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瘤腔内注射凝血酶和单纯加压在治疗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30例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先行加压压迫治疗,压迫治疗力量以患者能耐受,足背动脉搏动可触及为标准,加压时间为48 h?压迫治疗不成功或不能耐受者18例,超声引导下采用20 G穿刺针经皮穿刺,行瘤腔内注射凝血酶封闭治疗,凝血酶浓度为200 U/ml,总量均≤500 U?结果:30例患者中,12例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单纯压迫治疗取得成功,术后随访3个月无复发?18例压迫治疗不成功或不能耐受压迫治疗者行超声引导下瘤腔内凝血酶注射治疗,全部获得成功?术中及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3个月无复发?结论: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如果瘤腔较小,瘤颈部较窄,可采用超声引导下单纯加压压迫治疗;如果瘤腔较大,瘤颈部较宽,复杂假性动脉瘤,患者不能耐受压迫治疗者可进一步采用超声引导下假性动脉瘤瘤腔内注射凝血酶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压迫和凝血酶注射治疗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接受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并发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局部治疗情况。8例患者行超声引导下单纯压迫治疗,其中2例单纯压迫后行超声引导下瘤腔内凝血酶注射治疗;15例则行超声引导下瘤腔内凝血酶注射治疗,使瘤腔闭塞。结果 23例均成功闭塞,无破裂出血、动脉栓塞、血栓形成等,术后24 h、1个月随访,未见复发。结论超声引导下压迫和凝血酶注射治疗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简便、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布-加综合征介入术后并发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原因和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8例下腔静脉阻塞型布-加综合征患者在介入术中或术后1~2天股静脉(均为右侧)穿刺处出现搏动性肿块,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明确诊断为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显示瘤体大小(长径×短径)为1.2 cm×0.6 cm~10.4 cm×4.8 cm.5例接受超声引导下加压治疗,3例接受超声引导下瘤内凝血酶注射治疗.结果 5例接受超声定位下加压治疗者,时间持续20~40 min,瘤颈闭合和瘤体内血栓形成;3例接受超声引导下瘤内凝血酶注射术(瘤体大小为2.5 cm×1.6 cm、3.8 cm×2.1 cm和10.4 cm×4.8 cm),其中1例1次成功封闭瘤腔,2例行2次凝血酶注射并持续压迫瘤腔直至愈合,总剂量分别为200 U、300 U和800 U,术后未发生远端动脉栓塞、过敏等并发症.所有患者随访1~6个月无复发.结论 布-加综合征介入治疗并发的股动脉假性动脉瘤,采用超声引导下加压、瘤体内注射凝血酶等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瘤腔内注射凝血酶在治疗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采用5ml注射器经皮穿刺,对23例经股动脉介入术后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行瘤腔内注射凝血酶封闭,凝血酶浓度为200 U/ml,总量均≤500 U。结果:23例患者均1次治疗成功,术中、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术后无复发。结论: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凝血酶封闭治疗假性动脉瘤创伤小,操作简便,疗效确切,可作为介入术后假性动脉瘤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彩超引导下瘤腔内注射凝血酶联合瘤颈压迫治疗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5例经彩超确诊为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患者,在彩超引导下压迫假性动脉瘤颈阻断股动脉与瘤腔间的瘘道,并保持股动脉远端血流通畅,同时使用21G细针远离瘤颈部穿刺瘤腔,缓慢注入凝血酶封闭治疗,瘤腔内彩色血流信号消失提示注射治疗成功。结果:15例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在彩超引导下压迫瘤颈联合凝血酶注射后彩超显示瘤腔即刻闭合,14例一次性获得成功;1例由于瘤腔较大及大量运用抗凝药治疗,于24h后彩超复查发现瘤腔小部分复发,行第2次凝血酶注射治疗成功,总成功率达100%。结论:彩超引导下瘤腔内注射凝血酶联合瘤颈压迫治疗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安全、有效、可重复性强,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在介入诊断治疗后形成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诊断治疗分析.方法:分析11例介入性诊断治疗患者,全部经造影证实后确定假性动脉瘤(PSA),行加压修复法治疗3例,其中2例瘤腔闭合,1例压迫无效改行经超声引导瘤体内注射凝血酶治疗.经超声引导瘤体内注射凝血酶治疗9例瘤腔均闭合.经过超声随访均无复发.结论:超声引导瘤体内注射凝血酶治疗假性动脉瘤创伤性小,治愈率高,并发症少,可作为临床治疗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CDFI)对医源性假性动脉瘤治疗情况分析。方法:9例经皮穿刺腔内冠状动脉造影、成形术以及股动脉插管溶栓术后穿刺部位发现搏动性肿块或者听诊有血管杂音的患者,临床诊断为假性动脉瘤并经加压治疗失败的病例,首先采用彩色多普勒检查股动脉及病变周围组织后,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动脉瘤瘤腔,向瘤腔内注射凝血酶进行治疗。结果:9例假性动脉瘤明确诊断后,再在彩色多普勒引导下注射凝血酶后瘤腔内彩色血流信号消失,被类实性中等回声所充填。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注射凝血酶治疗医源性假性动脉瘤很有临床实用性,且该微创方法疗效显著,操作简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超声引导下凝血酶注射在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彩色超声多普勒引导下,采用21G PTC 针经皮穿刺,对2010 年5 月- 2013 年4 月本院介入超声科的39 例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瘤内注射凝血酶(250 U/ml,总量均≤ 150 U)。结果 39 例均成功行超声引导下凝血酶注射治疗,瘤腔内血流信号均消失,但3 例术后瘤颈处可见少许血流信号,术中、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术后无复发。结论 超声引导下凝血酶注射治疗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操作简便、临床疗效可靠、并发症少、复发率低,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经皮穿刺后并发症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处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非手术治疗的26例假性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6例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经超声引导下按压修复并加压包扎法及超声引导下注射凝血酶法治疗,均获得治愈,无病例行手术治疗,随访3个月无复发,无动静脉栓塞。结论经皮穿刺后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只要及时发现,综合运用加压包扎、超声引导下按压修复、超声引导下注射凝血酶法,可达到治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刘晓桅 《吉林医学》2012,33(25):5405-5406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诊断股动脉假性动脉瘤(PSA)及超声引导下行加压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在超声引导下对15例因介入诊断治疗后形成股动脉PSA患者行局部加压修复。结果:超声引导下压迫治疗成功14例,压迫时间20~70 min,1例来源于股浅动脉的PSA因瘤腔、瘤口较大,压迫后未能完全修复而行凝血酶注射治疗成功。无载瘤动脉血栓形成或栓塞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对股动脉PSA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且在引导压迫修复股动脉PSA方面简单、安全、快速、有效、无创,可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且对压迫修复不成功者行凝血酶注射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更直观,可动态监测治疗过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医源性血管损伤的动脉造影与超声诊断与栓塞治疗及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22例因外科手术或介入插管引起的血管损伤患者中19例接受了动脉造影,3例经彩超检查明确诊断。11例经导管进行了栓塞治疗,3例在超声引导下注射凝血酶治疗。结果 19例患者动脉造影发现对比剂外溢8例,假性动脉瘤7例,动静脉瘘1例,动脉夹层闭塞3例;另外3例患者彩超发现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形成。11例栓塞治疗的患者中8例出血停止,随访期间(2周-1月)内无再出血;1例栓塞后40h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2例于栓塞后2d和9d出血复发,分别经再次栓塞和外科手术后痊愈。3例假性动脉瘤在超声引导下注射凝血酶治疗后痊愈。结论动脉造影及超声介入对医源性血管损伤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动脉栓塞治疗及超声引导下注射凝血酶并压迫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在普通X线机下血管内栓塞治疗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CCF).方法回顾性分析最初在普通X线机下,用微钢圈和球囊经血管内栓塞治疗TCCF.为改善影像资料质量,在患侧脑血管造影,显影剂不稀释,注射造影剂的同时,压迫患侧颈动脉(ICA)近端,提高了诊断率和治疗成功率.结果全组病例脑血管造影及栓塞均一次完成,其中包括1例TCCF合并创伤性蝶窦假性动脉瘤两次致命性鼻衄的急诊微钢圈和球囊栓塞治愈,球囊栓塞9例.所有病例无因栓塞治疗遗留神经功能缺失.6个月后复查,ICA通畅6例.结论在普通X线机下血管内栓塞治疗TCCF是一种可供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13.
破裂前交通动脉瘤的血管内栓塞治疗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总结血管内栓塞治疗破裂前交通动脉瘤的经验体会,探讨其适应证、技术要点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血管内栓塞治疗的56例破裂前交通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栓塞过程以及疗效。结果56例中成功栓塞54例,其中45例100%栓塞,8例95%栓塞,1例90%栓塞。术中破裂1例,后顺利栓塞。5例出现严重血管痉挛。2例死于术后并发症。随访6~36个月,无术后再出血病例。结论血管内栓塞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的一种微创、相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肝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的介入栓塞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芮兴无  王文辉 《当代医学》2010,16(17):273-276
目的探讨肝动脉假性动脉瘤(HAPA)破裂出血急诊栓塞治疗的方法、疗效。方法 2005年4月至2009年10月间对6例肝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进行急诊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造影明确假性动脉瘤部位后,将导管超选择插至载瘤动脉,选用弹簧圈、聚乙烯醇颗粒进行栓塞。结果全部6例经肝动脉造影后明确显示假性动脉瘤,5例位于肝右动脉,肝左动脉1例,肝固有动脉1例。经介入栓塞治疗后载瘤动脉闭塞,假性动脉瘤显影消失,随访3-36月出血无复发。未见与介入治疗相关的并发症。结论对肝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急诊介入栓塞治疗,方法简单、疗效可靠。应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3D DSA造影在颅内动脉瘤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先通过常规DSA造影筛选出54例可疑动脉瘤患者,对可疑动脉瘤患者进行3D DSA造影,同时通过3D血管图像明确动脉瘤的形态、瘤体的大小、瘤颈的宽度及载瘤动脉的关系。再反复回放3D动脉瘤的图像,确定栓塞动脉瘤的最佳工作角度。最后手术者在确定最佳的工作角度上进行动脉瘤栓塞,用微导丝带上微导管超选择至动脉瘤体的中外1/3处,撤出微导丝,通过微导管释放弹簧圈而达到栓塞动脉瘤的治疗效果。结果:3D DSA明确诊断和栓塞了55个动脉瘤。结论:3D DSA较常规DSA有无可比拟的优势,结合常规DSA造影,3D DSA造影在动脉瘤诊疗中,具有极大的临床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经验,探讨其栓塞时机、技术要点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血管内治疗的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栓塞所用弹簧圈包括GDC-360°、GDC-Matrix以及水解脱弹簧圈。对2例宽颈动脉瘤及1例夹层动脉瘤分别采用球囊Remolding技术及Neuroform支架辅助水解脱弹簧圈进行栓塞。结果100%栓塞16例;95%栓塞1例;90%栓塞1例。术后死亡1例,术后因脑血管痉挛并发一过性偏瘫、失语2例,无动脉瘤破裂出血。结论血管内栓塞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一种微创、相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行颅内动脉瘤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栓塞术的麻醉效果。方法22例经DSA行颅内动脉瘤GDC栓塞术的患者全部采用静脉快速诱导气管内插管,术中以微量泵持续泵注丙泊酚、瑞芬太尼,间断静脉注射维库溴铵维持肌松,持续泵注尼莫地平,以防血管痉挛,控制性降压等方法处理。结果22例经DSA行颅内动脉瘤GDC栓塞术的患者麻醉诱导、术中维持,术后苏醒平稳,控制性降压效果满意,无动脉瘤破裂。结论经DSA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术麻醉处理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脑血管痉挛和动脉瘤再破裂,控制血压降低颅内压,以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手术治疗周围动脉假性动脉瘤(附55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周围动脉假性动脉瘤的手术治疗要点,提高手术治疗的成功率和安全性。方法 总结12例来收治的55例周围动脉假性动脉瘤的诊治经验。结果 8例经保守治疗痊愈,47例通过多种手术术式治愈,没有手术死亡。结论 保守治疗多用于瘤体较小、浅在、早期和破口较小易于压迫控制的假性动脉瘤。手术治疗要点在于有效地控制动脉出血和重建动脉血流。对接近主动脉弓的巨大假性动脉瘤,使用体外循环或血液快速回收输入装置辅助,可提高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GDC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报告电解脱弹簧圈(Guglielim detachable coils,GDC)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体会。方法 采用神经介入GDC系统栓塞29例颅内动脉瘤。结果 100%闭塞15例、90%闭塞12例、80%闭塞2例。术后并发头痛3例、微弹簧圈部分脱出并悬挂于载瘤动脉内1例、动脉瘤破裂、严重消化道出血死亡各1例。结论 血管内栓塞动脉瘤腔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治疗动脉瘤的方法。GDC系统是一个安全可靠,操作简便、手术并发症少的栓塞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