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乳头状肾细胞癌的CT和MRI诊断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报道乳头状肾细胞癌的CT和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头状肾细胞癌的CT、MRI表现,并与80例肾透明细胞癌的CT、MRI表现相对比。结果肿瘤直径为2.5~8.0cm,乳头状肾细胞癌CT、MRI表现的特点为平扫肿瘤密度、信号较均匀或不均匀,增强扫描肿瘤呈较均匀或不均匀强化,肾皮髓期强化程度明显弱于肾皮质,有完整的包膜。结论乳头状肾细胞癌与肾透明细胞癌在CT、MRI上有不同的表现,有助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
肾颗粒细胞癌的CT、MRI诊断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报道肾颗粒细胞癌的CT、MRI表现.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颗粒细胞癌的CT、MRI表现,并与40例透明细胞癌的CT、MRI表现相对比.结果:肿瘤直径为2~5em.颗粒细胞癌CT、M RI表现的特点为:平扫肿瘤密度、信号较均匀,有完整的包膜;增强扫描肿瘤呈较均匀强化,肾皮髓期强化程度均明显弱于肾皮质.结论:肾颗粒细胞癌与肾透明细胞癌在CT、MRI上有不同的表现,有助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肾皮髓期增强扫描对肾细胞癌亚型的鉴别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评价CT、MRI肾皮髓期增强扫描对肾细胞癌亚型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 96例肾细胞癌患者的肾脏行CT和 /或MRI肾皮髓期增强扫描。结果 肿瘤直径为 2~9cm,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肉瘤样肾细胞癌 1例、透明细胞癌 78例、颗粒细胞癌 5例、混合细胞癌 8例和乳头状癌 4例。肾皮髓期增强扫描,肉瘤样肾细胞癌、混合细胞癌、97. 4% (76 /78)的透明细胞癌和 75. 0% (3 /4)的乳头状癌呈不均匀强化,而颗粒细胞癌强化较均匀。51. 3% (40 /78)的透明细胞癌及 37. 5% (3 /8)的混合细胞癌强化程度强于邻近肾皮质;肉瘤样肾细胞癌、44. 9% (35 /78)的透明细胞癌和 50. 0% (4 /8)的混合细胞癌强化程度与邻近肾皮质相仿; 3. 8% (3 /78)的透明细胞癌、12. 5% (1 /8)的混合细胞癌及所有乳头状癌和颗粒细胞癌强化程度明显弱于邻近肾皮质。结论 各型肾细胞癌在CT/MRI肾皮髓期增强扫描上有不同的表现,有助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乳头状肾细胞癌的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嵘  刘鹏程  冯飞  刘晓杰  赵洋  周雯  袁知东   《放射学实践》2009,24(4):408-411
目的:研究乳头状肾细胞癌(RCC)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其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乳头状肾细胞癌的患者的影像资料。结果:8例患者共13个肿瘤病灶,7例12个病灶位于右肾,1例位于左肾。肿瘤均呈膨胀性生长,最大径为0.2~8.0cm,8个病灶≤4cm者。CT、MRI表现为平扫肿瘤密度/信号较均匀,内有灶状出血(4/13)、坏死(4/13)和钙化(1/13),增强扫描肿瘤呈较均匀或不均匀强化,肾皮髓期、实质期和排泄期强化程度明显弱于肾皮质,弱于或相仿于肾髓质。4个病灶显示完整或较完整的假包膜。结论:乳头状肾细胞癌的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征性,膨胀性生长方式,瘤内可有灶状出血、坏死和钙化,CT和MRI增强扫描肿瘤边缘清楚,持续轻度强化,增强三期扫描中其强化程度均弱于或相仿于肾髓质,有助于同其它类型RCC鉴别。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肾癌亚型的影像学特征,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37例肾癌亚型的CT表现,其中透明细胞癌25例,嫌色细胞癌5例,乳头状癌5例,多房囊性肾细胞癌2例.所有病例均进行了SCT多期扫描.结果 25例肾透明细胞癌平扫表现为肾实质均匀或不均匀的等、稍低、稍高或混杂密度肿块,增强皮质期明显不均匀强化,强化程度等或高于肾皮质,髓质期强化程度迅速下降;出血、坏死及囊变23例,肿瘤内钙化3例.5例乳头状肾细胞癌平扫为均匀或不均匀类圆形肿块,呈轻中度较均匀或不均匀强化,皮质期密度低于肾皮质,瘤内出血3例,囊变2例.5例肾嫌色细胞癌平扫为位于肾髓质的类圆形肿块,4例呈均匀密度,1例呈混杂密度,增强后呈轻到中度均匀强化,皮质期密度低于肾皮质.2例多房囊性肾细胞癌表现为中心位于肾皮质的椭圆形囊性肿块,可见少量的实性部分及分隔,增强后间隔呈中度进行性延迟强化,实性部分强化与肾皮质等同.结论 不同的肾癌亚型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对诊断有帮助.  相似文献   

6.
300例肾细胞癌CT表现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分析肾细胞癌(RCC)的CT表现,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正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经病理证实的RCC的CT表现。结果肿瘤长径为1.5~16.0cm,平均4.8cm,左肾125例、右肾175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2004年公布的肾肿瘤组织学分型,分为透明细胞癌238例、多房性透明细胞癌6例、乳头状癌23例、嫌色细胞癌14例、未归类癌19例。上述各型RCC有其特征性的CT表现,透明细胞癌呈不均匀(因出血、坏死、囊变)而富血供;多房性透明细胞癌呈多房囊性肿块,囊壁和间隔薄而均匀,且无膨胀性结节;乳头状癌呈不均匀而少血供;嫌色细胞癌呈较均匀而少血供,未归类癌与透明细胞癌相似,但更具侵袭性生长。结论常见RCC各亚型有其特征性的CT表现,有助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螺旋CT对肾细胞癌亚型的鉴别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动态增强扫描对肾细胞癌病理亚型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8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细胞癌患者,包括50例透明细胞癌、17例乳头状癌、8例嫌色细胞癌和2例集合管癌,术前行CT平扫和双期动态增强扫描(肾皮髓期和肾实质期),测量肿瘤、腹主动脉及邻近正常肾实质的CT值,并计算肿瘤与主动脉、肾实质的强化比值,同时评价肿瘤的强化方式,对不同病理亚型肿瘤的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透明细胞癌在皮髓期和实质期增强扫描时肿瘤与主动脉、肾实质的强化比值均高于乳头状癌和嫌色细胞癌(P<0.01),而乳头状癌和嫌色细胞癌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均匀强化常见于透明细胞癌(92%)、乳头状癌(82.4%)和集合管癌(100%);而均匀强化常见于嫌色细胞癌(62.5%),其与透明细胞癌(P=0.010)和乳头状癌(P=0.017)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CT增强扫描时分析肿瘤与主动脉和肾实质的强化比值及强化的均匀度对肾癌病理亚型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肾平滑肌瘤的CT、MRI表现,以提高对其影像学表现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平滑肌瘤CT、MRI表现.所有患者均行CT检查,其中2例加行MRI.CT、MRI均为平扫加增强扫描.结果 肿瘤长径为2~7 cm,平均4.4 cm,均有完整包膜.5例肿瘤呈类圆形,1例呈浅分叶状.4例肿瘤较小者呈均匀或较均匀,2例肿瘤较大者不均匀.CT检查肿瘤实体部分平扫密度均稍高于肾脏(与肌肉密度相似),增强扫描皮髓期均呈轻中度强化,但欠均匀,其内未见粗大血管,排泄期均呈持续性强化且比皮髓期均匀.1例MR T1WI和T2WI均呈较均匀的低信号,与肌肉信号相似,另l例T1WI和T2WI呈不均匀等低信号,2例增强扫描皮髓期均呈不均匀中度强化,排泄期均呈持续性较均匀中度强化.结论 肾平滑肌瘤罕见,与良性肿瘤中的少脂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肾癌中的乳头状癌、嫌色细胞癌、平滑肌肉瘤等较难鉴别.本组半数以上肾平滑肌瘤有以下特点:患者多为青壮年女性,肿瘤包膜完整,大部分位于肾上部或下部的肾外,CT平扫呈较均匀的较高密度,增强扫描呈持续性轻中度强化,MRI平扫呈低信号,增强扫描呈中度持续性较均匀强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肾癌亚型的影像学特征,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肾细胞癌,其中透明细胞癌28例,乳头状癌12例,嫌色细胞癌8例,均行多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检查,比较平扫、皮髓质期、实质期和排泄期各肾癌亚型坏死、囊变发生率及肿瘤的强化形式及强化幅度。结果透明细胞癌与乳头状癌、嫌色细胞癌在强化幅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乳头状癌与嫌色细胞癌强化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透明细胞癌的坏死、囊变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种亚型。动态增强各期透明细胞癌强化程度最高,强化形式呈"快进快出"表现,乳头状癌轻至中度强化,嫌色细胞癌强化最轻,两者均呈渐进性延迟强化;85%透明细胞癌显示不均匀强化或主要周边强化,而41%乳头状癌、87%嫌色细胞癌显示较均匀的强化,三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的肾癌亚型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对诊断有帮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少脂肪肾错构瘤与肾透明细胞癌患者临床CT、磁共振成像(MRI)影像学表现特点。方法对经病理确诊34例肾错构瘤和26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采用CT、MRI扫描检查。结果 1)少脂肪肾错构瘤(34例):CT扫描显示6例呈等密度、4例呈混杂低密度、24例呈稍高密度;10例MRI平扫:其中T2均表现均匀低信号、T1呈等信号;增强扫描:34例患者均表现均匀强化,皮质期中度强化者20例、明显强化8例、6例为一过性强化;2)肾透明细胞癌(26例):CT平扫:13例表现低密度、7例为等密度、6例为混杂低密度;呈类圆形或圆形,直径平均为(2.9±0.7)cm;7例MRI平扫:T2均表现混杂稍高信号、T1为等低信号,2例存假包膜;增强扫描:15例患者皮质期存不均匀强化、7例呈中度强化且实质期、肾盂期强化现明显减退现象。结论应用CT扫描检查少脂肪肾错构瘤具有一定特性,联合MRI扫描检查可提高对少脂肪肾错构瘤与肾透明细胞癌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肾透明细胞癌与乏脂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特征,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肾透明细胞癌与5例乏脂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表现,所有病例均进行多层螺旋CT多期扫描。结果 18例肾透明细胞癌平扫表现为肾实质内均匀或不均匀的等、稍低或稍高混杂密度肿块,增强皮质期或实质期明显不均匀强化,强化程度等于或高于肾皮质,髓质期强化程度迅速下降,其中16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囊变、坏死和/或出血,钙化1例。5例乏脂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平扫表现为肾实质内均匀的稍高密度肿块,增强后皮质期强化程度等于、低于或高于肾皮质,髓质期强化程度有所下降。5例均未见坏死、囊变、出血及钙化。结论肾透明细胞癌与乏脂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术前大部分可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肾癌不同病理亚型的CT表现,为临床判断预后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对35例病理证实的肾癌CT平扫及动态扫描图像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肾癌不同病理亚型的CT特征.结果:本组透明细胞癌29例,乳头状癌3例,嫌色细胞癌3例,透明细胞癌的囊变坏死率(25/29)及强化幅度明显高于其他两个亚型,属富血供肿瘤,具快进快出强化方式,而乳头状癌及嫌色细胞癌为相对乏血供肿瘤,呈轻中度均匀或不均匀强化.结论:肾癌的螺旋CT表现和病理分型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早期肾透明细胞癌的超声、螺旋CT、MRI表现,提高其诊断水平.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早期肾透明细胞癌的超声、螺旋CT和9例MRI表现.结果: 13例早期肾透明细胞癌中,超声显示无回声肿块7例,厚壁型囊性肿块5例,多房囊状、分隔厚薄不一肿块1例.13例螺旋CT均显示肿块为低密度病灶,CT增强扫描示病灶均呈不均匀增强.9例MRI示肿块信号强度不均,T1WI为低信号,T2WI为不均匀性高信号,4例增强扫描均呈不均匀增强.术前超声诊断为5/13,CT为7/13,MRI为7/9,超声结合CT为13/13,超声结合CT和MRI为9/9.结论: 仅用超声或螺旋CT检查诊断早期肾透明细胞癌较困难.超声结合螺旋CT或MRI,综合影像检查能提高其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典型肾错构瘤的CT及MRI影像学表现特点,为临床术前诊断准确性提供依据。方法对比经病理确诊34例肾错构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资料,同时选择同期入院治疗的26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进行比较;均分别采用CT、MRI扫描检查。结果 1)少脂肪肾错构瘤(34例):CT扫描显示6例呈等密度、4例呈混杂低密度、24例呈稍高密度;10例MRI平扫:其中T2均表现均匀低信号、T1呈等信号;增强扫描:34例患者均表现均匀强化,皮质期中度强化者20例、明显强化8例、6例为一过性强化;2)肾透明细胞癌(26例):CT平扫:13例表现低密度、7例为等密度、6例为混杂低密度;呈类圆形或圆形,直径平均为(2.9±0.7)cm;7例MRI平扫:T2均表现混杂稍高信号、T1为等低信号,2例存假包膜;增强扫描:15例患者皮质期不均匀强化、7例呈中度强化且实质期、肾盂期强化征象明显减退。结论 CT检查少脂肪肾错构瘤具有一定特性,联合MRI扫描检查可提高对少脂肪肾错构瘤与肾透明细胞癌的鉴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CT在肾透明细胞癌与乏脂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与鉴别中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40例肾透明细胞癌和25例肾乏脂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扫描结果,探讨肾透明细胞癌与肾乏脂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结果 对比肾透明细胞癌患者与乏脂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在平扫和各期增强扫描的CT值可以发现,在皮质期和肾盂期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的CT值明显高于乏脂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两组肿瘤的CT常规征象可以发现肿瘤强化是否均匀及肿瘤强化方式在鉴别肾透明细胞癌和乏脂肪血管平滑肌脂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乏脂肪血管平滑肌脂表现为强化均匀的概率高于肾透明细胞癌,肾透明细胞癌多表现为快进快出的强化方式,而乏脂肪血管平滑肌脂多表现出延迟强化的特点。结论 平扫期高密度及皮髓期、皮质期、肾盂期强化数值〈120HU是乏脂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最具诊断价值的CT特征。  相似文献   

16.
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的CT表现   总被引:49,自引:2,他引:49  
目的:评价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的CT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诊断的108例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的CT表现。结果:108例中,颈上中深组淋巴结转移76例,颈下深组及锁骨上窝86例,气管食管沟52例,纵隔17例。84例乳头状癌中,16例淋巴结密度与正常甲状腺相似,24例有囊性变,其中18例淋巴结囊内有明显强化的乳头状结节,11例有细颗粒状钙化,24例滤泡癌,髓样癌,透明细胞癌中,17例淋巴结明显强化,17例与甲状腺原发或复发肿瘤密度一致,密度均匀或不均匀。结论:甲状腺癌转移淋巴结好发部位为颈静脉链周围,气管食管沟及纵隔;淋巴结明显强化,与正常甲状腺密度一致,囊性变,囊壁内明显强化的乳头状结节及细颗粒状钙化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特征性改变,淋巴结明显强化,与甲状腺肿瘤密度一致为滤泡癌,髓样癌,透明细胞癌转移淋巴结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实体性肾肿瘤的CT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实体性肾肿瘤的CT表现,其中肾透明细胞癌24例,肉瘤样癌1例,肾盂癌2例,嗜酸细胞瘤2例,血管瘤1例。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和多期增强扫描。结果:2例肾盂癌和1例肾血管瘤主体位于肾髓质,其余肾肿瘤主体均位于肾皮质。增强扫描24例透明细胞癌中21例在动脉期呈不均质显著强化,类似DSA中见到的“肿瘤染色”,而在静脉期和排泄期则呈低密度。3例Ⅰ级透明细胞癌和2例嗜酸细胞瘤类似肾脏的强化形式,即动脉期周边部与肾皮质同等强化,而中央部强化较晚,强化程度也较低。2例肾盂癌1例在动脉期呈不均质明显强化,另1例则始终无明显强化。1例血管瘤在3期均强化不明显。1例肉瘤样癌呈延迟强化,以周边部及类似房隔处强化明显。结论:不同类型的实体性肾肿瘤在CT上有其特殊的表现形式,但分化程度好的透明细胞癌与良性肾肿瘤鉴别较困难,有待于进行更深入细致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肾癌常见病理亚型的MSCT诊断及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肾细胞癌(renalcell carcinoma,RCC)常见病理亚型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旨在提高对RCC各亚型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65例RCC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所有病例均行MSCT平扫和增强扫描。评价指标包括3种RCC亚型的性别差异、CT平扫和多期增强表现以及周围侵犯和远隔转移等。采用盲法评价,并对其间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种亚型肿瘤的形态、密度、钙化、强化程度、形式和动态变化等表现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透明细胞癌形态常不规则,密度不均,皮质期(CP)呈不均匀明显强化且实质期(NP)强化程度明显减低。此外,局部侵犯和远隔转移的发生率也高于非透明细胞癌。乳头状癌和嫌色细胞癌发生钙化的比率均显著高于透明细胞癌,增强扫描常表现为CP轻度强化和NP强化增高,且增强各期净增CT值均显著低于透明细胞癌。乳头状癌与嫌色细胞癌相比,仅前者表现密度不均、强化不均匀的比例显著高于后者。其他评价指标包括性别和肿瘤大小等,在3种亚型肿瘤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T对诊断和鉴别诊断透明细胞癌与非透明细胞癌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三期增强扫描对最大径≥5cm巨大肾细胞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0例最大径≥5cm巨大肾细胞癌患者行M SC T平扫加皮质期、髓质期及排泄期扫描的影像学特征性表现,重点分析CT动态增强扫描技术的应用及强化特点,寻找各病理亚型的影像学异同。结果巨大肾细胞癌出血、坏死囊变明显。透明细胞癌最常见,坏死较多甚而较大,以结节堆积样强化及片样强化为主,强化程度大多高于嫌色细胞癌及乳头状癌、集合管癌等非透明细胞癌;巨大乳头状癌坏死区较小,强化程度较低,相对均匀;嫌色细胞癌密度明显不均匀,强化明显但程度低于透明细胞癌、高于乳头状癌,可见逐渐填充中央疤痕;嫌色细胞癌及乳头状癌很少周围侵犯及转移;集合管癌恶性程度最高,缺乏特异强化形式,强化程度低,极具周围侵犯及淋巴结转移,预后极差。结论巨大肾细胞癌病理亚型的三期增强CT表现各具特征,具有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乳头状肾细胞癌(papillary renal cell carcinoma,PRCC)的CT和MRI表现特征,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7例PRCC的临床资料及CT和MRI检查结果,并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 12例PRCC CT平扫肿瘤为均匀的等密度或不均匀的囊实性病灶,增强扫描皮髓期肿瘤实性部分呈轻度均匀强化;实质期强化程度高于皮髓期,病灶边界显示最清楚;分泌期病灶密度等于或稍低于实质期,7例PRCC MRI平扫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欠均匀低信号,增强扫描皮髓期及实质期轻度不均匀强化,肿瘤边界清楚,有完整假包膜.结论 PRCC与CRCC在CT、MRI上有不同的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有利于提高其诊断的准确性,对PRCC的术前诊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