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室间隔缺损(VSD)为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约占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25%~40%,部分小的VSD患者6岁前可自然闭合,大部分需手术治疗。VSD系胚胎期室间隔发育不全而形成的单个或多个缺损,由此产生左心室与右心室的异常交通。总结我院ICU收治的16例VSD患儿的临床资料,探讨体外循环下儿童VSD修补术后监护技术。  相似文献   

2.
48例低体重婴儿室间隔缺损的围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室间隔缺损的发病率在小儿各类先天性心血管畸形中占第一位,目前室间隔缺损的手术治疗已取得显著效果,但体重低于5kg的低体重婴儿的术后康复不及正常体重婴儿。2000年6月至2002年6月,本院手术治疗5kg以下婴儿室间隔缺损,病死率仅为2.09%。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室间隔缺损是先天性心脏病的一种,约占先心病发病率的20%。1996年3月-2002年3月,我院为45例15kg以下室间隔缺损患儿实施了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现将围术期护理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45例中,男31例,女14例;年龄1岁半至3岁半,体重11.5kg~15.0kg。所有患儿均有反复呼吸道感染史,反复心力衰竭3例。本组术前均经胸部X线片、心电图、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心胸比率0.50~0.72。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32例经手术证实的单纯性室间隔缺损进行回顾分析,旨在对不同大小缺损的X线表现与二维超声心动图测得缺损大小进行对照观察。一、资料与方法本组32例均经手术证实为单纯性室间隔缺损,无合并其它畸形,其中男22例,女10例,年龄最小3岁,最大24岁,12岁以下20  相似文献   

5.
1.本文对64例室间隔缺损病变作了回顾性分析,发现膜部与肌部室间隔联合性缺损的发病率最高,占室间隔缺损总数64例的75%。其它类型均较少见,如单纯膜部室间隔缺损3例,占1.6%;肌部室间隔缺损6例,占9.3%:双动脉瓣下漏斗区缺损7例,占10.9%。 2.建议采用统一的解剖学命名与分类方法。将室间隔缺损分为四类(10型)。即I,膜部室间隔缺损,Ⅱ1,肌部光滑区室间隔缺损:_Ⅱ2,肌部小梁区室间隔缺损,Ⅱ3,肌部漏斗区室间隔缺损:Ⅱ4,肌部分区融合性室间隔缺损。Ⅲ1.膜部与光滑区肌部联合性室间隔缺损:Ⅲ2,膜部与小梁区肌部联合性室间隔缺损;Ⅲ3,膜部与漏斗区肌部联合性室间隔缺损:Ⅲ4,膜部与肌部分区联合性缺损.Ⅳ,双动脉瓣下漏斗区肌部室间隔缺损。  相似文献   

6.
李维光  于明华 《新医学》1999,30(7):404-405
1引言婴儿期室间隔缺损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20%,其发生率在8种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中排第一位。婴儿期大型室间隔缺损,由于大量血液由左向右分流,在婴儿期常引起心力衰竭,反复肺部感染,喂养困难,发育迟缓。我院从1990年12月至1998年10月手术治疗72例婴儿期室间隔缺损,占同期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直视手术的17.7%。现报道如下。2临床资料2·l一般资料男45例,女27例,月龄(7.1土2.0)个月,其中2~6个月16例,7~12个月56例,手术时体重3.7~9.5kg,其”中5kg以下的17例,6~9·5kg的55例。室间隔缺损(室缺)的病理分类:膜周型4…  相似文献   

7.
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术体外循环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心内手术方式 ,术中体外循环 (CPB)的管理是手术成功的一个关键环节。我院自 1998年 4月— 2 0 0 2年 6月在心脏不停跳体外循环下对12 6例先天性心脏病病人施行了手术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12 6例 ,男 5 7例 ,女 6 9例 ,年龄 3岁~ 2 7岁 ,体重 10kg~ 5 2kg。全组绝大多数病人 3岁前易患上呼吸道感染 ,活动后心悸气短者 2 1例 ,均无发绀、晕厥发生 ,心前区均可闻及收缩期杂音。房间隔缺损 2 7例 ,室间隔缺损 6 8例 ,房间隔缺损合并室间隔缺损 2 3例 ,室间隔缺损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1岁以下婴儿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围手术期护理方式与特点。方法对60例1岁以下婴儿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手术前后加强支持疗法,预防和控制呼吸道感染,保护心功能,充分作好术前准备;指导家属正确照顾和喂养患儿;术后加强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监测与管理,严密观察病情;及时防治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结果全组病人手术30天内死亡3例,其中反复出现肺动脉高压危象致呼吸系统衰竭2例,术后急性心包填塞致心跳骤停、重度低心排综合征1例,其余康复出院。结论对1岁以下婴儿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手术前后加强支持疗法,预防和控制呼吸道感染,术后加强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监测与管理,正确处理休息与有刺激性的检查和护理之间的关系,是患儿尽快恢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动脉导管未闭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发病率在所有的先天性心脏病中居第二位,本病多单独存在,也可合并其他心血管畸形,如室间隔缺损、主动脉瓣或肺动脉瓣狭窄等。我科1983——1985年6月共行动脉导管未闭手术83例,其中单纯结扎术60例,切断缝合术17例,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修补及动脉导管结扎、缝合术6例,年龄最大29岁,最小3岁,15岁以下56例。男女之比为1:3。术后发生反应性高血压24例,占26%。高血压脑病3例,占3.7%。  相似文献   

10.
王莉洁 《全科护理》2012,10(27):2592-2592
室间隔缺损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约为总数的20%,绝大多数室间隔缺损需要外科手术治疗,以4岁~10岁为宜。而脑并发症是心脏术后致命并发症之一,预防其发生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重要措施[1]。我科2011年5月收治了1例先天性室间隔缺损的患儿,手术后出现脑部并发症,右侧大片脑梗死,单侧肢体偏瘫,经对症治疗及功能训练,康复出院。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我院1983年2月起开展心脏外科手术共102例,有17例(16.7%)术后发生低排综合征(下称低排征),经酚妥拉明治疗效果良好,报道于下: 一般资料 性别、年龄 17例中,男9例,女8例;年龄4~45岁,平均19.3岁。 手术种类 二尖瓣置换术4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3例;二尖瓣闭式扩张术、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法乐四联症矫正术及慢性缩窄性心包炎心包剥  相似文献   

12.
小儿心内直视手术的术中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曲华  王霞 《齐鲁护理杂志》2002,8(7):499-500
20 0 0年 1月至 2 0 0 1年 9月我院在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手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 49例 ,2例术中死亡 ,47例痊愈出院 ,现将术中护理要点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49例 ,男 2 6例 ,女 2 3例 ,10 5个月~ 12岁 ,体重 5~ 42kg。 47例顺利完成手术 ,2例术中死亡 ,其中 1例因畸形严重 ,难以矫正 ,另 1例因肺动脉高压、巨大心脏 ,复跳困难死亡。其心脏疾病种类见表 1。表 1 手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种类  病  种n室间隔缺损 2 8房间隔缺损 7法乐四联症 4室间隔缺损并动脉导管未闭 3右位心合并室间隔缺损 1房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  相似文献   

13.
室间隔缺损(V.S.D)是临床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我院自1986年5月至2001年11月在体外循环下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152例,占同期心内直视手术的38.9%。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室间隔缺损是先天性心脏病的一种,约占先心病发病率的20%[1].1996年3月-2002年3月,我院为45例15 kg以下室间隔缺损患儿实施了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现将围术期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黄旭中  田子朴 《华西医学》1993,8(2):191-193
本文报告室间隔缺损合并其他心脏畸形92例,占同期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病例13%。合并畸形包括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右室流出道狭窄、主动脉辦脱垂或关闭不全、主动脉窦瘤、双腔右心室、室间隔膜部瘤、先天性二尖辦狭窄或关闭不全。作者论述了各种复合畸形的临床特征,手术方法和术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先天性心脏室间隔缺损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疾病,我院1990-1999年10年间,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诊断先天性室间隔缺损1206例,其中经手术证实830例,我院1206例先天性室间隔缺损中,膜周部缺损987例。占81.84%;漏斗部缺损202例,占16.75%,肌部室间隔缺损17例,占1.41%。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最多见,而肌部室间隔缺损最少见,皆与室间隔的胚胎发育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17.
经导管封堵治疗膜部室间隔缺损的围术期护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索应用国产双盘状室间隔缺损封堵器经导管闭合膜部室间隔缺损术的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措施。方法104例先天性心脏病膜部室间隔缺损患者,男48例,女56例,年龄2~56岁,平均(17.29±12.93)岁。经临床体检、心脏超声检查和左心室造影确诊。在X线和经胸超声引导下行经导管室间隔缺损封堵术。术前认真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及有关术前准备,术中严密心电监护,备齐各种抢救药品和特殊导管,术后持续心电监护,并注意有无相关并发症。结果104例患者中,100例封堵成功,术中无并发症。术后心电监护示非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2例,1周后恢复。所有患者无其他并发症。结论应用国产双盘状室间隔缺损封堵器经导管封堵治疗膜部室间隔缺损安全、有效。术前细致周到的心理护理、术中熟练配合和术后严密监护,对保证手术成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总结封堵器介入治疗心脏室间隔缺损患儿的效果及护理方法.对86例室间隔缺损患儿的临床资料、手术效果、术前、中、后的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总结.86例患儿行室间隔缺损封堵术,成功率为97.7%,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为12.8%,溶血发生率为2.3%,瓣膜返流发生率为1.2%,残余分流发生率1.2%,穿刺部位血肿发生率3.6%,移位脱落发生率1.2%,所有患儿经精心护理后,均痊愈出院.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创伤小、成功率高,精心的治疗与护理是患儿康复的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应用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小儿膜周部室间隔缺损(PVSD)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02例PVSD患儿介入治疗进行术前、中、后的护理。结果:202例患儿中有12例在左心室造影后显示不符合适应证,6例失败,184例均成功置入Amplatzer膜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技术成功率为96.8%,术后患儿痊愈出院。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和积极的术中、术后监护处理对保证患儿PVSD手术成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法洛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TOF)是以主动脉骑跨、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狭窄和右室肥厚四种征象为主要病理特征的先天性心血管复合畸形[1].在先天性心脏病中约占10%,在儿童紫绀型心脏畸形中则居首位,占50% ~ 90%[2].法洛四联症是一种常见的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经常出现各种并发症,不仅影响手术疗效,而且增加死亡率.现将婴幼儿TOF手术早期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