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90例血液动力学稳定的肺栓塞(PE)患者右心室室壁活动异常和肺扫描灌注缺损之间的关系。 方法 101例血液动力学稳定的PE患者,随机分组接受TY-PA加肝素或单独肝素治疗。在基础状态下,治疗开始后3及24小时作经胸超声心动检查。在基础状态下和治疗24小时后作肺灌注扫描。随访14天,有复发性PE征象者重复肺扫描。分析超声心动图时定性地将右室收缩功能分为正常或异  相似文献   

2.
肺灌注/通气显像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核素肺通气/灌注(V/Q)显像在肺动脉栓塞(PE)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总结40例核素肺灌注/通气显像与肺动脉造影(CPA)诊断PE的对照研究。结果:31例患者V/Q显像示不相匹配的肺叶、肺段或多发亚肺段的放射性分布稀疏或缺损,提示为PE,其中肺动脉造影证实30例为PE,1例多发大动脉炎;9例患者的V/Q显像为相匹配的肺叶、肺段或多发亚肺段的稀疏或缺损,提示不是PE,与肺动脉造影结果一致。核素V/Q显像诊断PE的灵敏度为100%(30/30例),特异性为90.0%(9/10例),准确性为97.5%(39/40例)。结论:多数PE患者通过核素肺V/Q显像可以作出明确诊断,少数肺V/Q显像与临床表现不符的患者需行肺动脉造影。  相似文献   

3.
刘振千  李毅  冯华松 《心脏杂志》2006,18(5):553-555,558
目的观察血压正常的急性肺栓塞患者右室超声心动指标与肺血管阻塞严重程度相关性及治疗有效性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我院6年间收治的56例血压正常的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超声心动图所测得的右室收缩末期及舒张末期面积与肺灌注扫描灌注缺损数和增强螺旋CT所代表的肺血管阻塞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相比,肺栓塞患者右室舒张末面积和收缩末面积增大,且与肺灌注缺损数呈正相关(r=0.76,P<0.01;r=0.77,P<0.01),而舒张与收缩末面积的变化率则降低,与肺灌注缺损数呈负相关(r=-0.44,P<0.01)。增强CT显示血管阻塞越广泛,收缩末面积越大(P<0.05),舒张与收缩末面积的变化率越小(P<0.05)。治疗有效时,肺灌注缺损数随右室功能的好转而降低。结论血压稳定的急性肺栓塞患者右室功能的异常程度与肺血管的阻塞程度密切相关,右室功能的检查可用于观察肺灌注情况以及治疗有效情况的相关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双源CT肺动脉造影(CTPA)结合双能量肺灌注成像(DEPI)对肺栓塞(PE)治疗效果的评价。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至2016年3月经CTPA及DEPI扫描确诊的PE患者25例,均行抗凝及溶栓治疗,治疗后复查CTPA及DEPI,对比治疗前后肺灌注图像及CTPA上肺血管内栓子分支的数目及类型。结果 25例患者经治疗后16例治愈,9例好转;与治疗前相比,治愈者在CTPA上表现为栓子消失,在DEPI上表现为肺组织灌注良好,无缺损及稀疏;好转者则在CTPA上表现为栓子数目减少或栓塞类型由完全栓塞变为部分栓塞,在DEPI上表现为原肺组织灌注缺损或稀疏区域减少;治疗前后肺组织灌注量CT值(HU)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PA结合DEPI可作为评价PE治疗效果的良好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动态肺灌注显像(DPPI)联合V/Q显像对急性肺栓塞(PE)患者诊断价值的初步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期间,首次在我科行动态肺灌注显像(DPPI)和肺通气/肺灌注显像断层显像(V/Q SPECT)可疑PE的患者,并排除慢性PE、慢性肺部疾病、既往肺动脉高压的患者,最终107例可疑急性或亚急性PE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在DPPI图像上勾画肺的感兴趣区,计算肺平衡时间(LET)。根据V/Q SPECT评估肺灌注缺损占总肺灌注容积的百分比(PPD%)。经临床诊断将患者最终分为PE组和非PE组。分析比较两组间LET、PPD%。结果:最终43例患者临床确诊为急性PE;64例为非PE。PE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和D-Dimer数值均明显高于非PE组(P<0.05),LET时间明显延长(P=0.003);PPD%明显大于非PE组(P=0.001)。通过ROC曲线获得DPPI诊断肺栓塞的LET的最佳界值为24.5s,以LET <24.5s判断为非PE,以LET≥24.5s为PE。V/Q诊断PE灵敏度88.4%(38/43),特异性75.0%(48/64),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双源CT扫描时双能量肺灌注成像(DEPI)结合CT肺动脉造影(CTPA)对急性肺栓塞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0月至2010年3月急性肺栓塞患者12例,应用双源CT进行平扫加增强扫描,先行CTPA,再用双能量扫描模式行肺灌注扫描,得出肺灌注图像及两种能量状态的融合图像,将CTPA上所示段及亚段肺血管内充盈缺损的位置、数目、类型与DEPI中肺灌注位置、数目、形态进行对比。结果当段、亚段肺血管为完全充盈缺损时,相应的肺灌注图像主要是肺段或亚段分布的灌注缺损,分别占84.4%(16支血管,7例)和63.6%(7支血管,5例)。而当部分充盈缺损时,肺灌注图像以不均匀灌注缺损为主,16%表现为无灌注缺损;相反,4个肺段区显示灌注缺损,而CTPA未见异常。结论双源CT肺灌注成像表现与CTPA上肺动脉栓塞程度、部位有关,两者联合有助于提高急性肺栓塞诊断率。  相似文献   

7.
^99m锝-大颗粒聚清蛋白(^99mTc-MAA)肺灌注显像结合肺通气显像是诊断肺栓塞(PE)常用的检查方法.为探讨PE的发病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关系,2001~2004年,我们对部分疑诊PE患者进行了下肢深静脉^99mTc-MAA显像检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尽管没有确切的证据,但临床经验表明胸部X线片正常而有严重呼吸困难的患者可能患有肺栓塞(PE)。本文探讨床旁检查和肺通气/灌注扫描对这类患者PE的诊断价值。方法入选标准是:症状出现后24小时内,提示有急性PE;年龄≥18岁。根据肺动脉造影和转归分类确诊为PE的260例患者中20例胸片正常(PE组);排除PE的642例患者中113例胸片正常(无PE组)。本研究对133例胸片正常者进行评估。在24小时内摄取胸部后前位和侧位片,并记录12导联心电图。病史和体捡在肺通气/灌注扫描之  相似文献   

9.
急性肺栓塞2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肺栓塞 (PE)危险因素与发病的关系 ,急性PE的正确诊断程序及治疗措施。方法 对我院 1999年 4月~ 2 0 0 3年 6月收治的 2 4例急性PE患者的易患因素、辅助检查、治疗方法及转归进行临床评估分析。结果 D 二聚体检测 >5 0 0 μg/L占80 .8% ,血气分析低氧血症占 10 0 % ,心电图呈典型SⅠQⅢTⅢ 占 2 5 % ,超声心动图呈肺动脉高压占 10 0 % ,右心房、右心室扩大占2 5 %。放射性核素肺灌注扫描呈双侧肺段及亚段多发性肺灌注缺损的占 70 .8%。接受溶栓治疗的 6例 ,5例显效 ,死亡 1例。接受抗凝治疗的 18例 12例显效 ,6例有效。结论 PE发病率与易患因素密切相关 ,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急性PE ,床旁无创检查可快速确诊并指导治疗。大剂量尿激酶快速静脉滴入能迅速有效地溶栓 ,是救治急性大面积PE的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与计算机断层摄影术肺动脉造影(CTPA)比较,探讨双源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双能量肺灌注成像(DEPI)对肺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49例疑似肺栓塞患者进行DEPI扫描,最终19例CTPA确诊肺栓塞的患者纳入研究。以80 k V的数据得到CTPA图像,采用肺灌注成像软件(Lung PBV)后处理得到DEPI图像,以肺段为单位观察CTPA图像上肺栓塞的位置、类型,DEPI图像上肺灌注缺损的位置及形态,并对两者的类型进行相关性分析,计算CTPA与DEPI诊断肺栓塞的一致性,并对不一致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380个肺段,CTPA检出162个肺段有肺栓塞,DEPI检出155个肺段有灌注缺损或降低,部分型肺栓塞主要为斑点状、斑片状灌注缺损或无缺损,完全型肺栓塞则以段或亚段分布的灌注缺损为主,两者存在相关性(χ2=305.5,P=0.000)。CTPA与DEPI诊断肺栓塞的符合率为83.42%,KAPPA系数值为0.659。结论:DEPI的表现与CTPA上肺栓塞的程度及类型有关,两者联合有助于肺栓塞的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与核素肺灌注/通气(V/Q)显像对肺栓塞(PE)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54例疑似PE患者的肺V/Q显像和CTPA结果进行比较,比较两者对PE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CTPA诊断PE的检出率、敏感性、特异性明显高于V/Q显像(81.2%vs 57.8%,87.5%vs 71.2%,74.6%vs 69%,均P<0.01)。结论核素肺V/Q显像相比64层螺旋CT增强扫描对于PE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以是PE影像学诊断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肺栓塞(PE)及合并冠心病(CAD)患者的心电图(ECG)变化。方法:回顾我院心内科2003年1月至2005年7月确诊为肺栓塞70例患者的ECG变化。患者均经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和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诊断。其中50例患者PE合并CAD。结果:70例PE患者ECG异常的发生率为70.0%。其中有助于PE诊断的ECG变化包括:肺型P波、SⅠQⅢTⅢ、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以及心前导联T波倒置的总发生率为22.9%。比较单纯PE与PE合并CAD患者ECG异常变化,2组患者ECG异常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9,P=0.084)。结论:ECG异常变化对临床PE提供的诊断价值较低。  相似文献   

13.
<正> 1975年至1982年的八年中、雷奈克医院采用肺血管造影术(PA)证实了既往无心肺疾病史的肺栓塞(PE)421例。其中46%的患者表现为广泛的PE(肺血管阻塞>60%)。而除PA以外的一些常规诊断方法其误诊率较高,为了改进诊断,根据我们的经验对常规诊断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进行了重新判定。误诊尽管有了许多新的检查方法,但目前仍不能及时准确地对急性PE作出早期诊断。根据我们的经验,假阳性误诊占临床可疑病例的83%;而肺灌注扫描的假阳性误诊率达64%。许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普胸术后肺栓塞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及预后。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2010年10月普胸术后的肺栓塞患者23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23例肺栓塞患者,出现呼吸困难18例,胸痛15例,咯血4例,发热5例,晕厥3例;17例经肺增强CT或CT肺动脉造影明确诊断,23例均行99MTC肺灌注扫描,表现为段性或叶性放射性稀疏或缺损。结论肺栓塞临床表现多样,诊断需结合易患因素,CT肺动脉造影、99MTC肺灌注扫描可帮助明确诊断。早期正确治疗PE,可减少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Amplatz血栓消融器治疗大块肺栓塞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Amplatz血栓消融器(ATD)治疗大块肺栓塞(PE)的可行性。方法2001年2月-12月对3例大块中心型PE患者实施Amplatz血栓消融术。3例患者分别为溶栓治疗无效、贻误有效溶栓时机以及溶栓过程中出现大咯血者。结果3例患者血栓消融术全部成功。术后随访4—10个月,肺灌注均明显改善,尤中期效果显著。第1例患者原近乎完全闭塞的右肺动脉主干仅远端和右肺上叶动脉遗留少许附壁血栓,左肺动脉主干远端血栓消失。术后7个月核素肺灌注显像大致正常。第2例患者于肺动脉血栓消融术中气短减轻,心率由80次/min降至67次/min。术后PaO2由66.4mmHg(1mmHg=0.133kPa)升至84.2mmHg。肺动脉收缩压由53.5mmHg降至正常。术后6个月,电子束扫描体层摄影显示,原左、右肺动脉主干远端及各叶动脉内的充盈缺损基本消失,各段肺动脉充盈较前明显改善。9个月时,核素肺灌注大致正常。第3例患者术后PaO2由74.3mmHg升至90.3mmHg;核素肺灌注显像及电子束扫描体层摄影均显示明显改善;超声示左右肺动脉内血栓消失,肺动脉收缩压由60.0mmHg降至正常。术后3个月余除右肺外段灌注呈亚肺段缺损区外,双肺放射性分布大致均匀。仅1例患者术中出现左侧轻微胸痛。术后均无溶血的临床表现。结论对急性、亚急性大块、中心型肺栓塞患者实施。Amplatz血栓消融术技术上是可行的,且安全、有效,特别是对存在溶栓禁忌或溶栓失败的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但确切疗效及评价有待大规模临床试验证实。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以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为参照,评价320排螺旋CT肺动脉造影诊断肺动脉栓塞的临床价值。方法 23例可疑PE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和320排螺旋CT肺动脉造影进行检测,并以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为诊断标准,评估320排螺旋CT肺动脉造诊断肺动脉栓塞临床价值。结果 23例患者460个有效肺段中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显示128个肺段出现V/Q失衡,320排螺旋CT肺动脉造影显示124个肺段动脉血管充盈缺损。以NLVPS为参考,320排螺旋CT肺动脉造影诊断肺动脉栓塞的敏感性为0.95(95%CI:0.89-0.98),特异性为0.96(95%CI:0.94-0.98),阳性似然比为26.33(95%CI:14.71-47.12),阴性似然比为0.06(95%CI:0.03-0.11),诊断优势比为475.06(95%CI:179.99-1253.91)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8。结论 320排螺旋CT肺动脉造影可作为肺动脉栓塞的无创快速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7.
肺栓塞时肺灌注显像与肺动脉造影对比动物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肺栓塞 (PE)动物模型的建立 ,评价肺灌注显像对肺栓塞诊断及疗效观察中的价值。方法 :计算机随机编号 ,取中国实验用小型猪 8头 ,平均体重 16 1± 1 4kg ;建立模型前均行肺灌注显像及选择性肺动脉造影 (CPA) ,取自体猪血 2~ 5ml制血栓 ,通过右心导管将栓子加压注入肺动脉 ;建立PE模型。建立模型后及溶栓治疗后均行肺灌注显像及CPA ,前后采集条件一致。结果 :8头猪造模前CPA均正常 ,肺灌注显像 1例左肺放射性分布不均 ,肺灌注显像特异性 87 5 % (1 8)。 7例存活的模型猪 ,5例造模成功 ,2例不明显 ;以单侧肺观察 ,肺灌注显像与肺动脉造影对比 ,肺灌注显像诊断PE灵敏度 10 0 % ,准确率 90 %。 1例肺动脉造影正常 ,肺灌注显像为亚肺段栓塞 ,与尸检肉眼病理所见一致 ,溶栓后恢复正常血流灌注 ;如果以溶栓治疗有效为标准则准确率增至 10 0 %。溶栓疗效观察肺灌注显像与肺动脉造影二者结果一致。 1例CPA溶通 ,肺灌注显像部分改善 ,尸检证实为部分坏死、实变。结论 :肺灌注显像诊断PE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与肉眼病理所见完全吻合。可作为肺动脉造影前的筛选 ,及临床疗效观察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规范化治疗的远期观察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肺血栓栓塞症规范化治疗的远期疗效。方法对我院住院的32例急性PTE患者随机分溶栓组(18例)和抗凝组(14例),在抗凝与溶栓治疗后4、7、30及90d进行了随访观察,纪录溶栓或抗凝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血气分析及核素肺灌注/通气扫描(ECT)。结果两组在治疗后肺灌注缺损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溶栓组肺灌注缺损计分显著低于抗凝(P<0.05)。两组治疗前后PaO2及PaCO2后显著差异(P<0.01),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溶栓治疗疗效优于抗凝治疗,具有溶栓指征的急性肺栓塞患者溶栓后4天血流灌注开始改善,1个月显著改善,3个月进一步改善,溶栓后的抗凝治疗防止肺栓塞的复发,有助于肺血流灌注的进一步恢复。  相似文献   

19.
肺栓塞(PE)诊断的前瞻性研究结果表明,应用急性PE的通气/灌注(V/Q)扫描结合临床可作出非损伤性准确诊断或排除PE。现就肺血管造影术对PE诊断的准确性、危险性进行评价。方法患者1111例,平均年龄57±17岁,其中男性513例(46%)。分为两组;第1组762例,在V/Q扫描前行肺血管造影证实有异常V/Q,其中755例完成造影,7例仅插入导管。以上患者V/Q扫描均有报告。第2组的349例为V/Q扫描疑患PE者,由主治医师根据临床判断行血管造影术,完成造影者348例,未完成1例。两组患者均插入心导管,但3例因技术问题无法实施。术后随访1年。血管造影时,先注少量(5~8ml)对照物检查下腔静脉是否畅通。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急性肺动脉栓塞(APE)患者右室功能的价值.方法 应用RT-3DE观察15例APE患者右室功能参数,并分析各参数与同位素全肺灌注缺损百分数(PPDs% )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APE患者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收缩末期容积(RVESV)较对照组显著增加;每搏量(RVSV)及射血分数(RVEF) 较对照组显著减小,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VEDV、RVESV与PPDs%呈显著正相关(r=0.76,P<0.001;r=0.77,P<0.001);RVSV及RVEF与PPDs%呈显著负相关(r=-0.541,P<0.05;r=-0.582,P<0.05).结论 RT-3DE参数对APE患者病变程度判定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