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静脉血B型钠尿肽(BNP)在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的早期诊断及预测预后的价值。方法选择急诊临床疑似NSTEMI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161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结合肌钙蛋白I(cTnI)≥0.15μg/L诊断非ST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83例。161例患者中就诊时BNP≥100 ng/L的99例,并以BNP≥100 ng/L为阈值预测诊断NSTEMI。用冠状动脉造影结合cTnI≥0.15μg/L诊断NSTEMI为标准评估,BNP≥100 ng/L为阈值预测诊断NSTEMI的敏感性、特异性。83例NSTEMI患者进行30 d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临床随访。结果以BNP≥100 ng/L为阈值进行早期诊断与冠状动脉造影结合cTnI诊断NSTEMI相比较,敏感性81.9%,特异性60.7%,ROC曲线下面积为0.808(95%CI:0.739~0.877,P<0.05)。心血管事件患者BNP水平明显高于非心血管事件患者(P<0.05)。BNP水平判断是否发生心血管事件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66(95%CI:0.790~0.942,P<0.05)。结论在NSTEMI中BNP可以辅助诊断,并能独立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BNP)、血清肌酐水平以及BNP与LVEF的关系,探讨BNP对左心室功能不全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126例,记录其各项危险因素,入院时检测血浆BNP及血清肌酐水平,入院第2天行超声心动检查测定LVEF。按LVEF结果分LVEF≥40%组76例和LVEF<40%组50例,分析2组患者血浆BNP水平与LVEF的相关性,并分析2组BNP、肌酐水平有无差异。结果与LVEF≥40%组比较,LVEF<40%组患者BNP、肌酐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比例(80.0%vs 35.5%)和高血压比例(72.0%vs 51.4%)明显升高(P<0.05)。BNP与LVEF独立相关(r=-0.224,OP=1.199,95%CI:0.994~1.998,P<0.05)。LVEF<40%组患者BNP与LVEF呈负相关(r=-0.396,P=0.042),LVEF≥40%组患者BNP与LVEF无相关性(P>0.05)。结论 BNP可作为更早期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并指导治疗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浆B型钠尿肽(BNP)与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行PCI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符合ACS入选标准的住院患者244例,根据BNP水平分为≤80 ng/IL组78例,>80 ng/L组166例,测定症状发作24 h内BNP及随访住院期间、出院后6个月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 131例患者发生MACE,35例死亡(14.8%)。BNP>80 ng/L组161例患者发生MACE 148例次,BNP≤80 ng/L组75例患者发生MACE 21例次(28.0%vs 91.9%,P<0.05)。冠状动脉多支病变、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及LVEF<50%患者的BNP水平明显高于单支病变、节段性室壁运动正常及LVEF≥50%患者(P<0.05,P<0.01)。BNP水平与年龄呈正相关(r=0.037,P<0.01),与LVEF呈负相关(r=-0.181,P<0.01)。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BNP(OR=4.284,P<0.01)和年龄(OR=1.917,P<0.05)为老年ACS患者PCI术后病死率的预测因素。结论 BNP能较好地独立预测老年ACS患者PCI术后的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B型钠尿肽(BNP)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心功能评价及危险分层的意义。方法入选CHF患者208例,参照美国纽约心功能分级,心功能Ⅰ级50例(1组);心功能Ⅱ级51例(2组);心功能Ⅲ级55例(3组);心功能Ⅳ级52例(4组)。血浆BNP水平测定用放射免疫法;LVEF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诊断仪测定。结果 1~4组患者血浆BNP水平分别为(78.05±1 2.86)ng/L、(235.38±36.65)ng/L、(587.98±75.78)ng/L、(1203.87±189.96)ng/L,与1组比较,2、3、4组患者BNP水平随着心功能级别的递增而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3、4组患者随着BNP水平的升高,LVEF、6 min步行距离逐渐下降,随着CHF程度的加重,年住院次数增加;随访2、3、4组患者5年病死率分别为0,18.18%,44.23%;5年死亡风险随BNP水平的升高或治疗后下降幅度不明显而增大(P<0.01);BNP对LVEF<50%的CHF患者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2.35%、75.42%;ROC曲线下面积为0.90。结论血浆BNP对CHF患者有较好的临床诊断价值,是CHF患者死亡风险较准确的评价指标之一;CHF患者血浆BNP水平与LVEF、6 min步行距离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素(BNP)在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的变化,并分析其判断预后及指导治疗的价值。方法在2004年6月至2005年5月间连续入院的非ST段抬高的ACS患者共65例,入院时检测血浆BNP水平。并随机分为保守治疗组和有创干预组,随访6个月复合心血管事件发生,评价BNP在判断预后中的价值。结果非ST段抬高ACS患者及健康对照组的血浆BNP水平分别是(139.6±112.7)pg/ml、(20.1±9.1)pg/ml,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NP是患者复合心血管事件危险性的独立预测因子(OR=2.96,95%CI:2.62~11.32,P<0.01)。有创干预可以降低BNP水平减少6个月复合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论非ST段抬高ACS患者血浆BNP水平在早期即明显升高,是患者复合心血管事件危险性的独立预测因子,有创干预能明显减少非ST段抬高ACS患者的复合心血管事件。  相似文献   

6.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中高危患者,早期介入和强化抗栓药物治疗是最佳选择,对于低危患者,早期介入或选择介入都可行。欧洲心脏病协会指南认为NSTEACS症状反复发作,并有高危因素,Grace风险评分>109分,推荐于发病72h内行介入治疗;Grace风险评分>140分,建议24h内行介入治疗;对并发难治性心绞痛、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者建议发病2h内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检测血清脑型利钠肽(BNP)水平,探讨血清BNP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的早期诊断、危险分层、预后判断以及治疗选择的意义。方法选择2006年11月至2007年4月两院急诊及心内科住院患者,NSTEACS病例36例,男性28例,女性8例,年龄43~74(61.2±12.0)岁,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AP)27例,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NSTEMI)9例,进行血清BNP含量的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ESA)与AP组、健康对照组比较,BNP与传统心脏标志物cTnI比较,并对NSTEACS患者随访1个月。结果NSTEMI组BNP(576.68±89.42)和UAP组BNP(144.12±29.64)与AP组、健康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NP较肌钙蛋白(cTnI)敏感。1个月的随防不良事件发生率,再发心绞痛为50%,充血性心衰为8.33%,总发生率为69.4%。结论NSTEACS患者BNP明显增高,且BNP的升高要早于cTnI,表明BNP可以作为ACS的敏感性的指标,1个月的随访不良事件发生率很高,说明NSTEACS病情轻重及预后与BNP成正相关。因此BNP在筛选NSTEACS方面表现出明显优越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朱荔  陈韬  陈亮  汪莹  李文文  余慧  赵仙先 《心脏杂志》2015,27(1):41-044
目的:探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on-ST-segment elevated acute coronary syndrome,NSTE-ACS)患者血浆脑钠尿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的水平与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lobal registry of acute coronary events,GRACE)评分及危险分层的关系,分析BNP对NSTE-ACS患者近期(6个月)发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 入选2011年12月~2013年2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NSTE-ACS患者194例,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90例,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on-ST segment elevated myocardial infraction,NSTEMI)104例。入院后测定BNP及血脂水平。采用GRACE危险评分标准计算患者GRACE评分并进行危险分层,低危组59例,中危组65例,高危组75例。住院期间进行常规治疗。患者出院后随访6个月,观察终点为发生MACE的情况。结果: 将NSTE-ACS患者按GRACE评分进行危险分层,高危组BNP高于中危组和低危组(均P<0.01),中危组BNP显著高于低危组(P<0.01)。血浆BNP水平与GRACE评分呈正相关(r=0.656,P<0.05)。随着GRACE评分越高,血浆BNP水平亦增高,住院期间、随访期MACE发生率也随之增高。结论: GRACE评分越高,BNP水平越高,在NSTE-ACS患者中,联合运用GRACE评分和BNP水平检测,在对其进行早期危险分层、评估预后方面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介入治疗在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价值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比较不稳定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和药物治疗的疗效。方法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1年 6月我院心脏科收治的不稳定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共2 4 9例 ,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药物保守治疗组和介入治疗组。介入治疗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于入院后 3~ 7d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行血管重建术。随访患者的心源性死亡率和 (或 )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 (主要终点 ) ,心绞痛复发率、再入院率和再次血管重建率 (次要终点 )。结果  16 3例患者接受药物治疗 ,2 4 9例患者行介入治疗。在平均 (11 0± 5 7)个月的随访中 ,介入治疗组心源性死亡率和 (或 )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明显低于药物保守治疗组 (3 2 %比 9 2 % ,P =0 0 1) ;心绞痛复发率(2 0 %比 5 3% ,P =0 0 0 1)、再入院率 (16 %比 4 7% ,P =0 0 0 1)和再次血管重建率 (15 %比 4 2 % ,P =0 0 0 1)也明显低于药物保守治疗组。结论 介入治疗可显著改善不稳定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 ,可作为大多数患者的首选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血清白细胞分化抗原137(CD137)水平,评估其在NSTE-ACS患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将122例住院患者分成两组:NSTE-ACS组(n=93)和对照组(n=29)。根据GRACE评分将NSTE-ACS组分为3个亚组: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检测各组心肌肌钙蛋白(c Tn I)、脑利钠肽(BNP)及其他生化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CD137水平。随访所有患者1年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CD137水平对NSTE-ACS患者中期预后的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NSTE-ACS组各亚组血清CD137水平均明显增高(P0.01)。NSTE-ACS组各亚组中,高危组血清CD137水平较低危组、中危组显著升高(P0.05)。血清CD137水平与GRACE评分呈正相关(r=0.867,P0.01),与c Tn I、BNP水平亦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942、0.945,均P0.01)。NSTE-ACS组1年MACE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血清CD137水平与MACE发生率呈正相关(r=0.324,P0.01)。CD137预测NSTE-ACS患者中期发生MACE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47(95%CI 0.718~0.918,P0.01),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0%和79.4%。结论检测血清CD137水平有助于对NSTE-ACS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对NSTE-ACS患者的预后判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不全(CRI)对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 154例患者分为NSTEACS合并CRI组(CRI组,99例)、单纯NSTEACS组(NSTEACS组,28例)及非冠心病对照组(CON组,27例)。采用电化学发光双抗体夹心免疫法测定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对NT-proBNP与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及血肌酐(Cr)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三组之间血浆NT-proBNP的自然对数(LnNT-proBNP)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I组显著高于NSTEACS组及CON组,NSTEACS组显著高于CON组。LnNT-proBNP与eGFR呈负相关(r=-0.684,P〈0.05),与Cr呈正相关(r=0.489,P〈0.05)。校正年龄、血糖、血脂等影响因素后,LnNT-proBNP仍与eGFR呈负相关(r=-0.561,P〈0.05),与Cr呈正相关(r=0.337,P〈0.05)。结论除心功能不全外,肾功能不全亦影响NSTEACS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骨保护素(OPG)和脑钠尿肽(BNP)水平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关系。方法: 160例患者分为2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90例,对照组70例;入院时检测血浆OPG和BNP水平并进行冠脉造影。根据造影结果将冠状动脉狭窄的数目分为1支,2支,3支病变组并分析其与冠脉病变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ACS患者OPG、BNP水平都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病变支数的增加显著升高。OPG与冠脉病变Gensini评分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r=0.61,P<0.01);BNP与冠脉病变Gensini评分也有相关性(r=0.34,P<0.01)。多元回归分析发现OPG与BNP与冠心病发生独立相关(均P<0.01 )。结论: 血清OPG、BNP水平的升高与ACS病变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3.
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的血浆脑钠肽及C反应蛋白检测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人的血浆脑钠肽(BNP)及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免疫抗原抗体结合方法和免疫比浊法定量检测58例ACS和3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的血浆BNP和CRP水平;以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结果ACS患者血浆BNP和CRP水平均明显高于SAP组及对照组(P均<0.01)。ACS组血浆BNP水平和CRP水平呈正相关(r=0.582,P<0.01)。结论ACS患者血浆BNP和CRP水平明显升高,提示二者在ACS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BNP和CRP均可作为冠心病临床危险分层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病人N端前脑钠肽(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血清浓度的改变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观察对象102例,分为4组:不稳定性心绞痛组36例,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组24例,稳定性心绞痛组20例,正常对照组22例。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NT-proBNP血清浓度并行超声心动图评价心功能。结果±不稳定性心绞痛组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组病人的血清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性心绞痛组和对照组(P<0.01);而稳定性心绞痛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稳定性心绞痛组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组,NT-proBNP血清水平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r=-0.597,P<0.01);NT—proBNP血清水平在左心室射血分数小于0.50的病人明显高于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病人(P<0.01);在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的病人中,不稳定性心绞痛组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组病人的NT-proBNP血清水平仍明显高于稳定性心绞痛组的病人(P<0.01)。结论血清NT-proBNP 浓度在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病人中明显升高,升高水平与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5.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脑钠素检测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入院时血浆脑钠素(BNP)浓度,分析其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心肌坏死标记物肌钙蛋白(IcTnI)的相关性,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73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按临床类型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46例和不稳定性心绞痛(UA)组27例。同时从体检中心选择11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ELISIA方法检测ACS患者血浆BNP和cTnI浓度,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不同组别差异,并分析BNP与LVEF和cTnI的相关性。结果AMI组平均血浆BNP浓度明显高于UA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UA组血浆BNP亦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AMI组BNP与LVEF呈负相关(r=-0.673,P<0.01),与cTnI呈正相关(r=0.398,P<0.05)。结论ACS患者入院时血浆BNP即明显升高,且各临床类型的血浆BNP水平存在差异,BNP水平不仅可以反映急性心梗患者心功能状态,而且也可以反映心肌坏死程度。  相似文献   

16.
脑钠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近期预后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钠肽(BNP)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近期预后评价的价值。方法:使用 TriageBNP干氏床旁快速检测方法对106例ACS患者入院1~3 d的 BNP水平进行测量,随访 1 个月,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结果:①存活组和死亡组 BN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②单因素分析表明:血 BNP≥172ng/L(中位数)和Killip分级Ⅱ级以上为1个月内心源性死亡的预测因素(均 P<0.01 );③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吸烟和血BNP≥596 ng/L(75%百分位数)为1个月内心源性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OR=5.50,P<0.05;OR=21.19,P<0.01)。结论:ACS患者血BNP水平与其近期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选择性β_1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治疗LVEF正常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40例LVEF正常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服用比索洛尔2.5~5 mg/d,共8周。治疗前后测患者心率、血压、血浆B型钠尿肽(BNP)、心房钠尿肽(ANP)、利钾尿肽(KP)、肝肾功能、血糖和血脂水平。记录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比较,40例患者治疗8周后,心率、血压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浆BNP、ANP及KP水平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40例患者肝肾功能、血糖和血脂等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比索洛尔能有效治疗LVEF正常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患者依从性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联合血浆氨基端(N端)脑钠肽原(NT-proBNP)与可溶性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sCD40L)共同预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近期预后的价值。方法研究134例ACS患者,其中ST段抬高心肌梗死70例,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56例,应用ELISA法分别在发病12~24h之内测定血浆NT-proBNP和scD40L浓度,根据NTproBNP浓度的ROc曲线确定分界值(1163.89pmol/L),分为高NT-proBNP组和低NT-proBNP组,根据测得sCD40L浓度的ROC曲线确定分界值(915ug/L),分为高sCD40L组和低sCD40L组,再将NT-proBNP与sCD40L联合分组,分为阳性组(NT-proBNP和sCD40L均为高浓度组),弱阳性组(NT-proBNP和sCD40L仅有一项为高浓度组),阴性组(NT-proBNP和sCD40L均为低浓度组),并随访[平均(96.62土9.08)d]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结果高NT~proBNP组41例,MACE发生率48.8%(20例),低NT-proBNP组93例,MACE发生率4.3%(4例),两组间MACE的发生率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高sCD40L组57例,MACE发生率28.1%(16例),低sCD40L组77例,MACE发生率10.4%(8例),两组间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联合NT-proBNP与sCD40L共同预测ACS预后,阳性组23例,MACE发生率为56.5%(13/23),弱阳性组52例,MACE发生率19.2%(10/52),阴性组59例,MACE发生率为1.7%(1/59),3组之间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联合血浆NT-proBNP与sCD40L提高了对ACS患者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与循环B型利钠肽(BNP)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85例作为冠心病组,同期无血管病变者46例作为对照组。采用Gensini评分系统评定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心脏超声测定左心室舒张未内径(LVDd)、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LVEF、二尖瓣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及舒张晚期运动速度(A),并计算E/A比值。用放射免疫法测定BNP浓度。结果冠心病组心功能(NYHA)Ⅲ级患者的E A值较Ⅰ、Ⅱ级降低,血清BNP水平较Ⅰ、Ⅱ级增加,血清BNP水平与E/A呈负相关(r=-0.61,P<0.05);冠心病组心功能Ⅲ级患者LVEDV、BNP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血清BNP与LVEDV呈正相关(r=0.65.P<0.05)。冠心病组LVEF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血清BNP较对照组升高(P<0.01)。Gensini积分与血清BNP水平呈正相关(r=0.851,P<0.01)。结论冠心痛患者血清BNP水平升高除与心功能不全相关外,心肌缺血亦可影响BNP分泌,导致循环BNP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