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潘晓伟 《河南医学研究》2021,30(16):3042-3044
目的 调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手卫生相关知信行水平现况及影响因素,并分析干预策略.方法 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毒供应中心36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调查护理人员手卫生相关知信行水平现状、影响因素,并探讨干预策略.结果 在36名护理人员中,七步洗手法知晓率[47.22%(17/36)]最高,手卫生...  相似文献   

2.
钱春华 《当代医学》2013,(33):15-15
目的:研究消毒供应中心人员手卫生情况,从而制定改进方法,避免医学感染的发生。方法根据《消毒技术规范》的方法,对洪泽县中医院6名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手卫生状况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做回顾性分析。结果根据检测数据发现,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合格率分别为主管护师100%,护士50%,工人50%。结论强调深化卫生教育与培训,工作人员手卫生状况良好,健全规范洗手制度,提高员工意识同时加强了全体员工的手卫生依从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临床实习生手卫生知识、态度和行为的现状,为提高实习生手卫生依从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1~2013年365名实习生,采取自行设计的手卫生知识、态度和行为问卷进行调查并与调查前1天对当天在岗的实习生手卫生执行情况进行暗访。结果:实习生手卫生指证知识正确率较高,平均为87.8%,态度正确率平均为67.1%,而暗访的手卫生执行合格率为47%,知识与态度、知识与行为、态度与行为均成正相关性。结论:在临床带教中要加强对实习生手卫生知识的培训,转变其对手卫生的负性态度,保持正性行为,从而提高其依从性,为控制院内感染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消毒供应中心手卫生状况并制定应对策略.方法:选取在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的40名人员为研究对象,应用隐藏性现场观察法,对研究对象洗手操作和手标本培养进行统计,分析工作人员手卫生执行状况.结果:研究对象在工作现场应洗手200次,而实际洗手次数为80次,手卫生执行率仅有40%;在手卫生考核中,洗手合格率为35%,手标本细菌培养合格率占10%.结论: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手卫生意识不强,需进行干预以提高其洗手率和洗手合格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医院非护理人员对手卫生的知识、态度、行为的现状,以便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与管理.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对手卫生自信行调查问卷,进行随机取样,对265人进行调查.结果 非医护人员对手卫生相关知识(13.27±0.96)分,回答正确最高的是洗手液或洗手皂的选择,对洗手步骤和洗手条件选择回答正确率仅为23.3%~31.4%;手卫生态度得分为(22.16±1.06)分,87.3%的人员认为洗手不容忽视的,63.2%人员认为洗手的方法的掌握是有必要的;行为平均分为(16.50.76±1.23)分,75.3%人员掌握干手措施,仅有21.4%人掌握洗手的步骤;手卫生知识与态度呈正相关(P<0.05),态度与行为呈正相关性(P<0.05),知识和行为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 医院非医务人员对手卫生认知率低,态度较积极,行为实施率低,应通过规范性的教育,提高医院非医务人员手卫生的意识,降低医院内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免洗手消毒液在消毒供应中心手卫生管理中的效果。方法:以某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作为对象,对消毒供应中心常用的三种免洗手消毒液的手卫生效果和对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在手卫生效果方面,使用流动水和皂液进行手卫生和使用免洗手消毒液进行手卫生后,手部的菌落数均减少,且和手卫生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但使用流动水和皂液进行手卫生后手部菌落数少于免洗手消毒液手消毒后手部菌落数。在手卫生依从性方面,使用免洗手消毒液进行手卫生的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明显高于使用流动水和皂液进行手卫生的工作人员。结论:在消毒供应中心通过免洗手消毒液进行手卫生可以显著减少手部菌落数,满足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的要求,且能够提高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消毒供应中心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效果的影响。方法:成立消毒供应中心人员手卫生健康教育品管圈小组,现场调查医护人员手卫生完成情况,分析并归纳手卫生依从性低的原因,比较健康教育前后坚持手卫生的依从率。结果:在坚持洗手率、保证洗手时间超过70s、程序符合规范、严格使用消毒液和细菌学检查五个方面,强化健康教育后消毒供应中心人员手卫生检测合格率由原来的56.4%提升至9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品管圈活动有利于提高消毒供应中心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在消毒供应中心人员手卫生质量的持续改进管理中发挥了显著作用,可有效提高手卫生现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手卫生的效果。方法:选取消毒供应中心14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于2016年起实施品管圈活动,比较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的手卫生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执行率及综合能力的变化。结果:品管圈活动后,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操作实践得分均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人员在打包前、接触无菌物品、脱手套后等方面的洗手执行率高于活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人员在工作积极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品管(QC)手法的运用等方面的得分高于活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能够提高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的手卫生的执行率,改善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9.
李梅 《包头医学》2015,(3):191-192
目的:对消毒供应中心发生的质量缺陷分析原因并制定相应防范措施.方法:分析2014年5月-12月发生的质量缺陷事件.结果:不重视器械清洗质量、灭菌程序选择、供应不及时及物品丢失是导致工作质量缺陷的主要问题.结论:通过对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缺陷环节采取改进措施,防范质量缺陷事件发生,提高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了解医院落实消毒供应中心三项标准的情况,为医院进一步贯彻和修订标准提供科学建议。方法:采用书面调查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调查。结果:调查9省市共365所医院,其中90.9%的医院组织相关人员参与了三项标准的培训;58.9%的医院CSSD实现了集中管理;96.2%的医院依据标准将CSSD管理纳入了医院医疗质量;90%以上的医院认为,三项标准的实施对推动本院CSSD实现集中管理、提高CSSD清洗质量和消毒灭菌质量、预防医院感染发挥了较大作用。结论:医院应加强标准培训力度,进一步落实CSSD集中管理,明确CSSD的主管部门,建立CSSD人员培训制度。  相似文献   

12.
董兰 《中国现代医生》2012,(36):144-145
消毒供应中心是各医院发放各种无菌器材、敷料、物品的保障科室,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点科室。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目前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模式也由原来的分散式管理模式转变为集中供应模式。实施集中供应模式的管理方法,对于控制医院感染、加强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杨翎春  常洪美 《西部医学》2012,24(10):2020-2021
目的探讨口腔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进行全程质量追溯管理,以提高口腔医疗质量和感染控制水平。方法口腔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消毒供应中心按标准化流程进行器械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干燥、器械检查与保养、包装、灭菌、储存、无菌物品发放,完善质量控制过程的相关记录,实施全程质量追溯管理。结果集中处理口腔器械包129 700个,施行相应口腔治疗及手术67 800例,口腔器械清洗、消毒、灭菌质量合格,记录具有可追溯性,器械装配符合要求。结论将口腔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实行全程质量追溯管理,有效地保障了器械使用安全,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是举证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消毒供应中心对外来手术器械的规范管理,探讨由消毒供应中心统一处理外来器械的效果。方法:研究按标准流程的规范管理,共随机抽取待灭菌的外来器械包60包,共1 860件器械,采用目测法研究外来手术器械的处理质量。结果:消毒供应中心随机抽样1 860件器械,经目测法检测合格数为1 831件,合格率为98.44%。经过对手术室使用人员调查表明,经消毒供应中心规范化清洗消毒与管理,使用满意度提升为97.60%。灭菌后的器械各项监测合格,确保外来医疗器械安全使用,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通过对外来手术器械的规范化、专业化的管理和严格的质量控制,提高了外来手术的清洗,包装和灭菌的质量,确保患者手术安全,控制感染,降低医院成本,促进资源共享。使外来手术器械的管理更加完善,管理的内容更加细化和具体化,使外来器械管理向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为提升洁净手术室空气的洁净度,充分利用消毒供应中心现代化资源,我院消毒中心供应室承接了手术器械的管理工作,遵循供应室"三区"划分原则,对手术器械实行了区域化流程管理。本文总结了该管理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包括普通器械、纤维器械、管腔器械、腔镜器械的接收、分类、清洗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使用酶液浸泡、全自动超声清洗和消毒机加酶清洗等处理方法,规范了检查、包装、灭菌、储存、发放手术器械的质量标准,从而提高了手术器械的清洗、包装、灭菌质量,确保手术器械的安全使用,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手术器械在消毒供应中心(CSSD)集中管理的流程及管理方法。方法 CSSD从外部环境、设备配置、管理流程、工作人员技术培训、消毒质量检测等方面对手术器械进行集中管理并评价效果。结果我院自2008年10~2012年10月采用集中管理模式后,手术切口感染率情况逐年降低;手术器械无菌检验合格率较集中管理前的88.6%明显升至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著提升CSSD的工作效率;节约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有效地防控院内感染发生率。结论采用手术器械在CSSD集中管理的方法,能提高手术器械清洗、包装、消毒灭菌的质量,提升工作效率,有效控制院内感染发生,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7.
现代化中心供应室的先进设备种类较多,功能各异,其使用与维护的难度较大.我院中心供应室通过建立并不断完善设备的使用与维护体系,确保各种设备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岗位前移”在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1~4月手术器械32 774件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工作模式进行回收、清点、预处理,2014年5~8月手术器械69 646件设为观察组,采用“岗位前移”工作模式,进行手术器械的预处理。比较2种不同工作模式的器械返洗率、临床科室满意度。结果:消毒供应中心采用“岗位前移”的工作模式后器械的返洗率降低了5.15%,对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满意度提高达100%,2组手术器械返洗率与手术室满意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结论:在消毒供应中心实施“岗位前移”的工作模式,降低了器械的返洗率,提升了器械清洗质量,提高了对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满意度,有利于进一步保障患者的安全及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室职业损伤的危险因素及其防护措施。方法针对易引起消毒供应室职业损伤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加强职业损伤防护知识培训工作,制定并落实各项防护措施。结果:提高了供应室人员预防职业损伤的意识,各项防护措施落实到位,降低了供应室职业损伤的发生率。结论:重视消毒供应室人员预防职业损伤培训工作,加强职业安全管理,能最大限度的减少职业损伤的发生,确保工作人员的健康。  相似文献   

20.
举证责任倒置是指在患者证明存在医患关系以及不良后果的情况下,推定医方有过错,然后由医方自己证明清白。即将本应当由患者举证的责任转移给医方,由医方提供证据证明自己的医疗行为无过错且与不良后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