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伴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杯状细胞肥大、黏液分泌增多、可逆性的气道阻塞及对吸入变应原和非特异性刺激的高反应性等特点,其中嗜酸性粒细胞募集和随后的激活在支气管哮喘发病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嗜酸性粒细胞募集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提供一线新的曙光。  相似文献   

2.
支气管哮喘是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嗜酸性粒细胞在气道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1]。现认为细胞因子网络失衡是发病的基础,而Th2细胞因子、嗜酸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共同诱导的嗜酸性粒细胞募  相似文献   

3.
气道嗜酸粒细胞浸润是支气管哮喘的重要特征之一。本文对影响嗜酸粒细胞凋亡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综述,分析了通过调控嗜酸粒细胞凋亡,清除募集在气道内的嗜酸粒细胞,消除气道炎症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嗜酸性粒细胞凋亡与支气管哮喘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凋亡是细胞在自身基因调控下进行的一种主动死亡,具有独特的形态结构和生物化学特征。嗜酸性粒细胞凋亡参与了支气管哮喘的发生和发展,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可通过多种途径诱导嗜酸性粒细胞凋亡,使气道内嗜酸性粒细胞减少,减轻气道炎症,缓解病情  相似文献   

5.
嗜酸性粒细胞在哮喘变应性炎症发生中作为一种效应细胞 ,参与介导气道内各种炎性细胞的生存、趋化和活化等 ,对气道变应性炎症的发生起重要作用。哮喘患者支气管粘膜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反应 ,涉及多种炎症介质细胞 ,其中趋化因子家族及其对各种炎症细胞的特异性趋化和激活功能在哮喘非特异性炎症中的作用正受到重视。RANTES(活化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的调节物 )是CC类趋化因子 ,RANTES及其受体CCR3、CCR1和CCR5等在诱导嗜酸性粒细胞募集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就CC类趋化因子RANTES及其受体与哮喘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及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相当复杂。老年阶段是哮喘发病的另一个高峰,近年来,老年人口呈明显递增趋势,老年人哮喘的有效防治已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老年人哮喘与青年人哮喘在临床特点及细胞免疫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别,哮喘相关炎症细胞的老龄化改变可能参与了老年哮喘的发病,现就哮喘相关炎症细胞及其老龄化改变进行综述,希望能为老年哮喘发病机制的探索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支气管哮喘是以嗜酸性粒细胞(EOS)浸润为主,多种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变应性炎症。患者哮喘发作时,其外周血及气道内嗜酸性粒细胞均明显增多,当EOS被激活后,可诱发哮喘时一系列的炎症级联反应。哮喘病人可能存在EOS凋亡受抑或EOS凋亡缺陷。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家族(caspases)是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中重要的效应因子。  相似文献   

8.
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是活化嗜酸性细胞释放的强碱性蛋白中的重要组分,是嗜酸性粒细胞活化的重要标志,本文概述了ECP的来源,生物学作用以及与感染的关系,着重综述了ECP与支气管哮喘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张耀宏  海霞 《医学信息》2009,22(8):1628-1629
支气管哮喘是有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并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和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不正确的治疗可导致哮喘的反复发作.  相似文献   

10.
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IL-10、IL-5和ECP的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和正常对照组的血清IL-10, IL-5和 ECP水平的测定以及相互关系的研究,探讨它们在支气管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Pharmacia UniCAP系统和ELISA方法分别测定支气管哮喘患者和正常对照组的血清E CP和IL-10、IL-5水平.结果 正常对照组和发作期的支气管哮喘患者的 ECP水平分别为(3.97±2.13) μg/L和(21.76±12.08) μg/L.正常对照组,支气管哮喘ECP 升高组和支气管哮喘ECP正常组的血清IL-5水平分别为(10.90±4.41) pg/mL,(20.62± 15.7 4) pg/mL和(9.24±7.16) pg/mL.正常对照组和支气管哮喘ECP升高组之间IL-5水平有显著差异(P<0.01),正常对照组和支气管哮喘ECP正常组之间IL-5水平无差异(P>0.05) ,支气管哮喘ECP正常组和ECP升高组之间IL-5水平有显著差异(P<0.01),ECP与IL-5 明显相关 ,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数r=0.465(P<0.01).正常对照组,支气管哮喘ECP升高组和支气管哮喘ECP正常组的血清IL-10水平分别为(38.28±15.17) pg/mL,(22.76±15.25) pg/mL 和(42.32±14.61) pg/mL,支气管哮喘ECP正常组和ECP升高组之间IL-10水平有显著差异( P<0. 01).结论 支气管哮喘的发生与嗜酸粒细胞有密切的关系,ECP和IL-5可反映嗜酸粒细胞的活化程度,在支气管哮喘发作时嗜酸粒细胞处于激活状态,易于释放蛋白颗粒;IL-5对嗜酸粒细胞有调控作用.支气管哮喘组的血清IL-10水平较正常对照组低,提示支气管哮喘患者IL-10分泌减少,不能有效抑制炎症或促炎症细胞因子的合成及释放,亦即不能有效抑制炎症反应,可能是导致或加重气道炎症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曹国强  钱桂生 《免疫学杂志》2002,18(Z1):170-173
产生于骨髓的嗜酸性粒细胞(Eos)在哮喘气道炎症中发挥重要作用.骨髓的造血机制构成了哮喘气道炎症形成过程的活性组分,如骨髓嗜酸性粒细胞及其祖细胞数量的增加;骨髓细胞表达致炎因子如IL-5 mRNA、蛋白质和IL-5受体等.治疗哮喘的药物如糖皮质激素能抑制骨髓嗜酸性粒细胞形成.骨髓和肺组织一样,可能成为抗哮喘治疗的另一重要靶器官.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检测白细胞介素-25(IL-25)在嗜酸细胞性哮喘(EA)及非嗜酸细胞性哮喘(NEA)患者的血清、诱导痰及气道上皮中的表达,探讨其在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塑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初诊的哮喘患者55例,健康对照组27例,所有受试者均进行肺通气功能检查,然后采集空腹静脉血及诱导痰。据诱导痰中嗜酸性粒细胞(EOS)的比例将哮喘患者分为EA组和NEA组。采用ELISA检测血清及诱导痰中IL-25的水平,同时对其中的10例EA组患者、10例NEA组患者及10例健康对照者行电子支气管镜气道黏膜活检,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析IL-25在气道上皮的表达,HE染色测量气道重塑的重要指标-基底膜厚度,并行血清及诱导痰中IL-25的水平与基底膜平均厚度的相关性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EA和NEA组哮喘患者的肺功能轻度受损。ELISA结果显示哮喘患者血清及诱导痰中IL-25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EA和NEA组哮喘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哮喘患者气道上皮IL-25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HE染色显示气道黏膜下的基底膜厚度明显增加(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哮喘患者血清及诱导痰中IL-25水平与气道黏膜下基底膜平均厚度成正相关。结论:IL-25可能有促进哮喘气道重塑的作用,嗜酸性粒细胞与基底膜厚度无明显相关性,其在哮喘气道重塑中的作用可能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屋尘螨(HDM)抗原在小鼠模型中诱导混合型气道炎症中的作用及其机理,为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BALB/c小鼠于实验第0天、7天、14天、21天、28天和35天进行PBS或HDM提取液(50μg或100 μg)滴鼻.采用头体积描记法测量小鼠的气道反应性;对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进行细胞计数和分类;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BAL中CXCL1、CXCL2、CCL11 (eotaxin)、IL-5、IFNγ、IL-10和IL-17的含量及血清总IgE,HDM特异性IgG1、IgG2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肺组织中相关基因mRNA表达;并对肺组织PAS染色后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 HDM抗原引起了以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为主的混合型气道炎症、血清HDM特异性IgG1的升高及高脚杯细胞增生(GCH)等组织学变化,其混合型气道炎症可能与CXCL1和IL-5等细胞因子的分泌增多有关,是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共同活化的结果.这种炎症表型在经高浓度HDM(100 μg)致敏的小鼠中表现得更为显著.结论 HDM过敏原在小鼠模型中诱导了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的共同活化.  相似文献   

14.
Sephadex介导的大鼠高嗜酸粒细胞血症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对支气管哮喘认识的逐步深入,嗜酸粒细胞在支气管哮喘发生中所起的作用已引起了广泛的重视和关注,以嗜酸粒细胞为中心研究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措施也已取得了长足进展[1]。为进一步促进嗜酸粒细胞基础与临床研究的发展,本文提供了一种由Sephadex介导的高嗜酸粒细胞血症模型。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动物 清洁级雄性SD大鼠45只,体重200~220g(由中科院上海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饲养及实验室室温为24±2°C,相对湿度为40%±20%),随机分为3组:Sephadex-G200造模组(n=15)、生理盐水组(n=15)和空白对照组(n=15)。1.2 模型制…  相似文献   

15.
IL—13在哮喘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支气管哮喘是以Th2型细胞因子增高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白细胞介素-13(IL-13)是近年来新克隆的Th2型细胞因子,它通过诱导B细胞增殖和分化,促进IgE合成,活化嗜酸性粒细胞,延长嗜酸性粒细胞的存活,诱导气道高反应性等机制,在哮喘的发生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18(IL 18)对支气管哮喘 (哮喘 )小鼠气道炎症及核转录因子κB(NF κB)的影响。方法 BALB 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A组 ,10只 )、哮喘模型组 (B组 ,10只 )、IL 18注射组 (C组 ,10只 )。B组和C组用经紫外线灭活的呼吸道合胞病毒 (RSV)激发法建立小鼠哮喘模型 ,分别于 1、2、7、8、9、2 1、2 2d腹腔注射生理盐水 (0 .1ml)和IL 18(1μg)。第 2 3天用HE染色切片观察动物气道炎症细胞的改变 ,用免疫组化和蛋白质定量分析法 (Westernblot)测定肺组织中NF κB的活性。结果 B组小鼠哮喘发作症状最明显 ,C组小鼠仅表现为轻度哮喘发作症状 ,A组小鼠无症状。A组支气管粘膜下未见嗜酸性粒细胞 (EOS)和浆细胞 ,B组支气管粘膜下可见EOS[15± 3(平均每视野计数 ,下同 ) ]和浆细胞 (10± 2 ) ,C组支气管粘膜下EOS(6± 2 )和浆细胞 (2± 1)较B组减少 (P<0 .0 5 )。肺组织冰冻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发现 :B组NF κB核表达最强 ,C组表达较弱 ,A组无表达。NF κB的抑制蛋白 (IκB)的Westernblot定量分析发现 :A组、C组的IκB含量分别是B组的 3.5和 2 .5倍 ,即说明B组NF κB的含量明显高于其他两组。结论 IL 18对支气管哮喘气道炎症有抑制作用 ,其机制之一可能与IL 18抑制了支气管哮喘小鼠肺组织中NF κ  相似文献   

17.
正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以持续的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性和气道重塑为特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有多种细胞及细胞组分的参与,包括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T淋巴细胞及肥大细胞等炎症细胞,气道上皮细胞、平滑肌细胞等气道结构细胞和IL-4、IL-9、IL-13、FOXP3转录因子、TNF-α等细胞组分~([1])。哮喘临床出现反复发作的呼吸道症状,如反复的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2])。据统计,全球  相似文献   

18.
嗜酸粒细胞与过敏性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85年以来,国外围绕嗜酸粒细胞为中心形成了过敏性支气管哮喘研究的新趋势。本文以近三年资料为主,从嗜酸粒细胞的质、量与其释放的介质等方面综述了其在过敏性支气管哮喘发病中的作用、作用途径与调节机制,并结合我们的实验结果,提出了过敏性支气管哮喘发生的两级机制学说,即第一级机制是IgE介导肥大细胞脱颗粒引起的速发变态反应,第二级机制是sIgA介导嗜酸粒细胞脱颗粒引起的迟发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地塞米松对哮喘大鼠Th1/Th2 (T辅助细胞 1/T辅助细胞 2 )平衡、嗜酸性粒细胞 (EOS)凋亡率的影响作用 ,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哮喘的机制。方法 清洁级雄性SD大鼠 30只 ,随机分为 3组 :正常对照组 (C)、哮喘组 (A)、地塞米松治疗组 (T)。卵清白蛋白复制大鼠哮喘模型 ,检测大鼠血、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中IL 4、IFN γ水平及气道壁EOS凋亡率。结果 A组大鼠BALF中IFN γ水平明显低于C组 (P <0 0 1) ,血中及BALF中的IL 4水平则明显高于C组 (均为P<0 0 1) ,表现出明显的Th1/Th2失衡。T组大鼠IL 4的表达明显低于A组而IFN γ的表达则明显高于A组 (均为P <0 0 1)。在A组 ,大鼠气道壁EOS的浸润明显增多 ,但凋亡细胞却很少看到 ,EOS凋亡率明显低于C组 (P <0 0 1) ,T组EOS凋亡率则明显高于A组 (P <0 0 1)。结论 纠正哮喘Th1/Th2失衡和促进气道壁EOS凋亡可能是糖皮质激素减轻哮喘气道炎症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骨髓与支气管哮喘嗜酸性粒体细胞增多症的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国强 《免疫学杂志》2002,18(B06):170-173
产生于骨髓的嗜酸性粒细胞(Eos)在哮喘气道炎症中发挥重要作用。骨髓的造血机构成了哮喘气道炎症形成过程的活性组分,如骨髓嗜酸性粒细胞及其祖细胞数量的增加;骨髓细胞表达致炎因子如IL-5mRNA、蛋白质和IL-5受体等。治疗哮喘的药物如糖皮质激素能抑制骨髓嗜酸性粒细胞形成。骨髓和肺组织一样,可能成为抗哮喘治疗的另一种重要靶器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