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型吸入型糖皮质激素丙酸氟替卡松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1年5月至2013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且确诊的30名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治疗,另选取同期就诊的40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吸入治疗;治疗1个月后观察对比两组的日间及夜间症状评分、晨间呼气峰流速(mPEF)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er)。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日间症状评分、夜间症状评分及晨间呼气峰流速(mPEF)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er)方面均有改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酸氟替卡松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安全性高,是治疗哮喘药物的最佳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的北京地区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基本状况,以利于提高哮喘患者系统教育管理水平。方法选取2000—2006年在解放军总医院就诊的47例北京地区哮喘患者,问卷调查其病情控制现状、对哮喘的认知程度及生活质量等,共回收有效问卷31份。结果我院患者在规律吸入激素、肺功能检查方面,均优于亚太地区、中国大陆、西南地区(P〈0.05),与北京人民医院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生命质量方面优于我国部分南方地区(P〈0.05);在认识哮喘的炎症本质、呼气峰流速每日使用、与医生共同制定治疗计划及症状控制、患者对病情的评价方面,与亚太地区、西南地区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与北京人民医院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我院在教育患者规律吸入激素和肺功能检查、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果,影响我院哮喘症状控制的主要原因可能与患者对哮喘炎症本质认识不够、病情估计不足及呼气峰流速每日使用情况不佳有关。  相似文献   

3.
刘慧招 《内蒙古医学杂志》2009,41(11):1318-1319
目的:评价吸入信必可都保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我院40例临床诊断哮喘的住院患者吸入信必可都保治疗,观察患者用药前及治疗后4、12周的临床症状变化、第1s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峰流速值(PEF)、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的变化。结果:通过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肺通气功能,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入信必可都保可有效控制哮喘发作、改善肺功能,具有良好的依存性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雾化吸入速尿防治运动性哮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运动医学界,有一种运动作为诱发哮喘唯一因素的运动性疾病,称为运动性哮喘(EIA),是哮喘的特殊类型,发病地点多在运动场,起病较急,可危及运动员的生命,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了。速尿是一种袢利尿剂,也是15-羟前列腺素脱氢酶抑制剂,吸入速尿后对特应性和非特应性哮喘所致的支气管收缩有对抗作用。目前国内尚未见应用速尿防治EIA的临床报道。我们通过观察患吸入速尿前后、运动前后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fed)及峰流速(PEF)的变化,探讨雾化吸入速尿对EIA的防治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张智莉 《广州医药》1998,29(4):37-38
85例哮喘患儿中治疗组55例,持续必酮碟和间断喘宁喋干粉吸入剂治疗,对照组组30例,用传统间歇方法治疗,用峰流速仪监测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的最大呼气流速(PEFR),显示治疗组治疗后功能优于对照组(P〈0.01)。表明音断吸入喘宁碟控制哮喘症状,缓解期长期吸入必酮碟消炎和降低气道的高反应性,是目前防治哮喘发作的较理想措施。  相似文献   

6.
支气管哮喘阶梯式治疗及系统教育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该文对40以气管哮喘(哮喘)患者按病程严重度分类,采用阶梯式治疗并对哮喘进行系统教育。教会患者如何正确地估计病情,及应用平喘药物,呼气峰流速的测定,如何使用定量雾化器和储雾罐,如何预防哮喘复发等。通过教育显著提高了哮喘地其疾病认识水平,学会在家中监测病情变化,掌握哮喘急性发作或恶化时自己进行简单处理的方法。该研究表明采用哮喘阶梯式治疗,开展哮喘教育是实防治哮喘措施,提高防治水平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19例哮喘患者应用峰流速仪测定峰流速值即(PEF值)、PEF变异率的情况,总结峰流速仪在支气管哮喘管理中的应用体会。结论:正确地使用峰流速仪能较科学地了解病情变化、预防发作、观察药物疗效及指导治疗。每日监测PEF值对发现在出现症状之前的哮喘发作、预防哮喘夜间猝死、发现环境中诱发因素及指导哮喘的管理和治疗均有价值。提示我们应加强对峰流速仪的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6岁以下患儿吸入沙丁胺醇前后肺功能的变化。方法采用潮气呼吸法测定103例6岁以下哮喘患儿的流速-容量环。主要参数为潮气量、吸气时间、呼气时间、呼吸频率、达峰时间比(TPTEF/TE)、达峰容积比(VPTEF/VE)。结果哮喘婴幼儿在吸入沙丁胺醇前后潮气肺功能的各项指标差异无显著性,而3~6岁哮喘儿童吸入沙丁胺醇后潮气肺功能有明显改善。结论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期采用雾化吸入短效β2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对肺功能的改善作用,较大儿童明显优于婴幼儿。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药物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0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药物治疗方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8例给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复方制剂舒利迭雾化吸入,对照组28例单用吸入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粉吸入剂,治疗4周后,观察吸入前后临床症状变化及肺功能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VC(用力呼气肺活量),PEFR(用力呼气峰流速)等指标。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支气管哮喘症状及肺功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肺功能有效率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71%、46%(P〈0.05)。结论:舒利迭相比于单用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粉改善哮喘患者的症状及肺功能更快、更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应用“吸舒”间接吸入喘乐宁的疗效观察镇江第一人民医院儿乎杜萍嘉朱良英我院哮喘门诊在1995年10月至1996年5月之间观察哮喘患儿直接使用定量吸入器(MDI)吸入喘乐宁与加用储雾器———吸舒间接吸入喘乐宁后,症状改善及最大呼气峰流速值(PEFR)改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扎鲁司特对哮喘患者肺功能和生命质量的影响及能否减少糖皮质激素的吸入剂量。方法 :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扎鲁司特 +半量布地奈得 (普米克 )治疗组及全量布地奈得治疗组。测定患者清晨呼吸峰流速 (PEF) /PEF预计值 %及昼夜PEF变异率 % (△PEFR % )。哮喘非急性发作期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扎鲁司特 2 0mg每天 2次 ,一月后评价清晨、傍晚PEF及生命质量变化。结果 :①扎鲁司特 +半量布地奈得吸入治疗组 ,其清晨PEF/PEF预计值 % ,△PEFR %分别高于或低于全量布地奈得吸入治疗组 ,1~ 2天起效 ,约 2周达高峰 ,持续4周以上 ,但差异均无显著性 (均P >0 .0 5 ) ;②扎鲁司特提高哮喘非急性发作期患者的清晨和傍晚PEF值并改善生命质量。结论 :扎鲁司特改善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的通气功能和减少糖皮质激素的吸入剂量 ;改善哮喘非急性发作期患者的通气功能及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PEF监测在儿童哮喘防治中的作用。方法 :对 2 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哮喘住院患儿及其父母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 :对哮喘防治知识了解程度与患者年龄有关 ,知晓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对每日进行PEF监测 ,90 %的患者及其父母缺乏认识和重视。结论 :PEF作为客观的肺功能简易指标 ,可用于监测与评价哮喘轻重程度 ,对降低哮喘发作的次数有重要意义 ,是实现哮喘家庭自我管理的依据。护理人员应重视对患者及其父母进行有关PEF监测的教育。  相似文献   

13.
扎鲁司特对哮喘患者肺功能和生命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扎鲁司特对哮喘患者肺功能和生命质量的影响及能否减少糖皮质激素的吸入剂量。方法: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扎鲁司特+半量布地奈得(普米克)治疗组及全量地奈得治疗组。测定患者清晨呼吸峰流速(PEF)/PEF预计值%及昼夜PEF变异率%(△PEFR%)。哮喘非急性发作期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扎鲁司特20mg每天2次,一月后评价清晨、傍晚PEF及生命质量变化。结果:①扎鲁司特+半量布地奈得吸入治疗组,其清晨PEF/PEF预计值%,△PEFR%分别高于或低于全量布地奈得吸入治疗组,1-2天起效,约2周达高峰,持续4周以上,但差异均无显著性(均P>0.05);②扎鲁司特提高哮喘非急性发作期患者的清晨和傍晚PEF值并改善生命质量。结论:扎鲁司特改善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的通气功能和减少糖皮质激素的吸入剂量;改善哮喘非急性发作期患者的通气功能及生命质量。③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在儿童哮喘缓解期阶梯治疗中,哮喘控制测试(asthma control test,ACT)与最大呼气峰流速(PEF)作用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儿科哮喘门诊就诊的58例哮喘患儿,吸入糖皮质激素(inhaled corticosterids,ICS)进行缓解期的阶梯治疗。要求患儿家庭每日早、晚监测PEF,并以图表形式记录。每月哮喘门诊复诊一次,了解PEF值、PEF占个人预计值的百分比(PEFpred%),PEFpred%≥个人预计值80%为哮喘控制,<个人预计个值80%为哮喘未控制,同时进行ACT问卷,计算得分,<20分为哮喘未控制;20~25分为哮喘控制。结果:ACT评分<20分组与ACT评分20~25分组PEFpre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EFpred%<个人预计值80%组与PEFpred%≥个人预计值80%组ACT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CT评分与PEFpred%具有线性相关关系,P<0.001。结论:ATC评分与患儿的PEF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对于不能监测PEF的婴幼儿哮喘可以用ACT评分作为评估哮喘控制的指标,指导阶梯治疗。  相似文献   

15.
夜间哮喘呼气流速峰值及呼吸驱动昼夜节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夜间哮喘(nocturnal asthma,NA)患者呼气流速峰值与呼吸驱动的昼夜节律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分3组:夜间哮喘组(n=10),哮喘非夜间发作组(n=10),健康对照组(n=10)。采用西德CUSTO肺功能仪及Jaeger呼吸驱动测试仪分别于4时,8时,16时,22时测定肺功能-呼气流速峰值(PEF)及呼吸驱动-气道闭合压(P0.1)。结果:夜间哮喘组和健康对照组PEF均于16时达峰值,4时降到最低,夜间哮喘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健康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哮喘非夜间发作组夜间PEF无降低。3组P0.1均未发现明显昼夜节律。PEF与呼吸驱动亦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夜间哮喘患者PEF呈昼夜节律改变,P0.1未发现明显昼夜节律,且二者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小青龙汤加减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寒饮停肺证对患者肺功能呼气峰流速(PEF)值的影响.方法 将80例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均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加服小青龙汤加减.两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PEF值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EF值均有改善(P<0.01),但治疗组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小青龙汤加减对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寒饮停肺证患者的PEF值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支哮喘急性发作期(中度)患者治疗前后最大呼吸流速与诱导痰ECP浓度变化关系,以及急性发作期诱导痰ECP浓度与PEF(%)的相关性,为指导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提供敏感指标,为进一步评估哮喘病情、支气管哮喘治疗的疗效提供价值更好的指标.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确诊为支气管哮喘急性期(中度)的患者60例,经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3个月前后进行肺功能PEF测定及诱导痰ECP浓度测定.结果 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治疗后较治疗前增加(P<0.05);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治疗后较治疗前ECP浓度水平降低;哮喘急性发作ECP浓度与PEF(%)者有相关性(r=-0.813,P<0.01),呈负相关.结论 根据ECP浓度变化能评估哮喘患者的治疗疗效以及联合使用ECP、PEF%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病情程度进行评估及对治疗疗效进行判定及跟踪.  相似文献   

18.
动态肺量测定在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动态肺量测定技术在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方法建立动态肺量测定技术,对2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每天清晨、下午和入睡前连续14 d动态监测气道功能、症状和情绪.结果白天标准肺功能检查结果正常的支气管哮喘患者,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和最大呼气峰流量(PEF)在夜间和凌晨可出现明显下降.肺功能指标与支气管哮喘症状的相关分析发现,只有7例患者(35%)支气管哮喘症状与FEV1和PEF存在相关关系.4例患者(20%)肺功能基本正常,但有很多症状,症状与FEV1和PEF无相关关系,但与负面情绪相关.另外2例患者(10%)肺功能损害严重,但几乎没有症状.结论动态肺量测定技术能客观反映支气管哮喘患者气道功能的昼夜自然变化,因此可以更准确地反映支气管哮喘的严重程度.动态肺量测定技术结合症状和情绪的同步监测,可以帮助识别出特殊症状感觉类型的支气管哮喘患者.  相似文献   

19.
支气管哮喘患者系统教育和管理效果评估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目的 评价十余年来对哮喘患者进行系统教育和管理的效果。方法 对参加过支气管哮喘教育和管理的 1 2 8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 ,了解其对哮喘的认知水平、用药情况和病情控制水平等 ,并与亚太地区哮喘现状研究 (AIRIAP)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 2 8例被调查哮喘患者的病情程度为轻度间歇期、轻度持续期、中度持续期、重度持续期的分别占 1 8. 8%、2 1 . 1 %、4 6. 9%和 1 3. 2 %。其中 ,认识哮喘炎症本质、认识吸入激素治疗哮喘重要性、了解并注意预防哮喘诱因的分别占85 . 9%、93. 0 %和 76 . 6 %;了解、拥有和每天使用呼气峰流速仪的分别占 71 . 9%、6 1 . 7%和 1 8 .8%;接受过吸入技术培训、认为吸入技术掌握良好的患者分别占 96 . 9%和 93 8%;正在吸入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占 75 %;曾经与医生共同制定治疗计划的占 6 8 .0 %、定期随访率 35. 2 %,自我评价能够配合治疗者占 78 9%,对治疗满意者占 82. 0 %,对医生表示信任者占 90 . 6 %。 1 2 8例哮喘患者近 1个月日间、夜间症状发生频率分别为 4 3. 8%和 33. 6 %;每周至少出现一次昼、夜间症状的患者比例分别为 31 . 3%和 1 4 . 1 %。近一年内因哮喘急诊就医、住院、因哮喘误工患者分别占 1 0. 2 %、4 . 7%和 1 1. 7%;既往曾行肺功能检查者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中血清白细胞介素33(IL-33) 的水平,探讨其与哮喘患者肺功能、免疫球蛋白 E(IgE)的关系及其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50 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实验组,均行肺功能及IgE水平检测,依据血清IgE水平将哮喘患者分为IgE升高组(n=25)和IgE正常组(n=25),另外选取20名健康对照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ELISA 法检测受试者外周血中血清IL-33 水平,比较健康者和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及临床控制期血清IL-33水平、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呼气峰流速(PEF);分析IL-33水平与肺功能和IgE水平的相关性。结果: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IL-33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IgE升高组患者血清IL-33高于IgE正常组(P<0.05);临床控制期患者血清IL-33水平低于急性发作期者 (P<0.05),但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IL-33与患者FEV1和PEF均呈明显负相关关系(r=-0.413,P=0.003;r=-0.504,P<0.001);哮喘临床控制期患者血清IL-33水平与患者FEV1和PEF 亦呈负相关关系(r=-0.386,P=0.006;r=-0.324,P=0.022)。结论: IL-33作为一种炎性因子参与了哮喘的免疫-炎症反应机制,并可能加剧哮喘患者肺功能恶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