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目的:探讨喉癌中白细胞介素-17(IL-17)及白细胞介素-17受体(IL-17R)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选择80例喉鳞状细胞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80例声带息肉患者和80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统计IL-17及IL-17R的表达情况,并对IL-17及IL-17R的表达与喉癌临床病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喉癌组织IL-17及IL-17R的表达强度高于癌旁组织和声带息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喉癌组织IL-17及IL-17R的表达阳性率高于癌旁组织和息肉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癌旁组织和息肉组织IL-17及IL-17R的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喉癌组织中IL-17及IL-17R的表达与原发灶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喉癌患者术前IL-17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IL-17水平明显较术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喉癌中IL-17及IL-17R可出现高表达;IL-17及IL-17R的表达与喉癌原发灶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IL-17及IL-17R的表达参与了喉癌的发生及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7(IL-17)在人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IL-17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real-time RT-PCR?Western blot?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IL-17在6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1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和10例桥本氏病组织中的表达,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①甲状腺乳头状癌IL-17 mRNA水平高于结节性甲状腺肿,而低于桥本氏病,其中癌旁组织高于癌组织,P < 0.05;②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IL-17蛋白在结节性甲状腺肿基本不表达,甲状腺乳头状癌癌旁组织表达高于癌组织,但均低于桥本氏病(P < 0.05);③免疫组化染色显示IL-17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和桥本氏病均有表达,结节性甲状腺肿无表达,且甲状腺癌染成棕色的区域主要位于肿瘤边缘;④临床资料统计显示IL-17的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个数无关,与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以及TNM分期相关?结论:IL-17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表达增高,IL-17可能通过影响多种细胞因子以及炎症细胞参与甲状腺癌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IL-17和STAT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和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94例结直肠癌组织和31例正常肠黏膜组织中IL-17、STAT3蛋白的表达,并应用CD34标记微血管计算MVD。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IL-17主要表达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肿瘤细胞和肠黏膜固有层淋巴细胞胞浆内,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肠黏膜(P<0.01);IL-17的表达与结直肠癌分化程度和Dukes分期有关(P<0.05)。STAT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其在正常肠黏膜中的表达(P<0.01),且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Dukes分期有关(P<0.05)。IL-17和STAT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MVD有关(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表明IL-17和STAT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251,P=0.015)。结论 IL-17和STAT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可能在结直肠癌的血管生成和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CRC)组织中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TAN)和白细胞介素-17a(IL-17a)的临床病理意义及CRC预后的危险因素。 方法回顾性选取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0例CR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术中切除肿瘤组织,并通过HE染色法检测肿瘤标本TAN浸润情况;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中IL-17a表达水平,并分析TNA浸润和IL-17a与CR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Kaplan-Meier法分析TNA浸润和IL-17a与结直肠癌患者生存期之间的关系;Logistic多因素分析患者预后影响因素。 结果TAN浸润和高表达的IL-17a与高临床分期、发生淋巴结转移和短的生存时间相关(P<0.05)。TAN浸润和高表达IL-17a的CRC患者总生存率低于无TAN浸润和低表达IL-17a者(P<0.05)。高年龄、中高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Ⅲ~Ⅳ期,TAN浸润、IL-17a高表达是CRC总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TAN浸润与高表达IL-17a与CRC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较低的总生存率相关,对于判断CRC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IL)-10、IL-17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的关系。 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15例子宫内膜癌、15例良性子宫疾病患者外周静脉血清中IL-10、IL-17的表达,链霉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 (SABC)免疫组织化学 (IHC)染色法分别检测两组标本组织中IL-10、IL-17的表达,IPP 6.0图像分析软件计算目的蛋白的积分光密度 (IOD)值,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IL-10水平及组织IL-10的IOD值均高于良性子宫疾病患者 (P<0.05);子宫内膜癌患者的血清IL-17水平及组织IL-17 IOD值与良性子宫疾病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IL-10水平在ⅠB~Ⅱ期、G2~G3级、有肌层浸润、有脉管癌栓者高于ⅠA期、G1级、无肌层浸润、无脉管癌栓者 (P<0.05),各组织类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IL-17水平在ⅠB~Ⅱ期、有肌层浸润、有脉管癌栓者低于ⅠA期、无肌层浸润、无脉管癌栓者 (P<0.05),在细胞分级、组织类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IL-10的过表达参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抑制IL-10的表达可能解除机体对肿瘤的免疫耐受;IL-17的低表达参与子宫内膜癌的进展,促进IL-17的表达可能增强机体的抗肿瘤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 检测放射治疗前后直肠癌患者外周血IL-17和IL-23水平,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24例直肠癌患者放射治疗前后血液标本,通过ELISA法检测患者外周血IL-17和IL-23水平,所有患者术后接受50 Gy的放射治疗。结果 直肠癌患者放射治疗前血清IL-17水平与淋巴结转移及分化程度有关(P<0.05),血清IL-23水平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经放射治疗后,直肠癌患者血清IL-17、IL-23水平较放射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17和IL-23水平可判断直肠癌的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经Cox模型多因素分析,血清IL-23水平可以作为直肠癌患者无进展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直肠癌患者血清IL-17和IL-23水平升高,与放射治疗有相关性,对直肠癌的诊断和预后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γδT和Th17细胞在肝细胞癌(HCC)组织及外周血中的表达,探讨T细胞子集在肝细胞癌(HCC)微环境中变化的意义。方法:ELISA方法检测51例HCC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组血中IL-17、IL-23、IFN-γ浓度;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中的34例手术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及癌组织、癌旁肝组织中IL-17+γδT和Th17的水平。结果:HCC患者血清IL-17、IL-23浓度随肿瘤TNM分期的增加而升高,且IL-17随着肿瘤的进展升高更显著(P<0.01);而IFN-γ水平则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HCC患者外周血PBMC、非肿瘤浸润淋巴细胞(NIL)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中Th17分别为(2.82±0.52)%、(4.39±1.19)%和(6.08±1.39)%,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和P<0.01);HCC患者外周血PBMC、NIL和TIL中IL-17+γδT和Th17的水平。结果:HCC患者血清IL-17、IL-23浓度随肿瘤TNM分期的增加而升高,且IL-17随着肿瘤的进展升高更显著(P<0.01);而IFN-γ水平则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HCC患者外周血PBMC、非肿瘤浸润淋巴细胞(NIL)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中Th17分别为(2.82±0.52)%、(4.39±1.19)%和(6.08±1.39)%,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和P<0.01);HCC患者外周血PBMC、NIL和TIL中IL-17+γδT分别为(3.41±0.47)%、(6.03±1.34)%和(10.27±1.52)%,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Th17和IL-17+γδT分别为(3.41±0.47)%、(6.03±1.34)%和(10.27±1.52)%,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Th17和IL-17+γδT细胞随着肿瘤的进展,Ⅰ、Ⅱ、Ⅲ、Ⅳ期期肿瘤组织中IL-17+γδT细胞随着肿瘤的进展,Ⅰ、Ⅱ、Ⅲ、Ⅳ期期肿瘤组织中IL-17+γδT浸润数目分别为(6.70±1.04)%、(6.91±1.07)%、(8.70±2.28)%、(10.13±2.05)%,Ⅲ、Ⅳ期与Ⅰ、Ⅱ期比较有显著差异(P<().01)。结论:HCC患者血清中IL-17浓度升高与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γδT和Th17细胞浸润有关;在肿瘤生长的微环境中,γδT细胞可能是促进而不是抗肿瘤的效应细胞,IL-17浓度随TNM分期的增加而升高,IL-17可能促进了HCC的血管形成和肿瘤的增殖、侵袭和远处转移;γδT细胞在肿瘤微环境中浸润产生极少量的IFN-γ,致细胞毒功能下降,抑制了机体对肿瘤细胞的免疫监视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7A(IL-17A)、白细胞介素-17F(IL-17F)基因多态性与接尘工人肺部炎症遗传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67例肺部炎症患者作为病例组,126例相同粉尘暴露的健康工人作为对照组,现场监测其粉尘暴露情况;调查其人口学特征、职业信息等;采集外周静脉血,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分析和验证IL-17A(G-197A)和IL-17F(7488T/C)两位点基因多态性,对IL-17A、IL-17F基因多态性与接尘工人肺部炎症易感性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①193例接尘工人中IL-17A(G-197A)基因型A/A、A/G、G/G分别有42例(21.76%)、95例(49.22%)、56例(29.02%);IL-17F(7488T/C)基因型T/T、T/C、C/C分别有128例(66.32%)、54例(28.98%)、11例(5.70%);各基因型的分布频率符合遗传学的Hardy-Weinberg平衡。②病例组IL-17A(G-197A)A/A基因型比例低于对照组( P<0.05),而A/G、G/G基因型比例均高于对照组( P<0.05);经年龄、吸烟情况、接尘浓度调整后,IL-17A(G-197A)A/G基因型(OR=5.03, P<0.01)、G/G基因型(OR=3.35, P<0.05)是接尘工人患肺部炎症的易感因素。③IL-17F(7488T/C)各基因型在病例组、对照组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相同的粉尘暴露条件下,与IL-17A(G-197A)A/A基因型相比,A/G、G/G基因型个体具有更高的患肺部炎症的风险,提示IL-17A(G-197A) A/G、G/G基因型的接尘个体可能对肺部炎症更具有易感性。  相似文献   

9.
张成文  陈洪兴  庞子娟 《海南医学》2013,24(14):2098-2099
目的 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IL-17表达的变化,探讨其相关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6例,另选取我院体检中心的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正常对照.IL-17表达的测定使用ELISA法.结果 肺癌患者中IL-17的表达为(494.6±161.3)pg/m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平的(326.7±122.5)pg/ml (P<0.05).IL-17的表达在肺癌患者不同的年龄和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有无淋巴结转移、肿瘤的分化程度和不同临床分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17表达的升高可能参与了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IL-17表达的检测有可能成为肺癌分级、预后评估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10.
趋化因子IL-8在甲状腺癌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IL-8在甲状腺癌的表达情况及与其侵袭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方法检测35例甲状腺癌和10例正常甲状腺手术切除标本的IL-8表达情况. 结果:在甲状腺癌中,IL-8有20例(57.1%)阳性表达;IL-8表达与组织学分型无关(P>0.05),与侵袭包膜(P<0.05)、淋巴结转移(P<0.01)、远隔器官(P<0.05)转移密切相关.结论:IL-8与甲状腺癌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对治疗效果和预后判定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结直肠癌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37(IL-37)水平及与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的关系,探讨血清IL-37在结直肠癌诊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丽水市中心医院胃肠外科就诊的结直肠癌患者200例作为结直肠癌组,另取该院同期健康体检者2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IL-37水平。结果?结直肠癌组血清IL-37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直肠癌不同临床分期患者血清IL-37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临床分期升高血清IL-37水平降低。临床分期高、有淋巴结转移、有远处转移、生存时间短的患者血清IL-37水平低于临床分期低、无淋巴结转移、无远处转移、生存时间长的患者(P?<0.05)。不同年龄、性别、肿瘤位置、肿瘤类型、浸润深度及分化程度患者血清IL-37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IL-37水平结直肠癌患者生存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RlR=0.043(95% CI:0.014,0.102)]、淋巴结转移[RlR=0.038(95% CI:0.016,0.097)]、远处转移[RlR=0.049(95% CI:0.013,0.120)]和IL-37水平[RlR=0.067(95% CI:0.028,0.168)]是结直肠癌患者生存的影响因素。结论?结直肠癌患者血清IL-37水平降低,血清IL-37水平与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预后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6(IL-6)在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1月在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诊断为直肠癌的患者49例为直肠癌组,取其肿瘤组织以及癌旁正常组织;选取同一时间段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血清学检测IL-6在直肠癌患者中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IL-6蛋白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IL-6蛋白表达与直肠癌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分化程度以及淋巴结转移无关,与临床分期有关。直肠癌组术前血清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Ⅲ、Ⅳ期直肠癌患者的血清IL-6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IL-6水平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IL-6的高表达与直肠癌病程发展密切相关,可能是肿瘤转移的关键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7(IL-17)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经随诊资料完整的术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组织标本60例,采用PV9000二步免疫组化法检测IL-17和MMP-9在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IL-17、MMP-9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为78.3%、80.0%,在癌旁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8.3%、35.0%,癌组织中IL-17与MMP-9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5);不同年龄、性别、病理类型及分化程度的患者其IL-17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IL-17和MMP-9的阴性表达的患者其3a生存期高于阳性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17和MMP-9的高表达对非小细胞肺癌的侵袭和转移起着重要作用;IL-17和MMP-9的高表达是肺癌预后不良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配体白细胞介素17E(IL-17E)、白细胞介素17F(IL-17F)及其受体白细胞介素17RB(IL-17RB)和白细胞介素17RC(IL-17RC)在肠炎、肠息肉及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直结肠癌恶性度的关系。方法:收集15例肠炎、5例增生性肠息肉及30例结直肠腺癌组织病理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IL-17E、IL-17RB、IL-17F和IL-17RC在肠炎、肠息肉和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析配体与受体阳性表达率的相关性以及配体阳性表达率与肠癌恶性度的关联。结果:IL-17E、IL-17F、IL-17RB和IL-17RC主要表达于腺上皮细胞、单个核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部分癌细胞;IL-17E在肠炎和肠息肉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肠癌组织(P<0.05),且随肠癌恶性度升高而降低;IL-17F在肠息肉和肠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肠炎组织(P<0.05),且随肠癌恶性度的升高而升高;IL-17RB在肠炎及息肉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肠癌组织(P<0.05)。与肠炎和肠息肉比较,肠癌组织中IL-17RC阳性表达率升高(P<0.05)。在肠癌组织中,IL-17F阳性表达率与IL-17RC阳性表达率呈正相关关系(r=0.667,P=0.001)。结论:IL-17F、IL-17RC、IL-17E和IL-17RB信号可能参与了肠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5.
徐萌  高卫  曹永成  杨占华 《疑难病杂志》2012,(12):936-939,995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3例结直肠癌患者(病例组)及20例良性腺瘤及周围正常结肠组织(对照组)中微淋巴管密度(LMVD)及VEGF-C、VEGFR-3的表达;分析LMVD、VEGF-C和VEGFR-3表达与临床各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病例组LMVD高于对照组(14.82±4.41 vs 9.56±2.32.P<0.01),病例组中LMVD在有淋巴结转移、TNM分期较高、VEGF-C和VEGFR-3阳性表达的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不同性别、年龄、组织分型和分化程度的患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EGF-C和VEGFR-3在病例组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0.32%vs 35.00%和71.43%vs 40.00%,均为P<0·01),病例组VEGF-C和VEGFR-3的表达在有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较高的患者中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在不同性别、年龄、组织分型和分化程度的患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EGFC和VEGFR-3与结直肠癌的发展及转移密切相关,其阳性表达率高于结直肠良性肿瘤及其周围正常组织,有可能为结直肠癌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7(IL-17)及其受体调控酪氨酸激酶(JAK)/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信号通路促进喉癌血管生成的作用. 方法 收集喉癌手术切除标本70 例,癌组织通过不同病理分级,采取70 例喉癌患者的外周血. 采用ELISA 法检测外周血中 IL-1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A ( VEGF-A)的浓度,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Western blot 法检测喉癌组织中IL-17、IL-17受体( IL-17R)、JAK1/2、p-JAK1/2、STAT3、p-STAT3、VEGF-A、环氧合酶-2 ( COX-2 )、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等信号分子水平的变化. 结果喉癌患者血清中IL-17、VEGF-A的含量与喉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有无转移和TNM分期有关( P<0. 05 ) ,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在喉癌发展的不同时期,随着喉癌的恶化, IL-17、IL-17R的表达逐渐增强,相关信号通路分子JAK1/2、p-JAK1/2、STAT3、p-STAT3、VEGF-A、COX-2、MMP-9 表达也显著增加. 结论 IL-17可能调控JAK/STAT3信号通路,在喉癌的血管生成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趋化因子受体7(chemokine receptor 7,CXCR7)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3例结直肠癌组织及20例癌旁正常组织CXCR7与VEGF的表达.结果 (1)CXCR7在癌旁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0.00%,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1.23%,其表达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显著相关(P<0.05).(2)VEGF在癌旁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0.00%,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7.12%,其表达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显著相关性(P<0.05).(3)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两者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s=0.629,P<0.05).结论 CXCR7与VEGF在结直肠癌发展、侵袭和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并可能参与肿瘤血管形成为肿瘤进展提供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IL-9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分 别检测92例结肠癌组织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IL-9的表达情况;统计分析IL-9在结肠癌与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分析 IL-9蛋白表达与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在癌旁正常组织中IL-9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 均显著高于结肠癌组织(P<0.001)。IL-9 蛋白表达水平与结肠癌患者的TNM分期、Ducks 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13, 0.025, 0.004),而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及肝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无明显相关性(P>0.05)。IL-9表达阳性结肠癌患 者的生存时间明显长于阴性表达的患者(P=0.015)。结论IL-9在结肠癌组织中较在癌旁正常组织中低表达;IL-9在结肠癌组 织中的表达与TNM分期、Ducks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与良好预后呈正相关,提示在结肠癌肿瘤微环境中IL-9发挥了重 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采用动物实验和临床标本探讨白细胞介素-17A(IL-17A)对卵巢癌(OvCa)进展的影响,并探索相应机制。方法:以C57BL/6遗传背景的野生型(WT)小鼠和IL-17A缺陷型(IL-17A-/-)小鼠为研究对象,原位注射相同基因背景来源的小鼠OvCa细胞系ID8构建卵巢原位种植瘤模型,观察IL-17A对小鼠OvCa生长转移的影响。应用Western印迹检测WT小鼠和IL-17A-/-小鼠肿瘤组织中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磷酸化STAT3(p-STAT3)、脂肪酸结合蛋白4(FABP4)表达情况,以探讨IL-17A促进OvCa进展的机制。收集OvCa患者临床病理组织切片标本,应用免疫组化分析IL-17A、FABP4表达与OvCa进展的相关性。结果:WT小鼠造模部位卵巢明显肿大,与周围组织黏连,其表面可见若干瘤结节;IL-17A-/-小鼠卵巢肿大,与周围组织无黏连,表面瘤结节较少。与WT小鼠相比,IL-17A-/-小鼠腹腔瘤结节显著减少(t=5.132,P<0.05)。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与WT小鼠相比,IL-17A-/-小鼠肿瘤组织中p-STAT3、FABP4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均P<0.05)。OvCa患者临床病理标本显示IL-17A、FABP4表达与癌症FIGO分期、转移相关(均P<0.05),并且在OvCa患者中IL-17A与FABP4表达也具有一定相关性(P<0.05)。结论:动物实验和临床标本证实IL-17A通过上调FABP4表达促进OvCa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