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方法 根据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将60例患者分为正常昼夜节律组(n=34)和异常昼夜节律组(n=26),并对患者行心脏超声检查,测定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和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按Devereux公式计算各自的左心室质量(LVM)和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结果 两组年龄、体质量指数、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空腹血糖、全天平均收缩压、全天平均舒张压、白天平均收缩压、白天平均舒张压、IVST和LVDd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两组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LVPWT、LVM和LVMI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异常昼夜节律组左心室肥厚检出率显著高于正常昼夜节律组(P<0.01).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左心室肥厚显著相关,异常的血压昼夜节律提示可能存在更严重的心室肌损伤.  相似文献   

2.
徐永森 《当代医学》2007,(10):140-142
目的 观察缬沙坦单纯用药和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左心肥厚的临床效果.方法 174例高血压左心肥厚患者,随机分成87例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的治疗组.87例缬沙坦单纯用药的对照组.监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舒张期左室内径(LVDd)、左室重量指数(LVMI)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SBP、DBP、HR、IVST、LVPWT、LVDd、LVMI治疗前后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5,P<0.01,P<0.001).对照组SBP、DBP、IVST、LVPWT、LVDd、LVMI治疗前后也有显著差异(P<0.05,P<0.01,P<0.001),但治疗组SBP、HR、IVST、LVPWT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P<0.01).讨论我们的研究表明,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疗效、安全性及耐受性均好,不良反应小,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患者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案,但单纯采用缬沙坦治疗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也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徐永森 《当代医学》2007,(19):140-142
目的 观察缬沙坦单纯用药和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左心肥厚的临床效果.方法 174例高血压左心肥厚患者,随机分成87例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的治疗组.87例缬沙坦单纯用药的对照组.监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舒张期左室内径(LVDd)、左室重量指数(LVMI)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SBP、DBP、HR、IVST、LVPWT、LVDd、LVMI治疗前后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5,P<0.01,P<0.001).对照组SBP、DBP、IVST、LVPWT、LVDd、LVMI治疗前后也有显著差异(P<0.05,P<0.01,P<0.001),但治疗组SBP、HR、IVST、LVPWT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P<0.01).讨论我们的研究表明,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疗效、安全性及耐受性均好,不良反应小,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患者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案,但单纯采用缬沙坦治疗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也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李健  苏伟  王东升 《右江医学》2005,33(6):587-588
目的观察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逆转左心室肥厚的作用。方法选择62例原发性高血压且合并左心室肥厚的患者,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在给予缬沙坦治疗前后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左心室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结果治疗24周后,SBP、DBP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1)。IVST、LVPWT、LVDd、LVMI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1)。结论缬沙坦不仅能控制高血压,而且能够逆转高血压引起的左心室肥厚,疗效、安全性及耐受性均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地尔硫卓联合依那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及左心室肥厚的影响。方法:选取7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受试者筛选入组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n=35例)口服依那普利片10 mg,1次/d,观察组(n=40例)口服依那普利片10 mg,1次/d,地尔硫卓片30 mg,3次/d,两组疗程均为2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白天、夜间、24 h平均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T)、舒张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室重量指数(LVMI)等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后24 h、白天、夜间平均SBP、DBP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IVST、LVPWT、LVDd及LVMI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尔硫卓联合依那普利可有效逆转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降压效果显著,且不会明显增加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依那普利和吲哒帕胺对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患者的降压及逆转LVH的效果。方法选择58例高血压并LVH患者,给予依那普利和吲哒帕胺联合治疗32周。观察治疗前后的血压、动态血压及患者的IVST、LVPWT、LVDd、LVMI。结果治疗后患者收缩压、舒张压、24h收缩压、24h舒张压明显下降。治疗后患者IVST、LVPWT、LVDd、LVMI值较治疗前减少(P〈0.05)。结论依那普利和吲哒帕胺合用有较好的降压及逆转LVH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MBPS)的发生与左室肥厚的关系.方法对115例入选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采用24 h动态血压监测仪(ABPM)分析,将患者分为晨峰组(53例)和非晨峰组(62例)进行血生化测定,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室间隔厚度(IVST)、舒张末期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结果晨峰组(MBPS)24 h平均收缩压(24hSBP)、24 h平均舒张压(24 dSBP)、白昼平均收缩压(dS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24 h平均脉压(24hPP)均高于非晨峰组(NMBPS),P<0.05;MBPS组的LVMI显著高于NMBPS组[(135±27)g/m2和(112±27)g/m2,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有晨峰现象者更易发生左心室肥厚.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对168例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年龄(85.4±5.0)岁〕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和动态血压监测,按Devereux公式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将患者分为左室肥厚组(n=74)和非左室肥厚组(n=94),对比分析两组间临床资料和动态血压参数的差异。以LVMI为因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1)左室肥厚组的高血压病程、三酰甘油、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血尿酸、平均收缩压(24 h、白天、夜间)、脉压和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均明显高于非左室肥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非杓型血压节律者分别为56.7%和3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血脂、平均舒张压和24 h舒张压变异系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LVMI依次与白天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空腹胰岛素密切相关(R2=0.511,P<0.05)。结论高龄高血压病患者LVMI与多种因素相关,有效控制白天和夜间的收缩压,降低血压变异性和胰岛素抵抗,可能对改善左室肥厚有益。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逆转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及改善心功能效果。方法选取于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好血压伴有心功能不全、左心室肥厚患者100例,患者基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机分成两组A和B,每组50例,A组单用氨氯地平治疗,B组则给以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治疗6个月后,通过检测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来判断左心室肥厚疗效和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血压明显降低,在逆转左心室肥厚上疗效较为显著,两组SBp、DBp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同样的,IVST、LVPwT、LVDd、LVMI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B组相对A组其6项检测数据均由下降(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能在控制高血压的基础上逆转高血压附带的左心室肥厚,充分改善心脏功能,疗效显著,过程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昼夜血压节律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沈琳 《黑龙江医学》2009,33(4):255-257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人昼夜血压节律改变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本文对135例年龄≥60岁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并检测24 h尿蛋白定量。结果动态血压监测显示24 h血压呈非勺型者为59例(43.70%),呈勺型者为76例(56.30%);非勺型组24 h收缩压2、4 h舒张压,夜间收缩压,夜间舒张压均高于勺型组(P<0.05);非勺型组室间隔肥厚、左心室后壁肥厚,24 h尿蛋白定量异常检出率均较勺型组增加(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40%以上血压昼夜节律异常,血压昼夜节律异常者左室肥厚,尿蛋白异常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缬沙坦与苯那普利合用对原发性高血压 (EH)左室肥厚及功能的干预作用及安全性。方法 将EH患者随机分为A组缬沙坦与双氢克尿噻合用 ,B组缬沙坦与苯那普利合用。于服用前及后 6个月进行超声心动图测定其舒张期室间隔厚度 (IVST)、左室后壁厚度 (LVPWT)、舒张末期左室内径 (LVDd)、左室重量指数 (LVMI)、Ep、Ap、Ep Ap、IRT、观察血压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 6个月血压较治疗前显著下降 (P <0 .0 1) ,IVST、LVPWT、LVDd、LVMI较前显著下降 (P <0 .0 5或P <0 .0 1) ,Ep Ap明显高于服药前 (P <0 .0 1) ,IRT较前明显缩短 (P <0 .0 5或P <0 .0 1) ,B组与A组比较Ep Ap、IRT改善更为明显 (P <0 .0 5 )。不良反应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缬沙坦和苯那普利合用具有良好的降压和逆转LVH的作用 ,改善左室舒张功能 ,有协同作用 ,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研究培哚普利和氯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及对左室肥厚的逆转作用及耐受性。方法:将90例老年高血压伴左室肥厚的患者按数字随机法分为培哚普利组和氯沙坦组,于服药前及服药后6、12、24个月分别测定血压、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量(CO)、A峰/E峰比值。结果:两组经治疗后均有血压的下降及左室质量指数(LVMI)的改善作用,但氯沙坦组不良反应少。结论:二药均有逆转左室肥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谢伟楠  刘智 《中华全科医学》2021,19(11):1836-1839
  目的  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合并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患者使用帕立骨化醇后心功能相关参数的变化。   方法  纳入2019年12月—2020年9月在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MHD的40例SHPT患者,收集患者使用帕立骨化醇前的一般资料和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钙、磷,以及射血分数(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舒张末厚度(LVPWT)、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左心房内径(LAD)、缩短分数(FS)、左室心肌质量(LVM)、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比较用药前后上述指标的变化。   结果  与用药前相比,患者用药后1、3、6个月iPTH明显下降(均P<0.05),钙、磷、钙磷乘积水平相对稳定。治疗6个月后,iPTH下降幅度≥50%的患者例数为21例(52.5%),≥30%的患者有28例(70.0%)。40例患者用药6个月后LVMI、LVM、IVST、LVDd、LVPWT、LVM明显下降(均P<0.01), FS升高(P<0.01),LAD、LVDs、EF未见明显变化(均P>0.05)。其中LVH组的患者LAD、LVMI、LVM、IVST、LVDd、LVPWT、LVM较前明显下降(均P<0.05),FS升高(P < 0.01),非LVH组的心功能相关参数未见明显变化(均P>0.05)。   结论  帕立骨化醇能够明显降低iPTH水平,有效治疗SHPT,对钙、磷及钙磷乘积影响较小,并且能够消退LVH或延缓其进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对老年高血压左室肥厚(LVH)及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78例患者口服厄贝沙坦150 mg,每天1次,治疗32周,分别测量血压以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室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口舒张早、晚期血流峰值速度E/A比值。结果:治疗后血压(SBP/DBP)、LVDd、IVST、LVPWT、LVMI均明显下降(P〈0.05),LVEF、E/A均明显上升(P〈0.05)。结论:厄贝沙坦不仅能有效降低老年人高血压和逆转其左心室肥厚,而且能明显改善其左心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浆B型脑钠肽(BNP)与左室肥厚(LVH)和舒张功能不全(LVDD)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的114例高血压患者,根据左室重量指数(LVMI)标准分为LVH组和正常组,根据LVDD诊断标准分为舒张功能不全组和正常组。测定各组患者BNP水平,并检测其各项心脏超声指标[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LVEF、舒张早期血流播散速率(FPV)、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液流速峰值(E)以及舒张晚期流速峰值(A)],对比分析两组间的各项检测指标,以及BNP水平与各项心脏超声指标的关系。结果LVH组较正常组BNP水平及LVPWT均显著增加(均P〈0.01),E/A及FPV均显著降低(均P〈0.01);舒张功能不全组较正常组BNP浓度、LVPWT和LVMI均显著升高(均P〈0.01),E/A及FPV均显著降低(均P〈001);BNP与高血压患者年龄、病程、收缩压、舒张压、LVEDd、IVST、LVEF等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与LVPWT和LVMI呈显著正相关(均P〈0.01),与E/A和FPV呈显著负相关(均P〈0.01)。结论EF正常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左室肥厚或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时,其血浆BNP水平明显升高,BNP可作为反映LVH和LVDD状态的一种有价值的生化指标,对其进行检测有助于LVH和LVDD的早期诊断和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中青年高血压病患者的效果及对心肌重构的影响。方法 将首次诊断的轻中度的中青年高血压病患者,静息心率>80次/分,随机分为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组(n=81)和氯沙坦对照组(n=79),共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率(HR)、舒张压(DBP)、收缩压(SBP)。超声测量治疗前后左房内径(LA)、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收缩未期内径 (LVDs)、左室舒张未期内径 (LVDd),左室舒张未期容量(LVEDV)、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二尖瓣舒张早期流速峰值(PFVE)、房缩期最大流速 (PFVA ),计算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E/A比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IVST、LVPWT、LVMI 比治疗前均减小,治疗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左室肥厚改善。EF治疗前后比较无变化 (P>0.05),左室收缩功能未受影响。两组患者治疗后PFVE及E/A增高、PFVA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左室舒张功能改善。结论 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有效降低中青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心率,逆转左室心肌重构,改善左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比索洛尔和依那普利联合应用逆转原发性高血压(EH)伴左室肥厚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4例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室肥厚的患者随机分为比索洛尔加依那普利组(A组)48例和依那普利组(B组)46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出量(CO)、A峰/E峰比值(A/E比值)、左室重量指数(LVMI)。结果两组治疗前后LVEF、CO、LVDd无变化(P>0.05);A/E比值、LVMI、IVST、LVPWT均明显下降(P均<0.01),但A组较B组下降更显著(P<0.05或0.01)。结论比索洛尔和依那普利联合应用能显著逆转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室肥厚,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8.
氯沙坦对高血压左室肥厚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氯沙坦对高血压左室肥厚(LVH)的逆转向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68例高血压LVH患者给予口服氯沙坦(50-100)mg/d、部分病例加用氢氯噻嗪12.5-25mg/d)共20周。观测治疗前后心率(HR)、坐位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超声心动图左室内径(LAD)、舒张末期室内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PWT)、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及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血流峰速度比(E/A)及左室重量指数(LVMI)的变化。结果 氯沙坦治疗20周后,患者SBp,DBp明显下降(P<0.0001);IVST、PWT、LAD、LVMI明显减小(P<0.001);LVDd有增大趋势,但差异不明显(P>0.05);心率及LVEF、LVFS无明显变化(P>0.05),而E/A明显上升(P<0.01)。结论(1)氯沙坦可以显著降低高血压LVH患者的血压、逆转LVH;(2)氯沙坦可以明显改善左室舒张功能,但对心率及左室收缩功能无明显影响;(3)氯沙坦副作用小、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早期糖代谢异常对心脏结构的影响。方法选取2级高血压病患者90例,其中2 h PG正常的2级高血压患者51例为单纯高血压组;2 h PG血糖增高的2级高血压患者39例为观察组,同时选取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均测定2 h PG、BP,采用心脏超声测量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计算左室质量(LVM)和相对室壁厚度(RWT)。分析比较各组的2 h PG和左室结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2 h PG和BMI明显高于其他2组(P<0.01)。观察组和单纯高血压组患者的IVST、LVPWT、LVM、LVMI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IVST、LVPWT、LVM、LVMI水平均高于单纯高血压组(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2 h PG升高可能加速和加重左心室重构,早期糖代谢异常可能是影响高血压左室重构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