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带筋膜蒂跟骨瓣转位修复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3.
利用带血管蒂骨瓣局部移位移植,结合自体或同种异体骨移植,以修复因骨髓炎、骨囊肿及骨巨细胞瘤所致的骨缺损4例,使传统骨的“爬行替代”过程转化为一般骨折的愈合过程,缩短了愈合时间。随访证实疗效满意。应用本法无需借助于显微外科技术,无吻合血管并发症之虑,可直接观察良好的骨瓣血运,手术成功率高,骨愈合时间短,避免了长时间固定所带来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慢性骨髓炎是骨科常见病,这种疾病在人体特殊部位,用传统方法处理,效果极差。至今Rowling所主张的肌瓣填充,仍是最理想的治疗方法。自1986~2002年,我们对跟骨慢性骨髓炎用带蒂的足背外侧筋膜瓣填充治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的有效内固定方式。方法采用跟骨解剖钢板固定跟骨骨折。结果32例骨折全部愈合。结论解剖钢板朔形贴附更好,利于足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AO解剖钢板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从2002年3月~2004年10月,36例严重跟骨骨折病人,按Sanders分型:Ⅲ型24例足;Ⅳ型12例,采用AO解剖钢板及髂骨(或人工骨)植骨进行有限坚强内固定。通过手术将后跟距关节面解剖复位,恢复B hler角和G issane角。结果按M 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估术后功能,优良率88.9%。结论AO解剖钢板是治疗严重跟骨骨折的一种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及跟骨解剖钢板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分析自2004年1月~2006年12月共手术治疗的跟骨骨折18例,按Paley提出的跟骨骨折分类,舌型骨折2例,中央塌陷型8例,粉碎型骨折8例。所有病例均采用跟骨解剖钢板治疗,其中一例软骨下有明显缺损,取自体髂骨植骨术。结果:本组均获随访,参照张铁良骨关节内骨折评分标准,优9例,良7例,可1例,差1例。结论:跟骨解剖钢板能有效提供固定的稳定性,外侧L形切口解剖清楚,操作难度不大,为临床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治疗跟骨骨折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采用跟骨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切开复位、跟骨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96例,术后根据骨折复位情况,骨折愈合及预后评估进行评价。结果:96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8月,平均6月。骨折均解剖复位,切口愈合不良5例,钢板外露2例,经相应处理均痊愈,平均3月骨折均骨性愈合,根据美国足踝骨科协会的足踝临床评分[1]:优良率95%。结论:采用跟骨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临床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跟骨解剖板对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0例28足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采用跟骨解剖板加自体髂骨植骨进行复位内固定治疗。结果本组病例随访6-38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0.5个月。按M 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评价,优9足,良13足,中4足,差2足,优良率78.5%。结论本方法治疗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复位满意,固定牢靠,术中自体髂骨植骨,术后早期关节功能锻炼,疗效肯定,是一种目前治疗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
1 临床资料 2000-07/2005-12我科应用逆行带筋膜蒂骨瓣移植治疗腕舟骨骨不连12例,均为男性,年龄18~39岁.致伤原因:3例坠落伤,5例摔倒伤,2例运动伤,1例极度背伸伤,1例开车用力不当损伤.受伤时间2~18 mo.伤后明确诊断7例,经拇指"人"字石膏外固定3 mo;4例伤后3 mo拍片诊断舟骨骨折;1例未采取任何固定措施.  相似文献   

11.
在24侧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下肢标本和2侧新鲜截肢标本上,对腓骨上段的血供来源进行了观测,并设计了以膝下外血管为蒂的腓骨上段移植术,已成功应用于临床。本文详细介绍了膝下外血管蒂腓骨瓣的应用解剖、手术方法及其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临床运用关节周围带血供骨膜瓣转位修复关节软骨缺损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防腐标本上,解剖观测40侧肩胛冈血管网、40侧肩关节血管网、37侧肘关节血管网、30侧膝关节血管网以及32侧髂嵴前部血管的组成、起始、走行、外径、分布及其吻合情况。结果:可设计肩胛上动脉冈下支为蒂的肩胛骨骨膜瓣;旋肱前动脉外侧降支和(或)内侧降支为蒂的肱骨上段骨膜瓣;桡侧返动脉为蒂带桡侧副动脉吻合支、尺侧返动脉为蒂带尺侧下副动脉吻合支、骨间返动脉为蒂带桡侧副动脉吻合支的肱骨远端骨膜瓣;膝降动脉关节支为蒂的股骨内髁骨膜瓣、其隐支为蒂的胫骨上段骨膜瓣;以旋股外侧动脉升支髂嵴支为蒂髂骨骨膜瓣,转位修复附近关节的软骨缺损。结论:可利用关节周围细小动脉为蒂切取骨膜瓣转位修复相应关节软骨缺损。  相似文献   

13.
以肘网血管为蒂骨膜瓣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为以肘网血管为蒂骨膜瓣移位治疗肘关节周围骨折、骨不连提供解剖学资料 ,优化手术设计。方法 :在 3 4侧经动脉内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上肢标本上观察肘关节周围非主干动脉的起源、走行、分布、吻合并测量其起点外径、长度及骨膜瓣可取面积。结果 :中副、桡侧副、尺侧上副、尺侧下副、桡侧返、尺侧返、骨间返动脉的起点外径均在 1mm以上 ;其中桡侧副、尺侧下副、骨间返动脉有骨膜支各供应肱骨下段外侧、肱骨下段内侧、尺骨上段背侧 ;桡侧副、桡侧返、骨间返动脉在肘关节桡侧有恒定的吻合 ,尺侧上副、尺侧下副、尺侧返动脉在肘关节尺侧有恒定的吻合。结论 :①肘网血管在肘关节桡、尺侧吻合恒定 ;②肘关节周围有 3个骨膜瓣供区 ;③各骨膜瓣供区的近端和远端至少有 1支肘网血管供应 ,可向近端或远端移位 ;④肘网血管为蒂骨膜瓣设计多样 ,应根据各骨膜瓣应用解剖要点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14.
1987月1~6月我们共施行5例带血管神经蒂的背阔肌皮瓣移位代三角肌的手术。术后受累三角肌功能均得到改善。介绍了手术移位的方法并对其优点及重要注意事项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我院自1987年10月起,采用张力带加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15例.其中5例为粉碎骨折.鹰嗋骨折9例.术后均无外固定.配合早期功能锻练.获得优良结果.肯定了张力带的作用.强调早期功能锻练的重要性以及由于加用克氏针内固定.使部份粉碎髌骨骨折避免了部分切除.  相似文献   

16.
带血管蒂皮瓣修复肢体软组织缺损及综合康复42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提高皮瓣转移的成功率与功能康复。方法:对42例皮瓣转移患者采用了术前、术后的康复治疗,并进行了随访。结果:成功率达95%,修复的缺损部位的功能恢复满意。结论:综合性康复治疗对提高皮瓣转移术的成功率及降低术后功能障碍是不可或缺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采用带蒂鼻底粘骨膜瓣加自体颞肌筋膜修补鼻中隔较大穿孔的疗效。方法分离鼻中隔一侧穿孔周围的粘软骨膜及骨膜,切取自体颞肌筋膜,用颞肌筋膜覆盖鼻中隔穿孔一侧,再分离对侧鼻中隔穿孔周围的粘软骨膜及骨膜,制备带基蒂的鼻底粘骨膜瓣,将鼻底粘骨膜瓣向后上旋转与穿孔前、上缘缝合,覆盖鼻中隔穿孔对侧。结果15例鼻中隔穿孔患者均Ⅰ期愈合,双侧鼻腔通气良好,鼻部症状完全消失。随访1~3年,鼻中隔未见穿孔。结论采用自体带蒂鼻腔底粘骨膜瓣加自体颞肌筋膜修补鼻中隔穿孔,取材方便,无排斥反应,成活率高,可为修补鼻中隔较大穿孔提供足够的移植材料。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采用带蒂鼻底粘骨膜瓣加自体颞肌筋膜修补鼻中隔较大穿孔的疗效。方法分离鼻中隔一侧穿孔周围的粘软骨膜及骨膜,切取自体颞肌筋膜,用颞肌筋膜覆盖鼻中隔穿孔一侧,再分离对侧鼻中隔穿孔周围的粘软骨膜及骨膜,制备带基蒂的鼻底粘骨膜瓣,将鼻底粘骨膜瓣向后上旋转与穿孔前、上缘缝合,覆盖鼻中隔穿孔对侧。结果15例鼻中隔穿孔患者均Ⅰ期愈合,双侧鼻腔通气良好,鼻部症状完全消失。随访1~3年,鼻中隔未见穿孔。结论采用自体带蒂鼻腔底粘骨膜瓣加自体颞肌筋膜修补鼻中隔穿孔,取材方便,无排斥反应,成活率高,可为修补鼻中隔较大穿孔提供足够的移植材料。  相似文献   

19.
在40例成人尸体标本上,对颈横动脉及其浅支的走行、分支进行解剖学观察。结果表明:血管走行恒定,颈横动脉长10.5±1.3cm,浅支与肩胛冈支长4.8±0.8cm、外径2.1±0.3mm。颈横动脉浅支及其肩胛冈支为蒂的肩胛冈骨瓣转位脊柱前方植骨融合术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临床应用尺侧腕屈肌转位重建屈肘功能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本文在50例固定标本上解剖、观测了尺侧腕屈肌的位置形态、血供和神经支配。结果:肌平均长(25.04±20)cm;肌中部宽(2.60±O.1)cm;肌中间厚(0.65±0.3)cm。动脉在肌的近端,肱骨内、外上髁平面以下(3.60±0.7)cm处进入该肌。神经在肱骨内、外上髁平面以下(3.59±0.8)cm处进入该肌。结论:尺侧腕屈肌有足够的长度供转位应用。尺侧腕屈肌血供丰富,足可满足该肌的血液供应和神经支配的需要。根据血管神经蒂进入该肌的部位,手术时作肌的分离以及确立肌转位点,不应高于肱骨内、外上髁平面以下5 cm,否则易损伤该肌的血管和神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