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1 毫秒
1.
闭塞性肺血管病(OPVD)是以肺血管管腔狭窄、阻塞为主要病理特征的一组疾病,多导致闭塞性肺动脉高压(OPH)。若患者得不到及时诊断与治疗,OPH进行性发展,预后险恶。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Primary Pulm-onary hypertension)是指原因不明的肺小动脉增生性病变引起的闭塞性肺动脉高  相似文献   

3.
(以汉语拼音为序)B闭塞性细支气管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樊晓红,许文兵)(1):70F肺癌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β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特征(王红梅,倪松石,陆明华)(2):119肺动脉高压斯伐他汀抑制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的表达,预防大鼠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夏秀琼,程德云,苏巧俐等)(3):213结缔组织病与肺动脉高压研究进展(黄燕,李为民)(6):473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成人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一例(宋蓉,施维,张劲农等)(1):66肺间质疾病以间质性肺疾病为首发表现的类风湿关节炎一例报道(徐秋芬,朱光发,张颖)(2):136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肺黏膜相…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肺阻抗微分波测定46例肺心病患者的肺动脉平均压(mPAP),肺动脉收缩压(PASP),肺动脉舒张压(PADP)并与32例正常人的肺劝脉压对照。发现肺心组与正常组,mPAP、PASP、PADP人有显著差异性。46例肺心病病人有43例符合肺动脉高压标准,对照组肺动脉压均在正常范围,肺阻抗微分波图的临床应用,为无创伤性估测肺动脉压提供了一种新方法,该法能直接反映血流情况,故其指标与肺动脉压相关性较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17例矽肺肺气肿病人右心导管与肺阻抗血流图同步对比观察,认为构成肺阻抗血流图各种病理变化的主要参量—波幅高欧姆值与肺动脉脉压差密切相关。两者随呼吸周期变化的相关性,肺动脉高压组γ为0.776P<0.01、肺动脉压正常组γ为0.608 P<0.01,与导管测得的肺动脉脉压差的回归方程分别为=51.1(波高欧姆值)+4.8与=38.08(波高欧姆值)+6.648。 应用肺泡加压造成肺动脉平均压升高、脉压差缩小,此时两者的相关系数 γ为0.65P<0.01,与肺动脉压差的回归方程=38.4(波高欧姆值)+3.59。个体呼吸周期、肺泡加压后动态观察,两者相关性分别在0.87~0.99之间,认为肺阻抗血流图波高欧姆值不取决于肺动脉压的绝对高度,而与肺动脉的脉压差密切相关,但个体间相关斜率不一致,提出目前测试方法较难划分肺阻抗血流图波幅高的异常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肺动脉压波法与肺阻抗血流图法同步测量18例矽肺肺气肿病人的右心收缩间期,并作了对比分析,认为两者有极好相关性。右心室射血前期(RPEP)时间(秒)与阻抗图的q—B时间(秒)相关系数r为0.96=1.1x-0.02,右心室射血期(RVET)时间(秒)与阻抗图 B—y时间(秒)相关系数为0.99,其回归方程为=0.69 x+0.04。并进一步分析了其中10例肺动脉平均压正常范围的矽肺肺气肿病人,应用肺泡加压法造成急性肺动脉高压时q—B,B—y时间(秒)与肺动脉平均压的相关性,r分别为0.785与0.95,与导管测得的肺动脉平均压的回归方程为=210 x-1.34与=140x-28.25。认为应用非侵入性的肺阻抗血流图与心电、心音同步分析,能和侵入性肺动脉压波法一样了解右心功能状态,并能大致衡量肺动脉平均压的高低。  相似文献   

7.
魏丽  刘童  刘斌  王献民  赵亮  石坤  周同甫 《四川医学》2007,28(8):828-830
目的观察并探讨雷公藤甲素对肺血管重构模型的影响是否与影响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TIMP-1有关。方法建立大鼠左肺切除加野百合碱所致肺动脉高压模型,行雷公藤甲素连续和延迟两种治疗方案。通过心导管术测得血流动力学指标,荧光定量PCR(FS-PCR)行肺组织MMP9和TIMP-1的定量。结果①雷公藤甲素连续和延迟两种用药方案均能降低模型组平均肺动脉压(mPAP)和心室重量变化RV/(LV S)%(右室与左室加室间隔比),阻止大鼠肺动脉高压的发展,且连续治疗比延迟治疗效果更好(P<0.05)。②MMP9和TIMP-1在模型组肺组织中表达均增高,在两治疗组肺组织中表达均降低(P<0.05),但增高和降低的程度MMP9较明显。结论雷公藤甲素能延缓大鼠左肺切除加野百合碱注射诱导的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肥厚,影响MMP9/TIMP-1的平衡可能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家犬形成实验性动脉高压模型后肺阻抗血流图的特点是:①波幅随肺动脉压增高而降低,当压力超过35mmHg时则无规律性;②Q—b问期随肺动脉压递增而延长,尤其Q—b指数提高%呈阶梯上升,因此用Q—b指数间接观察肺动脉高压状态比用Q—b间期可靠;③肺动脉压升高后之肺阻抗血流图的A波多数跨入主波上升枝中,舒张波则多数提高,往往比主波更高。  相似文献   

9.
本文测定了68例高原移居者的右心射血前期(RPEP)和右心射血时间(RVET)。结果表明:高原性肺动脉高压患者的RPEP与正常人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肺阻抗血流图右心收缩时间间期测定在反映肺动脉高压程度上较X线和超声心动图等诊断手段有更高的敏感性,可作为高原性肺动脉高压的可靠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0.
肺动脉高压是一种发病机制尚未阐明的心肺血管疾病,其特征是肺小动脉进行性闭塞性血管病变,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多数患者发现时已出现右心功能不全,进展至疾病终末期,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肺动脉高压患者的生存期延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尤为重要。生物标志物可用于客观评估肺动脉高压生理和病理过程及治疗效果的监测,其对肺动脉高压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起着重要作用。该文从炎症标志物、免疫标志物、转录调控、氧化应激、代谢物、血栓标志物、右心室重塑标志物等方面对肺动脉高压的生物标志物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本文总结了59例闭塞性肺动脉高压的自然病程和15例长期治疗的效果。生存曲线显示2年生存率为76.72%,5年为63.37%。与预后相关的单因素有病程、心脏功能、PaO_2、HR和CO;多因素有病程、PaO_2、SaO_2、病因、PAP及RAP。长期治疗的有效率为73.33%。强调了抗凝治疗的重要性,并讨论了硝苯吡啶治疗的指征和利弊。  相似文献   

12.
张蕴  付研 《中国医药导刊》2006,8(4):289-291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不同应用方式对家兔急性肺损伤气体交换的影响。方法:18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经盐水反复灌洗后致PaO2/FiO2<200mmHg,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PS(100mg/kg)采用注入法(T1组)和肺灌洗法(T2组),对照组(T3组)采用同等量生理盐水滴入。观察治疗后PaO2/FiO2、PaCO2和气道吸气峰压(PIP)的变化。结果:T1、T2组治疗后各时间段PaO2/FiO2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T2组较T1更为显著(P<0.05);T2组气道峰压(PIP)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并与其它各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ARDS早期采用外源性PS替代治疗可以明显改善肺氧合,肺灌注方法较注入法更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采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肺灌洗的方法治疗盐酸诱导家兔急性肺损伤的疗效。方法:家兔麻醉后纯氧机械通气15min,经气管导管注入0.0125mol/L的HCL12ml/kg,造成急性肺损伤。随后观察150min,将PaO2低于150mmHg(1mmHg=0.133kPa)的动物随机分为4组,每组5只。分别采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灌洗(L组),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注入(I组),生理盐水灌洗(S组)和机械通气(M组)处理,测定处理后30、60、120、180、240min时的血气值及气道峰压值(PIP)。结果:L组PaO2在处理后立即上升到400mmHg以上(P<0.01),并维持整个4h观察期。气道峰压明显下降(P<0.01),120min后有所上升,但仍较处理前降低(P<0.05);Ⅰ组PaO2平均上升至200mmHg但随后逐渐下降伴PIP明显升高(P<0.05)。M组和S组血气无明显改善,M组气道峰压维持在处理前水平,S组120min后气道峰压明显升高(P<0.05)。结论:采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灌洗法治疗盐酸误吸性急性肺损伤是一种有前景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肺静脉闭塞病(pulmonary veno-occlusive disease,PVOD)/肺毛细血管瘤样病(pulmonary capillary hemangiomatosis,PCH)是临床上罕见的引起肺动脉高压的一类肺血管疾病,其诊断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影像、肺功 能、支气管镜等多方面的资料,治疗上尚无明确有效的药物,肺移植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案。中南大学湘雅二 医院收治1例PVOD/PCH患者,现结合病例特点及相关文献报道,对该病的流行病学、病因、诊断和治疗进行介绍, 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这一罕见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冯定云 《医学综述》2011,17(5):726-72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是一种常见的危重病,其与肺栓塞的相关性研究是近年来的热点。现就近几年关于肺栓塞相关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研究进行综述,包括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等,着重介绍其定义及诊治。目前各种研究多有自身的优点和局限性,临床需进一步深入研究,探讨更规范的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应用电镜组织化学方法,观察野百合碱诱发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中周细胞的超微结构改变。发现正常对照组大鼠腺泡内无肌型肺动脉内皮下存在着周细胞层,后者与前者的胞浆突起紧密相连。在实验第16天和第24天实验组大鼠(T组)肺动脉压升高持续在4.19~5.79kPa时,可见无肌型肺动脉周细胞向平滑肌样细胞分化现象,细胞外基质也增多,使无肌型肺动脉壁出现肌层和增厚。因此认为,在慢性肺动脉高压时,周细胞向平滑肌样细胞分化和增生是腺泡内肺动脉构型重建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特发性肺纤维化的螺旋CT表现特征与肺功能的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螺旋CT表现特征与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对经临床病理证实的32例IPF患者行螺旋CT检查,其中17例对兴趣区追加高分辨率CT扫描。所有病例均于CT检查前后5d内行肺功能检查。观察IPF的CT征象及其解剖分布,评价CT表现特征与肺功能损害的关系。结果 32例IPF均有不同程度的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肺功能轻度受损5例,其中4例(80%)有磨玻璃样密度影;中度受损11例中,小叶间隔增厚11例(100%),小叶内间质增厚9例(82%),小叶结构变形11例(100%)和支气管血管束增粗10例(91%);重度受损16例中,蜂窝肺16例(100%)和牵拉性支气管扩张9例(55%)。肺功能重度受损的患者有阻塞性合并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结论 螺旋CT能准确反应IPF的病理变化,IPF不同程度的肺功能受损与螺旋CT征象存在相关性。两者相结合有助于预测IPF的进展、预后以及疗效反应。  相似文献   

18.
高分辨CT诊断恶性弥漫性肺间质疾病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高分辨CT(HRCT)诊断恶性弥漫性肺间质疾病的价值,加深对恶性弥漫性肺疾患HRCT表现的认识,从而提高肺间质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复习文献并回顾分析5例肺淋巴管癌病临床病例及其HRCT特点。结果:肺淋巴管癌病是恶性肿瘤致弥漫性肺间质病变最常见疾病,其HRCT特点:小叶间隔不均匀增厚,不均一的支气管血管束结节状增厚,胸膜不规则增厚,纵隔淋巴结肿大等,区别于良性肺间质病变HRCT改变。结论:HRCT作为常规的CT的一种补充,近年在肺部疾病影像学诊断中受到广泛重视,因其能清晰显示肺组织的细微结构,故可用于弥漫性肺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出“不明原因”肺动脉高压在肺栓塞(PE)诊断中的价值。方法观察TTE检出“不明原因”肺动脉高压这一诊断指标在41例疑诊PE患者中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不明原因”肺动脉高压在疑诊PE患者的诊断敏感性为79%,特异性为59%。结论以TTE检出“不明原因”肺动脉高压为诊断PE指标,可以明显提高PE检出率,有助于PE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yaline membrane disease of newborn,HMD)的疗效。方法: 对17例HMD患儿气管内给予PS治疗,观察用药后的临床表现、呼吸机参数、血气分析结果、胸片的变化。结果: 用药后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机械通气参数吸气峰压(PIP)、呼吸末正压(PEEP)、平均气道压(MAP)和呼吸频率(RR)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P<0.01);血气分析PaO2及pH值上升(P<0.05和P<0.01),PaCO2下降(P<0.01)。24 h胸片提示肺部病变明显改善。结论: PS治疗HMD可明显改善其转归,减少呼吸机上机时间、住院天数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