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刺激迷走神经(VNS)的抗癫癎作用与蓝斑核(LC)的相互关系。 方法:立体定向下注射6-羟多巴胺(6-OHDA)毁损大鼠双侧LC,2 周后腹腔注射戊四氮(PTZ),80 m g/kg 体重致癎,然后观察刺激迷走神经的抗癫癎效应,同时测定大鼠大脑皮质及海马中去甲肾上腺素(NA)水平。 结果:VNS明显减轻PTZ致癎大鼠癫癎发作的严重程度,但对蓝斑核毁损的大鼠抗癫癎作用明显减弱,同时蓝斑核毁损后皮质及海马内NA含量较对照组明显下降。 结论:实验证明蓝斑核参与VNS的抗癫癎作用,VNS可能通过增加脑内NA 的释放而发挥抗癫癎效应。这一结论提示,拟去甲肾上腺素类药物可能有增强VNS的抗癫癎作用。  相似文献   

2.
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研究大鼠血管性痴呆模型海马CA4区神经元调亡及其意义。方法:Wistar大白鼠2-VO法制作血管性痴呆模型,应用TUNEL染色技术对轻度、中度和重度痴呆大鼠海马CA4区神经元调亡状态进行观察,并用图象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与正常大鼠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血管性痴呆大鼠光镜下海马CA4区调亡细胞数量较多。轻度痴呆、中度和重度痴呆与正常大鼠海马区单位面积TUNEL阳性细胞娄比较,各组有明显差异(P〈0.  相似文献   

3.
目的 确定早期糖病视网膜病变(糖网病)大鼠视网膜毛细血管细胞凋亡并观察凋亡特征。方法 方法 选成年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CON)、糖尿病1月(DM1)、3月(DM3)及6月(DM6)组。采用链脲佐菌素腹腔内注射诱发大鼠糖尿病。取各组大鼠视网膜制备血管铺片,TUNEL法标记,光镜观察。结果:TUNEL法标记的阳性周细胞核出现于DM3和DM6组,而内皮细胞见于DM6组。CON和DM  相似文献   

4.
目的 定量研究大鼠杏仁核注射海人酸所致的痫样放电与海马CA3区神经元死亡的关系。方法 以深部脑电图监 测Ⅳ级痫样放电的持续时间,以HE染色观察记数存活神经元,以TUNEL染色观察记数凋亡神经元。通过相邻切片的 HE染色和TUNEL染色估算坏死神经元数。结果 痫样放电导致凋亡为主的,伴有坏死的CA3神经元死亡;放电的持 续时间越长,神经元存活数越少,坏死和凋亡的神经元数目越多。结论 随着Ⅳ级放电持续时间的延长,海马CA3存活 细胞呈剂量依赖性地减少,坏死和凋亡细胞都呈剂量依赖性地增加。  相似文献   

5.
目的:用DNA末端标记法(TUNEL法)研究番荔枝内酯凋亡诱导作用,以及TUNEL法用于凋亡检测和抗癌药所致凋亡的探讨。方法:用台盼蓝拒染法,TUNEL法,DNA凝胶电泳,电镜等技术,研究番荔枝内酯对具有多药抗药性的耐阿霉素的人乳癌MCF7/ADR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凋亡诱导。结果:电镜下观察到细胞染色质浓缩,聚集核膜下,核碎裂等典型的凋亡细胞形态学改变。凝胶电泳可见明显的DNA梯形条带。TUNEL法检测的凋亡细胞明显多于形态学改变的凋亡细胞。结论:番荔枝内酯对人乳癌MCF7/ADR细胞具有明显生长抑制作用,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0.5mg/L,并诱导其凋亡。TUNEL法可配合其他方法用于检测抗癌药诱导的人癌细胞凋亡及抗癌药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益气通络方对大鼠短暂性脑缺血后海马DND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益气通络方对大鼠短暂性脑缺血后海马迟发性神经元死亡(DND)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Pulsinelli四血管闭塞法制作全服缺血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脑缺血加生理盐水组和脑缺血加益气通络方组。缺血再灌3天后进行HE染色、TUNEL染色。结果:①HE染色,光镜下观察CA1区组织病理学变化,并用显微测微尺测量CA1区存活锥体细胞密度(存活锥体细胞的上数/mm),表明益气通络  相似文献   

7.
细胞凋亡与Alzheimer病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夏春林  金涛 《苏州医学院学报》2000,20(12):1104-1106
目的 建立Alzheimer病(AD)大鼠动物模型,探讨细胞凋亡与AD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大鼠以氯化铝溶液灌胃制备AD动物模型,通过Y形迷宫实验,判断AD动物模型是否建立成功。TUNEL法原位检测动物模型脑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迷宫实验发现灌铝大鼠短期学习记忆能力和灌铝前及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P〈0.001)。TUNEL法检测显著AD动物模型脑细胞凋亡明显增多,但海马各区之间未见显著差别。结论 通过氯化铝灌胃可建立较为简便可行的AD动物模型;细胞凋亡在AD神经退行性变方面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遗传性视网膜变性感光细胞凋亡与p53蛋白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遗传性视网膜变性中感光细胞(photoreceptor,cellPRC)凋亡及其基因调控,方法:对出生后9,15,20,25,30,35,40,60,80,100dRCS大鼠(RoyalCollegeofSurgeon)及同龄SD(Sprague-Dawley)大鼠各4只的视网膜组织结构进行光镜观察,TUNEL(TdT-mediatedbiotin-dUTPnickendlabeling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动脉粥样硬化和冠脉气囊成形术后再狭窄中血管平滑肌细胞数量异常增多的机制,并初步探讨NO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的作用。材料和方法 以SNAP作为NO供体,采用HE,TUNEL,荧光双染后光镜观察以及电镜、流式细胞术、细胞DNA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对SNAP作用下的细胞凋亡进行鉴定和检测。结果 观察发现, 0.4mmol/L  SNAP作用 8-10 h即能明显地诱导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结论 SNAP以浓度依赖方式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细胞爬片的HE染色结合TUNEL标记是检测凋亡的较为准确且简单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ASTUDYONDETECTIONOFSERUMFASTINGTOTALBILEACIDANDCHOLOYGLYCININNEONATEFORCHOLESTASISGuoWen(郭文);WuMingchang(吴明昌);PeiXueyi(裴学义);G...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海人酸(KA)诱导的癫痫持续状态(SE)大鼠海马CA3区线粒体超微结构的损伤。方法 选用成年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KA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用KA诱导大鼠SE持续2h,分别于SE终止后第1、3小时制作脑切片,采用光镜观察神经元的大体变化,并用电镜进一步观察线粒体的超微结构。结果 SE终止后3h,大鼠海马线粒体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从嵴的肿胀到膜的崩解。结论 KA诱导的SE在早期即可导致海马神经元线粒体的损伤,这可能是SE后神经元损伤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特异性抑制剂SP600125对大鼠癫痫持续状态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癫痫持续状态组( SE组)和JNK抑制剂SP600125组( SP组)。应用HE染色和荧光TUNEL法观察各组大鼠海马病理变化和神经元凋亡;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JNK及其下游效应分子c-JUN磷酸化表达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E组大鼠海马CA3区神经元细胞缺失、凋亡明显[( TUNEL阳性细胞百分率(26.34±3.04)%, P<0.05];SP组较SE组大鼠死亡率明显下降(分别为6.25%、37.5%,P<0.05),细胞缺失和凋亡明显减少[TUNEL阳性细胞百分率分别为(7.48±1.37)%、(26.34±3.04)%, P<0.05];同时,SE组大鼠海马磷酸化JNK(p-JNK)和磷酸化c-JUN(p-c-JUN)显著增加(OD相对值分别为0.447±0.025、0.552±0.035,与对照组相比, P<0.05),应用SP600125的SP组JNK和c-JUN的磷酸化水平明显下降(OD相对值分别为0.211±0.016、0.237±0.028,与SE组相比, P<0.05)。结论 JNK抑制剂SP600125通过抑制JNK及c-JUN磷酸化水平对癫痫持续状态后大鼠海马神经元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海人酸(KA)诱导的癫痫持续状态(SE)大鼠海马CA3区神经元线粒体超微结构的损伤及妥泰(TPM)的保护作用。方法:用TPM干预。用KA诱导大鼠SE 2?h,并评估大鼠的行为学表现。于SE终止后3?h制作脑切片,光镜观察神经元的大体损伤,电镜进一步观察线粒体的超微结构。结果:KA组出现痫性发作的时间为注入KA后(15.3±4.6)?min,而TPM组为(26.1±5.3)?min,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组大鼠的线粒体损伤为(3.67±0.34)级,TPM组为(2.48±0.21)级,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A诱导的SE可导致海马神经元线粒体损伤,妥泰对此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加味圣愈汤对脑外伤大鼠海马结构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其抑制创伤性脑损伤后继发性脑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改良的Feeney法建立脑外伤模型,将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外伤组、加味圣愈汤治疗组。72h处死后行尼氏染色,光镜下观察损伤侧海马细胞形态并计数,分别用凋亡细胞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海马神经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加味圣愈汤治疗组与脑外伤组比较,损伤侧海马神经细胞损害减轻,细胞数明显增加,神经细胞凋亡减少,caspase-3表达减少(P<0.01)。结论:加味圣愈汤治疗可减轻脑外伤后的继发性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caspase-3的表达,减少TBI后神经细胞的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动态观察缺血预处理后脑缺血大鼠脑皮层和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数和神经元数,探讨缺血预处理能否提供长时期神经元保护作用。方法 四血管阻断法复制全脑缺血模型,动物随机分为非缺血对照组、预处理对照组、缺血预处理组和缺血组。采用TUNEL和尼氏染色法观察缺血后不同时相点皮层及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细胞数和神经元数。结果 全脑缺血可诱导皮层及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缺血预处理明显减少缺血再灌注后的神经元凋亡。缺血组神经元在缺血后7天明显减少.12周时大量减少;缺血预处理后7天神经元未见明显减少,但12周时仍然大量减少,与缺血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 全脑缺血可能通过诱导缺血区神经元凋亡,导致缺血区神经元的大量丢失;缺血预处理可在短时间内提供一定程度的神经元保护作用,但不能完全阻止缺血后神经元的凋亡,可能仅仅是推迟了缺血后神经元凋亡发生的进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70味珍珠丸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的保护作用。方法 48只雄性Wistar大鼠采用4血管闭塞法制造大鼠全脑缺血模型,观察不同剂量70味珍珠丸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神经元形态学的影响,并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海马神经元凋亡率。结果 70味珍珠丸组与缺血/再灌组相比表现为海马神经元凋亡率下降,海马CA1区锥体细胞组织学分级(histological grade,HG)明显降低,神经元密度(neuronal density,ND)明显升高(P〈0.05)。结论藏药70味珍珠丸可以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时海马神经元凋亡,从而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对抗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尼膜同对癫痫发作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与 p5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戊四氮致痫大鼠模型 ,以原位末端标记 ( 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 ;免疫组化法检测 p53蛋白。观察大鼠癫痫发作后 48h其海马 CA1区神经细胞凋亡和 p53蛋白表达变化及尼膜同对它们的影响。结果 :戊四氮致痫后 ,大鼠海马 CA1区凋亡细胞和 p53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 ,p53蛋白表达与细胞凋亡呈正相关 ( r=0 .846,P<0 .0 0 1 ) ;尼膜同干预后 ,凋亡细胞数及 p53蛋白表达均显著性降低 ( P<0 .0 0 1 )。结论 :尼膜同对癫痫所致神经细胞凋亡有抑制作用 ,其抑制凋亡的分子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 p53蛋白表达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8.
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迟发性神经元死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重复脑缺血-再灌注小鼠模型的海马切片观察迟发精神元死亡的形态学特点。方法:用重复双侧颈总动脉夹闭方法制作不完全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于造模后24h、72h、7d取材,HE染色及原位DNA末端标记法观察海马切片的病理改变。结果:造模后7d海,海马锥体细胞出现广泛的细胞坏死,以CA1区最明显。使用原位DNA末端标记法,在坏死神经元的邻近部位以及CA2,CA3区,齿状回可见部分膜结构完整的神经细胞核内出现特征性阳性颗粒,为细胞核内DNA链断裂所引起的凋亡细胞。结论:海马神经元的迟发性死亡表现为坏死与凋亡共存现象,海马CA1段锥体细胞的病理改变以坏死为主,齿状回颗粒细胞的改变以凋亡为主。对于迟发性神经元死亡的原因,生物学过程,及与神经系统退行性变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在缺血预处理(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C)保护大鼠海马神经元缺血再灌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随机将动物分为IPC加缺血再灌组(IPC组)、单纯缺血再灌组(IR组)和对照组。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的组织形态学变化;TUNEL染色检测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免疫组化测定海马CA1区神经元Bcl-2和Bax的表达。结果:IPC组海马CA1区神经元存活数显著多于IR组,凋亡细胞数显著低于IR组,Bcl-2呈强表达,Bax表达不明显。结论:IPC诱导Bcl-2表达上调和Bax蛋白表达下调,可抑制凋亡的发生,对海马CA1区神经元缺血再灌损伤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追踪观察匹罗卡品诱导癫痫模型大鼠海马区增殖的内源性神经前体细胞的分化及演变过程,从而探讨痫性发作对增殖的内源性神经前体细胞的影响。方法 氯化锂和匹罗卡品联合诱导大鼠癫痫模型,正常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干预后14d腹腔注射5-溴脱氧尿苷嘧啶(BrdU)标记海马DG区增殖的内源性神经前体细胞;用免疫组化方法分别观察标记后5、14、28d海马DG区BrdU/神经元核性蛋白(NeuN)、BrdU/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TUNEL标记方法观察BrdU/TUNEL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癫痫模型组大鼠海马区出现的BrdU阳性细胞明显增多,增殖的细胞大多数分化为神经元(约70%),只有少数分化为星形胶质细胞。随标记时间延长,存活的增殖细胞逐渐减少,部分BrdU阳性细胞表现为TUNEL阳性。结论 癫痫发生后出现了神经前体细胞的增殖,增殖的细胞大多数分化为神经元。但只有少部分细胞存活下来参与海马结构的重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