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评价经颧弓和颞颌径路切除侧颅底肿瘤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经颧弓和颞颌径路在手术显微镜下为侧颅底肿瘤 4例行切除术。结果 :术后随访 5年 ,良性肿瘤 3例无复发 ,非霍杰金淋巴瘤 1例存活。结论 :经颧弓和颞颌径路适用于切除侵及颞下窝、翼腭窝的侧颅底肿瘤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下颌骨喙突合并同侧颧弓骨折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采用半侧冠状切口,在对颧弓骨折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的同时,对手术方式稍作改良,充分显露颧弓骨折区域后,将颧弓骨折块翻起,在其深面沿颞肌纤维走行方向向下继续分离寻找到喙突骨折块,并分离后摘除。结果手术切口一期愈合,随访3~24个月,开闭口,下颌运动功能正常。结论采用半冠状切口,治疗颧弓骨折的同时摘除下颌骨喙突骨折块,为手术治疗下颌骨喙突合并同侧颧弓骨折提出了一种新的并且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颧弓摄影的目的主要在于了解颧骨骨折所引起的颧骨形态的改变,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常遇到颧骨受伤的病人,我们常用的传统摄影体位有两种:(1)颧弓顶颌位;(2)颧弓颌顶位。  相似文献   

4.
颧弓骨折临床上比较常见,有功能障碍,畸形明显者即需复位治疗,传统的口内切开复位法、领部切开复位法及中钳复位法等都有一定的缺点,如痴部发际切开复位法手术进路远组织损伤大,复位时支点距断端远复位效果不佳。日内复位法,其木者操作不如口外法;颜部牵引法,无论是用中钳还是单齿钩牵拉都有矫枉过正的可能,因此我科于1985年至1993年对30例颧弓骨折病人,均采取了颧弓下切口,牙挺复位法,全部一次复位成功嗷果满意。现报告如下:手术方法:在局麻下在颧弓折凹陷处下方作一横行scm切口切至皮下,再用根挺或止血钳分离至颧弓内侧面…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各型颧弓骨折的治疗方法及后遗症的预防措施.方法对176例颧弓骨折病例分别行保守治疗34例,手术治疗142例,其中手术治疗包括钢丝、克氏针、微型钛板固定及口内切开复位四种方法.结果 176例无1例死亡,出院出局部肿痛消失,开口度明显改善,出院后不影响进食,但手术治疗有37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结论治疗颧弓骨折的各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和适应证,微型钛板在颌骨内固定中有一定的发展空间,但应掌握正常的手术技巧.  相似文献   

6.
81例颧骨颧弓骨折治疗体会附属第一医院口腔科林江红[关键词]颧骨;骨折;治疗颧骨颧弓骨折在颌面部外伤中并不少见,丁鸿才[1]统计482例颌面部骨折中,颧骨骨折92例。我科自1975年3月~1994年10月,共收治颧骨颧弓骨折81例,为总结提高颧骨颧弓...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侧颅底肿瘤的手术方法。方法 本文介绍了3种侧颅底手术方法,并对各自的适应证进行了分析总结。结果 11例侧颅底手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结论 侧颅底的手术治疗,应根据肿瘤的性质、大小、侵犯范围,选择合适的手术进路。  相似文献   

8.
吴敢峰 《当代医学》2009,15(31):57-58
目的总结颧骨颧弓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对48例患者按Knight和North分类法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结果11例Ⅰ类骨折患者采用非手术保守治疗外,余37例患者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都获得理想的疗效。结论颧骨颧弓骨折治疗以"功能与外形"双项标准为原则,应根据骨折类型、临床特点、患者要求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对疑有颧弓骨折的患者 ,理论上要求采用标准的顶颌斜位投照法进行摄影 ,但由于此类患者常合并头面部的损伤 ,下颌前伸困难 ,患者常不能摆出放射技师所需要的投照姿势 ,或由于颌面部软组织肿胀程度的不同使放射技师难以确定投照角度 ,此时如采用顶颌斜位进行投照颌面倾斜角度 ,难以摄得符合诊断要求的颧弓X线片。 针对这一问题 ,1986年我科开始采用改良的颅底位投照法 ,一次性摄取双侧颧弓X线片 ,通过随机抽查 30例受检者的照片进行观察分析 ,均取得较满意的效果。具体做法是 :让患者仰卧在一个木制的颅底架上 ,颅底架侧面观呈①②型 ,患者…  相似文献   

10.
颧骨颧弓骨折手术治疗2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讨论经口内前庭沟切口及下眼睑切口行颧骨颧弓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在我科住院手术治疗的21例颧骨颧弓骨折患者的手术及固定方法进行总结分析.结论:优17例,良4例,优良率达100%.结论:口内前庭沟切口及下眼睑切口的进路具有操作难度及风险低、易于掌握、复位及固定方便可靠、经济性高等优点,是颧骨颧弓骨折手术的理想路径.内固定应根据骨折类型、移位程度和手术时机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判定,固定比不固定更可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颅底及近颅底肿瘤的手术入路及治疗方法,并评价其手术效果.[方法] 应用经颌下及颧弓入路对 11例颅底及近颅底肿瘤进行了手术治疗.术后随访 1~ 3.5年.总结分析了 3种不同的手术径路与方法、适应症以及治疗效果. [结果] 采用 3种不同的手术入路使侵及颅底的几类肿瘤都能获得足够的暴露,术野清楚、操作方便,均能清晰完整地摘除瘤体.本组病例随访时间为 1~ 3.5年,所有病例均健在,至今未出现颅脑症状和神经损伤以及肿瘤复发.[结论] 颅底及近颅底肿瘤根据其所在部位、性质及瘤体大小采用适当的入路可获得足够的显露,并达到良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颅底及近颅底肿瘤的手术入路及治疗方法,并评价其手术效果。【方法】应用经颌下及颧弓入路对11例颅底及近颅底肿瘤进行了手术治疗。术后随访1~3.5年。总结分析了3种不同的手术径路与方法、适应症以及治疗效果。【结果】采用3种不同的手术入路使侵及颅底的几类肿瘤都能获得足够的暴露,术野清楚、操作方便,均能清晰完整地摘除瘤体。本组病例随访时间为1~3.5年,所有病例均健在,至今未出现颅脑症状和神经损伤以及肿瘤复发。【结论】颅底及近颅底肿瘤根据其所在部位、性质及瘤体大小采用适当的入路可获得足够的显露,并达到良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婴幼儿脑外间隙增宽的临床意义。方法:CT、MR表现为脑外间隙增宽的婴幼儿48例,对其病因、临床表现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T、MR单纯表现为脑外间隙增宽,无其他脑部异常者39例,其中9例患儿无相关临床症状,8例患儿仅表现头围偏大;20例患儿表现部分中枢性协调障碍症状;脑膜炎2例,合并其他脑部器质性者9例:其中脑室旁白质软化3例,脑积水2例,脑出血2例,脑先天畸形2例,临床全部表现脑瘫。结论:婴幼儿脑外间隙增宽可分生理性和病理性增宽,对于无相关临床症状或仅头围偏大者,考虑为婴幼儿期脑快速发育的生理性表现;对于有明确临床症状及病史而CT、MR未发现脑部器质性病变者,可认为是脑发育落后的一种表现;对于合并脑部器质性病变者,脑外间隙增宽通常为继发性改变。  相似文献   

14.
<正>从1993年起,我科采用口内黏膜切口进行颧骨颧弓骨折复位术126例,取得很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共有126例,男102例,女24例。年龄16岁~68岁,以20岁~35岁为多。单纯颧弓骨折48例,颧骨骨折合并颧弓骨折78例,骨折时间多为1d~5d,最长为43d。均不同程度有塌陷畸形,眶周淤血,张口受限,眶下麻木等症状,X  相似文献   

15.
在颌面部的组织结构中,颧骨颧弓是连接额骨、上颌骨及颞颌关节的重要部位,可造成复视、开口障碍及面部塌陷畸形。自20世纪50年代以开放式复位及金属丝固定开始取代闭式复位治疗颧骨颧弓骨折,使临床效果得到提高,但由于金属丝固定的稳定不可靠对较复杂的颧骨颧弓骨折难以达到满意效果,近25年来坚固内固定技术的发展广泛应用于口腔颌面部骨折的治疗,使许多过去难以克服的难关都得以攻克,达到满意的治疗效。  相似文献   

16.
17.
18.
咽旁区解剖区域隐蔽深在,解剖结构复杂,发生在该区的肿瘤早期不易被发现,诊断困难。临床多表现为颈部或咽侧包块,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吞咽、呼吸或语言功能障碍。CT或MRI能清楚显示肿块的大小、形态、位置、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及继发改变;超选择性颈动脉造影能揭示肿瘤与血管系统的关系。手术难度和危险性大。本组肿瘤经不同径路手术切除,本研究就我们近年来收治的4例咽旁腮腺区及颅底肿瘤患者的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赵存福 《基层医学论坛》2012,(31):4182-4182
近年来,随着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口腔颌面创伤日渐增多,颧弓位于颌面部侧面的突出位置,其创伤发生率也在增高。颧弓骨折主要症状为骨折区塌陷,影响面容和张口受限等,临床上常需要手术复位固定。我科自2000年开始,用骨科"C"臂机配合口外复位固定治疗单纯颧弓骨折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韩延东  王卫平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5):2110-2111
从1993年起,我科采用口内黏膜切口进行颧骨、颧弓骨折复位术126例,取得很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共有126例,男102例,女24例,年龄16岁~68岁,以20岁~35岁为多。单纯颧弓骨折48例,颧骨骨折合并颧弓骨折78例,骨折时间多为1d~5d,最长为43d,均不同程度有塌陷畸形、眶周淤血、张口受限、眶下麻木等症状,X线片检查:颧弓呈V型或M型凹陷性骨折,颧骨可见塌陷错位。2手术方法在患侧上颌第一磨牙与第二磨牙颊侧黏膜做一长约1.0cm的切口,切开黏膜下组织,向上后沿颧牙槽嵴分离至颧骨颧弓下,用宽约8mm骨刀探至塌陷的颧骨或颧弓下方,右手持骨刀,左手在颧面部骨折点上方感觉骨折片的复位。确定位置后用力向外、向上、向前撬起,常可听到骨折复位的声音并感知到骨折片的移动;复位后缝合口内创口;术后嘱患者勿压损伤处,3天后拍片复查。3结果126例中,完全复位104例,部分复位19例,复位失败改用其他方法3例,成功病例中最长的为外伤后26d。4讨论颧骨和颧弓是面侧部比较突出的部分,易受撞击而发生骨折。颧弓骨折可单独发生,也可以与颧骨同时骨折[1]。临床上治疗方法很多,口内切开复位术是其中之一。此法的优点是切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