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2.
3.
4.
利用APAAP桥联免疫酶标技术,对42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了HLA-DR抗原及CD57抗原检测。结果发现AA患者外周血HLA-DR^+细胞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CD57^+细胞却较正常对照为低,这种异常经ATG、GsA等免疫抑制剂治疗后可得到纠正。本研究的结果表明HLA-DR^+细胞的增多及CD57^+细胞的减少在AA的发病机理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上活化抗原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尖锐湿疣 (CA)患者外周血CD6 9和HLA DR分子在T淋巴细胞上表达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荧光三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 30例CA患者外周血T细胞CD6 9和HLA DR抗原的表达 ,并以 31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 :CA患者外周血CD3 T细胞CD6 9的表达 (6 6 3%± 3 13% )与正常人对照组 (5 12 %± 1 6 4 % )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CD4 T细胞CD6 9的表达与正常人对照组相比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CD8 T细胞表达CD6 9水平 (4 6 1%± 3 0 9% )明显高于对照组 (2 6 7%± 1 31% ,P <0 0 1) ;患者组CD3 T细胞中HLA DR 细胞 (2 1 6 5 %± 8 84 % )比对照组 (13 5 6 %± 5 15 % )显著增高 (P <0 0 0 1)。结论 :CA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激活以CD8 T细胞为主 ,其免疫激活状态在抗病毒感染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携带风疹病毒抗怀风疹病毒感染中枢神经系统的关系。方法 BALB/c小鼠分别给予临床常用的可影响机体免疫功能的药物,再经腹腔感染风疹病毒,并在感染后的1、3、7、14d观察外周血淋巴细胞携带病毒抗原的情况,分析其与中枢神经系统病感染的关系。结果 地塞米松药物组在不同时间抗原的平均携带率分别为3.1%、4.1%、9.6%、2.4%,环磷酰胺药物组分别为14.2%、12.7%、9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寻找肝癌细胞表达的肿瘤抗原肽。方法 应用0.2mol/Lph3.0柠檬酸缓酰洗肝癌细胞系HHCC,经SephadexG-25过渡及反向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纯化,获得可与HLA-I类分子结合的不同组分短肽。将其与抗原加工缺陷的HLA-A2T2细胞反应,进行肿瘤细胞特异性表位测定,同时进行CTL杀伤鉴定。结果 获得4个可与HLA-A2结合的组分,其中2个可以激发较强的CTL杀作畈应。结论 肝癌细胞系HHCC中存在能够激发CTL特异性反应的肿瘤抗原肽,并证实上述寻找肿瘤抗原肽的技术路线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携带风疹病毒抗原与风疹病毒感染中枢神经系统的关系。方法 BALB/c小鼠分别给予临床常用的可影响机体免疫功能的药物 ,再经腹腔感染风疹病毒 ,并在感染后的 1、3、7、14d观察外周血淋巴细胞携带病毒抗原的情况 ,分析其与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感染的关系。结果 地塞米松药物组在不同时间抗原的平均携带率分别为 3 1%、4 1%、9 6 %、2 4% ,环磷酰胺药物组分别为 14 2 %、12 7%、9 9%、3 1% ,未用药物干预的感染组分别为 4 6 3 %、10 2 5 %、6 88%、1 75 %。方差分析显示 ,3组动物在感染风疹病毒后的第 2 4小时外周血淋巴细胞携带抗原存在明显差异 ,F =0 0 317,P <0 0 5。组间两两比较结果显示 :环磷酰胺药物组动物外周血淋巴细胞抗原的携带明显高于其它实验动物组 ,地塞米松药物组和药物未干预组动物之间无明显差异。确切概率法分析表明 ,动物外周血淋巴细胞风疹病毒的持续性携带与中枢神经系统风疹病毒感染的关系极为密切 ,P <0 0 0 1。结论 环磷酰胺可能影响风疹病毒感染后外周血淋巴细胞对病毒的携带率。在感染初期 ,外周血淋巴细胞持续携带风疹病毒将增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机会 相似文献
9.
将分离的人单核细胞(M)在体外分别与雌二醇(E_2)、睾酮(Te)以及E_2+Te共同温育24小时后,观察M表面HLA-DR、HLA-DQ抗原的表达。结果表明,E_2(7.34×10 ̄(-12)mol/L)能显著抑制M表面HLA-DR、DQ抗原的表达,Te(3.47×10 ̄(-11)mol/L)则能促进M表面HLA-DR、DQ抗原的表达。E_2、Te一起作用(浓度分别同上)于M时,M表面HLA-DR、DQ抗原表达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0.
不孕妇女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初步研究第一军医大学附属南方医院妇产科(广州510515)陈士岭,涂冰近年来,淋巴细胞亚群在正常人和许多疾病状态下的变化日益受到重视,而对不孕者淋巴细胞正群的研究则报道甚少,结论不一。我们采用微量碱性磷酸酶一抗碱性磷酸酶... 相似文献
11.
雌二醇,睾酮对健康男性外周血单核细胞HLA—DR,HLA—DQ抗原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分离的人单核细胞(M)在体外分别与雌二醇(E2)、睾酮(Te)以及E2+Te共同温育24小时后,观察M表面HLA-DR、HLA-DQ抗原的表达。结果表明,E2(7.34×10^-12mol/L)能显著抑制M表面HLA-DR、DQ抗原的表达,Te(3.47×10^-11mol/L)则能促进M表面HLA-DR、DQ抗原的表达。E2、Te一起作用(浓度分别同上)于M时,M表面HLA-DR、DQ抗原表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本研究拟通过免疫学方法寻找帕金森病(PD)患者血清中IgG针对的黑质区域靶蛋白,初步探索血清IgG在帕金森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分别收集临床确诊的PD(10人)和正常对照组(10人)血清,用免疫亲和层析法分离出血清IgG,提取正常SD大鼠黑质膜蛋白及胞浆蛋白制备抗原,用免疫沉淀法筛选出与血清IgG相互作用的蛋白,SDS-PAGE电泳进行蛋白分离后获得差异蛋白条带,质谱鉴定差异蛋白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PD组与正常对照组的血清IgG仅与大鼠黑质结构中的膜蛋白发生结合,而与胞浆蛋白不发生结合,在两组膜蛋白的免疫沉淀中可以找到一个差异性条带,相对分子质量约为60 000。利用离子阱串联质谱(HPLC-IRON-TRAP-MS/MS)及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了2个候选蛋白:α微管蛋白(α-tubuin)和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结论 PD患者血清IgG在大鼠黑质结构中的靶蛋白为膜蛋白,与正常组比较,PD血清IgG与膜蛋白的结合存在差异,表明在黑质结构中膜蛋白可能与血清IgG结合参与PD的发病与进展过程。 相似文献
13.
14.
<正> 近年来应用聚苯乙烯胶乳作为载体,吸附抗原或抗体制成具有免疫活性的试剂,已广泛用于早期妊娠、钩端螺旋体、类风湿病、细菌、病毒以及寄生虫病等的诊断,但国内未见用于检测鼠疫抗原的报道。我们用鼠疫γ球蛋白致敏胶乳检测鼠疫抗原获得了特异性强、快速、简便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16.
曾有过许多关于人的T、B细胞特异的异种抗血清的报告.T细胞抗血清主要是用胸腺细胞制备,再用B细胞(如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细胞)来吸收,使之更具有特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人工合成RNA转染人外周血原代T淋巴细胞的有效方法。方法从人外周血分离原代T淋巴细胞,采用Lipofectamine2000、Lipofectamine RNAiMAX、FuGENE6、Hiperfect和EntransterTM-R 5种不同转染试剂介导荧光标记的RNA转染原代T淋巴细胞,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及流式细胞术检测进行转染效率评价。结果分离的人外周血原代T淋巴细胞的纯度达到87.4%。采用上述5种转染试剂介导荧光标记的RNA转染T淋巴细胞,24 h后转染效率分别为(14.81±1.03)%、(14.33±1.24)%、(2.10±0.16)%、(1.69±0.08)%、(72.24±1.26)%。采用EntransterTM-R转染100及50 nmol/L对照RNA,24 h后转染效率分别为73.7%和56.0%;EntransterTM-R转染100 nmol/L对照RNA后48、72 h荧光标记细胞阳性率分别为62.0%、56.6%。结论转染试剂EntransterTM-R可有效介导人工合成RNA转染人外周血原代T淋巴细胞。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