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309例药源性尿潴留的文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药物导致药源性尿潴留的情况.方法对1988~1999年<中国药学学文摘>、<中国生物医学光盘数据库>中文期刊中的309例药源性尿潴留病例进行文献分析.结果最易引起药源性尿潴留的药物为镇痛药,占32.4%,其次为心血管药及抗感染药,分别占16.8%,11.7%出现频率较高的药物为吗啡(79例)、硝苯地平(30例).此外,性别、年龄、用药行为及剂量等也是导致药源性尿潴留的因素.结论合理用药至关重要,以减少药源性尿潴留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文献源药源性精神障碍的情况和特征。方法: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收集到的药物致精神障碍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最常见的致精神障碍药物为抗菌药物和中枢神经系统药物;联合用药所致精神障碍的比例高于单一用药者;老年人及既往有精神病史者是药源性精神障碍的易感群体;药源性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严重程度轻重不一。结论:掌握和重视药源性精神障碍的易感因素和特征,对于正确判断和防治药源性精神障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225例药源性死亡病例中文文献分析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目的:了解药源性死亡病例的情况。方法:对1990-1996年《中国生物医学光盘数据库》中文期刊中的225例药源性死亡病例,按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品种和器官系统损害进行了分类的统计和分析。结果:男137例,女88例,平均年龄40.82岁;;静脉注射和口服给药所致35.36%和39.56%;抗感染和神经系统药物占38.34%和4.62%。  相似文献   

4.
摘 要 目的:探究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心血管内科静脉用药致静脉炎病例的流行病学特点,为临床静脉用药的合理安全使用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该院心血管内科2014年3月~2018年12月疑似因静脉用药所致静脉炎病例,对患者的性别、年龄、原患疾病,以及致静脉炎的可疑药品、临床对症处理和转归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疑似药源性静脉炎病例123例,涉及可疑药品32种,主要为中药及其提取物注射剂(49.60%)、抗菌药(16.26%)和心血管系统用药(17.07%);其中63例在接受静脉用药时存在用药不规范的情况,不规范用药项目主要为溶媒选择不合理(35例,55.55%)和药物浓度不合理(26例,41.27%)。 结论:多种注射剂可引起药源性静脉炎,应引起重视,并在药品说明书的指导下,结合患者具体病情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5.
杨树民  杨继章  刘瑞琴  王业 《医药导报》2006,25(10):1091-1090
目的探讨药物引起的尿潴留的特点。方法检索1994年1月~2005年8月国内医药学期刊报道,对药物引起的尿潴留367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引起尿潴留的药物种类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药物、作用于循环系统药物、激素及其有关药物为主,其中例数最多的是硝酸甘油65例、吗啡37例;药物剂量等也是引起药源性尿潴留的因素。结论临床医师应重视药物引起的尿潴留,在用药时应加强监测,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6.
陈青  唐志华 《安徽医药》2008,12(8):763-765
目的探讨药源性剥脱性皮炎的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1994~2006年有关药物致剥脱性皮炎的不良反应文献并结合手工查阅270例(241篇)病例。按照相关项目输入性别、年龄等人口学资料以及药物品种、类别、给药途径等用药情况的频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70例病例报道中男性174例(占64.4%);抗微生物药物最多有107例(占39.6%),其次为中枢神经系统药物有96例(占35.6%);其中卡马西平最多26例;口服给药途径最多有177例(占65.6%),其次是静脉,肌注、皮下注射和外用。结论临床应加强对重点药物的监测,避免和减少药物致剥脱性皮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药源性哮喘的特点和预防方法,促进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方法对国内中文医药卫生期刊近10年来报道的药源性哮喘216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药源性哮喘的发生率男性多于女性,年龄主要集中于40岁以上(68.02%),引起药源性哮喘不良反应的药物种类较多,有98种,药物分布主要集中于抗菌药物(23.15%)、中药制剂(17.13%)、心血管药物(11.2%)和非甾体抗炎药(9.26%)。结论多种药物可导致或诱发哮喘,临床应加强对相关药物的监测,避免和减少药源性哮喘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药源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中文文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药源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的发生情况、致死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查阅1970~1999年国内公开出版的医药学期刊,对药源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的药物分布情况、临床表现、致病死例及治疗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查得81例药物引起的大疱性表皮松解症155例,诱发药物以抗微生物药和中枢神经系统药占绝大多数,致死病例28例,致死药物以解热镇痛药居首位。结论:药源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起病急骤、预后不良、病死率高,及早使用糖皮质激素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引起问质性肺炎的药品种类及其临床表现特点。方法检索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1994~2013年,关键词为“间质性肺炎”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结果共检索出相关文献74篇,报道53例药源性间质性肺炎,涉及15种药物,包括吉非替尼(1s例)、利妥西单抗(9例)、来氟米特(8例)、胺碘酮(8例)、厄洛替尼(5例)、干扰素(2例)、5-氟尿嘧啶(1例)、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例)、吉西他滨(1例)、卡莫司汀(1例)、麻疹疫苗(1例)、百草枯(1例)等。53例患者中,2例治疗结果不详;治愈17例(33.33%),好转19例(37.26%),死亡15例(29.41%)。结论各药品引起间质性肺炎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临床表现相似。发病率较高的药物有吉非替尼、利妥西单抗、来氟米特、胺碘酮、厄洛替尼。  相似文献   

10.
408例药源性肾损害文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娜  贾萍  徐埏  徐埏  吴斌  唐尧 《中国药业》2010,19(9):41-43
目的分析药源性肾损害的特点和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CNKI数据库检索1999—2009年报道的药源性肾损害个案,对文献资料进行整理、汇总及分析。结果导致药源性肾损害的药品涉及23大类121种,分布较广,居前3位的是抗微生物药物(43.63%)中药(14.71%)和泌尿系统用药(9.56%)。结论临床应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密切观察用药后反应,以减少药源性肾损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药源性过敏性休克致死的发生率虽低,但危害性极大,因此,寻找其原因具有重要意义.我们通过手工检索对近年来中文杂志发表的药源性过敏性休克34例进行了综合分析.34例死亡病例中:男18例,女16例;50岁以上13例(最大83岁),20岁以上18例,20岁以下6例(最小100天);17例患有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哮喘5例,咳嗽憋喘4例,上呼吸道感染3例,急支、慢支、喘息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和肺结核各1例.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药物引起耳聋的特点及一般规律。方法检索《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对1994—2011年国内医药学术期刊报道的药物引起耳聋81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引起耳聋的药品种类有12种,涉及药品43个;给药途径为静脉给药、肌肉注射、口服给药等;合并用药28例,单独用药53例;引起耳聋的药物种类以抗感染药、解热镇痛药较多;听力恢复46例,永久性耳聋28例,结果不详7例。结论临床应重视药物引起的耳聋,早期预防和发现是避免听力完全丧失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181例药源性肺水肿文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药物引起肺水肿的特点及一般规律。方法 检索《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对1990年1月—2010年4月国内医药学术期刊报道的药物引起肺水肿181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药物引起肺水肿的给药途径为口服给药、肌肉注射、静脉给药等;引起肺水肿的药物种类以抗精神病药、利尿脱水药较多。结论 临床应重视药物引起的肺水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药源性肾损伤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数据库中药物致肾损伤的个案报道,对收集到76篇文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共收集93例,其中抗微生物药物38例(40.86%),中药14例(15.05%),镇痛药11例(11.83%);其他类药物30例(32.26%)...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药源性眼病的特点和预防方法,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和人工检索,收集1995年至2005年国内主要医药学术期刊上报道的关于药物对眼的不良反应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获得报道完整的有关药源性眼病文献69篇,共118例;药源性眼病与年龄、性别无关;涉及的药物有47种,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常见的有角膜炎、结膜炎、结膜充血、视网膜病变、视神经病、青光眼等。结论:药源性眼病除了和药物本身的不良反应有关,还与长期、大量用药和眼部用药操作失误有关。  相似文献   

17.
18.
药源性剥脱性皮炎208例文献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郎奕  张娜 《天津药学》2005,17(4):53-55
目的:通过对药物致剥脱性皮炎不良反应的文献分析,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检索1994~2004年有关药物致剥脱性皮炎的不良反应文献并结合手工查阅208例(197篇)病例,按照相关项目录入SPSS10.0软件对性别、年龄等人口学资料以及药物品种、类别、给药途径等用药情况的频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8例病例报道中男性133例(63.9%);平均年龄41.1岁,由西药引发的190例(91.3%),中药(含制剂及饮片)引发的18例(8.7%);共涉及9大类药物90个品种,其中卡马西平最多18例;口服给药途径最多有149例(71.6%),其次是静脉40例(19.2%),肌注、皮下注射和外用分别为14例(6.7%)、1例(0.5%)和4例(1.9%)。结论:临床应加强对重点药物的监测,避免和减少药物致剥脱性皮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王淑芳  马翠云 《中国药事》2002,16(7):448-448
患者 ,女 ,32岁 ,因上呼吸道感染入院。入院后遵医嘱给予 0 9%生理盐水 2 5 0ml,加青霉素80 0万u和利巴韦林 0 5g静脉点滴 ,输液 15分钟左右病人诉注射部位疼痛 ,皮肤发红 ,给予减慢滴速 ,症状未缓解 ,并逐渐沿血管方向出现一条条浅红色的触之呈条索状的红线 ,触之疼痛 ,经询问病史 ,病人以前未曾使用过利巴韦林 ,考虑为利巴韦林刺激血管造成的静脉炎 ,即刻停止使用利巴韦林 ,局部给予 5 0 %硫酸镁液热湿敷 ,红肿现象逐渐减轻并消失 ,再给予 0 9%生理盐水 ,青霉素80 0万u静脉输液 ,未出现上述症状。讨论 :利巴韦林为一广谱抗病毒药…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药源性胰腺炎发生的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81~2018年报道的药源性胰腺炎个案病例文献,并对其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共纳入56篇文献,59例病例。发生药源性胰腺炎较多的药物为抗肿瘤药物(28.81%)、抗感染药物(23.73%)及激素相关性药物(15.25%);10岁以下患者构成比最高(22.03%)。59例患者中,31例发生在给药1周以内(52.54%),54例患者治愈(91.53%),4例患者死亡(6.78%),情况不明患者1例(1.69%)。结论 左旋门冬酰胺酶、替加环素、利福平及泼尼松等易诱发药源性胰腺炎,临床应用以上药物时需密切关注患者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