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肉豆蔻饮片炮制前后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对肉豆蔻饮片炮制前后的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其生品与炮制品中提取挥发油。采用GC-MS测定各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并对其进行鉴定。结果:肉豆蔻经炮制后挥发油成分发生了质和量的变化,有13个新成分增加,4个成分消失,止泻成分甲基丁香酚、甲基异丁香酚含量增加,毒性成分肉豆蔻醚、黄樟醚含量降低。结论:肉豆蔻采用水浸泡麸煨最佳炮制工艺具有一定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细辛中黄樟醚、肉豆蔻醚、甲基丁香酚、细辛脑四种挥发油成分以及黄樟醚活性中间体和肉豆蔻醚活性中间体同CYP1A2酶的作用方式。方法:通过"Cocktail"探针底物法筛选细辛挥发油成分对CYP1A2,CYP2D6,CYP2E1,CYP3A4和CYP2C19 5种人肝微粒体酶的抑制作用。采用半柔性分子对接的方式研究挥发油成分及中间体与CYP1A2酶的结合能力。结果:结果表明挥发油成分对CYP1A2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分子对接评分结果分别为3. 048 7 kcal·mol~(-1)(黄樟醚),6. 016 4 kcal·mol~(-1)(肉豆蔻醚),16. 969 2 kcal·mol~(-1)(甲基丁香酚),16. 013 8 kcal·mol~(-1)(细辛脑),23. 923 3 kcal·mol~(-1)(黄樟醚活性中间体)和25. 594 3 kcal·mol~(-1)(肉豆蔻醚活性中间体)。结论:分子对接结果表明黄樟醚中间体和肉豆蔻醚中间体与CYP1A2酶的结合能力最强。进一步确定了黄樟醚和肉豆蔻醚是CYP1A2酶的基于机制性抑制剂,与本课题组前期的IC_(50)-shift及谷胱甘肽捕获实验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3.
不同产地细辛挥发油的GC-MS分析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目的:采用GC-MS法分析3个不同产地细辛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其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细辛挥发油,经正己烷萃取后,采用GC-MS法分析鉴定细辛中主要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并进行比较。结果:3个不同产地的细辛挥发油中,共鉴定出18种相同成分,主要包括甲基丁香酚、黄樟醚、爱草醚、3,5-二甲氧基甲苯、α-蒎烯、β-蒎烯、3-蒈烯、优香芹酮、肉豆蔻醚和榄香脂素。结论:3个产地细辛挥发油主要成分为甲基丁香酚、黄樟醚、3,5-二甲氧基甲苯等,但各种成分比例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
肉豆蔻与肉豆蔻衣及其炮制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肉豆蔻与肉豆蔻衣及其炮制品中挥发油、肉豆蔻醚、黄樟醚、甲基丁香酚等成分的含量;脂肪油组成及含量;并用薄层色谱法比较了各样品挥发油的组成及肉豆蔻精的存在。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肉豆蔻饮片及其标准汤剂挥发性成分差异性进行分析.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肉豆蔻饮片与标准汤剂中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定,按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挥发油中化学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15批肉豆蔻饮片标准汤剂挥发油含量范围为0.324%~0.688%,转移率范围为5.06%~10.00%,平均转移率为7.23%,标准偏差为1.5%.肉豆蔻饮片与标准汤剂中挥发油中共鉴定出32种共有成分,分别占各自挥发性成分总量的78.2%和79.17%.两者的主要成分均为肉豆蔻醚、α-蒎烯、伪柠檬烯、(-)-4-萜品醇、γ-松油烯、黄樟素、甲基丁香酚、松油烯、榄香素.实验结果表明肉豆蔻饮片与标准汤剂中挥发性成分组成与相对百分含量差异不明显.结论:该研究为肉豆蔻配方颗粒中有效挥发性成分制备工艺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肉豆蔻挥发油β-CD包合物所含化学成分,并初步认识肉豆蔻抗抑郁作用的物质基础。方法:利用GC-MS法对肉豆蔻挥发油β-CD包合物进行化学成分检测以及对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抑郁模型给药组的大鼠血清、大脑进行生物样本分析。结果:在肉豆蔻挥发油β-CD包合物中共指认30种化合物,在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抑郁模型给药组大鼠的血清中指认了α-蒎烯(à-Pinene、á-pinene)、α-水芹烯(α-Phellandrene)、-萜烯(-Terpinene)、4-萜烯醇(Terpinen-4-ol)、黄樟醚(Safrole)、肉豆蔻醚(Myristicin)、-细辛醚(-Asarone)共8种化合物,在脑组织中指认了α-水芹烯(α-Phellandrene)、o-伞花烯(o-Cymene)、4-萜烯醇(Terpinen-4-ol)、黄樟醚(Safrole)、肉豆蔻醚(Myristicin)、-细辛醚(-Asarone)共6种化合物。结论:肉豆蔻抗抑郁活性可能是多种物质综合作用的结果,其关键活性成分可能为透过血脑屏障而进入脑组织的化学成分:α-水芹(α-Phellandrene)、o-伞花烯(o-Cymene)、4-萜烯醇(Terpinen-4-ol)、黄樟醚(Safrole)、肉豆蔻(Myristicin)、-细辛醚(-Asarone)。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不同产地细辛挥发油主要化学成分的差异,为细辛的鉴别及开发利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细辛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分析鉴定,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化学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7个不同产地细辛挥发油中共鉴定了55种化合物。主要有效成分为甲基丁香酚、黄樟醚、3,5-二甲氧基甲苯、1,2,3-三甲氧基-5-甲基苯、肉豆蔻醚和榄香素等。不同产地细辛挥发油的有效成分含量具有一定的差别。其中延边产细辛挥发油的主要药理活性成分甲基丁香酚的含量最高,能达到47.58%,且含毒性成分黄樟醚和肉豆蔻醚相对较低。结论延边产细辛作为一种传统的道地药材,可能具有良好的镇咳、祛痰、镇静、镇痛等治疗效果,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长形肉豆蔻为肉豆蔻科植物长形肉豆蔻Myristica argent-ea.Warb.的干燥种仁.同肉豆蔻具有相似的功效,温中行气,涩肠止泻.用于脾胃虚寒,久泻不止,脘腹胀痛,食少呕吐.在印度尼西亚市场上圆形的肉豆蔻(Myristica fragrans Houtt.)常作香料,而长形则作为药用,并且长形肉豆蔻在性状上与肉豆蔻较为相近,其主要成分为挥发油和脂肪油等,据文献报道止泻成分为甲基丁香酚和异甲基丁香酚,毒性成分为黄樟醚 [1,2]故本试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甲基丁香酚,异甲基丁香酚、黄樟醚为指标,测定长形肉豆蔻及其炮制品中这3种成分的含量变化,方法简便、灵敏、准确,为建立科学的长形肉豆蔻及其炮制品的质量标准及炮制原理解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北细辛再生植株形态结构,并通过GC-MS法分析其挥发油成分。方法常规石蜡切片法观察再生植株解剖结构。微波辅助萃取法提取挥发油后,GC-MS法对其进行分离鉴定。结果北细辛再生植株无地上茎,具有多数不定根,2枚真叶基生;根为三原型,由表皮、皮层、中柱3部分组成;叶柄维管束由基部到上部具有3-5-3的规律。再生植株与原植株根中挥发油成分相同,均以甲基丁香酚和黄樟醚为主;两者叶中挥发油成分不相同,其中前者相对含有量较高的为黄樟醚和甲基丁香酚;后者黄樟醚相对含有量极低,并且未检测出甲基丁香酚。结论北细辛再生植株未发生明显表型变异,其挥发油主要成分为黄樟醚和甲基丁香酚。  相似文献   

10.
五种金粟兰属植物挥发油成分及其抗真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松林  乔传卓 《中药材》1992,15(7):28-31
本文对五种金粟生属植物挥发油成分进行了GC-MS分析和抗真菌活性的研究。初步鉴定出53种成分,并发现五种植物挥发油都具有一定的抗真菌活性。  相似文献   

11.
《中成药》2019,(12)
目的应用GC-MS法分析七十味珍珠丸(珍珠、檀香、降香等)中挥发油、脂溶性成分。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溶剂萃取法分别提取挥发油、脂溶性成分后,GC-MS法进行鉴定,并测定其相对含有量,再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 3个不同厂家9批丸剂中鉴定出143个化合物,匹配度在90%以上的有82个,不同厂家或同一厂家不同批号丸剂中化合物种类、相对含有量均有差异。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后,相对含有量最高的4种挥发油为丁香酚(26.35%)、壬烷(8.69%)、1,1,3-三甲基环己烷(6.35%)、β-桉叶醇(5.22%),8批样品分为6类;溶剂萃取法提取后,相对含有量最高的4种脂溶性成分为亚油酸(36.29%)、亚麻酸(15.74%)、丁香酚(9.93%)、肉豆蔻酸(9.76%),6批样品分为5类。结论七十味珍珠丸中挥发油、脂溶性成分以亚油酸、丁香酚、亚麻酸、肉豆蔻酸为主。  相似文献   

12.
除去细辛挥发油中有害物质黄樟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国琴  周俊 《中成药》1997,19(7):37-37
细辛为马兜铃科植物迁细辛AsarumheterotropoidesFschm,var.(mandsh-turicumkifag)或华细辛(Asarumstkboldiimig.)的带草全根。含有挥发油,主要成分为甲基丁香酚、黄樟醚、按油精、细辛酮、细辛醚等,根据药理研究,细辛挥发油具有解热,镇痛、抑菌等作用,但其中黄樟醚有使动物呼吸中枢麻痹及致癌作用。['"]本文通过分段蒸馏,提取挥发油测定黄樟醚与甲基丁香酚含量的方法,来表明黄樟醚的挥发性大于甲基丁香酸,从而寻找通过简单的蒸馏设备提取,分离细辛挥发油的方法。1实验材料:生药华细辛系购自上海市药公司;黄樟醚:甲基…  相似文献   

13.
《中药材》2010,(4)
目的:定性、定量分析细辛挥发油成分和抑菌活性。方法:用超临界CO2提取细辛挥发油,用气相色谱毛细管色谱柱进行分离和分析,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方法测定其挥发油的成分。通过体外抑菌试验方法研究其抑菌活性。结果:鉴定出29种化学成分,主要为:正癸烷、3,5-二甲氧基甲苯、优葛缕酮、1,8-桉叶素、丁香醛、黄樟醚、甲基丁香酚、2,4,6-三甲氧基甲苯、肉豆蔻醚、正十五烷等。细辛挥发油对多种供试菌种均有明显的抑菌作用。结论:用超临界CO2提取细辛挥发油得率高,方法可行,其多种活性成分有明显抑菌活性,抑菌效果较理想。  相似文献   

14.
《中成药》2015,(12)
目的研究湖南产石菖蒲和水菖蒲挥发油的成分组成和体外抑菌活性。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GCMS法分析其成分组成,平皿打孔和数学级试管稀释法测定其体外抑菌活性。结果在石菖蒲挥发油中鉴定出41个化合物,主要为甲基胡椒酚(45.06%)、顺式异丁香酚甲醚(35.51%)、β-细辛醚(9.38%)和长叶松烯(1.50%);在水菖蒲挥发油中鉴定出46个化合物,主要为β-细辛醚(16.58%)、蓝桉醇(14.38%)、水菖蒲酮(10.81%)、去羟基异菖蒲烯二醇(9.33%)、9-柏烷酮(8.07%)和喇叭烯氧化物(6.99%)。两者体外均对除绿脓杆菌外的7种供试菌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后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的抑制作用强于前者。结论湖南产石菖蒲和水菖蒲挥发油的成分和抑菌活性均有较大差异,在实际应用中应加以区分。  相似文献   

15.
GC-MS分析石菖蒲挥发油透大鼠血脑屏障的成分研究   总被引:34,自引:3,他引:34  
目的:探讨石菖蒲挥发油中有哪些成分能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方法:采用GC-MS法对石菖蒲挥发油灌胃给药后进行大鼠脑组织中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结果:顺式甲基异丁香酚,榄香素,β-细辛醚,α-细辛醚4个成分能进入脑组织,结论:石菖蒲挥发油开窍醒神的作用可能是多个成分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煨制法炮制的中药品种不多 ,特别是近年来发表的研究文章更是鲜见。常用煨制法炮制的药物有肉豆蔻、诃子、木香、葛根等。现代只对肉豆蔻、诃子、木香等单味药作了初步的实验研究。1 研究概况肉豆蔻主要含挥发油和脂肪油 ,以及鞣质、树脂等成分。挥发油中含有毒物质肉豆蔻醚( Myristicin)、丁香酚、异丁香酚及多种萜烯类化合物。现代对肉豆蔻的炮制研究主要是以挥发油和脂肪油为成分指标 ,以对体外兔肠的影响和止泻作用为药理指标进行实验比较 ,其结果并不一致。北京中医学院[1] 报道 ,肉豆蔻经煨制后挥发油较生品减少约 2 0 % ,且其颜色…  相似文献   

17.
石菖蒲与水菖蒲挥发油的指纹图谱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方法分析了石菖蒲,水菖蒲挥发油的指纹图谱。结果表明:石菖蒲挥发油中除β-细辛醚相对含量最高外,相对含量较高的成分还有α-细辛醚,顺式甲基异丁香酚,榄香素(烯),反式甲基异丁香酚,菖蒲二烯,石竹烯,柏木烯等;水菖蒲挥发油中检出了4个主要成分:β-细辛醚,顺式甲基异丁香酚,α-细辛醚,没药醇等。研究结果认为石菖蒲,水菖蒲混淆使用缺乏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洋紫荆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洋紫荆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方法 用水蒸气蒸馏法从洋紫荆叶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结果 从挥发油分离得到84种,鉴定57种,占总成分的83.31%.洋紫荆叶挥发油对K562人白血病细胞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但对肝癌细胞(BEL-7402)、胃癌细胞(SGC-7901)、肺癌细胞(SPCA-1)则不显示抑制活性.结论 洋紫荆叶挥发油化学成分与洋紫荆皮挥发油有很大不同,活性成分含量较低,但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可进行进一步开发.  相似文献   

19.
维药肉豆蔻衣挥发油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东星  解成喜 《中成药》2010,32(8):1430-1432
目的:研究维吾尔药肉豆蔻衣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肉豆蔻衣中提取挥发油成分,挥发油得率为14.1%(mL/g)。所得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进行分离鉴定。结果:共鉴定出43种化学成分,占检出量的97.80%。应用峰面积归一法确定了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论:肉豆蔻衣中的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萜类及其衍生物,其中含量较高的有:肉豆蔻醚(14.19%)、β-水芹烯(11.18%)、4-萜品醇(9.61%)、异枞油烯(8.71%)、α-蒎烯(7.97%)、黄樟醚(6.84%)等。通过与肉豆蔻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相比较,可发现二者成分相似,但相对含量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0.
炮制对肉豆蔻挥发油成分及肉豆蔻醚含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对肉豆蔻面裹煨、滑石粉烫和麦麸炒炮制品的挥发油进行了气相色谱分析,证明炮制前后挥发油主要化学成分相同,但各组分含量关系已发生变化。对肉豆蔻炮制前后毒性成分肉豆蔻醚含量变化研究表明,适宜的炮制条件可使肉豆蔻醚的含量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