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组织样麻风瘤往往发生于经砜类药物治疗麻风病后病情恶化或复发的病例,也可发生于未经抗麻风治疗的瘤型麻风(LL)或界线类偏瘤型麻风(BL)患者中.笔者报道的是一例未经过化学治疗的组织样麻风瘤患者,具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自Rees等(1970)首先在小鼠足垫证实利福平对麻风杆菌有肯定的疗效以来,利福平已广泛用于治疗麻风。为探索如何缩短麻风病的疗程提高治疗卒,我院于1981年2月~1982年1月应用沈阳第四制药厂生产的利福平合并乙酰氨苯砜治疗10例复治麻风,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一、治疗的病例和方法 10例中瘤型(LL)4例,界线类偏瘤型(BL)6例;男性3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44.7岁(24~57岁);平均病期4.1年(1~8年);既往正规砜类药物治疗时间平均7.9年(5~10年);疗前细菌指数  相似文献   

3.
黄珍兰 《医学文选》2003,22(2):245-246
截肢是麻风性足底溃疡导致的严重后果 ,是一项破坏性很大的手术。做好截肢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 ,对于预防术后并发症至关重要 ,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可对安装假肢创造有利条件。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48例 ,46例为临床麻风病治愈出院或治愈留院休养者 ,2例为现症病人。男 37例 ,女 1 1例 ;年龄为 2 2~ 78岁 ,其中 2 2岁 1例 ,40~ 5 0岁 1 3例 ,5 1~ 60岁 1 8例 ,60~ 70岁 1 2例 ,71岁以上 4例。大腿中段截肢 2例 ,小腿中段截肢 46例。瘤型麻风 ( LL) 1 4例 ,界线类偏瘤型麻风 ( BL) 7例 ,中间界线类麻风 ( BB) 3例 ,界…  相似文献   

4.
麻风病有很多类型。在两个极型,即皮损局限,通常查不到菌的纯结核样型(TT)与皮损广泛,大量带菌的纯瘤型(LL)之间,存在一系列中间类型,分别称为偏结核样型的界线类(BT)、中间界线类(BB)和偏瘤型的界线类(BL)。各型的预后相差悬殊,临床表现呈现连续光谱似的改变,显然反映了宿主对抗麻风菌的免疫力有所不同。 近年来关于麻风患者免疫状态研究的资料很多,往往选择瘤型(包括BL与LL)麻风  相似文献   

5.
1973年7月以来,我们用带菌的麻风患者皮肤组织接种了13批小鼠,现将接种时间超过4个月的11批试验情况简单汇报如下。材料和方法 (一)人麻风菌的来源:21名麻风患者中界线类偏瘤型8名,界线类偏结核样型2  相似文献   

6.
直至目前,通过大宗麻风尸解资料来研究麻风病的病理改变及死亡原因,国内尚少报道。现将我们教研室从1953年至1967年所积累的100例尸解资料加以整理,报告如下: 材料来源及方法 100例尸体中,计瘤型80例,结核样型18例,界线类2例。其中男64例,女36例。年龄最幼17岁,最老86岁。74例有病程记录者,58例瘤型的平均病程10.8年,15例结核样型的平  相似文献   

7.
1.从1970年7月~1974年7月4年时间内从事人麻风杆菌的培养与鉴定工作,采取人麻风标本71份共做139次培养。 2.在56例供材病人中,瘤型患者36例,界线类19例,结核样型1例;病期为1年~20年。均为苏北地区病人,除10例未经化疗外,余均接受过砜类或共他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告1975~1977年在江苏太县溱湖医院发现组织样麻风瘤16例。其一般临床表现与瘤型、界线类偏瘤型麻风相似,组织样损害分为四型;临床资料提示其为耐砜类药物菌株所致。8例中之6例经鼠足垫试验证实为耐氨苯砜菌株,组织病理学诊断为典型组织样麻风瘤4例,不典型12例;对部分病人进行了免疫学检查。作者认为麻风杆菌耐砜类药物突变株可能是产生组织样损害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多菌型瘤型麻风(LL)13例,界线类偏瘤型麻风(BL)3例,界线类麻风(BB)2例,界线类偏结核样型麻风〔BT)4例,结核样型麻风(TT)2例以及5例正常人皮肤水泡液内单核细胞HLA-DR抗原表达。结果发现,正常对照组单核细胞HLA-DR表达率明显高于病人组(P<0.01);各病人组间HLA-DR表达率亦有显著性差别(P<0.01和P<0.05),其中以LL/BL组最低,依次为BB组、TT/BT组。提示麻风,特别是LL病人对麻风杆菌缺乏特异的细胞免疫可能与病人单核细胞HLA-DR抗原表达减少,影响其向T细胞传递抗原关。  相似文献   

10.
我院自1955年至1959年中共有麻风门诊患者195例,占同期全部初诊病例的0.49%,现选择其中169例病案分析报告于下。病例分析 1.分型:169例麻风患者中,结核样型128例,占75.8%;瘤型34例,占20.1%;未定类6例占3.5%;界线类1例占0.6%。  相似文献   

11.
吴永赞  王玲 《海南医学》1994,5(2):69-70
到1992年12月止,我院尚有住院麻风患者218例,除了现症病人32例外,还有186例愈后留院者,现将186例治愈者复查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在186例中,男性114例占盯.3%,女性72例占用.7%;多菌型107例(包括瘤型LL,界线类偏瘤型BL,界线类BB)占57.5%,少菌型79例(包括结核样型TT,界线类偏结核样型B人未定类1)占42.5%,农民151例占81.2%,渔民14例占7.5%,工人10例占5.4地居民4例,干部3例,商人3例,教师1例;汉族182例,黎族3例,苗族五例。1.2年龄在15~29岁2例,30—49岁37例,占19.8%,50-59岁60例占32.3%…  相似文献   

12.
早在本世纪三十年代即有人发现频发反应的结核样型麻风,可出现瘤型症状,从而引起了学者们对此类麻风的注意和研究。此后有所谓“中间类”、“双形类”等报告。1953年第六次国际麻风会议分类中,正式列入了界线(双形)类麻风。但这时期对此类麻  相似文献   

13.
本县有两家系四代分别有9例和11例麻风患者,现报告如下: 家系1:户主蓝某,汉族,四代共42人,其中麻风患者9例(T~*6、L~(**)3),占21.4%;麻风菌素试验晚期反应阳性39人,阴性3人.第一例患者为父亲,曾与一瘤型麻风同住一年,63岁发病,瘤型麻风;第二代6人其中1人发病,结核样型麻风,发病年龄47岁;第三代20人中发病7例,5子患结核样型麻风,2女患瘤型麻风,发病年龄4~28岁,均与祖父(瘤型麻风)长期密切接触:第四代15人,年龄7~15岁,现均未发  相似文献   

14.
神经脓肿是结核样型麻风外围神经病变的重要特点,但却极少见于瘤型麻风。直至1977年,文献上仅有8例瘤型麻风神经脓肿的报道。由于国内仍未见这方面的资料,故我们将所遇到的两例瘤型麻风神经脓肿报告如下。 病例报告 例1:男,57岁,临床上为典型的瘤型麻风。面部、两耳垂浸润性损害(狮容面),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麻风病联合化疗(MDT)的治疗效果。方法对麻风病患者按照麻风病联合化疗方案进行治疗,并进行定期监测和长期随访。结果91例患者完成化疗并治愈,MDT规则治疗率为100%,治愈率100%,平均临床治愈时间3年,全程细菌密度指数(B1)BT型年均下降0.6,BL、LL分别为0.58和0.63,疗程中发生麻风反应12例,新发畸残4例。治愈后监测未发现复发病例。结论通过对91例麻风患者联合化疗疗效观察,MDT疗效确切,疗程短,复发低,是治疗麻风病的有效方法。应加强麻风病的联合化疗,提高规则治疗率,及时处理麻风反应,减少畸残,治愈患者。  相似文献   

16.
综述现有抗麻风药物抗麻风菌的活力和毒副作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标准联合化疗方案的疗效及完成治疗后的复发率,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麻风专家委员会第七次会议提出缩短多菌型麻风联合化疗疗程至1年,及少菌型麻风用3种药物的联合化疗方案一次量治疗的建议,鉴于多菌型麻风联合化疗的疗期缩短至2年的疗效观察,少菌型麻风在我国非常少,建议我国以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化疗方案固定疗期的治疗为宜。  相似文献   

17.
综述现有抗麻风药物抗麻风菌的活力和毒副作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标准联合化疗方案的疗效及完成治疗后的复发率, 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麻风专家委员会第七次会议提出缩短多菌型麻风联合化疗疗程至1年,及少菌型麻风用3种药物的联合化疗方案一次量治疗的建议,鉴于多菌型麻风联合化疗的疗期缩短至 2年的疗效观察,少菌型麻风在我国非常少,建议我国以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化疗方案固定疗期的治疗为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麻风反应与联合化疗(MDT)方案/药物的关系及临床情况,找出相关因素,为临床治疗、减少和控制麻风反应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根据云南省永平县麻风病历和监测资料,对该县治疗的75例麻风发生反应情况与MDT中的两种治疗方案和两个治疗时段使用不同厂家生产的抗麻风药物的关系及临床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MDT75例麻风发生反应10例,反应率为13.33%。反应10例全部为多菌型(MB)方案病例,反应率为23.26%,其中MBII型反应8例,Ⅱ型反应率为22.86%,少菌型(PB)上MB方案者Ⅰ型混合反应2例,PB方案治疗病例无反应发生。前时段治疗病例反应1例,占反应人数的10%,反应率为1.85%;后时段治疗病例反应9例,占反应人数的90%,反应率为42.86%。初次反应平均在MDT开始后的23.9月,Ⅱ型反应临床表现以全身症状为主者占87.5%,Ⅰ型混合反应则以皮损大批出现和神经肿痛为主。反应持续时间平均为9.6个月。结论麻风反应与MB方案关系较大,其中主要与B663相关,后时段全部使用SCANPHARM Denmark,NOVARTIS PHARMAAGBASEL.SWITZERIAND的MDT药物后,反应人数增加。  相似文献   

19.
麻风愈后巩固治疗的目的是为了防止麻风复发,故称抗复发治疗。其巩固治疗的时间我国麻风联合化疗方案定为多菌型五年,少菌型三年。现就我县26例复发麻风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43例麻风现症病人死亡原因的回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近5年广东省现症麻风病患者的死亡原因。方法回顾分析2001-2005年期间43例麻风病死亡患者的死亡原因。结果43例死亡患者中,平均年龄(58.10±18.51)岁,在联合化疗期间死亡30例,其中21例是在化疗开始的1年内死亡,占化疗病人的70%;监测期死亡13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14例,死于继发感染的13例,不明原因5例。结论本组麻风病例死亡年龄低于全国平均死亡年龄,而多脏器功能衰竭和继发感染是麻风现症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