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航空性中耳炎38例临床分析毕怀国*航空性中耳炎,是指空勤人员在飞行过程中由于高度的变化而产生的大气压变异,使耳鼓室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不平衡,致使鼓膜向外膨隆(飞机上升时)或内陷(飞机下降时),出现耳内疼痛、听觉障碍及耳鸣等症状。本组38例是自1982...  相似文献   

2.
生活信息     
感冒乘飞机要护耳很多人坐飞机时都有这样的体验:在飞机起飞或降落时出现双耳发闷、耳鸣、耳痛、眩晕,一般很快就能缓解。而感冒时乘坐飞机,这种情况可能会持续加重,甚至形成航空性中耳炎。  相似文献   

3.
很多人坐飞机时都有这样的体验:在飞机起飞或降落时出现双耳发闷、耳鸣、耳痛、眩晕,一般很快就能缓解。而感冒时乘坐飞机,这种情况可能会持续加重,甚至形成航空性中耳炎。  相似文献   

4.
何治兴 《云南医药》1996,17(1):71-72
外伤性中耳积液3例报告何治兴中耳积液常发生于航空性中耳炎,咽鼓管阻塞,急性中耳炎未愈,病毒感染,过敏,裂腭手术。我们在诊治各类耳外伤病人中发现因耳挫伤引起中耳积液3例,较少见特报道如下。例1,男,20岁。左耳被拳击伤后感耳痛、耳闷、耳鸣,听力下降7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010年采用鼓膜置管术治疗的65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鼓膜置管术治疗的效果。结果鼓膜置管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总有效率97.4%。治疗无效的2耳分别因鼓膜菲薄、过度内陷引起脱管和带管期间感冒未得到有效控制引起化脓性中耳炎。结论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具有安全、操作方便、视野清晰、实用性强等优点,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结合滴鼻剂等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并与其他抗茵药物对照,比较其疗效.结果:大环内酯类药物结合滴鼻剂等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有效率为86.5%,高于对照组67.3%(p相似文献   

7.
渗出性中耳炎是一种常见疾病。本病似有增多倾向,多在儿童发生。许多学者认为本病主要为一种中耳粘膜病变,在粘膜上皮病变时,血管通透性增强,粘稠度增加,粘液流动紊乱,分泌性上皮引起渗出及分泌而致积液,非化脓性。本病名称甚多;如渗出性中耳炎、浆液性中耳炎、中耳卡他、鼓室积液、变态反应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胶粘性中耳炎或咽鼓管炎……等。其病因:咽鼓管机能障碍、感染、变态反应、植物神经紊乱等学说。祖国医学认为中耳积液系外因:风热或湿浊之邪壅塞清窍,内因:肺、心、肝等经湿热上迫,邪结于耳窍,可致耳聋、耳鸣,中耳积液之说。  相似文献   

8.
<正>分泌性中耳炎有多种名称,分别为:非化脓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浆液性中耳炎、渗出性中耳炎[1],该病的临床主要症状为耳内部有闷胀感、堵塞感、耳鸣和听力减退等[2-3]。该疾病主要分为急性和慢性2种,慢性主要是急性病症未能得到及时和正确的治疗而导致,又或是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反复发作而衍化[4-5]。该疾病的发病率儿童要显著高于成年人,该病也是导致儿童听力减退的一个主要原因。如果治疗不及时  相似文献   

9.
结合临床经验阐述影像学在慢性中耳炎中的诊断价值.通过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胆脂瘤型中耳炎等颞骨CT影像诊断的特异表现进行剖析,从慢性中耳炎症状影像研究中发现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具有解剖参数间关系失衡的特点;影像发现鼻腔、鼻窦病变与慢性中耳炎的发生及进展显著相关;对咽鼓管上隐窝结构影像诊断可判别不同类型中耳炎疾病...  相似文献   

10.
航空性中耳炎又名气压损伤性中耳炎,是飞行员的一种多发病。在飞行中由于高度的变化而产生的大气压力变异,致使鼓室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不平衡,由此而产生中耳的急性或慢性的损伤性反应,出现耳痛、听觉障碍及耳鸣者,称之为气压损伤性中耳炎。 (一)飞行中咽鼓管对鼓室气压的平衡作用鼓室是一个密闭气腔,借咽鼓管向外界开通以平衡气压,正常人平均每分钟作吞咽动作一次,以开放咽鼓管使鼓室内气压得到调整。当飞行上升时,外界气压降低,鼓室内气体膨胀,压力高于外界,形成正压,使鼓膜向外膨隆。实验证明:当减压3-5mmHg,即相当于飞行上升36-59米(110-180ft)  相似文献   

11.
曹辉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0):3119-3120
分泌性中耳炎作为临床常见中耳非化脓性炎症,又称卡他性中耳炎、渗出性中耳炎,患者主要表现为听力下降、耳鸣及耳痛[1].临床传统治疗多采用抗生素及地塞米松、泼尼松等激素短期治疗,但是疗效不佳[2].近年来,咽鼓管吹张、鼓膜切开、鼓室置管等外科手术治疗越来越多的运用到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3].笔者采用经耳内镜鼓膜置管治疗,取得显著治疗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中耳积液(包括浆液、黏液或浆—黏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炎性疾病。分泌性中耳炎分为急性和慢性2种。凡分泌性中耳炎病程达3~6周以上者称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小儿发病率较高,是患儿常见疾病,也是导致耳聋原因之一,特别是农村儿童,主诉、症状未能引起父母重视,使病情加重,而引起耳聋后果。现将我科2004—2009年40儿童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诊断和  相似文献   

13.
李建华 《医药世界》2010,(8):886-886
分泌性中耳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疾病之一,是以鼓室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症疾病,可分为急、慢性两种。目前认为分泌性中耳炎主要由咽鼓管功能障碍、感染和免疫反应等因素引起。我科2006—08—2010—04共收治分泌性中耳炎患者64例(72耳),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SOM)是一个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着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儿童是一个特殊的中耳炎易发人群。儿童中耳炎有许多与成人不同的特点,而且儿童中耳炎对听力平衡、语言、智力和情感的发育有影响,且与成年后的粘连性中耳炎、化脓性中耳炎密切相关。分泌性中耳炎如果未得到及时的治疗,耳内的液体未完全吸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选择地塞米松+氨溴索鼓膜穿刺灌洗法对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加以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190例作为本次实验对比观察对象;观察组95例以及对照组95例患者的分组依据为分泌性中耳炎治疗方法的不同;观察组:地塞米松+氨溴索鼓膜穿刺灌洗;对照组:地塞米松;通过对比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优良率,以突出地塞米松+氨溴索鼓膜穿刺灌洗法临床联用价值。结果在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优良率方面,两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之间凸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治疗方法选择地塞米松+氨溴索鼓膜穿刺灌洗,可以确保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优良率获得显著提高,最终显著促进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研制钛金属通气管在治疗分泌性中耳炎中的优点。方法研制新型钛通气管治疗30耳分泌性中耳炎,并与陶瓷通气管进行比较。结果该钛通气管具有组织相容性佳、有效通气面积大等优点。结论新型钛通气管不容易堵管、不易脱管,是一种理想通气管,特别适用鼻咽癌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  相似文献   

17.
慢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鼓膜或深达骨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或非化脓性疾病的总称,包括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平时生活上注意做好耳保健,可有效预防中耳炎。  相似文献   

18.
曼鹿 《医药世界》2005,(10):66-67
别忽视秋冬季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不是由于细菌等微生物感染引起的耳部急性炎症,它以鼓室内积液引起听力减退为主要特征。在秋冬季节.它是比较常见的耳部疾病之一。是什么原因引起分泌性中耳炎的呢?我们要从耳部的解剖结构说起。  相似文献   

19.
分泌性中耳炎是耳鼻咽喉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鼓膜置管术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有效方法.我院于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采用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治疗分泌性中耳炎89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腺样体是儿童分泌性中耳炎重要发病环节之一,腺样体切除为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常用方法.为分析腺样体肥大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中的致病作用以及腺样体切除术在该病治疗中的作用,本文回顾了我院1995~2002年行腺样体及扁桃体切除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35例,旨在对腺样体切除术在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中的作用进行总结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