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动态观察狼疮性肾炎患者血清IL-6、IL-18的变化水平,探讨Th1/Th2平衡失调在狼疮性肾炎病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的方法检测34例狼疮性肾炎患者治疗前及经甲泼尼龙与环磷酰胺双冲击治疗1、3、6、12个月后血清IL-6、IL-18水平,并同期进行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性评分(SLEDAI),另选取3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结果治疗前、后SLEDAI评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血清IL-18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但治疗3~12个月后其水平显著下降,与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时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清IL-6水平在治疗前明显高于对照组,但治疗1个月后即显著下降,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12个月后几乎降至正常。结论 Th1/Th2平衡失调在狼疮性肾炎发病中起重要作用,但经有效治疗后可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光量子血疗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及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光量子血疗治疗前后对银屑病患者皮损进行PASI评分。采用ELISA法检测银屑病患者治疗前后和正常对照者血清中TNF-α、IL-6及IL-8的表达水平变化。结果光量子血疗治疗11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有效率为80.35%,治疗后PASI评分显著下降(P〈0.01),患者血清中TNF-α、IL-6及IL-8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后其表达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患者体内TNF-α、IL-6及IL-8表达水平与PASI积分呈正相关(P〈0.01)。结论光量子血疗对寻常型银屑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血清TNF-α、IL-6及IL-8在银屑病的发病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肾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2、IL-6、IL-10、IL-18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分别应用放免法、ELISA法和单克隆抗体法对30例慢性肾炎患者治疗前后进行了血清IL-2、IL-6、IL-10、IL-18和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慢性肾炎患者在治疗前血清IL-2和CD4/CD8比值明显低于正常人组(P〈0.05),而IL-6、IL-10和IL-18水平高于正常人组(P〈0.01);经半年治疗后血清IL-2、IL-6、IL-10、IL-18和CD4/CD8与治疗前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慢性肾炎患者血清IL-2、IL-6、IL-10、IL-18和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对判断病情及其预后均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SLE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IL-18的表达,探讨它们与狼疮疾病活动程度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方法检测正常对照组(I组)、轻度活动期SLE患者(Ⅱ组)和中重度活动期SLE;患者(Ⅲ组)血清中IL-6、IL-18表达水平。结果Ⅰ组、Ⅱ组、Ⅲ组中IL-18表达水平分别为(252.32±76.45),(327.82±101.45),(459.79±134.08)pg/ml;Ⅰ与Ⅱ、Ⅲ组之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P〈0.01),Ⅱ组与Ⅲ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SLE患者IL—18与SLEDAI呈正相关(r=0.49,P〈0.01)。结论SLE活动期患者的IL-18异常高表达,在SLE发病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脓毒症是指感染引起的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可发展为脓毒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衰竭。通过测定和比较脓毒症存活和死亡患者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的浓度,探讨简单、准确的无创伤性指标,准确地预测病情发展。方法分别通过流式细胞仪测定法和ELISA法测定脓毒症患者血中FITC—CD14阳性细胞比率、IL-6、IL-18、PLT和TPO等指标,记录患者的预后。结果脓毒症死亡组的FITC—CD14阳性细胞(%)显着高于存活组(44.19±2.59VS33.71±8.54,P〈0.01),存活组也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33.71±8.54VS16.27±2.25,P〈0.01)。死亡纽的IL-6明显高于对照组(25.65±3.34VS17.3±4.05,P〈0.01),存活组高于对照组(24.78±6.01VS17.3±4.05,P〈0.01),但死亡组与存活组之间无显着差异(P=-0.68)。脓毒症患者IL-18浓度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并且死亡组与存活组之间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脓毒症患者PLT低于对照组,TPO显着高于对照组,死亡组与存活组之间的PL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TPO则存在显着差异。结论脓毒症是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的晚期失代偿表现,常导致脓毒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很高。测定脓毒症患者血中FITC—CD14阳性细胞、IL-18和TPO等指标可以早期、准确地进行预后判断,有助于建立正确的治疗目标。  相似文献   

6.
邓连瑞 《江西医药》2013,(12):1130-1133
目的探讨血清中细胞因子TNF-α、IL-6、IL-8、IL-10和IL-13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90例MPP患儿(轻症52例、重症38例)按采血时间分为治疗前组及治疗后组.对照组85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MPP患儿人院治疗前和抗炎治疗后血清中TNF-α、IL-6、IL-8、IL-10和IL-13浓度,并与对照组比较,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MPP治疗前组TNF-α、IL-6、IL-8,IL-13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浓度(P〈0.01);而MPP治疗前组IL-10与对照组浓度变化不明显(P〉0.05),但IL-10治疗后组与对照组比较,浓度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PP患儿重型组比轻型组比较,TNF-α、IL-6、IL-8和IL-13浓度明显升高(P〈0.01)。结论MPP患儿治疗前组较治疗后组及对照组血清TNF-α、IL-6、IL-8和IL-13含量升高,提示在MPP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并与病情相关:而IL-10在治疗后较治疗前浓度升高.提示与机体恢复期免疫反应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IL-1β、IL-10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3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及3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IL-1β、IL-10水平。结果慢性肾功能衰竭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血浆IL-1β、IL-10水平均明显高(P〈0.01)。慢性肾功能衰竭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血浆IL-1B水平明显降低、IL-10水平明升高(P〈0.01)。结论IL-1β、IL-10在慢性。肾功能衰竭发生及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慢乙肝)ALT反复波动与IFN、an-IFN、IL-2、TNF在血清中含量变化关系。方法:使用ELISA或RIA法检测50例慢乙肝病人观察组和50例曾用过干扰素治疗的慢乙肝病人组及50例健康人对照组血清中的IFN、an-IFN、IL-2、TNF的含量及与ALT反复波动的关系。结果:三组中IFN、an-IFN血清含量无显差异(P>0.05);IL-2血清含量,干扰素治疗组明显高于慢乙肝观察组,健康人血清中IL-2水平较观察组也明显增高(P<0.01);TNF在干扰素治疗组与观察组相比明显增高(P<0.01),健康对照组TNF水平与观察组相比无显差异(P>0.05)。慢乙肝ALT反复波动与IL-2含量降低呈正相关;与IFN、an-IFN、阴阳无相关性;与TNF含量呈负相关。结论:慢性乙型肝炎ALT反复波动与IL-2含量降低有相关性,并且用干扰素治疗组病人的周围血IL-2的含量水平明显增高。故此检测IL-2含量对判断慢乙肝患发病机理及治疗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钟惠民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23):3568-3569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18(IL-18)在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慢性心力衰竭(CHF)组患者在经过严格的内科抗心衰治疗6个月,检测患者抗心衰治疗前、后血清TNF-α和IL-18含量以及正常对照组的含量。结果:所有CHF组患者治疗前、后TNF-α和IL-18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显效患者的血清TNF-α和IL-18水平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而无效患者的血清TNF-α和IL-18的水平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TNF-α和IL-18不仅参与心力衰竭的发病过程,而且也可以作为判断CHF治疗疗效和预后的一个较为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IL-18分泌水平在乙型肝炎病毒(HBV)慢性感染中的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20例正常人和44例HBV感染者PBM℃经植物血凝素(PHA)刺激后IL-18在上清液中的表达水平。结果正常及患者组PBMC上清液中IL-18有低水平表达,经PHA刺激后其活性明显升高(与未刺激组比较,P〈0.01);正常及患者组PBMC经PHA刺激后,患者组IL-18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其中轻度及中度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岁(P〈0.01)、重度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血HBV—DNA复制指标水平越高,IL-18活性越低;患者组血清ALT水平与PBMC经PHA刺激后的IL-18活性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45,P〈0.01)。结论PBMC能表达IL-18;乙型肝炎慢性化以及高复制状态可能与PBMC分泌IL-18活性降低有关;IL-18水平在HBV感染者不同阶段的变化有助于了解和观察病情及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替比夫定(LdT)治疗前后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 6(IL-6)和白细胞介素 18(IL-18)水平的变化,探讨替比夫定对CHB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设立健康对照组100例,CHB组96例,用ELISA方法检测各组中IL-6和IL-18的变化;CHB组加用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24周,观察治疗前后血清中IL-6、IL-18及病毒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①CHB患者血清中IL-6和IL-18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②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后较治疗前血清中IL-6、IL-18及HBV DNA水平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比夫定通过抑制HBV复制,能够降低CHB患者血清中IL-6和IL-18的水平,可以改善CHB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2.
IL-12和IL-4水平对观察和预测拉米夫定疗效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治疗前后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L-12和IL-4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79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给予口服拉米夫定,1次/d,100mg/次,疗程1年。测定不同应答组拉米夫定治疗前和治疗后3、6、12个月血清IL-12和IL-4水平。结果完全应答组拉米夫定治疗后IL-12升高,IL-4降低,且治疗后各时间点同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应答组治疗后IL-12升高,IL-4降低,但两者仅治疗后第3个月同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应答组治疗后IL-12、IL-4含量同治疗前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应答组治疗后第3个月IL-12、IL-4含量和部分应答组治疗后第3个月相比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因子含量变化和应答状况之间有一定的联系。结论拉米夫定治疗应答状况与治疗后血清IL-12和IL-4水平变化有关,治疗后其水平持续变化且变化大者有更多的机会发生完全应答,因此动态检测IL-12和IL-4水平可以作为拉米夫定用药及疗效判定的免疫学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慢性重型乙型肝炎血清中白介素-18与一氧化氮的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设立正常对照组42例、慢性乙型肝炎组36例和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31例,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白介素-18水平,同时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血清中一氧化氮水平,观察各组白介素-18和一氧化氮的水平.结果: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和慢性乙型肝炎组血清中白介素-18、一氧化氮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均升高,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较慢性乙型肝炎组升高更显著,各组间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白介素-18、一氧化氮升高是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病情加重的原因之一,检测血清中白介素-18、一氧化氮可作为判断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TGF-β_1、IL-18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TGF-β1、IL-18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49例CHB患者及30例健康成人血清TGF-β1、IL-18水平,并同时检测各项肝功能指标。结果CHB患者血清TGF-β1、IL-18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随CHB的严重程度增高而升高:血清TGF-β1、IL-18水平与血清各项肝功能指标呈正相关(P<0.01);HBeAg阴性组血清中TGF-β1水平较HBeAg阳性组明显低(P<0.01),HBeAg阳性组血清中IL-18水平较HBeAg阴性组明显低(P<0.01)。结论CHB患者血清TGF-β1、IL-18水平与肝细胞损伤指标呈正相关,这对于了解肝组织炎症活动及肝细胞损伤程度具有重要意义,联合检测TGF-β1及IL-18水平有助于肝脏炎症病变的诊断和评估。  相似文献   

15.
重型肝炎内毒素与细胞因子及细胞免疫的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重型肝炎患者血清内毒素水平与TNFα、IL-6、IL-10、IL-12、IL-18及细胞免疫的相关关系,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应用鲎三肽基质显色法检测重型肝炎患者血清内毒素(LPS);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TNFα、IL-6、IL-10、IL-12、IL-18;流式细胞计数仪检测CD4+、CD8+。结果重型肝炎患者血清内毒素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其TNFα、IL-6、IL-10、IL-12、IL-18水平也均有统计学差异。病死组中入院时与加重后血清LPS水平有统计学差异。生存组入院时血清TNFα、IL-6、IL-12、IL-18 水平均高于好转后,IL-10水平却在好转后升高;而在病死组中则恰恰相反,仅IL-10变化不大。血浆置换后生存组血清LPS、IL-12、IL-18水平明显下降,TNFα水平变化不大,病死组中在血浆置换前后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重型肝炎患者血清内毒素水平与TNFα、IL-12水平呈正相关,与IL-6、IL-10水平呈负相关,而与IL-18没有明显相关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清LPS水平与CD4+/CD8+值呈负相关。结论重型肝炎患者血清内毒素水平与细胞因子TNFα、IL-6、IL-10、IL-12、IL-18水平有相关性,与T细胞亚群也有相关性,联合检测它们对了解病情、判断预后、改进治疗策略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感染者血清IL-1及IL-6含量变化及其与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载量的相关性,寻找HBV感染相关疾病的炎症活动指标。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慢性乙型肝炎(CHB)56例、乙肝后肝硬化(LC)38例、原发性肝细胞癌(PHC)40例及正常对照40例血清IL-1、IL-6水平;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上述174例血清HBV-DNA。结果 CHB、LC及PHC患者血清IL-1、IL-6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3组之间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BV-DNA阳性组和HBV-DNA阴性组IL-1、IL-6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HBV-DNA阳性组显著高于HBV-DNA阴性组(P〈0.05)。结论乙肝病毒感染者存在免疫功能调节紊乱,IL-1、IL-6在其中起重要作用,且其与HBV-DNA载量呈正相关关系,可作为乙肝相关疾病炎症活动的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血清IL-18和IL-33水平的变化.方法 采用ELISA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观察组)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IL-18、IL-33水平进行检测,并与正常人群(对照组)对比.结果 观察组IL-18、IL-33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糖皮质激素治疗后,观察组IL-18、IL-33水平降低(P〈0.05);治疗6、12个月后,IL-18、IL-33水平低于治疗3个月后(P〈0.05),治疗6、12个月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皮质激素是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主要方法,其治疗作用可能与下调血清IL-18、IL-33水平有关,可以将检测血清IL-18、IL-33水平作为疗效评价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血清IL-18和总IgE水平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IL-18、总IgE、Th1和Th2类细胞因子在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发病时血清水平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 随机收集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50例(哮喘组),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80例(COPD组),健康者50例(对照组)血清,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IL-18、总IgE、IL-8、IL-4、IFN-γ水平.结果 CDPD组急性期IL-18、IL-8、IL-4、IFN-γ水平分别高于对照组1.8、25.2、116、150.8倍.哮喘组IL-18、IL-8、IL-4分别高于对照组29.9、3.4、5.2倍.哮喘组血清总IgE水平高于对照组223.2倍,而COPD组血清总IgE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COPD血清中IL-18与IL-8、IFN-γ,IL-8与IL-4呈正相关;哮喘组IL-18与IL-8、IL-4、总IgE,IL-4与总IgE呈正相关.结论 高血清IL-18提示细胞闪子参与哮喘及COPD的发病过程.哮喘发作时IL-18与总IgE正相关,而在COPD急性加重期无相关性,表明COPD和哮喘是两类有不同发生机制的气道炎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联合干扰素对慢性乙肝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的影响。方法 92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6例,对照组46例,对照组采用阿德福韦酯治疗,观察组采用干扰素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治疗12月后观察疗效。治疗前后测定血清IL-17。结果观察组患者的ALT复常率、HBV-DNA阴转率和HbeAg阴转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患者的血清IL-17均有明显降低,并且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干扰素可以通过降低IL-17表达改善慢性乙肝病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