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循经辨证针刺井穴治疗肩周炎8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荣禄 《陕西中医》2007,28(7):880-881
目的:观察循经辨证针刺井穴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根据肩部疼痛部位经脉循行分布,采用相应经络井穴予以针刺治疗。结果:总有效率97.56%。提示:针刺井穴具有行气活血、通经止痛的作用,治疗肩周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十二井穴治疗脑梗塞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运用手、足十二井穴放血法治疗脑梗塞患者并观察其疗效。方法:设立手、足十二井穴放血组和对照组进行临床疗效的对比观察。结果:手、足十二井穴放血组的患者症状改善程度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足十二井穴放血法为治疗脑梗塞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3.
倪慧  李敏  徐国峰 《新中医》2016,48(6):180-181
目的:观察麦粒灸井穴结合普通针刺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探索突发性聋综合治疗新模式。方法:对门诊6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采用麦粒灸井穴配合针刺治疗,每周2次,治疗6次为1疗程。结果:连续治疗2疗程后评估,痊愈1例,显效3例,有效2例。结论:麦粒灸井穴结合普通针刺治疗突发性耳聋是一种临床疗效较好的组合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4.
《辽宁中医杂志》2013,(7):1442-1443
目的:观察井穴放血配合针刺治疗肢体感觉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6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组(18例)和对照组(18例),治疗组接受井穴放血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单予针刺治疗。两组连续治疗10次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井穴放血配合针刺疗法治疗肢体感觉障碍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刘艳梅  戴蒙 《陕西中医》2012,(11):1534-1535
目的:观察十二井穴放血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利用三棱针对治疗组行十二井穴放血治疗;对照组口服吲哚美辛治疗,对两组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6.6%,对照组有效率67.8%,两组疗效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十二井穴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有效,且廉价、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井穴点刺放血配合西药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疗效。方法:将6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采用基础治疗加井穴点刺放血配合常规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加常规针刺治疗,治疗两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与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井穴点刺放血配合常规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治疗。结果显示井穴点刺放血配合西药提高了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点刺井穴放血配合常规针刺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5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点刺井穴放血与常规针刺相配合的治疗方法,并与常规针刺治疗的对照组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6.4%,对照组81.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点刺井穴放血配合常规针刺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刺井穴为主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用针刺井穴为主疗法,对照组口服尼莫地平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3.3%、对照组6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TCD检查均有显著改善,而治疗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针刺井穴为主治疗偏头痛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并穴缪刺法治疗经期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两组均予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加用井穴缪刺.隔日1次,每月3次,6次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井穴缪刺法是治疗经期头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井穴麦粒灸联合康复踏车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患肢肌肉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76例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生成随机数字的方法将其分为井穴麦粒灸组(n=19)、FES康复踏车组(n=19)、井穴麦粒灸+FES康复踏车组(n=19)及健康空白组(n=19)。比较研究井穴麦粒灸结合关松对改良Ashworth量表、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及FMA评分的影响。结果:治疗后,井穴麦粒灸+FES康复踏车组的改良Ashworth评定等级分布情况显著优于井穴麦粒灸组和FES康复踏车组(P0.05),井穴麦粒灸组和FES康复踏车组改良Ashworth评定等级分布情况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井穴麦粒灸+FES康复踏车组的ADL及FMA评分均显著高于井穴麦粒灸组和FES康复踏车组(P0.05),井穴麦粒灸+FES康复踏车组和空白组、井穴麦粒灸组和FES康复踏车组ADL及FMA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井穴麦粒灸联合康复踏车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肌肉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验证井穴放血与薏苡仁治疗创伤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并穴放血组、薏苡仁组及并穴放血加薏苡仁组(综合组),每组30例.3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基础药物治疗,井穴放血组予三棱针十二井穴点刺放血,出血量为每穴3滴,每日3次;薏苡仁组用薏苡仁制剂,每日90 g,经鼻饲或口服给药,每日3次;综合组予十二井穴处点刺放血及薏苡仁制剂治疗,方法同井穴放血组和薏苡仁组.治疗4周后,根据神经功能缺损(NDS)标准判定疗效,根据治疗前后Fugl-Meyer上、下肢功能评分评估病人患肢的活动能力.结果:各组患者治疗后Fugl-Meyer上、下肢功能评分均明显升高(P<0.01,P<0.05),井穴放血组和综合组较薏苡仁组升高更明显(均P<0.01),且综合组优于井穴放血组(均P<0.05).并穴放血组、薏苡仁组及综合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3.3%(25/30)、76.7%(23/30)和96.7%(29/30),综合组优于井穴放血组和薏苡仁组(均P<0.05),井穴放血组优于薏苡仁组(P<0.05).结论:井穴放血及薏苡仁治疗创伤性脑梗死,均可明显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患肢活动能力,二者结合运用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灸井穴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针灸井穴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康复训练治疗。两组均以治疗15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肢痉挛程度均较治疗前好转,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对照组为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井穴配合康复训练是一种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针刺井穴对中风恢复期患者SIAS和ADL评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针刺井穴对中风急性期患者的影响。方法与结果采用普通针刺加十二井穴的方法治疗中风恢复期患者36例,发现治疗后SIAS积分和ADL积分显著提高,且疗效优于不采用井穴的对照组(P〈0.01)。结论提示中风恢复期患者采用针刺井穴治疗效果优于普通针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针刺十二井穴治疗脑梗死的机制。方法:以热凝法阻断大鼠一侧大脑中动脉(McAo)造成局灶性脑缺血为实验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后缺血区脑组织原癌基因蛋白(c-fos蛋白)的动态变化。结果:针刺十二井穴能增强c-fos蛋白的表达,与同时间段模型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刺十二井穴可通过快速提高缺血区c-fos蛋白的含量改善神经细胞的应激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井穴点刺出血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梗塞体积的影响.方法:将42只大鼠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井穴治疗组、假手术组),并用线栓法制成局灶性脑缺血永久性栓塞模型,通过TTC染色测定脑梗死体积.结论:急性脑梗塞早期采用井穴点刺出血可明显降低脑梗死体积,其疗效肯定(P<0.01),而早期采用体针治疗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十二井穴针刺治疗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对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的疗效。方法:60例脑卒中后肌张力升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十二井穴针刺治疗配合康复训练)30例,对照组(单纯康复训练治疗)30例,治疗30d,采用改良的Ashworth量表评定肌张力程度。结果:上、下肢肌张力分级,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对肌张力改善效果更显著。结论:十二井穴针刺治疗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与单纯康复训练治疗相比,能更有效降低脑卒中后肌张力的增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十二井穴刺络放血治疗中风后抑郁(PS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PS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抗抑郁药和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十二井穴刺络放血,两组治疗前后分别进行HAMD及SDS评分。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HAMD与SD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十二井穴放血联合针刺、抗抑郁药对PSD有明显改善作用,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8.
王海萍  白震宁 《陕西中医》2012,(9):1189-1190
目的:阐明井穴可补可泻的作用,并非只泻而不补。方法:围绕井穴的补泻作用,本文从"井穴"补泻作用的客观存在以及井穴补泻作用的理论基础及其影响因素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结论:看待井穴要一分为二,井穴有泻实的一面,同时也有补虚的一面。针灸临床中选用井穴治病,要辨证论治,因证选穴,并施行恰当的补泻手法,才能取得较好的补泻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针刺及点刺井穴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针刺及点刺井穴结合康复训练的方法治疗脑卒中患者15例与采用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患者15例.结果 治疗后脑卒中患者上肢Fugl-Meyer积分显著提高,且疗效优于不采用点刺井穴的对照组(P<0.01).结论 提示脑卒中患者采用针刺及点刺井穴结合康复训练治疗效果优于针刺结合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测量健康人体十二井穴体表温度,探讨井穴温度的高低与其所属经脉气血盛衰的关系,旨在为针灸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6名年龄在23~31岁的健康青年为受试对象,规定时间和地点,在严格控制各种影响因素的环境中,用红外测温仪分别对其十二井穴进行测量。每穴连续测量3次,最后求得平均值,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结果:人体十二井穴体表温度的范围为(28.81±3.64)~(31.70±3.46)℃;六对阴阳表里经井穴温度对比,只有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井穴温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六阴经井穴和六阳经井穴温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六阴经井穴温度高于六阳经井穴温度;上肢井穴温度与下肢井穴温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上肢井穴温度高于下肢井穴温度;左侧经脉井穴温度和右侧经脉井穴温度对比,右侧阳经井穴温度高于左侧阳经井穴温度(P<0.01)。结论:在生理状态下,人体十二井穴的体表温度低于腋下体温;阴经井穴温度高于阳经井穴温度,上肢井穴温度高于下肢井穴温度,右侧经脉井穴温度高于左侧经脉井穴温度。这种各部位井穴正常体表温度之间的差异与其所属经脉气血盛衰有一定关系,因而对于临床诊断经络、脏腑疾病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