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流感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晓蕾  林海洋  张剑珲 《医学综述》2014,(12):2121-2123
基因多态性是决定人体对应激打击和感染的易患性、临床表现严重性及药物治疗反应性差异的重要内在因素。近年来研究发现,基因多态性在流感的病理生理变化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流感发生、发展的过程中,某些关键分子,如炎性因子、模式识别受体、胞内信号转导分子、免疫相关因子等的基因多态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疾病的转归,遗传背景因素在流感发生和转归中的作用同样受到重视。该文就基因多态性与流感的遗传易患性、病情程度和预后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2.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曾多次引起世界性流感大流行并严重危害人类健康。鼻腔直接与外界联通, 是流感病毒进入宿主的首要入口, 其表面的鼻腔黏膜及相应免疫系统是抵抗病原体入侵机体的第一道防线, 在流感预防中发挥着局部免疫并激发整体免疫的作用。从鼻腔黏膜免疫在流感预防中的作用, 以及基于黏膜免疫的中药外用在预防流感的相关研究入手, 探讨中药外用调节鼻腔黏膜免疫以预防流感的优势, 以期为中药外用预防流感提供更多思路。   相似文献   

3.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一种传染性较强的急性传染病。为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探索流感自动免疫的新途径,作好流感的预防工作,我们用气雾免疫方法,对自行制造的流感化学减毒全胚活疫苗免疫后的反应性、生存性及免疫原性进行了观察,现总结报告如下: 材料和方法一、毒种选择和疫苗制造1.毒种来源:系本地区新近分离的A_2湛遂72—39尿液病毒株(E_1,1∶320++)。2.制作方法:基本参照病毒研究所“流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免疫前抗体滴度对流感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寻找流感免疫的敏感人群,为流感的预防接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重复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采集常州、盐城、南京、淮安、宿迁、扬州六地区不同人群免疫前后血清,利用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进行流感HI抗体检测,计算抗体阳转率.结果:甲1型(H1N1)、甲3型(H3N2)与乙型(B)流感HI抗体阳性率存在年龄差异.H3N2流感抗体阳转率婴幼儿组高于其他年龄组:而B型流感抗体阳转率为婴幼儿组低于其他年龄组.在达到保护水平的人群中,随着免疫前抗体滴度的增大,阳转率逐渐减小,用约登指数最大法确定H1N1、H3N2与B型流感抗体不能阳转时免疫前抗体的阈值分别为1:160、1:160和1:80.结论:当H1N1、H3N2与B型免疫前抗体水平超过1:160、1:160和1:80时,进行疫苗接种不能达到预期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5.
从流感病原体侵入人体受到感染,到最早的临床症状开始出现,这一段间隔的时间称为传染病的潜伏期。每一种传染病都有特定的潜伏期范围,流感的潜  相似文献   

6.
流行性感冒(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其发病率、死亡例数以及给个人和社会带来的经济损失始终列于各传染病之首。流感疫苗接种是预防和控制流感的最有效方法。遵义市自从2002年开始使用流感疫苗接种以来,已有562例左右学龄前儿童接种过流感疫苗,为评价其免疫效果,我们于2006年9月-2007年4月在我院防保科接种过流行性感冒疫苗的学龄前儿童中开展了流感疫苗接种后免疫效果调查并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中外健康文摘》2008,5(22):19-19
科学研究已经证实,人体对流感的易感性与食盐摄入量有关。  相似文献   

8.
儿童是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的高危人群,一方面是由于儿童比较聚集,免疫功能尚不成熟,比成人更容易患流感。其中6个月~3岁的婴幼儿易得重型流感,5~20岁的儿童和青少年发病率很高,大约比成年人高1.5~3倍;另一方面,儿童一旦得流感,后果往往比成人更严重,尤其是哮喘及其他慢性肺部疾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及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儿,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如中耳炎、鼻窦炎、腮腺炎、喉炎、支气管炎、肺炎等。据报道,小于6岁的流感患儿急性中耳炎的发生率约在20%以上。因而流感患儿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对改善预后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流感病毒样颗粒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疫苗接种是预防各种类型流行性感冒的理想方式,但流感病毒血清亚型多,变异性强,给流感疫苗的研发带来一定的挑战。病毒样颗粒(VLP) 是含有某种病毒一个或多个结构蛋白的空心颗粒,形态结构上类似完整病毒,具有与完整病毒相似的免疫原性,并通过激活抗原提呈细胞,诱导免疫应答。VLP不含有病毒核酸,不能自主复制,因此无致病性,在疫苗研发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现已有H1N1、H3N2、H5N1、H7N1、H5N3及H9N2型流感VLP合成的报道,动物实验证明这些VLP可诱导产生保护性免疫应答?数种二价(多价)混合流感VLP也被合成并证实在不同亚型流感病毒间具有交叉保护作用。佐剂的使用能够增强流感VLP疫苗的免疫原性。目前的研究表明流感VLP疫苗具有高免疫效价、能有效诱导交叉免疫应答和安全性高等特点,但现有研究大多是动物实验和临床前实验。流感VLP疫苗的安全性、效价及免疫途径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及临床实验的验证。本文就近年来流感病毒样颗粒疫苗的研究进展,从流感VLP的合成和释放、免疫机制、已合成的流感VLP、佐剂的使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流感病毒为战胜人体的免疫系统,引起流感的发热、抽鼻子和肌痛这类人所共知的症状,它几乎每年都重新改变自己。而全世界的病毒检测技术都可预测出哪三种流感病毒株将在流感流行期间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1.
李晓光  陈静  王伟  李璐  林菲  贾莹  张碧莹  胥婕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36):4651-4655
背景 与核酸检测相比,传统快速流行性感冒(流感)病毒抗原检测方法灵敏度偏低,因此需要探索新的流感快速检测方法。目的 探讨免疫荧光法流感病毒抗原检测在流感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分别于2017年7-12月、2019年1-2月选取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感染疾病科发热门诊收治的患者472例,采集其鼻咽拭子。采用免疫荧光法流感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读取仪器(简称Sofia)和传统快速流感抗原检测方法(免疫渗滤法和胶体金法)、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进行病原学检测。结果 472例患者采用RT-PCR方法共检出甲型/乙型流感292例(61.9%),其中甲型流感195例(41.3%),乙型流感94例(19.9%),另有3例同时检出甲型流感和乙型流感。472例患者采用免疫荧光法共检出甲型/乙型流感262例(55.5%),其中甲型流感169例(35.8%),乙型流感93例(19.7%)。以RT-PCR方法为金标准,免疫荧光法、免疫渗滤法、胶体金法检测甲型/乙型流感的灵敏度依次为89.0%、82.9%、84.6%,特异度依次为98.9%、97.2%、93.3%;免疫荧光法、免疫渗滤法、胶体金法检测甲型流感的灵敏度依次为85.4%、79.3%、79.3%,特异度依次为100.0%、99.3%、97.1%;免疫荧光法、免疫渗滤法、胶体金法检测乙型流感的灵敏度依次为93.8%、87.6%、89.7%,特异度依次为99.5%、99.2%、97.3%。以RT-PCR方法为金标准,免疫荧光法对甲型H1流感、甲型H3流感、乙型流感的检出阳性符合率分别为91.8%(56/61)、84.7%(111/131)、94.8%(91/96)。16~20岁、21~40岁、41~60岁、>60岁患者中,免疫荧光法对甲型/乙型流感检测的灵敏度依次为95.6%、90.2%、87.2%、78.4%,特异度依次为100.0%、98.2%、100.0%、100.0%。结论 与传统快速流感病毒抗原检测方法比较,免疫荧光法在甲型/乙型流感的检测中表现出更高的灵敏度,在流感筛查中有一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10月7~11日,第五届国际流感大会在日本冲绳召开,会议的主题是流感的研究和控制。本次会议在以下几个方面给我们留下了较深的印象。一是对流感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主要是变异株相关位点的研究,以及流感病毒对机体免疫的影响、机体的免疫应答等方面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二是如何在制备流感疫苗中对病毒株进行筛选和确定。三是流感的流行病学调查、流感对国家经济和医疗卫生带来的影响及负担方面的研究更加深入和具有说服力。四是各国CDC、学术团体、临床专家和病毒专家在“流感的控制和预防”中所应起到的不同而同样重要的作用。五是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在流感治疗和预防中的重要地位。六是流感大流行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流感是一种对人民健康和抓革命促生产影响很大的常见病多发病。据国内外文献报导,恰当地使用流感减毒活疫苗,可以取得较好的预防效果。1972年10月我们对重点人群五千多人进行了流感疫苗接种,并选部分人进行接种反应和免疫效果观察。材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流感病毒抗原结构的变异和人群中不能迅速产生相应的免疫力形成免疫屏障,是导致流行的因素。1996年国家流感中心曾预测,我国近年可能会出现流感流行。1997年我市出现大量的流感样病人。为了及时掌握疫情动态,提供可靠的防治依据,1998年我  相似文献   

15.
流行性感冒(簡称流感)是由几个型的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世界各地都可发生。平时散发,或者流行,有时呈大流行。是目前唯一可引起世界大流行的传染病。流感的病死率不高,但因患病的人数多,所以因流感而死亡的人数仍不少。如1918年大流行时,死亡二千万人。由于流感病后免疫維持时間短,各型流感之間沒有交叉免疫,因此一个人一生往往不止一次地罹患本病。患病后平均每例誤工五日,对国家經济建設影响就很大。大流行时可使工厂停工、学校停課、部队丧失战斗力,小的城鎮甚至陷于瘫痪。有人称流感为“現代鼠疫”,因此对其危害性不能等閒視之,而应做为重点防治的传染病,认真加以对待。  相似文献   

16.
自2009年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以来,在世界许多地区又推荐孕妇普遍接种流感疫苗预防季节性流感。尽管孕期流感免疫接种已有多年,但在2009年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时孕妇对流感疫苗的接受度还是低,而且孕妇中的免疫接种率始终普遍较低。其普遍提及的原因之一是妇女及临床工作人员担心孕期使用疫苗是否安全。  相似文献   

17.
背景:顾问委员会关于鼓励6~23个月健康婴幼儿接种流感疫苗的政策在2003—2004年流感流行期间发挥了作用,这两年间美国科罗拉多州发生了罕见的严重流感。作者与5个儿科诊所合作尝试在此年龄组实施通用的流感疫苗的免疫接种。目的:①估计在私人诊所健康儿童接受流感疫苗的最大比例;②评价基于登记的流感疫苗接种的提醒物或回想物的有效性;③描述私人诊所实施流感疫苗接种使用的方法。方法:本研究在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市的5个私人诊所进行,采用常用的表格次序系统和免疫登记。尽管免疫实施顾问委员会推荐接种对象是流感期间6~23个月婴幼儿,但…  相似文献   

18.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当前备受关注的一项公共卫生问题。流感病毒的易变异性使其抗原性、毒力和药物敏感性不断改变,且流感感染后出现细菌共感染。加之宿主自身免疫反应与遗传易感性的不同,部分流感易重症化,其病死率之高,仍是临床面临的重大挑战。本文对病毒及宿主因素在流感重症化中的作用,以及抗病毒与免疫辅助治疗有关文献进行综述,旨在为重症流感提供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9.
孔梅  李晓燕 《医学综述》2014,(16):2914-2916
流感病毒感染可引起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因其传播速度较快以及容易变异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命健康。疫苗免疫是防控流感的重要手段,目前广泛应用的传统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在预防流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文对两种疫苗在不同年龄组人群中的免疫保护效果、不良反应以及减轻疾病严重程度等方面的差异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人群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免疫效果情况,为进一步开展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提供依据。方法选用随机采样的方法,对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17~68岁693名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特异性抗体进行调查分析,并收集血液标本,应用人H1N1抗体(IgG)酶联免疫分析试剂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半定量测定人血清中H1N1IgG含量。结果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693人中特异性抗体阳转率为88.74%。接种该疫苗后所产生的特异性抗体,在年龄、性别上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到采样的间隔时间有关,21~70天与71~93天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工作取得了良好免疫效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接种疫苗70天后人体对甲型H1N1流感免疫水平有显著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