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腺苷脱氨酸、抗结核抗体在颅内感染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结核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 (结脑、化脑、病脑 )为最常见的小儿颅内感染性疾病 ,不典型病例较多 ,给诊断带来较大困难。我们对 4 3例结脑、2 5例化脑、31例病脑患儿进行脑脊液腺苷脱氨酶 (ADA)、抗结核抗体 (结抗 )测定与分析 ,以探讨其在颅内感染中的诊断价值。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均为我院 1997年 7月~ 2 0 0 2年 6月住院患儿。 4 3例结脑中男 2 9例 ,女 14例 ,年龄 3.5± 0 .3岁 ;2 5例化脑中男 19例 ,女 6例 ,年龄 1.8± 0 .3岁 ;31例病脑中男 2 2例 ,女 9例 ,年龄 4 .1± 0 .6岁。入院时平均病程分别为4 .3、3.…  相似文献   

2.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流行病学特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了解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流行病学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对2011年2月至2012年1月确诊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3156例住院患儿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IgM,同时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鼻咽分泌物进行7种呼吸道病毒抗原检测。结果:(1)3156例患儿中,肺炎支原体抗体IgM阳性检出427例,阳性率为13.53%,其中女性患儿感染率高于男性(16.30% vs 11.70%, P<0.01)。(2)<1岁、1岁~、3岁~、6~14岁肺炎支原体抗体IgM检出率分别为3.6%、12.5%、19.2%、24.4%(P<0.01),其中≥3岁者总检出率高于<3岁者(P<0.01)。(3)不同季节肺炎支原体抗体IgM检出率不同,夏秋季节明显高于冬春季节(19.18% vs 9.61%,P<0.01)。(4)427例肺炎支原体抗体IgM阳性患儿中,合并呼吸道病毒感染 60例(14.1%),合并比例最高的呼吸道病毒为呼吸道合胞病毒。结论: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呈全年散发,以夏秋季节多见,学龄前及学龄期儿童高发,同时还存在混合感染现象。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儿童迁延性肺炎的临床及病原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11例迁延性肺炎患儿的临床及病原学特点。结果迁延性肺炎多见于<3岁儿童,尤以<1岁的婴儿为主。<3岁儿童气道发育异常发生率高于≥3岁儿童;在迁延性肺炎合并的基础疾病中,气道发育异常最为多见,支气管异物居第2位;≥3岁儿童支原体感染率高于<3岁儿童,细菌感染以革兰阳性菌为主,病毒感染大多数为呼吸道合胞病毒。结论病程迁延与基础疾病及感染病原密切相关。病原菌要注意耐药革兰阳性菌及支原体。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我院儿科和传染病科从1952~1981年30年中收治小儿结核性脑膜炎共424例,重点分析其发病情况与卡介苗接种之关系。结脑之发病数以1960年以前最高,以后逐渐下降。男女比为1.28:1。发病年龄以3岁以下的乳幼儿最多,年龄愈大发病率愈低。结脑的发病与卡介苗接种之关系密切,接种而罹病者占21.37%,未接种而患病者为78.63%。死亡共143例,病死率为33.72%,其中未接种卡介苗结脑患儿病死率为接种卡介苗结脑患儿病死率的2.6倍。在结脑合并粟粒性结核中,未接种者为接种者之8.1倍。结脑有活动性结核患者接触史与卡介苗接种的关系中,未接种者为接种者的3.9倍。讨论中强调为防治结脑应提高小儿的特异性及非特异性免疫力,及早防治小儿时期的急性传染病及其他感染性疾病,提高卡介苗接种之质量,加强复种,寻找患儿周围之排菌者。  相似文献   

5.
27例中男16例,女11例。年龄~1岁18例,~3岁4例,~12岁5例。化脑8例,结脑2例,病毒脑5例,中毒性脑病(肺炎、败血症、有机磷中毒引起)9例,瑞氏综合征、缺血缺氧性脑病、晚发性维生素K  相似文献   

6.
小儿烧伤休克合并脑水肿临床并不少见 ,伤后1 2h即可出现 ,多在伤后 48h内发生 ,死亡率较高。我们对近两年内 1 5例病例在进行扩容、纠正休克的同时 ,对合并的脑水肿者进行了边补边脱的治疗方法 ,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及方法1 .1 烧伤休克合并脑水肿的诊断标准①烧伤面积 >1 0 % ,临床症状、体征符合烧伤休克诊断标准[1] ;②排除感染及其它因素引起的脑水肿 ;③符合脑水肿诊断标准[1,2 ] 。1 .2 一般资料治疗组为烧伤休克合并脑水肿 1 5例 ,男 1 2例 ,女 3例。年龄 2~ 6.5岁 ,平均 4.2岁。烧伤面积1 0 %~ 65 % ,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伴有面部皮疹的不典型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及病原。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12月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以及部分患儿的病原学检测结果;按有无面部皮疹,将患儿分为两组进行比较。结果共纳入11 430例手足口病患儿,其中伴有面部皮疹的不典型手足口病患儿1 134例,占9.92%。伴面部皮疹的不典型手足口病以1岁及≥3岁儿童多见,临床症状较轻,发热及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无面部皮疹组;病原以柯萨奇病毒A6为主,其比例明显高于无面部皮疹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伴有面部皮疹的不典型手足口病以柯萨奇病毒A6感染为主,临床症状轻且不典型。  相似文献   

8.
颅内感染患儿脑脊液中谷氨酸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谷氨酸在化脑时的变化,对34例颅内感染患儿,以液相色谱法测定其CSF中Glu水平。结果表明化脑患儿CSF谷氨酸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病毒脑患儿,病毒脑患儿对对照组相比,Glu水平无差异,有惊厥史的病毒脑CSF中Glu高于无惊厥史的病脑,胆两者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脊液肿瘤坏死因子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或脑炎患儿脑脊液肿瘤坏死因子(TNF)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TNF放免药盒,测定化脑组21例、病毒脑28例、对照组20例的脑脊液TNF。结果化脑组脑脊液TNF阳性率显著高于病毒脑组,化脑组脑脊液肿瘤坏死因子升高的平均浓度显著高于病毒脑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接受过抗生素治疗而诊断不明者,可行脑脊液TNF检测,高水平则提示化脓性脑膜炎。  相似文献   

10.
小儿结核性脑膜炎23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核性脑膜炎(简称结脑)属常见疾病,典型病例诊断不难,但表现特殊者常易误诊.现将本刊收到的23例结脑误诊病例综合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凡在入院时未诊断结脑也未按抗结核治疗者列为误诊.本组收治的小儿结脑患者110例,其中23例误诊,误诊率为20.9%;3岁以下误诊者占72.2%,误诊时间最短5天,最长3个月;所误  相似文献   

11.
小儿颅内疾病引起心律失常临床少见,本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最小10天,最大12岁。均以抽搐、呕吐或意识障碍收治。发病时间最短2小时,最长5天,除1例死亡外,其余均好转出院。其中感染17例(病毒脑13例、化脑3例、结脑1例),颅内出血9例,其它4例(外伤2例、脑病2例);临床出现心律不齐和心音改变者立即作ECG检查,结果发现窦缓10例,窦速7例,早搏4例,除外房室传导阻滞Ⅰ°、Ⅱ°,窦房阻滞、室上速等,ST、T波改变各10例,U波改变5例,Q-T延长6例。而X线及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来,小儿结核性脑膜炎(以下简称结脑)由于临床表现不典型,往往容易误诊。现将我院儿科收治71例结脑(其中有两例为病理证实)确诊前误诊情况分析如下:一、一般资料1.性别:男49例,女22例。2.年龄:71例统计病例中,3岁以下占49.3%,可见本病误诊多见3岁以下患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遵义地区儿童重症肺炎的病原学特点,以期为本地区抗感染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重症肺炎患儿痰、咽拭子、血清,通过病原菌培养、RT-PCR检测病毒、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非典型病原体等方法检测并鉴别重症肺炎病原体种类.结果 337例患儿中,病原检测阳性者292例(86.65%),其中病毒感染最多见,占37.32%,其次为细菌感染占28.42%,肺炎支原体感染占6.50%,混合感染占27.74%;病毒感染以呼吸道合胞病毒B型最为常见,占28.44%,且具有明显的年龄分布差异,3岁以下婴幼儿最为常见,尤其1岁以内婴儿易感性最高(P<0.05),各年龄组均以呼吸道合胞病毒B型感染最常见;病毒感染有一定季节性,秋冬季(9月~次年2月)病毒检出率高,夏季检出率较低(x2=29.28,P=0.001);细菌感染以大肠埃希菌最为多见,占21.69%,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感染以1岁以内婴儿多见,流感嗜血杆菌好发于1~3岁幼儿,肺炎链球茵感染在任何年龄段均可发病.结论 病毒感染是遵义地区儿童重症肺炎的最常见病原,多见于1岁以内幼儿,且秋冬季高发,细菌感染次之,3岁以上儿童重症肺炎以细菌感染多见,3岁以下尤其1岁以下小儿细菌和病毒混和感染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脊液(CSF)及血清中可溶性DLL1的水平在儿童颅内感染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颅内感染患儿50例(结脑20例,病脑20例,化脑10例)以及非颅内感染患儿(对照组)2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定量测定患儿CSF及血清中可溶性DLL1的水平。结果:结脑组患儿CSF中可溶性DLL1的水平明显高于病脑组、化脑组及对照组(2.89±1.72 ng/mL vs 0.14±0.14 ng/mL, 0.27±0.21 ng/mL, 0.13±0.12 ng/mL; P<0.01);结脑组患儿血清中可溶性DLL1的水平也明显高于病脑组、化脑组及对照组(12.61±6.45 ng/mL vs 2.28±2.27 ng/mL, 2.38±1.79 ng/mL, 2.26±2.10 ng/mL; P<0.01);病脑组、化脑组与对照组相比,CSF及血清中可溶性DLL1的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溶性DLL1的检测作为一种新的指标,在结脑诊断中可能有潜在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小儿结核性脑膜炎 (结脑 )起病急、进展快 ,而早期脑脊液变化不明显 ,易误诊为化脓性脑膜炎 (化脑 )等。作者观察了 5 9例结脑影像学变化 ,为早期诊断结脑提供影像学依据。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我院 1989年 2月~ 2 0 0 1年 12月确诊结脑 5 9例 ,男 3 1例 ,女 2 8例 ;年龄 11个月~ 14岁 ,平均 3 .7岁 ;发热 5 9例 ( 10 0 % ) ;呕吐、抽搐各 5 0例 (各 85 % ) ;头痛44例 ( 75 % ) ;意识障碍 15例 ( 2 5 % ) ;性格改变 7例( 12 % ) ;眼外肌麻痹 6例 ( 10 % ) ;脑膜刺激征阳性 48例( 81% ) ;锥体束征阳性 2 2例 ( 3 7% )。早期 7例 ( 12 % )…  相似文献   

16.
细菌性脑膜炎 (化脑 )是儿科常见病 ,可并脑梗死[1] 。本文通过对 32例化脑并脑梗死患儿临床分析 ,以探讨其特点。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选择 1997年 2月~ 2 0 0 2年 3月在我院儿科住院的化脑患儿 32例 ,均符合化脑诊断标准[1] 。男 2 0例 ,女 12例 ;年龄 6个月~ 12岁 ,平均 6 .5± 2 .3岁 ,其中 6个月~ 1岁 7例 ,~ 3岁 13例 ,~ 7岁 9例 ,~ 12岁 3例 ;入院前病程 1~ 5d ,平均 3.5± 1.2d。二、临床表现 除化脑表现外 ,32例均有偏瘫 ,一侧肢体抽搐者 2 4例 ,偏身感觉障碍 8例 ,精神症状 4例 ,昏迷 5例 ,失语、尿失禁各 2例。脑膜刺…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Toll样受体(TLRs)基因TLR3-1377C/T位点基因多态性及TLR3表达水平与儿童肠道病毒71型(EV71)脑炎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EV71感染患儿187例(脑炎组59例和无脑炎组128例)与同期健康体检儿童232例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TLR3-1377C/T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采用ELISA检测血清TLR3水平。结果 与EV71感染无脑炎组相比,脑炎组TLR3-1377C/T位点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EV71感染脑炎组、无脑炎组的血清TLR3水平均显著增高(P0.05),以无脑炎组最高(P0.05)。脑炎组的EV71病毒载量高于无脑炎组(P0.01)。1岁或≥1岁的EV71感染脑炎组、无脑炎组患儿的血清TLR3水平均较相应对照组增高(P0.05),其中无脑炎组TLR3水平高于相应年龄的脑炎组(P0.05)。脑炎组≥1岁患儿的TLR3浓度高于1岁者(P0.05);无脑炎组及对照组的TLR3浓度在1岁或≥1岁患儿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V71感染脑炎组,1岁患儿所占比例高于≥1岁者(P0.05)。结论 TLR3-1377C/T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与EV71脑炎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TLR3的低表达可能导致对病毒复制的抑制作用减弱,促进了EV71脑炎的发生。婴儿EV71感染后血清TLR3的表达不足可能是其合并脑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脑脊液及血清S100B蛋白变化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脑脊液(CSF)及血清S100B蛋白水平变化的意义.方法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43例,其中结核性脑膜炎(简称结脑)12例,化脓性脑膜炎(简称化脑)9例,病毒性脑炎(简称病脑)22例.对照组患儿18例,其中先天性心脏病、肠套叠各6例,血管瘤、急性阑尾炎各3例.中枢神经系统患儿治疗前后留取血清及CSF标本,对照组术前留取血清及CSF标本.CSF及血清S100B蛋白水平均采用ELISA检测.结果 治疗前结脑、化脑和病脑患儿CSF及血清S100B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a<0.001).恢复期结脑、化脑和病脑患儿CSF及血清中S100B蛋白水平均明显下降,但结脑患儿CSF及血清S100B蛋白水平仍均高于对照组(Pa<0.01),而化脑组和病脑组患儿CSF及血清S100B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a>0.05).结论 CSF及血清S100B蛋白水平测定有助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的诊断及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住院患儿混合感染情况。方法对2015年1月至12月期间于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住院治疗的CAP患儿进行多种病原联合检测。结果 846例CAP住院患儿中647例(76.5%)检出病原,其中单一病原感染354例(41.84%),混合感染293例(34.63%)。6个月、~1岁、~3岁、~5岁、5岁年龄组混合感染率分别为24.2%、43.5%、43.8%、36.8%、27.3%。6个月和~1岁组患儿以病毒+细菌混合感染最常见,~3岁患儿以病毒+肺炎支原体(MP)混合感染常见,~5岁以MP+细菌混合感染常见,5岁以MP+病毒混合感染常见。病毒混合细菌感染以鼻病毒(h RV)+流感嗜血杆菌(18.6%)多见;MP混合病毒感染中以h RV(62.1%)为主;MP混合细菌感染中以肺炎链球菌(67.8%)多见。单一病原感染与混合感染CAP的临床表现、并发症发生率、入PICU的比例及住院时间相比均无明显差异。结论 CAP住院患儿中混合感染占有一定的比例,以~1岁及~3岁年龄组多见;不同年龄组混合感染的组合有所不同;混合感染的CAP无特异性表现,并不加重病情。  相似文献   

20.
004257中枢神经系统疾病)L血桨内皮素心钠素的临床意义/冯慕仁…//实用儿科临床杂志一2000.15(2)一105一106 测定结果:化脑、结脑、病脑、乙脑血浆ET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及格林巴利综合征(P<。.01);而血浆ANP浓度结脑、病脑、乙脑显著高于对照组及化脑、格林巴利综合征。治疗3周后偏瘫组ET明显高于治愈组,且八NP也明显低于治愈组(尸均<0.01)。ET、ANP有直线负相关关系(r一。.10402,尸一。.05)。提示E丁、ANP可能共同参与CND偏瘫的病理过程。表3参7(张旭) 004258小儿重型颅脑损伤1%例临床分析/潘荣南…//第一军医大学学报一2000,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