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驻极体薄膜促进骨折愈合的研究:——动物实验(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驻极体薄膜(商品名骨愈膜)对于促进骨折缺损后的骨愈合研究,是我们驻极体薄膜促进骨折愈合的研究动物实验(一)的继续。动物实验是用家兔72只造成桡骨人为骨缺损,局部肢体敷贴骨愈膜,再分批,分组处死家兔后作病理检查(光学显微镜检查),进一步证明了高分子驻极体静电刺激对骨折愈合的促进作用,然而,骨折断段间隙超过7.0mm时骨愈膜治疗无效。  相似文献   

2.
直流电、射频电和脉冲电磁场治疗骨折,均有促使骨折愈合的效用。最明显的效果是使骨不连获得愈合。其中以用直流电治疗骨延迟愈合和骨不连的报道较多,疗效亦较好。用直流电刺激骨折愈合吋,需有一绝缘的电极插入两骨断瑞之间,易引起感染。射频电和脉冲电磁场虽可避免此并发症,但病人每天的治疗时间较长。应用驻极体治疗骨折的研究尚处在初创阶段。从本文可知,国外学者将驻极体膜放在两骨断端周围,实验和临床均发现有促进骨痂形成的作用;缺点是需作手术切开,不可能广泛应用。而且将驻极体包绕在两骨断端周围,有可能发生感染。现在,上海交通大学试制成驻极体膜(商品名:骨愈膜),可敷贴在骨折处皮肤表面,经该校和上海中山医院、铁路中心医院、瑞金医院及伤骨科研究所等协作单位的实验和临床观察,发现确有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由于驻极体膜系放在体表部位,临床使用方便,故易被病人接受。但在治疗期间,仍需按骨伤科的治疗原則,使用适当的内固定或外固定,使骨折部位有制动条件的配合。骨折的固定和应用驻极体两者起相辅相成的作用。究竟怎样促进骨折愈合,尚需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伤科接骨片对家兔骨折模型骨形态计量学动态参数的影响,探讨该药促进骨折愈合的机理。方法:36只雄性家兔行右侧桡骨骨缺损手术,造模成功的家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伤科接骨片组,每组又随机分为3个亚组。术后第2d开始给药,连续用药至第11、21、35d分三批处死每亚组动物,取骨痂处骨组织制不脱钙骨切片,采用计算机半自动图像数字化分析仪测量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动态参数。结果:骨折愈合过程中在11d时伤科接骨片组荧光周长百分数和骨转换率均较空白对照组低(P<0.05);21d时伤科接骨片组荧光周长百分数和骨形成率均较空白对照组高(P<0.05);35d时骨形成率和骨转换率均较空白对照组低(P<0.05),而伤科接骨片组软骨内成骨的骨计量学动态参数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伤科接骨片通过抑制骨折早期和中期膜内成骨的骨形成和骨转换,促进骨折中期膜内成骨的骨矿化和骨形成,而发挥其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驻极体(Ⅰ,Ⅱ型)对骨折动物某些血液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用健康日本大耳白雌兔36只,在麻醉与无菌操作下,将双侧桡骨中段人工造成2mm之骨缺损。术后分等数三组:一组为Ⅰ型FEP薄膜驻极体;二组为Ⅱ型FEP薄膜驻极体;三组为未经注入静电的同质薄膜做为对照组。术后1、2、3、4周分别经心脏抽血行有关血生化及同位素学检查,并对骨折区行X线及组织学检查,主要是通过有关血生化指标的变化,以初步探讨此时钙盐的动态。实验结果表明:驻极体(电刺激)可能具有促进钙盐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磷酸钙骨水泥(Calcium Phosphate Cement,CPC)与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ecombinant Human Bone Morphogenefic Protein-2,rhBMP-2)复合材料对骨质疏松大鼠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取4月龄雌性清洁大鼠106只,随机分成实验组96只,对照组10只。实验组行双侧卵巢切除术,对照组行假手术,术后行双能X线骨扫描确定骨质疏松动物模型形成。然后将实验组96只大鼠制作右侧股骨远端松质骨骨折,将上述动物随机分成3组,每组32只:(1)克氏针组,从髁间窝穿入直径1mm克氏针固定;(2)CPC组,将CPC从12号针头注入骨髓腔,手法固定至骨水泥凝固;(3)CPC-BMP组,将CPC与rhBMP-2复合材料用12号针头注入骨髓腔,手法固定至骨水泥凝固。术后第2、4、6、8wk三组各取8只动物处死,取手术侧股骨远端标本行压缩实验。结果在上述4个时间点,CPC-BMP组的骨折段最大载荷较克氏针组及CPC组增高(P〈0.05);第2周CPC组骨折段最大载荷较克氏针组增高(P〈0.05)。结论(1)局部注射CPC-BMP复合材料可以促进骨质疏松大鼠骨折的愈合,提高骨折愈合后的强度;(2)CPC局部应用可以对骨折起到即时固定作用。  相似文献   

6.
高能震波对骨痂中骨形成蛋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李晓林  余楠生  杜靖远 《中华骨科杂志》1999,19(5):295-298,I001
目的 观察高能震波(HESW)对骨痂中骨形成蛋白(BMP)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促进骨折愈合的机理。方法 手术造成家兔双侧胫骨中段标准骨折模型,对一侧胫骨骨折部施以HESW,另一侧为对照组,术后每周进行X线及组织学检查,并取骨痂组织切片用BMP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SABC法()。结果 实验组骨痂中BMP表达强度在第2-4周时明在于对照组(P〈0.01),且X线摄片及组织学观察均显示实验组骨折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7.
李长有  原银栋  宋今丹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5,22(11):1385-1386,i0006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骨折愈合中的自分泌作用。方法利用鼠股骨闭合性骨折模型,应用组织学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观察骨折不同的愈合修复阶段中骨痂的组织学变化,检测各种相应骨痂组织中VEGF及其受体VEGFR1(Flt-1)和VEG-FR2(KDR/Flk-1)的mRNA的表达。结果骨折愈合是一个高度有序的组织学变化过程,骨痂内的膜内化骨,软骨形成,软骨内化骨等过程可同时或连续出现。vEGF(251bp)及受体Flt-1(272bp)和KDR/Flk-1(252bp)在骨折后第7、14天的软骨性骨痂(软骨组织)和骨性骨痂(小梁骨-膜内化骨和软骨内化骨)中均同时清晰表达。表达信号均匀,强度较大。结论骨折愈合过程中的软骨性骨痂和骨性骨痂中的软骨-骨细胞系统共表达VEGF及其两种受体,提示VEGF自分泌作用参与骨折愈合过程。  相似文献   

8.
利用隔膜技术探讨骨折不愈合原因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张永刚  卢世璧 《中华骨科杂志》1998,18(11):678-681,I002
目的:以隔膜技术为手段,进一步搪塞骨折不愈合的原因,方法:成年雄性新西兰兔共42只,在其双侧桡骨中段制作10mm标准骨缺损不愈合模型,随机选择一侧为实验侧,另一侧用硅胶膜成管状包囊骨缺损为对照侧,A组12只动物术后进行X线观察,B组30只动物随机分为6组,术后不同时期进行组织学以骨形态发生蛋白(BMP),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单克隆抗体的免疫组化染色和cDN  相似文献   

9.
胶原膜引导和促进骨缺损修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促进骨缺损修复和防止骨不连接的新途径。方法 25只新西兰兔双侧桡骨作成10mm骨缺损,实验侧用胶原膜包绕,对照侧不包绕胶原膜。通过X线检查、骨密度测定以及组织学检查,判断骨缺损愈合情况。结果 实验侧愈合速度及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侧。结论 胶原膜有引导和促进骨缺损修复、防止骨不连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生长因子与骨愈合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生长因子与骨愈合孙玉鹏张皖清骨愈合是骨折或骨缺损的修复过程,其实质是骨损伤后的再生过程。在理想情况下,修复过程结束后只有骨组织的重建而没有瘢痕形成。一、骨愈合过程从组织学和生理学特征上,骨折修复过程分为6个不同的时相:(1)撞击期,(2)诱导期,(3...  相似文献   

11.
骨质疏松性骨折实验模型的设计与建立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目的:建立较理想的骨质疏松性骨折实验模型,方法:SD大鼠60只,8月龄,雌性,手术方法:切除双侧卵巢;术后3个月,手术造成股骨中段骨折,进行骨圆针髓腔内固定。模型建立前后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组织学、放射学等动态观察。结果:卵巢切除3个月后DEXA检测结果与术前比较:全身骨密度明显降低(P<0.02);子宫内膜组织萎缩变薄,内膜内腺体消失或萎缩,变性呈空泡状;软骨内成骨与膜内成骨共同参与了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修复,且以软骨内成骨为主,与一般骨折愈合方式相似,模型动物骨折愈合过程中,软骨内成骨延缓,骨性骨痂改建(骨吸收>骨形成)加速,骨痂内胶原纤维疏松,排列紊乱,与主应力方向不一致,放射学观察模型动物骨折位置,类型统一,内固定后骨折断端稳定。结论:本实验建立的骨质疏松性骨折动物模型模型其方法,易于复制,可应用于骨质疏松林骨折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2.
“骨宝丸”促进骨折愈合作用的临床疗效观察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宝丸”促进骨折愈合作用的临床疗效观察与实验研究佛山市中医院(广东528000)杨海韵,陈逊文,陈志维陈渭良指导“骨宝”是广东佛山市中医院陈渭良院长的经验方,主要药物组成为熟地、当归、淮山药、山萸肉、杜仲等,功能为补益肝肾,养血活血。用于骨折中后期...  相似文献   

13.
人工关节松动病因的研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范卫民  王青 《中华骨科杂志》1998,18(9):518-521,I001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松动的病因。方法:选择7例松动人工髋关节,翻修手术时取松动关节周围的界膜组织;同时选择10例骨折内固定患者,拆除内固定物时取内固定物周围瘢痕组织。标本做组织学检查和肿瘤坏死因子(TNF)测定。选择10只成年兔,将20只模拟假体分别置入双侧股骨远端。分别于术后第6、8、10、12、14周向右侧膝关节腔注射聚乙烯微粒悬液,作为实验侧;左侧膝关节腔注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侧。第16周取股骨远端标本,做组织学检查。结果:松动人工髋关节周围的界膜组织主要含大量的组织细胞和聚乙烯微粒,而骨折内固定物周围的瘢痕组织主要为纤维成分,无聚乙烯微粒。松动关节周围界膜组织中的TNF浓度明显高于骨折内固定物周围的瘢痕组织(P<0.01)。动物实验发现,实验侧模拟假体周围有一层充满组织细胞的纤维结缔组织界膜,并有明显骨吸收和骨溶解现象,而对照侧无明显纤维结缔组织界膜,也无骨破坏现象。结论:人工关节磨损后,产生大量的磨损微粒,微粒刺激组织细胞分泌TNF等溶骨性因子,这些溶骨性因子直接或间接地激活破骨细胞,从而引起假体周围骨吸收、骨溶解,最终导致假体松动。假体松动后又可加重磨损,产生更多的微粒,形成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14.
促进骨折愈合方法的研究近况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骨折愈合是一个影响因素众多、极其复杂的生理过程。近年在探讨促进骨折愈合方法及机制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1骨生长因子及诱导成骨骨折愈合是通过爬行替代还是骨诱导来完成多年来一直存在分歧。Urist(1965)将脱钙骨植入肌肉内,成功地诱发异位...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内固定对异体骨段移植愈合影响的实验与临床观察,方法:采用新西兰大白兔股骨中段切除1.5cm骨干和骨膜实验动物模型,将36只兔随机分成圆形髓内针内固定组和三棱形髓内针内固定组,于术后第12,3,个月行ECT检查,HE染色组织学观察异体骨愈合过程,比较普通非交锁髓内针和特制交锁针固定对异体骨修复骨肿瘤保肢术中瘤段切除大段骨缺损的治疗情况。结果:圆形髓内针内固定组和三棱形髓内针内固定组异体骨移植愈合组织学过程相似,但三棱形髓内针对固定组在第1,2个月时骨代谢活跃(P<0.05),57例异体骨段移植随访7个-6\5上,平均2.6年,结果异体骨愈合52例,不愈合5例,其中普通非交锁髓内针12例,骨不连3例(25%),特制交锁髓内针47例,骨不连2例(4.3%),普通非交锁形髓内针易发生异体骨移植不愈合(P<0.05),结论:稳固的髓内针固定有利于异体骨愈合。  相似文献   

16.
高能震波促进骨折愈合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探讨高能震波(HESW)对兔骨折愈合的影响及其机理。方法 手术造成家兔双侧胫骨标准骨折模型,对1侧胫骨骨折部施以HESW;另1侧为对照。术后每周进行X线及组织学检查,并取骨折骨痂切片用骨形态发生蛋白(BMP)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ABC法)。结果 X线摄片及组织学观察显示,实验侧骨痂出现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骨痂区毛细血管计数、BMP表达强度在第2~4周时实验侧均明显大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前臂骨间掌侧动脉腕背支尺骨骨(膜)瓣治疗桡骨骨不连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前臂背侧设计S形偏尺侧切开,切除桡骨骨折不愈合之硬化骨,以钢板固定骨折端,用带骨间掌侧动脉腕背支血管蒂尺骨骨(膜)瓣移植治疗桡骨骨折不愈合5例,尺骨骨(膜)瓣最小为2·5cm×1·5cm,最大为3.0cm×2·0cm,血管蒂长4~5cm。结果全部病例均在术后3个月出现明显骨痂,术后8个月骨性愈合,上肢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前臂骨间掌侧动脉腕背支尺骨骨(膜)瓣是治疗桡骨骨不连的一种较好的方法选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桡骨远端楔形截骨术与植骨加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腕舟状骨骨折不愈合的疗效.方法:分为两组,A组为2003年月3月到2006年12月应用桡骨远端楔形截骨术治疗腕舟状骨骨折不愈合33例,B组为2007年1月到2010年6月,应用植骨加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腕舟状骨骨折不愈合23例.术后随访6个月-5年,随访检查包括X线检查骨折愈合情况及腕关节疼痛程度、腕关节活动度、握力.结果:A组:X线检查腕舟状骨均愈合,骨折线消失;桡骨远端截骨处完全愈合,桡骨远端关节面尺偏角变平,近乎平面.腕疼痛值静息时为1.1,用力后为2.3;屈伸活动度为122度(健侧126度),尺桡偏为49度(健侧57度);平均握力为38kg(健侧40Kg).B组,X线片检查23例中有3例仍骨折不愈合,骨折愈合率87%,骨折愈合者腕疼痛值静息时为1.2,用力后为2.4;屈伸活动度为120度(健侧126度),尺桡偏为50度(健侧57度);平均握力为36Kg(健侧40Kg).结论:通过对两种术式治疗腕舟状骨骨折不愈合的疗效比较,桡骨远端楔形截骨术较植骨加压螺钉内固定术愈合率高,使腕关节的绝大部分功能得到保存,是治疗腕舟状骨不愈合的有效方法.两种方法骨折愈合后对腕关节活动度、疼痛程度、握力的影响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李建福  李起鸿 《中华骨科杂志》1997,17(12):775-776,I003
加压外固定条件下实验性骨折愈合过程的生物电变化及其意义李建福李起鸿轴向加压(外固定)能促进骨折愈合已被学术界所关注。但从骨电生理学的角度出发,加压量与骨愈合的最佳相关性尚鲜有报道。本实验针对这一问题,在半环槽式外固定器(HRSE)加压外固定条件下,探...  相似文献   

20.
中枢神经损伤对大鼠股骨骨折愈合影响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要:[目的] 观察中枢神经损伤后大鼠股骨骨折愈合速度和骨痂量的变化,分析中枢神经损伤对大鼠股骨骨折愈合速度影响的机制。[方法] 5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3组,(1)脑外伤合并股骨骨折组18只;(2)脊髓损伤合并股骨骨折18只;(3)单纯股骨骨折18只。术后7、14、28d分批处死动物,大体体积测量骨痂,X线片评分,并做HE染色比较。[结果] 脑外伤组,脊髓损伤组形成骨痂体积、X线片评分高于单纯股骨骨折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HE染色结果显示脑外伤组、脊髓损伤组骨折愈合速度较单纯骨折组加快。[结论] 中枢神经损伤后大鼠骨折愈合加速,骨痂量增多,中枢神经损伤后引起骨痂量和骨折愈合速度的改变,表明中枢神经损伤对骨折愈合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