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王向阳 《中国妇幼保健》2018,(24):5821-5822
目的了解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性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携带情况,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日照市妇幼保健院儿科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38株,采用纸片扩散法对分离菌株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对其中21株多重耐药菌进行PCR检测PER、SHV、TEM、CTX和VEB基因携带情况。结果38株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粘菌素B、替加环素均敏感,对头孢哌酮-舒巴坦(34.2%)、阿米卡星(36.8%)耐药率较低,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喹诺酮类耐药率均>50%。在21株多重耐药菌中,16株SHV型基因阳性,8株PER型基因阳性,未检出TEM、CTX和VEB基因。结论儿科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与携带SHV、PER基因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温州地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的基因分布及其与耐药的相关性。方法对临床分离的常见革兰阴性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鲍氏不动杆菌)的产ESBLs菌株进行基因分型,并对其耐药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温州地区产ESBLs大肠埃希菌以携带CTX-M-9中的CTX-M-14型基因为主,且大多合并携带TEM-1型广谱酶基因;肺炎克雷伯菌以CTX-M-14和多亚型的SHV型基因型为主,亦大多合并携带TEM-1型广谱酶基因;在阴沟肠杆菌和鲍氏不动杆菌中ESBLs基因携带变化较大,阴沟肠杆菌中主要携带CTX-M-14、SHV-56型ESBLs基因及TEM-1型广谱酶基因,另外发现主要有VEB-1型基因携带;鲍氏不动杆菌中主要以特异的TEM-128和PER-1型基因携带为主,不同ESBLs基因携带菌株显示了较大的临床耐药差异。结论温州地区的革兰阴性杆菌存在ESBLs基因的多样性分布特征,不同的基因型ESBLs可能与介导不同的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5年来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变迁、产β-内酰胺酶(BLA)及BLA基因型存在状况. 方法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在1999年1月~2003年12月间,自临床分离的549株鲍氏不动杆菌对23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三维试验法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AmpC酶、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序列分析的方法分析BLA基因型. 结果 5年中总敏感率居前4位的依次是亚胺培南(96.4%)、多黏菌素E(93.0%)、美罗培南(92.9%)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30.1%),其余在0.0~20.9%之间;5年间亚胺培南的抗菌活性最高,且历年不减,敏感率>95.0%;其次是多黏菌素E和美罗培南,敏感率分别>88.0%和84.0%;5年间耐药率上升最快的是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哌拉西林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ESBLs及AmpC酶单独阳性率分别为30.0%和1.7%,48.3%菌株同时产ESBLs和AmpC两种酶;BLA基因TEM和SHV阳性率分别为100.0%和29.2%,基因型分别为TEM-1、SHV-12、SHV-48和SHV-56;OXA、CTX-M、PER和VEB基因均阴性. 结论近5年间鲍氏不动杆菌对大多数常用广谱抗生素的耐药性在逐年增强,并且多重耐药、产ESBLs及AmpC酶状况相当严重,BLA基因TEM和SHV携带率高;亚胺培南仍是抗多重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感染最有效的抗生素.  相似文献   

4.
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β-内酰胺酶基因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中β-内酰胺酶(bla)基因流行状况。方法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推荐的的表型筛选与确证试验检测ESBLs,应用PCR扩增产ESBLs菌株bla(TEM)、bla(SHV)、bla(CTX-M)基因,并对PCR阳性产物进行克隆后测序确定其基因亚型。结果 46株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中,基因检出率分别为bla(TEM)11株,占23.9%;bla(SHV)13株,占28.3%;bla(CTX-M)43株,占93.5%;携带1种bla基因菌株21株,占45.7%;携带2种20株,占43.5%;携带3种3株,占6.5%;全部菌株bla(TEM)基因测序结果均为TEM-1亚型,bla(SHV)基因为SHV-11、12、28亚型;部分菌株bla(CTX-M)基因测序结果为CTX-M-15、24、38亚型。结论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中ESBLs基因型以CTX-M型为主,其次为SHV型,部分菌株同时携带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TEM-1或SHV-11;监测产ESBLs细菌β-内酰胺酶基因流行状况,有助于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及耐消毒剂基因的研究,为医院控制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鲍曼不动杆菌传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VITET 2 Compact仪器对临床分离100株鲍曼不动杆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K-B法进行ESBLs检测,采用PCR检测qac E△1、qac A/B、qac J、qac C、qac G耐消毒剂基因。结果 100株鲍曼不动杆菌中,有43株产ESBLs;在产ESBLs菌株中,检测有30株携带qac E△1基因,其他耐消毒剂基因检测为阴性。43株产ESBLs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美罗培南、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69.7%、67.4%、69.7%,其他药物的耐药率均90%。非产ESBLs鲍曼不动杆菌对常见抗生素的耐药率低于产ESBL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较高,其耐消毒剂基因以qacE△1为主。  相似文献   

6.
4种非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β-内酰胺酶基因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目的分析解放军第98医院临床分离的4种非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中β-内酰胺酶基因存在状况。方法从临床分离鲍氏不动杆菌60株、铜绿假单胞菌30株、嗜麦芽寡养单胞菌19株和黄杆菌属15株,采用PCR及序列分析的方法分析9种(群)β-内酰胺酶基因TEM、SHV、OXA、CTX-M群、PER、VEB、IMP、VIM、GES。结果鲍氏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中TEM基因阳性率分别为100.0%和66.7%;鲍氏不动杆菌有18株(30.0%)SHV阳性,17株为SHV-12型ESBLs(GenBank登录号:AY259163),另1株为一种新亚型,被命名为SHV-48;铜绿假单胞菌有1株(3.3%)OXA阳性,为OXA-10型ESBLs;其余基因均阴性。结论我院非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中至少存在4种β-内酰胺酶基因,基因型分别为TEM-1、SHV-12、SHV-48和OXA-10。  相似文献   

7.
湖南地区SHV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湖南地区产SHV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肠杆菌科细菌的检出情况,确定其基因型,并对其流行病学特征进行研究.方法 收集、鉴定分离菌株,进行ESBLs检测;PCR扩增blaSHV基因;对PCR产物测序确定其基因型;并通过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进行菌株同源性分析.结果 171株多药耐药的肠杆菌科中共有26株菌携带blaSHV基因,PCR产物经测序共检出5种基因型:9株携带SHV-28、7株携带SHV12、7株携带SHV-1、2株携带SHV-11和1株携带SHV-5;RAPD结果显示,19株肺炎克雷伯菌有6种RAPD类型,5株阴沟肠杆菌分别为不同的RAPD类型.结论 SHV-12是湖南地区主要流行的SHV型ESBLs,并且在产SHV型β-内酰胺酶的肺炎克雷伯菌中存在菌株间的克隆传播,未发现产SHV型ESBLs的大肠埃希菌.  相似文献   

8.
何晓锋  刘芳  曹晋桂  焦力群  张虎  吴镝  马文杰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0):2546-2547,2550
目的了解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中β-内酰胺酶基因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聚合酶联链反应(PCR)检测78株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中的TEM、SHV和CTX—M等3种β-内酰胺酶基因,并进行DNA测序。结果 50株铜绿假单胞菌中37株TEM基因阳性(74.0%),未检出SHV和CTX—M基因,28株鲍曼不动杆菌中25株TEM基因阳性(89.3%),2株SHV阳性(7.1%),未检出CTX—M基因。结论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中的β-内酰胺酶基因类型以TEM型较为流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动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检测方法,分析其与抗生素耐药的关系。方珐采用NCCLS(美国临床标准委员会)推荐方法对收集120株不动杆菌进行产ESBLs(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筛选和确认实验,按照PCR基因分型原则采用碱裂解法提取质粒DNA,以此为模版设计引物和反应条件,用PCR法对产ESBLs株进行基因分型.结果产ESBLs共检出20株,检出率占16.7%.产酶株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酶株。PCR进行ESBLs基因分型。检出TEM型12株,SHV型4株,PER型4株,未检出OXA.姑论西安市不动杆菌产ESBLs株基因型以TEM为主,产ESBLs可能是西安市不动杆菌耐药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10.
李光梅 《中国保健》2008,16(15):630-631
目的了解新生儿科病房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分离菌株基因型情况.方法用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的表型确证方法,对我院新生儿科病房分离的非重复的45株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白菌进行ESBLs确证.分别用TEM、SHV和CTX-M通用引物对ESBLs阳性菌株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然后DNA测序.结果45株细菌中,检出ESBLs阳性菌19株,检出率为42.2%.19株ESBLs菌中2株携带TEM-1基因,14株携带SHV-12基因,1株SHV-59型,10株CTX-M14型,并有多基因携带状况,2株TEM、CTX-M基因同时阳性,7株SHV、CTX-M基因同时阳性.结论SHV-12型ESBLs是新生儿科病房最常见的ESBLs,其次为CTX-M14,耐药菌存在严重多重耐药.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肺炎克雷伯菌质粒编码的AmpC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表型和基因型。方法利用3-氨基苯酚硼酸及ESBLs确认试验检测AmpC酶与ESBLs表型,接合转移试验了解质粒在细菌间的传递;通过质粒的提取、纯化,PCR反应及序列分析,研究肺炎克雷伯菌质粒携带的ampC基因和ESBLs基因类型。结果从肺炎克雷伯菌中获得1条约15 kb大小的质粒,此质粒可通过接合转移方式将耐药性传递至大肠埃希菌,以从肺炎克雷伯菌及接合转移后的接合子细菌中,提取的质粒为模板,均可扩增出DHA型ampC基因及SHV型ESBLs基因,序列分析进一步证实ampC及ESBLs基因型分别为DHA-1型及SHV-12型。结论从肺炎克雷伯菌可转移的质粒中,检测到DHA-1型ampC基因及SHV-12型ESBLs基因。  相似文献   

12.
泌尿系感染产ESBLs株耐药基因分型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目的了解泌尿系感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SBLs)菌株的主要基因型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 方法用表型确证试验确定临床尿液标本中,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54株,分别用TEM、SHV和CTX-M通用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其最低抑菌浓度(MIC),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PCR扩增结果显示:CTX-M、TEM和SHV的检出率分别为85.2%、37.0%和9.3%,42.6%的菌株同时携带≥2个基因;MIC测定结果显示:产ESBLs株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为100%;对阿米卡星的敏感率高达98.1%;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西丁的敏感率也较高,分别为88.9%和70.4%;其对环丙沙星和氨苄西林/舒巴坦的敏感率则低,分别为25.9%和1.9%. 结论我院泌尿系感染产ESBLs株对亚胺培南的敏感性最高,接近半数菌株同时携带≥2个基因,产ESBLs菌株的主要基因型为CTX-M.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医院感染的临床分布及其基因型特征。方法用表型确证试验确定临床标本中产ESBLs大肠埃希菌80株,应用PCR方法分别扩增产酶菌株的TEM、SHV和CTX-M 3种β-内酰胺酶基因,并对PCR扩增结果及ESBLs株临床分布进行分析。结果 PCR扩增结果显示,CTX-M、TEM和SHV基因的阳性率分别为79.5%、12.8%和18.2%;42.3%的菌株同时携带多个基因;产ESBLs大肠埃希菌广泛分布于各个临床科室,其中普外科占32.5%,肝胆外科和重症监护病房均占23.8%;标本分布较为集中,41.3%来自腹腔引流液,23.8%来自呼吸道标本,12.5%来自尿液。结论医院感染中,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主要基因型是CTX-M,腹腔引流液、呼吸道标本、尿液是其主要标本来源,CTX-M型产ESBLs菌分布广泛,应特别加强对它的监测,预防医院感染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4.
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耐药基因分型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本地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及基因型分布。方法 用表型确证试验确定临床标本中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64株,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其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用TEM、SHV和CTX-M通用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最高(100%);其次为头孢吡肟(84.4%),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环丙沙星的敏感率则分别为71.9%和70.3%。PCR扩增结果显示SHV、CTX-M和TEM基因的阳性率分别为81.3%、65.6%和18.8%;53.1%的菌株同时携带多个基因。结论 该院医院感染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最高;最常见的基因型是SHV,其次为CTX-M。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地区临床分离肠道致病菌中志贺氏茵的流行趋势及耐药情况,分析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的流行特征及耐药表型和基因型别,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志贺氏菌选择培养基采用四区划线法分离培养出135株志贺氏茵,参照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检测其对23种抗生素的耐药性:采用纸片确认试验对多重耐药菌株进行ESBLs表型确证检测;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CTX—M、SHV、TEM等耐药基因,对PCR产物测序,通过与美国GenBank核酸库已登录的序列作比对确定基因亚型。结果135株志贺氏菌感染患者中,男性占53.3%(72/135),女性占46.7%(63/135);高发季节为6—8月;25岁以下发病人数占总发病人数的71.9%(97/135);对氨苄西林、氯霉素和复方磺胺甲噫唑的耐药率较高,分别达91.1%、68.1%、70.4%。有43株(31.9%)ESBLs表型检测阳性。PCR扩增结果表明,共有19株携带CTX.M基因,其中CTX.M.1群6株,CTX.M-9群13株;4株携带SHV基因;6株携带TEM基因。基因测序确定各基因型存在多种亚型。结论福氏志贺氏茵为本地区优势志贺氏茵。对某些抗生素存在高度耐药性。应引起临床重视。ESBLs耐药菌株以CTX.M型为主,流行亚型为CTX.M.14、CTX—M.15和TEM-1。产CTX.M-24志贺茵在乌鲁木齐属首次报告检出。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医院临床分离的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β-内酰胺酶产生情况,以及β-内酰胺类相关耐药基因的存在状况.方法 采用K-B法测定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对17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筛选出135株多药耐药菌株;采用改良三维试验检测各种β-内酰胺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及oprD2基因.结果 135株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所产β-内酰胺酶按检出率依次为AmpC酶占36.3%,ESBLs+ AmpC酶占14.8%,金属β-内酰胺酶占13.3%,ESBLs+ AmpC酶变异子占11.9%,AmpC酶变异子占5.2%,ESBLs占4.4%;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的检出率CTX-M-1群为45.9%、TEM为25.9%、CARB为12.6%、DHA为10.4%、IMP为3.7%,未检出SHV、OXA- 10群、PER、GES、VEB和VIM基因;oprD2基因的缺失率为69.6%.结论 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β-内酰胺酶以AmpC酶为主,β-内酰胺类对抗菌药物的耐药主要与CTX-M-1群、TEM、CARB、DHA、IMP型耐药基因有关,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主要与oprD2基因缺失有关.  相似文献   

17.
肺炎克雷伯菌和产酸克雷伯菌中ESBLs和AmpC酶基因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10  
目的研究肺炎克雷伯菌、产酸克雷伯菌中ESBLs和AmpCβ-内酰胺酶的存在形式及其基因类型和转移方式。方法利用CLSI纸片法确认实验和APB纸片增强试验分别检测ESBLs和AmpC酶,基因芯片技术和序列分析测定两种酶基因的类型,接合转移实验了解肺炎克雷伯菌和产酸克雷伯菌耐药基因转移方式。结果在对头孢西丁不敏感的72株肺炎克雷伯菌和20株产酸克雷伯菌中,以同时产生ESBLs和AmpC酶为主要形式,分别占54.2%和75.0%;单产ESBLs分别为22.2%和25.0%,肺炎克雷伯菌中单产AmpC酶占12.5%;肺炎克雷伯菌和产酸克雷伯菌中的AmpC酶基因绝大多数为DHA型(测得DHA-1型基因),ESBLs则以SHV型为主(测得SHV-12型),它们均能通过接合转移方式将其质粒携带的耐药性传递至受体菌。结论同时存在的ESBLs和AmpC酶是肺炎克雷伯菌和产酸克雷伯菌耐药的主要原因,耐药基因的转移可导致耐药性的传播扩散。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中β-内酰胺酶基因及膜孔蛋白基因的存在与变异情况.方法 收集杭州市余杭区中医院2008年11月-2009年12月住院患者送检标本中分离的鲍氏不动杆菌共30株,先用改良三维试验同时检测头孢菌素酶(AmpC)、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金属β-内酰胺酶(MBL)3类β-内酰胺酶活性,再用聚合酶链反应的方法分析24种β-内酰胺酶基因与膜孔蛋白carO基因.结果 30株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共检出TEM、ADC、OXA-23群等3种β-内酰胺酶基因,阳性率分别为100.0%、60.0%、80.0%,30号株ADC基因为新亚型;膜孔蛋白carO基因突变率达100.0%.结论 鲍氏不动杆菌对多种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与产TEM、ADC、OXA-23群等3种β-内酰胺酶基因相关外,还与膜孔蛋白编码基因carO突变有关.  相似文献   

19.
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β-内酰胺酶基因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调查鲍氏不动杆菌中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相关基因存在状况。方法收集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2008年3~11月住院患者临床标本中分离的鲍氏不动杆菌共20株,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序列分析的方法分析17种β-内酰胺酶、金属β-内酰胺酶、碳青酶烯酶和AmpC酶等基因。结果 20株鲍氏不动杆菌检测到TEM阳性15株(75%),PER阳性3株(15%),ADC阳性17株(85%),且14株TEM和ADC同时阳性(70%),但是其余14种基因均未检出;1号株ADC基因是新亚型,密码子由CCA(编码脯氨酸)变为ACA(编码苏氨酸),暂以ADC-like命名。结论调查结果表明,鲍氏不动杆菌携带TEM、PER和ADC基因是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的主要原因,发现ADC-like基因是国内外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中常见的β-内酰胺酶基因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了77株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TEM、SHV和CTX-M等三种β-内酰胺酶基因,并进行了DNA测序。结果 50株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中,41株TEM基因阳性(82.0%),7株SHV基因阳性(14.0%),16株CTX-M基因阳性(32.0%),21株菌两种以上基因型同时阳性。27株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中,21株TEM基因阳性(77.8%),24株SHV基因阳性(88.9%),3株CTX-M基因阳性(11.1%),16株菌两种以上基因型同时阳性。结论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携带多种β-内酰胺酶基因,且以TEM和SHV型较为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