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比多学科综合治疗(MDT)模式下慕尼黑骨科医院(OCM)入路和后外侧入路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42例在MDT模式下行股骨头置换的病人按手术入路分为试验组(n=20)和对照组(n=22)。试验组采用OCM入路,对照组采用后外侧入路,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3 d及术后3个月Harris评分。结果试验组的手术时间和对照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术后3 d及术后3个月的Harris评分优良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DT模式下OCM入路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病人的临床效果优于后外侧入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动脉优先入路与传统入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疗效。方法系统检索2003年1月1日至2020年1月31日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万方、知网、维普数据库中关于动脉优先入路和传统入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随机对照研究和非随机对照研究,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应用RevMan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对研究中的连续性变量及二分类变量分别采用均数差(MD)及比值比(OR)为效应分析统计量,各统计量分别计算95%可信区间(95%CI)。异质性不明显,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异质性明显,则使用随机效应模型。采用漏斗图检验是否存在发表偏倚。结果共纳入18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动脉优先入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与传统入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相比,可减少胰瘘、术后胃排空障碍、术后腹腔感染、局部复发、输血发生率并提高R0切除率[OR(95%CI)分别为0.68(0.48~0.94)、0.51(0.35~0.73)、0.50(0.30~0.84)、0.36(0.20~0.65)、0.20(0.07~0.59)、3.04(1.86~4.99),P值均0.05]。胰瘘发生率、术后胃排空障碍发生率漏斗图基本对称,提示本研究结果受纳入文献偏倚影响较小。结论动脉优先入路与传统入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一样安全可行,动脉优先入路在降低部分重要术后并发症以及提高R0切除率方面优于传统入路,该术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寻在髋关节前外侧(OCM)入路中筋膜穿支血管与肌间隙及神经界面的关系。方法解剖经甲醛溶液常规防腐固定处理33侧髋部,均无肢体畸形及手术史。探查髂前上棘至大转子外侧最凸处连线附近血管穿筋膜点并探明该血管与臀中肌阔筋膜张肌肌间隙的位置及臀上神经的关系;观察在2011-06~2013-06间在我科行87台髋关节前外侧入路手术中发现筋膜穿支血管及其与臀中肌阔筋膜张肌肌间隙的位置关系。结果臀中肌与阔筋膜张肌肌间隙所在附近筋膜表面血管位置较为恒定。在尸体标本中约91%(30例)的标本在肌间隙中部可见穿支血管,穿支血管均来自肌间隙深面。在髋关节置换手术中发现有筋膜穿支血管的约为90.8%(79例),血管均来自肌间隙深面。臀上神经入肌点与筋膜穿支血管最短距离为(5.62±1.18)cm,安全范围与股骨长度及髂嵴最高点与大转子外侧最凸处的距离均有明显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84、0.61。结论筋膜穿支血管与臀中肌阔筋膜张肌肌间隙关系恒定,在髋关节置换OCM入路中采用筋膜穿支血管定位准确,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两种手术入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为临床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手术入路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对60例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分别予正后侧入路(A组,30例)和外侧入路(B组,30例)两种手术入路进行治疗。记录切口显露时间、切口闭合时间和手术时间,并依据Flynn标准对肘关节功能疗效进行评价。结果切口显露时间:A组为(14.48±1.33)min,B组为(10.27±1.28)min;切口闭合时间:A组为(20.60±1.83)min,B组为(17.00±1.36)min;手术时间:A组为(80.27±3.16)min,B组为(67.50±2.10)min。B组的切口显露时间、切口闭合时间、手术时间均短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肘关节功能评定A组优良率为73.3%,B组为93.3%,B组术后肘关节功能优于A组(P0.05)。结论对于GartlandⅢ型骨折且手法复位困难的患儿,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是一种可行的方法。经肘关节外侧入路在切口显露时间、切口闭合时间、手术时间均短于正后侧入路,且术后肘关节功能较后侧入路佳,可作为更为有效、可靠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眉弓锁孔入路与翼点入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2—2013年收治的前交通动脉瘤患者61例,根据手术入路分为眉弓锁孔入路组31例和翼点入路组30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术后并发症情况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评分)。结果眉弓锁孔入路组患者恢复良好24例,轻度残疾5例,重度残疾2例,无植物生存及死亡病例;翼点入路组患者恢复良好16例,轻度残疾9例,重度残疾4例,死亡1例,无植物生存病例。眉弓锁孔入路组患者手术效果优于翼点入路组(P0.05)。眉弓锁孔入路组1例患者出现眉弓下皮下积液,翼点入路组1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眉弓锁孔入路组患者术前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评分)为(39.7±6.5)分,翼点入路组为(40.1±5.9)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眉弓锁孔入路组患者术后3个月ADL评分为(64.1±5.4)分,高于翼点入路组的(53.8±4.7)分(P0.05)。结论与翼点入路相比,眉弓锁孔入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有助于提高手术效果,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且安全性佳。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的进步,进一步减少患者创伤、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舒适度是必然趋势.传统经股动脉TAVR需要穿刺双侧股动脉建立一主、一副两条入路,其中主入路用于输送球囊和瓣膜等器械,副入路送入猪尾导管行主动脉根部造影指导定位 [1-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瓣膜病介入中心于2021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三角肌前侧入路与肩峰前外侧入路在老年肱骨近端骨折中的应用。方法以三角肌前侧入路与肩峰前外侧入路为依据将82例肱骨近端骨折分为两组各41例,对比两组术中及术后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及手术中出血量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Constant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AS)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治疗中,肩峰前外侧入路手术能使肩关节功能更好、更快地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儿童髓母细胞瘤(MDB)的临床特征和手术入路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1年1月至2019年12月采用经小脑延髓裂(CMF)入路治疗的32例MDB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经单侧CMF入路28例,采用双侧CMF入路4例.分析患儿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结果 发生于<10岁的儿童28例(87.5%),其中<3岁的婴幼儿...  相似文献   

9.
<正>自1951年Bierman等首次报道经股动脉插管脑血管造影以来,股动脉入路一直被认为是脑血管造影的常规入路。作为脑血管病介入的经典入路方式,股动脉入路存在一定的缺陷,如穿刺处血肿、动静脉漏、术后需较长时间卧床等不足[1-4]。因此,许多学者开始尝试其他的入路方式如经桡动脉入路。经桡动脉入路心脏造影,最早在1989年被引入,并作为减少穿刺部位并发症及增加患者舒适度而被使用[4-7]。自  相似文献   

10.
正确应用损伤小而暴露良好的手术入路是基底动脉瘤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Kawase入路用于上斜坡区基底动脉瘤手术具有如下优点 :(1)可直接进入桥前池 ,无需牵拉小脑、脑干和脑神经 ;(2 )操作空间较大 ,有利于近端控制及保护穿动脉 ;(3)可同时处理前、后循环动脉瘤 ;(4 )有利于保护神经组织 ,颞叶牵拉较轻 ,Labb啨静脉并发症降低恼陆樯芰松闲逼路智ⅲ耍幔鳎幔螅迦肼肥质醴椒白⒁馐孪睢  相似文献   

11.
李光  张海燕 《山东医药》2008,48(9):69-70
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586例,其中胆囊三角无粘连组260例(127例行前三角入路三孔法LC、133例行后三角入路三孔法LC),胆囊三角严重粘连组326例(154例行前三角入路三孔法LC、172例行后三角入路三孔法LC).结果 胆囊三角无粘连组后三角入路方式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前三角入路方式;胆囊三角粘连组后三角入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中转开腹率均优于前三角组入路方式.认为后三角入路三孔法LC安全可行、容易掌握,可减少手术并发症,尤其适用于胆囊三角严重粘连患者.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介绍了大脑中动脉瘤的手术入路,重点描述了经外侧裂入路、颞上回入路的手术方法及优缺点,并对术前入路的选择作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入路行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腹腔镜尾侧入路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佳木斯市中心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行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侧方组(侧方入路)、中间组(中间入路)和尾侧组(尾侧入路),各32例。观察比较三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情况及病理结果。结果三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其中,尾侧组和中间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显著低于侧方组,且尾侧组的手术时间低于中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三组的中转开腹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淋巴结清扫数目、手术切面分级和TNM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尾侧入路行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优于中间入路和侧方入路,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观察单鼻孔经蝶(鼻蝶)入路与经颅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的疗效,探讨垂体腺瘤的良好手术入路。方法48例患者分别采用经鼻蝶入路和经颅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结果与经颅入路手术者比较,经鼻蝶入路手术者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肿瘤全切除率高、激素改变明显、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P均〈0.05)。结论经鼻蝶入路是垂体腺瘤切除的良好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15.
<正>基底动脉分叉部动脉瘤(BBA)是最具有挑战难度的颅内动脉瘤。经典手术入路,如颞下、眶上外侧(LSO)和改良乙状窦前入路仍被认为是有效可靠的入路。Tjahjadi等分析了以上经典手术入路选择和手术效果的影响因素。他们回顾性分析了2004年至2014年赫尔辛基大学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开颅手术夹闭BBA患者的临床和影像数据。所有患者均接受CT血管成像(CTA)检查,统计分析采  相似文献   

16.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TAVI)、经导管左室分区术(PARACHUTE)等使用的鞘管较大,通常通过髂-股动脉入路,如发生入路并发症可影响患者预后。研究发现,经动脉TAVI患者的预后明显优于经心尖部TAVI的患者。优化新型心脏置入器械的入路策略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眶上外侧入路治疗前循环颅内动脉瘤(IA)破裂急性期患者的疗效分析。 方法选取自2016年2月至2019年6月于爱德堡医院神经外科进行治疗的前循环IA急性期患者60例,根据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经翼点入路组(WA组)和眶上外侧入路组(UA组),每组30例。WA组患者采用经翼点入路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UA组采用经眶上外侧入路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治疗效果。 结果手术过程中,WA组患者术中出血量[(164.81±24.13)mL]、切口长度[(18.59±2.04)cm]、手术时间[(182.35±21.75)min]均高于UA组[(101.25±25.76)mL、(9.89±1.12)cm、(131.08±17.58)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WA组患者22例恢复良好,UA组患者23例恢复良好,2组均未出现死亡,UA组恢复良好率优于WA组(P>0.05)。WA组8例患者出现并发症,UA组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UA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WA组(P<0.05)。 结论经眶上外侧入路手术方法与传统手术方法相比较,前者治疗前循环IA效果更佳、预后良好、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介绍了大脑中动脉瘤的手术入路,重点描述了经外侧裂入路、颞上回入路的手术方法及段缺点,并对术前入路的造反作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经鼻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显微手术治疗及术后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的38例垂体微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38例垂体腺瘤中泌乳素( PRL)腺瘤18例,生长激素(GH)腺瘤12 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腺瘤5例, 无分泌功能腺瘤3例.结果 肿瘤全切33例, 次全切5例;术后复查激素水平,降至正常26例, 下降大于50%的4例, 8例变化不明显.结论 单鼻孔经蝶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植入式心脏起搏器电极的静脉入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脏起搏治疗中静脉入路的成功获取是一个关键的技术组成部分。植入式心脏起搏器电极的静脉入路除常规的利用静脉穿刺或静脉切开方法经头静脉、锁骨下静脉或者颈内静脉进入上腔静脉以外,经腋静脉的入路近年来也逐渐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静脉入路。每一种静脉入路的方式均有其各自的操作技巧及优点、缺点,临床工作中应根据具体情况慎重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