉林医学》2001,22(4):228-228
晚期产后出血是指分娩 2 4h后 ,在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 ,晚期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为 0 3%~ 0 7% ,是产科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现将我院 7a间发生的晚期产后出血 31例作回顾性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发生于晚期产后出血的资料中 ,年龄最小 2 0岁 ,最大 38岁 ,平均年龄为 2 6 43岁 ,其中阴道分娩 2 6例 ,剖宫产分娩 5例。1 2 晚期产后出血原因及出血时间 :见表 1。表 1 出血原因及出血时间原  因n出血量 (ml)出血时间 (d)胎盘残留 840 0~ 80 0 1 0~ 46胎膜残留 5 40 0~ 80 0 7~ 35子宫复旧不全 840 0~ 80 …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的原因,寻找最适合的护理对策.方法:根据我院多例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进行详细分析,并采取不同种类的护理方法对其进行护理.结果:产妇产后出血情况特殊,必须严格认真的进行对待.产妇出现产后出血的情况,必须立即根据其出血原因进行常规的护理,之外还需要对产妇进行心理护理、生活护理等.本院发生产后出血的产妇经过有效护理均全部脱离危险,健康出院.结论:产妇产后出血的危害十分大,严重情况下可能出现生命危险,因此,必须尽快找到出血原因,进行针对性的护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我们对产后大出血的预防、监测、护理体会。方法对在我院住院的70例产后出血达800ml以上产妇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子宫收缩乏力是引起产后出血的首要原因,其次为软产道损伤、胎盘残留、子宫破裂,有产后出血危险因素存在的孕产妇易出现产后出血,出血量超过1700ml以上严重危及生命。结论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监测、急救、护理工作,才能降低其发病率、病死率,进而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晚期产后出血5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晚期产后出血的原因、预防及治疗措施。方法对51例晚期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胎盘胎膜残留和12例蜕膜残留患者均行清宫术;9例子宫复旧不良及7例产褥感染患者给予输血、宫缩剂及抗感染等保守治疗痊愈;2例子宫切口感染裂开患者,1例行子宫切除术,1例行髂内动脉结扎术;1例阴道切口裂开患者行阴道切口缝合术。所有患者均痊愈。结论及时查明出血原因并积极采取有效处理措施,是提高晚期产后出血临床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晚期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治疗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晚期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01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52例晚期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导致晚期产后出血的原因为胎盘、胎膜残留,蜕膜残留,子宫复旧不良,产褥感染,子宫切口感染裂开等,多发生于产后2周内,经临床治疗全部痊愈。结论及时查明出血原因和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处理,是提高临床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13.
卢钺成 《广州医药》1999,30(4):44-45
产后出血发生在产后24h以后者称为晚期产后出血,以产后1~2周发病最为常见,也有迟至6周发病者,主要原因是胎盘残留,部分原因为剖它产术后于它切口愈合不良和软产道裂伤缝合不当等。现对我院1995年~1997年126例晚期产后出血病例进行分析,以探讨其原因及防治措施。1临床资料以产后24b以后产褥期内出现活动性子官出血为晚期产后出血诊断标准[1],我院于1995年1月~1997年12月3年间共发现并治疗晚期产后出血病人1伤倒,其中120例在我院分娩,6倒在其他医院分娩后发病,自行转至我院就诊。全部患者均为初产妇,其中创宫产20例,祖产及吸引…  相似文献   

14.
产后出血为产妇重要死亡原因之一,在我国居首位。为减少病人的死亡率,除积极寻找病因、输血、止血等必要的治疗、护理措施外,医护人员应帮助病人树立坚强的意志及战胜疾病的信心,让病人克服困难,有决心、有毅力、有信心重返健康。2a来,我们通过对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层次的产后出血病人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总结出四个共性的心理问题,确立诊断,采取针对性措施,为提高治愈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李梅芳 《中外医疗》2011,30(22):81-81
目的探讨晚期产后出血的原因及临床救治措施。方法分析我院2006年至2009年收治的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文50例中,38例行清宫术,术后病理报告:胎盘残留10例,胎膜残留12例,对于子宫缩复不良者予抗感染、催产素、中药益母草促进宫缩治疗;对剖宫产子宫切口裂开者行子宫次全切除术治愈;对出血休克患者输血纠正休克,纠正贫血等治疗。本组50例晚期产后出血的患者,经过治疗均获治愈。结论重视预防,及时诊断和正确处理,可降低晚期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袁琳  李琳 《黑龙江医学》2010,34(6):475-476
产后24h以后在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称为晚期产后出血。它是严重的产科并发症,重者可出现失血性休克,危及患者生命。失血性休克持续时间较长者,即使休克得到纠正,也仍有可能继发严重的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席汉综合征,后果严重。以往在保守治疗无效时,为挽救生命,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探讨引起晚期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1993-2008在我中心分娩发生晚期产后出血的54例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中心晚期产后出血率0.09%.母乳喂养与否及分娩方式不同其晚期产后出血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晚期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蜕膜残留和胎盘残留.  相似文献   

19.
张耘 《吉林医学》2012,(36):8036
目的:探讨发生产后出血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以有效降低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几率。方法:对发生产后出血的86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了总结与分析,探讨发生产后出血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阴道分娩出血量平均823.7 ml,剖宫产术出血量平均965.5 ml,最常见的产后出血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73.3%),其次为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和凝血功能障碍。结论:正确有效的对产妇进行产前预防、产中、产后及心理护理,提高护理专业技能,可有效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预防产后出血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 对我院2009年1~12月产后出血26例产后出血病例的出血原因、预防措施及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产妇产后出血量降低, 无死亡病例出现.结论 做好孕期、产前及产后的预防工作,及时发现导致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及时给予恰当的预防和处理,可以降低其发病率,减少死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