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 毫秒
1.
目的 了解农村已婚育龄妇女月经相关状况,探讨其与婚姻质量关系,为促进农村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Olson量表修改形成的婚姻质量量表、焦虑量表(SAS)和抑郁量表(SDS)以及自行设计的月经状况问卷,通过方便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安徽省3个县3个乡镇的1 398名49岁以下农村已婚育龄妇女进行入户面访.结果 应答率为87.3%.痛经情况与性格相容性、解决冲突、经济安排得分呈负相关,但相关性主要集中在36岁~组.经前期综合征与婚姻质量多个维度呈负相关.其中文盲组经前抑郁症状与婚姻满意度、性格相容性、夫妻交流等相关性较大(r=0.366,-0.304和-0.330,P<0.01).结论 月经相关状况与婚姻质量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安徽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的月经相关状况,为进一步做好农村妇女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运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1398例农村已婚育龄妇女进行入户面访,其中经前焦虑、抑郁情绪评测分别采用WilliamW.K.Zung的焦虑量表(SAS)和抑郁量表(SDS)。结果:共收集有效问卷1221份,应答率为87.3%。月经初潮平均年龄为(15.16±1.68)岁,月经周期平均为(29.02±4.19)天,经期平均为(4.73±1.62)天,痛经发生率为38.9%,经前焦虑、抑郁情绪发生率分别为6%、14.6%,经前躯体症状发生率较高的症状是腹部胀满,其次是乳房胀痛、头痛等。结论:安徽农村育龄妇女痛经等症状发生率较高,需要更多地关注农村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3.
安徽省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育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安徽省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育状况,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级抽样方法抽取1 398名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用结构化问卷进行入户调查.结果 共收集有效问卷1 221份,应答率为87.3%.调查对象的自然流产率为7.3%,人工流产率为26.2%;农村已婚育龄妇女产前检查率为67.8%,产后访视率为24.2%,不同年龄和不同文化程度间的农村已婚育龄妇女产前检查和产后访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0.4%的农村已婚育龄妇女有产褥期感染症状,78.3%有产后抑郁相关症状.结论 农村已婚育龄妇女妊娠期、产褥期生殖保健存在问题较多,应加大妊娠期产前检查、产后访视以及产褥期保健工作的力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安徽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相关行为和社会支持状况,并探讨其与个性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IPIP-NE0简约版修改形成的成人个性量表及自行设计的结构化生殖健康相关行为和社会支持问卷,通过方便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安徽3县3个乡镇的1398名已婚育龄妇女,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对其进行入户面访.共收集有效问卷1221份.使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数据,主要运用其中的描述性及线性相关统计方法分析研究变量及其相互关系.[结果]生殖健康相关行为得分与谨慎性和开放性维度得分呈正相关;获得社会支持得分与外向性、协作性、谨慎性和开放性维度得分呈正相关,与神经质呈负相关.[结论]个性对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相关行为和社会支持有重要影响,这为今后的干预工作提供了有益的线索,值得进一步研究和运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育龄妇女人工流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以便制定有效干预措施,降低人工流产率,提高妇女生殖健康水平。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广东省佛山市西樵镇1 331名已婚育龄妇女进行调查。结果 已婚育龄妇女人工流产率为31.7%,婚前人工流产率为8.26%,20~25岁年龄组婚前人工流产率最高,为15.22%,26~30、31~35、36~40及≥41岁年龄组婚前人工流产率分别为9.30 %、7.94 %、8.55 %和5.13 %,不同年龄婚前人工流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03,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716~1.855)、户籍(OR=2.058)、子女数为1(OR=3.742)对人工流产率有影响;人工流产的主要原因为避孕失败(31.81%)和未采取避孕措施(21.63%)。结论 已婚育龄妇女人工流产率特别是婚前人工流产率较高,有关部门应特别针对年龄低、已有1个子女、居住类型为流动的育龄妇女提供可及性强的生殖健康服务。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已婚育龄妇女未婚先孕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为制定有效干预措施提高妇女生殖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广东省佛山市西樵镇937名本地和358名流动已婚育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 295名已婚育龄妇女中, 未婚先孕420人, 未婚先孕率为32.43%;未婚先孕者中未婚先育、因孕结婚、婚前人工流产、同时有婚前人工流产和未婚先育及同时有婚前人工流产和因孕结婚者分别为48人(11.43%)、262人(62.38%)、60人(14.29%)、15人(3.57%)及35人(8.33%);流动人口、年龄为20~29和30~39岁、文化程度为初中和高中/中专/职中的妇女未婚先孕率较高, 分别为37.43%、46.95%和34.03%、34.81%和38.93%, 其OR值分别为1.634、4.711和2.447、2.487和2.144。结论未婚先孕率较高, 应重点加强青春期、流动人口和未婚育龄男女的生殖健康知识教育, 以保证妇女身心健康, 并更好地落实优生优育政策。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中国育龄妇女月经不调社会影响因素,为育龄妇女健康咨询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利用全国2009年5个省份育龄夫妇孕前健康状况及危险因素暴露调查数据,分析8691名已婚育龄妇女月经不调分布及相关的社会影响因素。结果 已婚育龄妇女月经不调比例为17.6% (1526/8691),不同教育程度与家庭经济情况的已婚育龄妇女月经不调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饮食不规律(OR=1.41,95% CI=1.17~1.70)、偏食挑食(OR=1.49,95% CI=1.13~1.95)、很少吃禽蛋类(OR=1.24,95% CI=1.00~1.54)、超重(OR=1.49,95% CI=1.24~1.79)、肥胖(OR=1.98,95% CI=1.57~2.51)、家养动物(OR=1.26,95% CI=1.07~1.48)、近6个月内房屋装修(OR=1.33,95% CI=1.04~1.70)、使用化妆品(OR=1.31,95% CI=1.12~1.54)、感到家庭成员关系过度紧张(OR=1.40,95% CI=1.13~1.74)、感到家庭经济或生活困难(OR=1.75,95% CI=1.23~2.49)与已婚育龄妇女月经不调相关。结论 膳食营养、环境因素、行为方式和心理健康情况是影响妇女月经不调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安徽省农村育龄妇女婚姻质量与生殖健康行为的关系,为进一步促进农村妇女生殖健康水平及提高婚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采用Olson婚姻质量测量量表结合自制生殖健康行为问卷,对1380名已婚育龄妇女进行面访,应答率为88.4%.结果 调查对象的平均年龄为(22.72±2.38)岁,初婚年龄为14~32岁,婚姻质量各因子与性卫生、性伴交流存在一定的关联.文化程度与婚姻质量、生殖健康行为均呈正相关;而初婚年龄则与2者均呈负相关;性伴交流和性卫生行为均与婚姻质量呈正相关.结论 帮助妇女营造良好的婚姻关系,有助于提高她们的生殖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已婚育龄妇女对妇科病普查的满意情况、需求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佛山西樵镇1 026名已婚育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已婚育龄妇女对妇科病普查的满意度为79.61%。认为医生技术和隐私保护需要改进的妇女的比例分别为43.72%和37.96%;77.75%的妇女希望获得妇科病防治知识;66.22%的妇女喜欢妇科和计生检查结合一起的方式;89.02%的妇女认为半年或一年进行一次妇检较合适;79.71%的妇女希望医务人员担任计生工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生殖健康关注程度、喜欢妇科检查方式、对政府举办妇检的参与情况和妇科检查间隔时间为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其OR值分别为1.784、2.071、5.562、1.630。结论:已婚育龄妇女对妇科病普查的满意度较高,但仍有一些方面未能满足需求。相关部门应采取措施提高医生的技术,普及妇科病防治知识,缩短妇检时间和注重隐私保护等措施,进一步提高妇女对妇科病普查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索武汉市青山区不同年龄队列已婚育龄妇女意外妊娠发生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于2010年3月以整群抽样抽取青山区18~49岁已婚育龄妇女3256人,应用自编调查表调查意外妊娠史及有关影响因素.结果 3256人中,53.8%报告有意外妊娠史,9.1%报告过去一年有意外妊娠,3个年龄队列(18~30岁、31~40岁和41~49岁)报告过去一年意外妊娠史的比例依次为31.8%、10.5%和1.8%.3个年龄队列均报告最近一次妊娠的主要原因是“没有采取避孕措施”(报告比例分别为69.7%、51.1%和42.4%);其次是“传统避孕法失败”(18~30岁为13.0%)和“环脱落或带环怀孕”(31~ 40岁为23.4%,41 ~49岁为37.0%).各年龄组队列报告“没有采取避孕措施”的主要原因是“存在侥幸心理”(59.6%).年龄大、初婚年龄小、初次性交年龄小是已婚育龄妇女意外妊娠发生相关危险因素.结论 青山区已婚育龄妇女报告意外妊娠者的比例较高.生育健康服务和干预应区别对待不同年龄队列的已婚育龄妇女,尤其重点关注年轻的妇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索武汉市青山区不同年龄队列已婚育龄妇女意外妊娠发生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于2010年3月以整群抽样抽取青山区18~49岁已婚育龄妇女3256人,应用自编调查表调查意外妊娠史及有关影响因素.结果 3256人中,53.8%报告有意外妊娠史,9.1%报告过去一年有意外妊娠,3个年龄队列(18~30岁、31~40岁和41~49岁)报告过去一年意外妊娠史的比例依次为31.8%、10.5%和1.8%.3个年龄队列均报告最近一次妊娠的主要原因是“没有采取避孕措施”(报告比例分别为69.7%、51.1%和42.4%);其次是“传统避孕法失败”(18~30岁为13.0%)和“环脱落或带环怀孕”(31~ 40岁为23.4%,41 ~49岁为37.0%).各年龄组队列报告“没有采取避孕措施”的主要原因是“存在侥幸心理”(59.6%).年龄大、初婚年龄小、初次性交年龄小是已婚育龄妇女意外妊娠发生相关危险因素.结论 青山区已婚育龄妇女报告意外妊娠者的比例较高.生育健康服务和干预应区别对待不同年龄队列的已婚育龄妇女,尤其重点关注年轻的妇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农村育龄妇女孕前保健服务利用现状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完善农村孕前保健实施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选取1 227名农村育龄妇女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问卷进行入户调查获取孕前保健服务利用相关情况。结果孕前保健服务利用率为37.5%;妇科检查、白带常规、血型、血常规、B超、TORCH感染监测、输血前3项、染色体监测等检查项目利用率分别为36.6%、35.4%、30.1%、31.5%、28.4%、24.0%、19.2%、1.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经济收入、医疗保障状况、就医便利程度、孕前保健意识、孕前保健知识及知识获取途经对孕前保健服务利用率有明显影响(P<0.05)。结论农村孕前保健服务利用率较低;人口学因素、孕前保健意识及认知因素、孕前保健宣传途径是农村育龄妇女利用孕前保健服务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