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生化血液标本检验前的质量控制方法展开观察与分析,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进行生化检验的1500例血液标本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中130例检验不合格的血液标本,并分析生化血液标本质量受到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在130例生化检验不合格的标本中,溶血标本由44例,占33.8%;标本量较少的有23例,占17.7%;标本的放置时间过长的有20例,占15.4%;餐后抽血16例,占12.3%;将EDTA2K混进血清标本中有8例,占6.2%;在输液中同侧手臂采集的血液标本有4例,占3.1%;另有15例因其他因素导致检验不合格,占11.5%。结论生化检验人员应深入分析血液标本检验前受到的各种影响因素,将薄弱环节找出,并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改进措施,从而充分促进生化血液标本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钱榕  黄智君  彭继红 《江西医药》2006,41(12):1031-1032
目的 总结血液标本检验的质量控制管理经验。方法 对检验人员资质;建立实验SOP文件;血液标本采集、接收;检验试剂;检验用仪器设备;检验工作环境;检验操作;检验原始记录;室内质控和富间质评等9个方面进行血液标本检验的质量可得到控制。结果 血液标本检验的质量控制,做到有序化、规范化、标准化。结论 有序化、规范化、标准化操作为临床提供了安全可靠的血液及血液制品。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血液标本采集控制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分析血液标本采集时间,采集部位,送检时间以及标本溶血对检验结果的影响。结果血液标本采集时间,采集部位,送检时间以及标本溶血等均会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结论为确保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及真确性,我们应严格控制标本采集过程,减少采集过程引起的误差。  相似文献   

4.
对检验标本的实验前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5.
分析标本采集前准备工作、标本采集中和标本采集后处理3个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总结这3个环节应注意的事项,确保血液标本检验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液标本采集对于检验结果的影响,建立规范化标本采集规范。方法实验室血液标本200份,分别从采集时机、采集部位、送检时间以及标本溶血4方面探讨血液标本采集对于检验结果的影响。结果采集时机、采集部位、送检时间以及标本溶血对于临床生化检验结果具有明显影响。结论血液标本质量直接影响着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正确的血液标本采集是确保检验结果可靠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曲淑杰  别毓舒  赵树波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1):696-696,F0003
<正>准确的检验结果对疾病的诊断和疗效的观察有着重要的价值,因此,为了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在检验医学中必须实施全程质量控制。标本采集是质量控制中的关键环节。由于涉及的范围广,仅从临床工作中常见的几个方面进行论述。体位:直立位或坐立位血浆总量比卧位减少12%左右,导致血浆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先进仪器在各医院的临床检验工作中的普遍应用,以及室内、室间质控的进一步完善,实验室的检测水平正日益提高。但是,就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三个阶段的质量控制体系来说,目前,最薄弱的就是分析前阶段的质量保证工作。检验质量仅仅依靠实验室精密的仪器或娴熟的技术是不够的,因为,即使最精密的仪器设备也难以弥补分析前标本采集不当而造成的误差或差错。因此,正确的标本采集是保证检验质量的前提。  相似文献   

9.
10.
<正>要保证临床实验室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关键在于血液标本质量的高低。检验信息正确、有效的先决条件是保证分析前阶段质量控制,也是临床实验室质量保证体系中的关键环节[1]。《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具体要求》(ISO15189:2003)中提出了"分析前阶段"的概念为"从临床医师开出医嘱起始,按时间顺序,包括提出检验要求,患者的准备,原始标本的采集,运送到实验室并在实验室内传  相似文献   

11.
浅谈临床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检验分析前阶段的质量控制工作。方法分析包括检验要求、患者准备、样本采集及运送等过程对检验分析的影响。结果临床医师、护士、检验人员对检验分析前工作的重视、沟通、配合对消除影响因素至关重要。结论检验前阶段的质量保证工作是保证为临床提供准确、有效的检验信息,因此,应建立和健全检验前的质量保证体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生化标本检验前的质量控制方法,以此提高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检验科1000例生化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对生化检验结果出现异常现象的患者进行统计,并且分析其出现异常现象的原因。结果 50例患者的标本检测结果不合格,所占比例为5%。其中,标本量较少是造成标本检测结果不及格的重要原因,所占比例为30%,其次为标本放置时间较长、标本溶血、餐后抽血、血清中含有EDTA-K2抗凝剂存在问题以及采血位置存在问题等。结论生化标本检验前的质量控制会对生化标本检测的准确性造成较大影响,要对每个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以此来将临床生化检验的准确性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回顾性分析导致检验前生化标本出现质量问题的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检验科的生化标本共2500例作为回顾性分析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症状不相符或者结果异常的样本数和其结果异常的原因。结果在2500例生化标本中有109例标本出现与临床症状不符或者是标本不及格,不及格率为4.36%。其中有30.28%是由于标本量少,有19.27%的标本是由于放置时间过长;而17.43%的标本是由于标本溶血以及餐后抽血所导致的。结论生化标本检查前的质量控制是影响影响生化标本检测结果正确性的重要环节。其中涉及到患者,护理工作人员对标本的采集,标本的运送时间,标本的处理等。做好每个环节的质控,提高生化标本的检测水平,为患者提供可靠的临床检查数据。  相似文献   

14.
李用钊 《北方药学》2014,(4):169-169
目的:质量是检验科生存的基础,检验前质量差错占检验科差错很大比例。做好检验前质量控制,提高检验前质量。方法:通过分析检验前质量影响因素,积极与临床沟通,使全员质控、全程质控落实到工作中。结果:全员提高质量意识,提高标本质量。结论:只有通过医、护、技各方面的相互协作,杜绝标本采集缺陷,才能提高检验前质量,确保检验准确。  相似文献   

15.
医学检验的标准化首先应从采集与处理的规范化开始。为使检验结果有效地服务临床,使标本的采集按质量控制的要求进行,为分析中、分析后的质量控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临床检验的目的是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实验诊断依据,为了获得准确可靠的实验数据,在检验医学中必须坚持全面质量控制。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医护工作者对这些因素缺乏深入的了解,这样使得标本分析之前就已经潜在着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给疾病的诊断带来错误依据。本文拟综合国内近期血液标本分析前的有关注意事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医学检验工作中应加强对分析前的质量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各种进口检验仪器的引进和应用,检验领域不断扩大,检验项目不断增多,为确保检验质量,各医院检验科都相继开展了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问质量控制,使检验质量明显提高。但在检验工作中,除了开展室内及室间质量控制外,分析前的质量管理仍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液标本分析前的质量管理对血液检验结果的影响和提高血液检验项目结果准确、可靠的有效途径。方法:对50例血液检验异常结果在第一时间段内重新采样检查,对前后两次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查找可能导致检验结果失真的原因。结果:检验分析前标本质量失控占80%。结论:血液标本分析前的质量管理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的前提和基础,医生、护士、患者是检验分析前检验质量控制的核心要素。  相似文献   

19.
谈血液标本采集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液标本的采集程序要规范。采集者必须了解检验目的,明确标本类别以及采血前患者的某些行为,标本的送检要及时,以保证检验质量,增加临床确诊率。  相似文献   

20.
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血液安全的问题也受到了社会的关注及有关部门的重视.只有加强血液检验的质量控制,才能使血液检验水平得到有效提升.本文分析了检验科血液检验的质量控制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