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医药通报》2008,7(6):58-58
1.公元前12世纪至今之前8世纪的西周,就有了医学行政和医学各科,医官科医师,上上、下主,主管医政。下设府、史、徒,分管医政管理,收聚药物。医学分为食医(卫生)、疾医(内科)、疗医(外科)、兽医等科。  相似文献   

2.
皖歙著名医家及其对祖国医学之贡献(续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接上期) 六、程国彭创"医门八法" 程国彭(1680~1735年),字钟龄,别号普明子,清代康熙、雍正年间歙县名医.自幼聪颖好学,曾为秀才,因少时体弱多病,因而酷爱医术,潜心求索.程氏博览群书,上承<内>、<难>、<伤寒>,下及唐宋金元诸家,凡平日涉猎诸贤著作,一旦恍然有悟,即援笔而记之,经过30年的积累,于1732年撰成<医学心悟>5卷(卷6为<外科十法>).  相似文献   

3.
1汪昂生平、著述 汪昂,字讱菴,明末清初著名的医学家.祖居安徽休宁县西门,明末曾寄居浙江丽水县.生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卒于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自北宋至近代的最具盛名的10位皖歙医家进行较系统和全面的介绍,包括医家的生平、师承及对祖国医学的贡献。另外对每位医家的代表医著也作了简要的评析。  相似文献   

5.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首次较系统地论述了外感热病后期和多种慢性疾患的康复原则和方法,开辨证康复与药物康复之先河。所所奠定的康复医学理论基础和药物,针灸,饮食,外治,调护等方法,为中医康复学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古代传统蒙医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有机地吸收了古印度阿输吠陀医学理论精华,蒙医药学理论中的五元学说,三根七素理论等均源于古印度医学体系。因而古印度医学对蒙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系统化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对古印度医学著作进行追溯研究,不仅对于深入理解蒙医药学名词概念、奥词释义深有裨益,而且对拓宽蒙医学基础理论研究和蒙医文献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现对蒙医学产生较大影响的古印度医学著作做一述要。  相似文献   

7.
对朝医“四象医学”若干问题之商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不论探讨“四象医学”理论体系中的任何问题,都应基于《东医寿世保元》之学术思想,才不致于偏离李济马先生著书立说之真蒂。兹就有关“四象医学”理论体系中的学术渊源,脏腑的阴阳属性,以及脏腑间的相资、相伤、互济规律等问题,谈谈自己的见解。1学术渊源“四象医学...  相似文献   

8.
四象医学是在朝鲜民族固有文化的基础上,吸收中医药学的理论,结合本民族的防病治病经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传统医学体系。自古以来,朝鲜与中国有着长期友好往来,医学知识的相互渗透源远流长,中国的传统医学知识对朝鲜民族医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19世纪末,朝鲜医学家李济马先生(183~1900)所著《东医寿世保元》,就是在吸收和应用中国传统医药知识,总结本民族医疗实践所创立的从理论到临床诊治都独具特点,包括“天、入、性、命”整体现,阴阳论,四象太论,病因病机学,诊断学,药物学,方剂学,预防保健在内的四象医学论著…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医学模式的演变史入手,对蒙医医学观与西医医学模式进行对比研究。论述引经据典,以史为据,论征了在蒙医发展史中完整或不完整地经历了神灵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的演变过程,并蕴含有丰富的在心理社会医学观指导下形成和积累的医学心理学理论及临床心理治疗经验。首次提出现代蒙医医学模式为“自然哲学(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而且这一模式基本符合现代医学“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学术观点。  相似文献   

10.
康复医学是祖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源远流长 ,内容丰富。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医籍中就有较详尽的记载 ,在祖国医学理论的指导下 ,经过长期的实践 ,得到了不断总结、提高和发展 ,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具有民族特色的理论 ,并长期指导临床 ,同时为我国和世界老年朋友、慢性病患者的身体康复以及部分残疾患者肢体的功能恢复及活动的改善均作出了很大的贡献。随着人们对健康观念的转变 ,研究和倡导传统康复医学并发挥其传统特色 ,已成为健康的新潮流和人们的共识。从史书记载 ,康复医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汉代 ,黄帝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曰 :…  相似文献   

11.
文化点睛     
有个“画龙点睛”的故事:古代一位张僧繇画家,他画的龙一般不点睛.说点了就会飞去。人请点之,果然所画之龙腾空而起。在世人看来.经济日益强盛的中国,犹如一条巨龙。我们若再为其点睛,势必翱翔而舞。  相似文献   

12.
中医文化复兴是中医复兴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医文明之河顽强地流淌着.有其深刻的民族传统文化的历史和哲学原因,发展中医必须采用科学和人文相结合的办法,而中医文化研究则是中医复兴的一种动力。  相似文献   

13.
中医文化是中医院校校园文化的精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医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和人文底蕴,而学校作为专门进行教育的机构,承担着培育人才、传承文化和弘扬人类文明的社会功能,任何学校的校园文化应突出其文化特质,特别是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先进的人文思想和符合历史趋势的价值取向,如“北大精神”、“水木清华”、“复旦文化”和“交大思源”等。对于中医院校来讲,校园文化的核心组成应是中医文化,用源远流长的中医药文化构建校园文化精神,不仅是历史的必然,同时有利于培养和强化学生的专业兴趣和爱好,更有利于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学术氛围,使中医药工作者产生一种强烈的以振兴和创新中医药事业为己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相似文献   

14.
中药名是中医药文化的载体,是中医药与文化艺术联姻的结晶,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科学和哲学思想。自古多有流传,可谓华夏史上一道奇特的文化景观,是人民在千百年的中医药事业奋斗发展中孕育出来的宝贵财富,把中医学的文化特色彰显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15.
在论述文化软实力建设重要性和意义的基础上,提出弘扬中医文化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我们应该正确评价中华传统丈化的主线以及中医的文化基础--<周易>思想之精蕴;建立符合中医文化特点的中医教育模式;并且应进一步经营和宣传优秀的中医药文化.  相似文献   

16.
以中医文化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医患关系的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需要整个社会共同努力。在历代医学活动中,高尚的医德、医风与民众尊重知识,尊重医生的良好社会风气共同构成了中医文化中的医患人文文化,其在和谐医患关系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医药文化元素是中医药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在实践中可从办学指导思想、校园环境、学科建设、学术活动和社会实践五方面来提升校园精神品质,打造精品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18.
文苕 《中医药文化》2005,22(4):46-47
全国第八届中医药文化研讨会,于2005年8月6~8日在安徽省黄山市召开。来自北京、上海、天津、山东、江西、河南、江苏、安徽、宁夏、浙江、广东、内蒙古、辽宁、山西等各地的代表120余人到会,海峡彼岸的台湾学者和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学者也应邀出席了大会。开幕式由上届副主任委员孙光荣教授主持,张其成教授致开幕词,钱超尘、王键、冯珠娣等教授先后谈话。中华中医药学会副秘书长曹正逵、黄山市副市长程永宁等领导同志出席开幕式并讲话。这次大会共有两项议程:一是进行学术交流;二是选举产生新一届的委员会成员。学术交流分大会交流和分组交流…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我国古代著名的道教思想家、医药学家、炼丹家、文学家陶弘景的生平,本文着重介绍了陶弘景在药学、临床医学、化学等领域所做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20.
中医药文化的特征及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文化的特征体现在天、地、人三才一体的整体观,人命至重、以人为本的医德观,阴平阳秘、动静互涵的恒动观,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防治观等几个方面。而中医文化有导向、育人、激励、凝聚,以及对医务人员行为约束等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