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1990年 8月在马关县捕获成蚊 4属 16种 2 0 95只 ,其中库蚊 8种 ,按蚊 6种 ,伊蚊 1种 ,阿蚊 1种。三带喙库蚊、伪杂鳞库蚊、中华按蚊和骚扰阿蚊为优势蚊种。该县人群血清中乙型脑炎病毒抗体阳性率 12 .0 7%(7/5 8)。三带喙库蚊和伪杂鳞库蚊可能是当地乙型脑炎病毒的传播媒介。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海南省传播病毒的吸血蚊虫种类及蚊媒病毒流行情况.方法 检索1980-2016年海南省蚊虫及蚊媒病毒的相关文献,整理数据并进行分析.结果 海南省传播病毒的吸血蚊虫有白纹伊蚊、埃及伊蚊、三带喙库蚊、淡色库蚊、致倦库蚊、骚扰阿蚊、大劣按蚊、中华按蚊、嵌斑按蚊、微小按蚊、须荫按蚊、须喙按蚊、迷糊按蚊及嗜人按蚊等十余种.在海南省内发现的蚊媒病毒有乙脑病毒、登革病毒、基孔肯雅病毒、盖塔病毒、罗斯河病毒、版纳病毒、布尼安病毒科病毒及一些未确定名称的甲病毒属、黄病毒属病毒.结论 海南省的气候有助于蚊虫孳生、繁殖.带毒蚊虫的活动及多种蚊媒病毒的存在会造成蚊媒病毒传染病广泛传播,成为蚊媒传染病潜在的流行因素.各市县卫生部门应加强对蚊虫种类、密度、分布、病原体携带情况的监控,有效控制蚊媒传染病的传播及暴发.  相似文献   

3.
云南景洪市蚊虫分布特点及与虫媒病毒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景洪市蚊虫分布特点及与虫媒病毒的关系。方法:在农村畜圈及野外竹林捕蚊,用C6/36细胞和乳鼠法分离病毒。结果:采获成年雌性蚊虫31种22823只。白天在野外竹林采获蚊虫17种,优势蚊种为圆班伊蚊、刺扰伊蚊和白纹伊蚊;夜间在农村畜圈及其周围采获蚊虫19种,优势蚊种为棕头库蚊、三带喙库蚊和迷走按蚊。从采获的7种蚊虫体内分离到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10株,基孔肯雅病毒3株,登革热病毒1株。其中,白纹伊蚊分离到3株病毒,三带喙库蚊分离到5株病毒。结论:白纹伊蚊是当地基孔肯雅和登革热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三带喙库蚊是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  相似文献   

4.
1990年8月在金平县捕获成蚊4属18种5654只,其中库蚊9种、按蚊7种、伊蚊1种、阿蚊1种。中华按蚊、伪杂鳞库蚊和三带喙库蚊为优势蚊种。该县人群血清中乙型脑炎病毒抗体阳性率为21.33%(16/75)。三带喙库蚊和伪杂鳞库蚊可能是当地乙型脑炎病毒的传播媒介。  相似文献   

5.
于1998年8月在云南省澜沧县捕获成年雌性蚊虫5属14种647O只。其中三带喙库蚊、迷走按蚊是农村畜圈的优势蚊种。白纹伊蚊是野外竹林区的优势种。对当地人血清进行乙型脑炎病毒抗体检测,阳性率为53.79%(71/132)。本次调查提示:三带喙库蚊可能是当地乙型脑炎的主要传播媒介。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山东微山和东平湖区不同生境中传病媒介蚊虫群落分布,为蚊虫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在滨湖区的湖泊、稻田、村庄三种蚊虫生境里分剐设立监测点,用幼虫勺采集不同水质蚊蚴,丰定量法记录其密度;采用人帐诱蚊法通宵捕蚊,分类记录所捕的全年成蚊数量。结果湖泊和稻田均是中华按蚊和三带喙库蚊的主要孳生地,淡色库蚊主要辈生于村庄里的积水;中华按蚊、三带喙库蚊、淡色库蚊在湖泊监测点构成比为24.47%、63.15%、9.130%,在稻田为15.55%、74.82%、9.64%。在村庄为3.25%、13.48%、82.12%。结论滨湖不同生境主要蚊媒种群分布不同;蚊媒防治应采用与生境相适应的措施,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宜昌市城区常见病媒生物种群及季节消长规律,为科学制订病媒生物防制方案提供有力依据。方法采用夹夜法监测鼠密度,诱蚊灯法监测蚊密度,笼诱法监测蝇密度,粘捕法监测蟑螂密度。结果宜昌市城区鼠类以褐家鼠、小家鼠为优势鼠种,分别占捕鼠总数的71.43%和28.57%;蚊类以致倦库蚊、骚扰阿蚊、三带喙库蚊为优势种,分别占捕蚊总数的39.96%、29.35%和14.52%;蝇类以家蝇、丝光绿蝇、巨尾阿丽蝇为优势种,分别占捕蝇总数的32.47%、16.13%和15.21%;蟑螂以德国小蠊、黑胸大蠊为优势种,分别占捕蟑总数的52.23%和25.47%。四害密度均有明显的季节性,5~9月为活动高峰期。结论根据不同季节、不同生境,采用科学办法防控病媒生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文报告了2005年6月~2006年5月,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对疟疾、登革热传染病媒介生物-蚊虫的监测:采用了电动吸蚊器吸捕室内成蚊和在室外布罐设点容器法采集蚊幼虫,并采取定人、定时、定点、定方法监测蚊密度。结果全年监测共捕获蚊虫11478只,经分类属库蚊亚科,库蚊属,致倦库蚊、三带喙库蚊、贪食库蚊、拟态库蚊;伊蚊属,白蚊伊蚊;阿蚊属,骚扰阿蚊;按蚊亚科,按蚊属,中华按蚊,共计捕获二亚科4属7种。其中优势种为白纹伊蚊占94.28%,致倦库蚊数占3.72%,骚扰阿蚊占0.84%,三带喙库蚊占0.19%,中华按蚊占0.07%,贪食库蚊占0.009%,拟态库蚊占0.009%。不同采集方法蚊种差异很大,布罐监测以白纹伊蚊为优势种,和用电动吸蚊器监测室内以致倦库蚊为优势种。蚊虫季节消长,蚊幼虫季节消长全年最高峰是在6月和9月蚊密度为37%,阳性罐平均为7.94只在1、2月蚊幼密度为0进入越冬期;室内成蚊季节消长,成蚊密度最高峰是6月密度为32.29%只/人工小时,其次是在11月密度为31.56%只/人工小时,最低是3月密度为0.89%只/人工小时,到次年4-5月随气温计回升蚊密度逐渐升高,该机场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了科学灭蚊工作,未发现疟疾、登革热蚊媒传染。今后必须坚持科学灭蚊,积极创建国际卫生机场。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西尼罗病毒病潜在蚊媒库蚊的种类及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解当地可以传播西尼罗病毒病潜在的蚊媒,库蚊的种类和分布。方法采用调查收集历次自然疫源地资料,结合文献整理分析。结果调查结果表明,在山东省可以传播西尼罗病毒的潜在蚊媒的库蚊(含可疑种)有7种,全省各地(市)均分布的为淡色库蚊(culex pippins pallens)和三带喙库蚊(culex tritaeniorhyn-chus)。结论基本了解了山东省西尼罗病毒病潜在蚊媒库蚊的种类及其分布,尚需掌握流行病学确切的证据。  相似文献   

10.
1958年8月分别在舒城县城北乡及城关镇进行蚊种与马来丝虫病关系的调查,初步结果报告如下: 1.在城北乡调查15个农业合作社,约500个村庄及城关镇,有中华按蚊、三带喙库蚊、淡色库蚊,二带喙库蚊、骚扰阿蚊等五  相似文献   

11.
1900年夏,在扬州市郊,利用特建的实验小屋,以牛为引诱动物,进行了凯素灵胶悬剂浸泡蚊帐对侵入室内蚊虫毒杀和兴奋驱避作用的研究。按40mg ai/m~2处理1~84天后,结果表明对中华按蚊和三带喙库蚊均有较好的毒杀作用。毒杀作用下降主要表现在对外逃蚊虫上,而对留存在室内的蚊虫,毒杀效果持久、稳定,试验期间,留存室内的中华按蚊的死亡率均达80%以上,结果优于三带喙库蚊和同等剂量的溴氰菊酯乳剂。结果还表明,侵入处理小屋蚊虫数比对照小屋减少,窗阱外逃率大大高于对照小屋,说明凯素灵胶悬剂浸泡蚊帐,对蚊虫具有兴奋驱避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和评价云南民间常用植物驱蚊剂蒿芝、按树枝叶对现场驱蚊虫效果。方法在人房以植物燃烧熏蚊后,采用诱蚊灯观察人房蚊虫种群密度。结果经过36d的现场植物驱避蚊虫驱避测试,蒿芝植物组以诱蚊灯捕获蚊虫6属30种4377只,其中中华按蚊占9、53%、微小按蚊占3.72%,三带喙库蚊46.15%、棕头库蚊15.95%、霜背库蚊9.71%,其中测试组,捕获蚊虫1343只,平均蚊虫密度为37.31只/夜。空白、阴性对照2个组,平均蚊虫密度分别为40.50只/夜、43.78只/夜;按树植物组以捕获蚊虫6属32种2378只,中华按蚊5.43%、微小按蚊2.52%、三带喙库蚊54.92%、棕头库蚊12.32%、霜背库蚊8.58%,其中,测试组捕获蚊虫752只,平均蚊虫密度为20.88只/夜;空白、阴性对照2个组,平均蚊虫密度分别为24.11只/夜、21.06只/夜。结论蒿芝、按树植物通过现场效果测试观察,结果显示两植物对蚊虫有一定的驱避作用,蚊虫密度测试组和对照组有所差别下降,但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1984年7月,在潞西市农村畜圈及野外竹林捕获成年雌性蚊虫4属12种2690只。三带喙库蚊是农村畜圈的优势蚊种.伪白蚊伊蚊是野外竹林的优势种。从三带喙库蚊中分离到1株乙型脑炎病毒,表明该蚊是当地乙型脑炎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云南省重点地区2017年蚊虫种群构成、季节消长及不同栖息地蚊虫密度,为流行性乙型脑炎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使用诱蚊灯法于流行性乙型脑炎高发季节进行成蚊密度监测,监测结果使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结果 2017年共捕获蚊虫2亚科4属5亚属9种16 173只,平均蚊密度为7.02只/(灯·小时)。三带喙库蚊为优势蚊种,占捕获总数的57.03%,其次为中华按蚊,占捕获数的33.50%,各地三带喙库蚊捕获数量的中位数为158只。蚊种香农-威纳指数H=1.40;三带喙库蚊赫尔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HI=6 022.80;5月为三带喙库蚊活动最高峰,8月为次高峰,不同栖息地中三带喙库蚊分布差异明显(P=0.00)。结论 云南省蚊虫仍具有多样性,三带喙库蚊密度在流行季节均维持在较高水平,存在乙脑暴发流行风险,4月起即应进行乙脑防控应对。  相似文献   

15.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蚊虫自然感染乙型脑炎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西双版纳州景洪、勐海和勐腊县(市)捕获成年雌性蚊虫8属34种34508只。夜晚在农村畜圈及其周围采获蚊虫21种,优势蚊种为棕头库蚊和三带喙库蚊;白天在野外竹林采获蚊虫25种,优势蚊种为圆斑伊蚊和白纹伊蚊。从三带喙库蚊(8株)、霜背库蚊(4株)、伪杂鳞库蚊(3株)、环带库蚊(1株)、棕头库蚊(1株)、中华按蚊(3株)、刺扰伊蚊(2株)、白纹伊蚊(1株)、窄翅伊蚊(1株)和常型曼蚊(1株)中分离到乙型脑炎病毒25株。分析认为,三带喙库蚊是当地乙型脑炎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伪杂鳞库蚊和霜背库蚊亦是该病毒的重要传播媒介。白纹伊蚊等带毒蚊种亦参与该病毒的传播。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海口市当前的按蚊的种类、分布及季节消长情况,为评估疟疾再传播风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灯光诱捕法(诱蚊灯法)、动物诱捕法(动物帐诱法)、人诱捕法(人诱停落法),从海口市4个区中随机抽取13个乡镇所辖自然村进行按蚊种类及分布调查;并选取1个自然村为固定监测点,研究媒介按蚊季节消长规律。结果 在13个调查点共捕获按蚊9种1 684只。棋斑按蚊占61.82%,中华按蚊占34.80%,迷走按蚊占2.61%,乌头按蚊均占0.24%,须喙按蚊占0.18%,美彩按蚊占0.12%,带足按蚊占0.12%,嗜人按蚊占0.06%,多斑按蚊占0.06%;在固定监测点1~12月共捕获按蚊7种1 421只。其中中华按蚊、棋斑按蚊、迷走按蚊所占比例分别为44.76%、39.55%、15.20%。按蚊数量从4月份开始增多,9月达到高峰,4—11月捕获数占全年93.31%;中华按蚊全年都有活动。结论 海口市当前主要按蚊种类为棋斑按蚊、中华按蚊。中华按蚊分布广、密度高,全年均有活动;嗜人按蚊仅在局部地区发现,且密度较低,未发现历史上主要的传疟媒介微小按蚊。海口市属于高再传播风险地区。  相似文献   

17.
6属31种蚊虫对豫南罗索线虫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A new species of Mermithidae was found parasitizing the larvae of Culex tritaeniorhynchus and Culex fatigans in Henan, China and then named Romanomermis yunanensis. Thirty-one species of Mosquitoes involving six genera have been tested for susceptibility to R. yunanensis and Culicinae mosquito have consistently been highly susceptible. At a 1:5 ratio of mosquito larvae to nematode juveniles, the parasitisms of Aedes aegypti, Ae. albopictus, Culex fatigans, Culex tritaeniorhynchus, Anopheles sinensts, Psorophora columbiae and Culesta inornata were 98.2%, 98.5%, 98.6%, 97.1%, 0%, 98.8%, and 99.0% respectively. R. yunanensis presented a phenomenon of retarted development in Anopheles maculatus, which remained at the parasitic stage both in the larvae and pupa of An. maculatus. The parasitism of An. dirus was 89.7%, but most (88.8%) parasitizing mermithids underwent melanization and died. The comparative susceptibility of some North American mosquitoes to R. yunanesis and R. culicivorax at a 1:5 infective ratio showed that both percentage infection and intensity of infection statistically supported the generalization that, under laboratory conditions, R. yunanesis is a more vigorous and aggressive parasite of Culicinae.  相似文献   

18.
云南省双江县蚊虫调查及乙型脑炎病毒分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5年7月,在双江县农村畜圈捕获成年雌性蚊虫5属14种882只。三带喙库蚊是优势蚊种,构成比高达59.98%。对采获蚊虫用C6/36细胞和乳鼠方法分离病毒,结果从三带喙库蚊和伪杂鳞库蚊中各分离到1株乙型脑炎病毒,表明三带喙库蚊是该县乙型脑炎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掌握邯郸市蚊类种群构成和季节消长,为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诱蚊灯法。2007年5~10月,2008年5~10月,每月调查2次,从日落20min后开始,连续诱捕6h,对诱捕成蚊分类鉴定。结果共发现1科4属5种蚊种,淡色库蚊现为全市的主要优势种,2007、2008年蚊虫全年密度消长均呈单峰型变化,在7~8月为活动的高峰期。不同的生境类型蚊种构成比不尽相同,居民区、公园和医院是以淡色库蚊为优势种,农户和牛棚则以三带喙库蚊为主。在5种不同的生境类型中,牛棚和居民区蚊数量明显高于其它场所。结论通过两年的调查,基本摸清邯郸市蚊类的种群构成及季节消长等情况。搞好媒介生物控制工作的关键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和媒介生物的特点,采取综合防制措施,控制蚊密度。  相似文献   

20.
惠州市大亚湾柏岗村牛房按蚊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惠州市柏岗村牛房各按蚊数量及种类分布。方法:逐间检查各牛房的按蚊分布;以捕蚊管捕捉所有按蚊。对所捕按蚊进行计数、分类。结果:调查20间牛房,有5间分布按蚊;共捕获202只按蚊,其中包含7个种:中华按蚊、微小按蚊、多斑按蚊、美彩按蚊、嵌斑按蚊、日月潭按蚊和嗜人按蚊。中华按蚊和嵌斑按蚊分别占36.14%和32.18%。结论:惠州大亚湾地区的主要传疟媒介,嗜人按蚊数量较少,而中华按蚊、微小按蚊和日月潭按蚊仍有一定的密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