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强化医务人员手卫生和控制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方法采用强化培训和强制干预措施,以本医院重症监护病房为对象,用前瞻性方法对实施干预措施前后医院感染情况进行了监测。结果干预措施前的2007年,本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率为42.7%;干预措施后的2008年,医院感染率为27.36%,同比下降15.36%。干预措施后,医院感染致病菌分离率有所下降,以革兰阳性菌下降明显。结论加强手卫生管理,强制实施手卫生干预措施,可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重症监护病房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及其对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采用加强手卫生干预措施,改善手卫生设施、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结果经过1年手卫生干预措施,本医院ICU医院感染率由2007年的42.70%下降到2008年的27.36%。采取干预措施之后,ICU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明显加强,各种手卫生指征执行率明显提高。干预后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率由59.0%提高到80.8%,所有手卫生指征执行率都有明显提高。结论有效手卫生控制,可明降低医院ICU感染率。  相似文献   

3.
刘晖  罗龙金 《护理研究》2015,(6):746-748
[目的]探讨手卫生综合干预对产科医院感染发生率及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通过采取医院感染管理科参加业务院长查房、加强宣传、加强培训、质量考核等综合干预措施,比较干预前后医院感染发生率、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手卫生用品消耗量及手微生物培养结果。[结果]手卫生综合干预后,产科医院感染发生率由1.85%降低到0.79%,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由43.31%提高到80.91%,手微生物监测合格率由91.42%提高到98.34%,手卫生用品消耗量也明显增加。[结论]手卫生综合干预可有效降低产科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相似文献   

4.
医院中医务人员手上携带病原菌是医院感染主要致病菌,在从事医疗活动中由医务人员传播细菌造成的医院感染占30%左右。手卫生是预防医院感染最重要、简单、经济有效的控制措施,加强医务人员洗手,可有效降低医院内感染发生情况。我院于2011年10月~2012年2月对医生手卫生情况进行调查干预,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众多研究表明,医疗机构中医务人员手上携带的病原菌是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因此,医务人员正确洗手是预防医院感染传播、保护患者,避免交叉感染的重要环节之一。手的清洁和消毒是降低医院感染最基本、最简单和最重要的措施之一,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率可以有效地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为了解我院医务人员手卫生情况,随意发放无记名调查表,对医生和护士洗手执行情况与依从性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基于世界卫生组织(WHO)多模式手卫生促进策略干预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预防医院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NICU医务人员24名、新生儿15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实施WHO多模式手卫生促进策略时间分为干预前(2016年1—12月) 72例、干预后(2017年1—12月) 78例。干预前采用医院院感督导、全员培训等常规措施,干预后联合应用基于WHO多模式手卫生促进策略进行干预。比较两组医务人员手卫生知信行水平、关键时间节点手卫生依从性、患儿医院感染率。结果 WHO多模式手卫生促进策略干预后,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态度、行为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均P 0. 05);直接接触患儿前、进行清洁或无菌操作前、直接接触患儿后、接触患儿分泌物后、接触患儿周围环境及物品后手卫生依从率明显高于干预前(P 0. 05);患儿皮肤感染、脐部感染、呼吸道感染等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干预前(均P 0. 05)。结论实施基于WHO多模式手卫生促进策略的干预措施,有助于促进NICU医务人员手卫生知信行能力的养成,增强其关键时间节点手卫生依从行为,降低NICU患儿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规范医务人员手卫生,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确保医疗安全。方法分三阶段,对全院手卫生设施、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手卫生依从性以及基础知识等方面进行检查、培训和整改。结果通过采取干预措施,各科室手卫生设施、全院医务人员手卫生状况明显改善。结论遵循PDCA循环原理,对全院医务人员手卫生实施干预后,医务人员手卫生基本规范,但还需常抓不懈,继续督查。  相似文献   

8.
医务人员139名正确洗手依从性调查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多研究表明,医疗机构中医务人员手上携带的病原菌是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1].因此,医务人员正确洗手是预防医院感染传播、保护患者,避免交叉感染的重要环节之一.手的清洁和消毒是降低医院感染最基本、最简单和最重要的措施之一,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率可以有效地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2].为了解我院医务人员手卫生情况,随意发放无记名调查表,对医生和护士洗手执行情况与依从性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在ICU医院感染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医院60名ICU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选取3个阶段进行,2016年6~9月为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前,2016年10月~2017年1月为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过程,2017年2~5月为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后。管理措施包括加强手卫生管理知识培训、加强手卫生设施配置及加强手卫生监督管理等。比较3个阶段手卫生管理效果,统计3个阶段由入选的60名医护人员负责的ICU住院导管留置患者相关感染发生率及多药耐药菌检出率。结果:管理前、管理中及管理后医护人员对手卫生的认知度、手卫生执行率及洗手合格率均依次明显升高(P0.05),且平均每日洗手次数、每月洗手液消耗量均明显增加(P0.05)。3个阶段ICU住院的尿道插管留置≥7 d的患者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管理前、管理中、管理后中心静脉置管≥7 d患者感染率(12.70%、6.58%、1.47%)依次明显降低(P0.05)。管理后检出率与管理前、管理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可有效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率及合格率,对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医院感染是当今世界公共关注的重点,医务人员手携带的病原菌是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提高手卫生执行率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医务人员手卫生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措施之一,简单而实用,但执行率普遍较低,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仅为50%[1,2].对此作者就本院门诊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掌握情况及医务人员在接触病人前后手卫生执行情况调查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ICU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现状,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专业感染控制人员参照世界卫生组织(WHO)手卫生指南推荐的5个手卫生时刻,现场隐蔽性观察研究对象一个完整的操作,并记录ICU医务人员手卫生指征总数、手卫生执行次数、手卫生执行规范次数,手部细菌菌落培养进行数据分析,总结依从率、正确率,分析各相关因素,针对各类因素实施相关干预措施。结果采取干预措施后,ICU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正确率明显提高,手卫生执行率由67.5%提高到90%,正确率由66.8%提高到94%,ICU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后的4~6月,ICU医务人员手部细菌培养菌落数低于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前的1~3月。结论采取积极全方位干预措施,能有效提高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医务人员手卫生监测不合格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查找医务人员手卫生不合格的原因,以提高手卫生质量,预防医院感染。方法采用棉拭涂抹采样方法和活菌计数方法,在2005年1~2月和3~12月分2次对丽水市中心医院重点科室医务人员手卫生进行了检测。结果全年共监测医务人员手172人次,合格率为94.8%;年初检测总合格率为79.3%,之后检测总合格率为97.9%。新生儿室2005年初检测全部不合格,ICU合格率较低,从肥皂中查到致病菌。手术室、产房、血液透析室和供应室检测均达到合格要求。采取改进措施并加强管理之后,于2005年底进行重复检测,这些重点科室医务人员手卫生合格率得到很大提高,仅产房和供应室及血液透析室各有1人次不合格。结论丽水市中心医院重点科室部分人员手卫生存在不合格现象,采取改进措施后,医务人员手卫生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比较干预前后6个重症监护病房的手卫生依从率,评价强化教育培训降低院科两级手卫生依从性的作用。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手卫生依从性观察方法,由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和临床科室手卫生观察员同时观察我院6个重症监护病房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情况,比较强化教育培训干预前(2013年1~6月)、干预后(2013年7~12月)手卫生依从性结果。结果院科两级观察手卫生依从率由培训前的(27.87±8.35)%降低为培训后的(3.60±4.32)%(P<0.001)。结论强化临床科室手卫生观察员的教育培训可有效降低院科两级的手卫生依从性。  相似文献   

14.
我国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医务人员的手传播是引起医患之间交叉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是医院感染传播的重要媒介。但通过正确的手卫生可以显著减少手上的潜在病原体,可以有效地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因此手卫生又成为降低医院感染的一个基本措施。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患者安全世界联盟召开全球手卫生研讨会,旨在如何提高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的执行率。手卫生已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和重视。现就我国医务人员手卫生的现状展开阐述,讨论如何改进措施,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实施后,本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本医院临床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率和洗手方法的正确性及其效果进行了调查。结果经过与贯彻手卫生规范前后比较,本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从30.49%提高到51.08%,医务人员六步洗手法正确率从38.18%提高到70.91%,医务人员手卫生质量监测合格率从85.83%提高到94.17%。结论通过贯彻手卫生规范和实施干预措施,医务人员手卫生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医院手卫生设施得到改善,手卫生执行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临床医护人员手卫生措施执行现状,探讨提高手卫生执行率的方法。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本医院医务人员开展手卫生知识培训前后手卫生措施执行情况作比较观察。结果培训之前,医护人员对六步洗手法知晓率为49.42%,对手消毒剂知晓率为38.76%,洗手指征知晓率为40.12%,手卫生执行率为23.32%。培训之后,医护人员对六步洗手法知晓率为94.19%,对手消毒剂知晓率为95.93%,洗手指征知晓率为97.29%,手卫生执行率为57.51%。结论医务人员对手卫生知识了解甚少,经过专项培训明显提高了手卫生知识的知晓率和执行率,为提高手卫生措施执行率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7.
医院感染是当今世界公共关注的重点,医务人员手携带的病原菌是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提高手卫生执行率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医务人员手卫生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措施之一,简单而实用,但执行率普遍较低,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仅为50%。对此作者就本院门诊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掌握情况及医务人员在接触病人前后手卫生执行情况调查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执行情况,进一步加强教育和持续监管,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和正确率,为预防感染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黔江中心医院2012~2014年重症监护室、手术室、放射科、供应室4个临床科室,90名高、中、初级职称医护人员进行了手卫生规范进行调查,采用了SPSS14.0统计学软件包处理数据分析。结果通过强化教育和持续监管,医护人员手卫生知识培训考核合格率,高级职称由16.67%提高至47.62%;中级职称由33.33%上升至67.65%;初级职称由26.19%上升至74.29%;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手卫生正确率,逐年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手卫生管理,充分发挥医院感染管理三级网络监控及感控小组成员作用,强化监管,定期组织专题培训,可规范医务人员手卫生行为,减少医院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ATP生物荧光检测法对医务人员手卫生质量进行检测,探索手消毒效果快速评价方法。方法采用ATP生物荧光法,对某医院医务人员洗手效果进行检测,并实施有效干预措施,评价手卫生质量。结果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使得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知晓率由45.29%上升到92.67%,手卫生依从性从36.84%上升到95.45%。通过ATP荧光仪检测证明,实施干预措施后手消毒合格率从20.00%上升到90.00%。结论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可明显改善医务人员手卫生知晓率、依从性和手卫生效果,ATP生物荧光检测法可用于手卫生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ATP生物荧光检测法对医务人员手卫生质量进行检测,探索手消毒效果快速评价方法。方法采用ATP生物荧光法,对某医院医务人员洗手效果进行检测,并实施有效干预措施,评价手卫生质量。结果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使得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知晓率由45.29%上升到92.67%,手卫生依从性从36.84%上升到95.45%。通过ATP荧光仪检测证明,实施干预措施后手消毒合格率从20.00%上升到90.00%。结论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可明显改善医务人员手卫生知晓率、依从性和手卫生效果,ATP生物荧光检测法可用于手卫生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