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术在临产后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改良腹膜外剖宫产术在试产失败产妇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必要性。方法:选择2008年10月至2010年9月山西煤炭中心医院160例临产后经阴道试产失败需要剖宫产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行改良腹膜外剖宫产术,对照组行腹膜内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比较两组总手术时间、胎儿娩出时间、术中出血量、新生儿评分、新生儿体重、产后恢复情况及腹腔内感染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胎儿娩出时间、总手术时间、产妇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均P〈0.05)。术中出血量、产褥病率、新生儿评分、新生儿体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产后试产失败的产妇行改良腹膜外剖宫产术可缩短手术时间,维持腹腔自然屏障功能的完整性,并发症少,恢复快,是一种具有推广价值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膜外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优越性。方法:对110例腹膜外(腹膜外组)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和120例传统腹膜内(腹膜内组)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种剖宫产术式在年龄、术前血象及术中从切皮到胎儿娩出时间、总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抗生素应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与传统腹膜内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相比,腹膜外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有术后排气早、进食早、恢复快等优点。结论:腹膜外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主要有以下优点:未进行腹腔操作,术后肛门排气快、胃肠功能恢复快、进食早;术后不会发生肠粘连、肠梗阻;术后腹痛轻、营养好,有利于切口愈合;乳汁分泌早,有利于母乳喂养;操作方法简单并能熟练掌握,对医疗设备无特殊要求。该术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季艳梅 《吉林医学》2013,34(4):655-656
目的:探讨腹膜外子宫下段剖宫产的优点。方法:选择住院患者40例,随机分成两组,20例腹膜外子宫下段剖宫产(腹膜外组)和20例经腹子宫下段剖宫产(腹膜内组),术后观察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病率。结果:两种剖宫产术式在年龄、术前血象及术中从切皮到胎儿娩出时间、总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腹膜内子宫下段剖宫产相比,腹膜外剖宫产有术后排气早、进食早、下床活动早、不会发生肠粘连、肠梗阻、恢复快等优点。结论:腹膜外剖宫产主要优点有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排气早、创伤小、未进行腹腔操作、防止腹腔感染、术后不会发生肠粘连、肠梗阻、术后腹痛轻、进食早、营养好、有利于切口愈合、乳汁分泌早、有利于子宫复旧及母乳喂养、下床活动早、有利于产后恢复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腹膜外子宫下段4I宫产术在44宫产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妇产科2008年3月-11月100例需行剖宫产的孕妇施行腹膜外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腹膜外组),与100例行腹膜内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腹膜内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膜外组肛门排气时间为(17.25±4.2)h,术后病率0%(0/100),术后镇痛3例,明显少于腹膜内组[肛门排气时间为(38.55±31)h,术后病率6%(6/100),术后镇痛16例1,P〈0.05从切皮到胎儿娩出时间腹膜外组(22±1.5)min,腹膜内组(16.2±2.1)min,P〈O.0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手术时间:腹膜外组(36.5±5.3)min,腹膜内组(36±5.5)min,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膜外剖宫产术较传统的剖宫产手术有较多的优越性,减少了腹腔感染的可能性,患者自觉症状少,进食早,术后恢复快,大大提高了产妇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配合产钳使用的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抽取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实施剖宫产的患者150例(均术前彩超提示头位,且除外子宫附件占位性病变、严重胎儿窘迫、前置胎盘、胎盘附着在子宫下段前壁者),分为3组5,0例作配合产钳使用的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术(A组),40例作腹膜外剖宫产术(B组),60例作腹膜内剖宫产术(C组),观察及比较3组产妇术中情况[总手术时间、从手术开始到胎儿娩出所用的时间、切开子宫到胎儿娩出时间(U-DI)、新生儿Apgar评分]和术后情况(胃肠功能恢复排气时间、伤口疼痛、术后病率等)。结果从手术开始到胎儿娩出所用的时间:腹膜外A、B组较腹膜内C组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总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开子宫到胎儿娩出时间(U-DI)A组最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新生儿Apgar评分A组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腹膜外(A、B)组术后病率(发热、伤口疼痛及腹胀等)明显少于腹膜内(C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配合产钳使用的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术除具有腹膜外剖宫产的优势外,同时还有快速娩出胎儿,减少新生儿窒息,改善围生儿结局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三种剖宫产术式的优缺点,寻找更安全优越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8年1月~2007年12月865例剖宫产产妇,分别采用新式、腹膜外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对其手术时间,手术至胎儿娩出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和新生儿Apgar评分进行比较观察。结果新式剖宫产与子宫下段剖宫产、腹膜外剖宫产相比,在手术时间、手术至胎儿娩出时间、术中血出量均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新生儿Apgar评分三组显著无差异。结论新式剖宫产术优于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和腹膜外剖宫产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改良子宫切口在入分娩室试产患者行剖宫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清丰县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入分娩室试产改行剖宫产分娩患者126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63例行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分娩,观察组采用改良子宫切口行剖宫产分娩,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胎儿娩出时间、胎儿Apgar评分、术后排气时间和产妇围术期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61.25±9.81)min、术中出血量(209.87±36.91)ml、胎儿娩出时间(29.75±2.64)s,明显低于对照组(96.73±5.98)min、(219.74±33.16)ml、(44.21±7.02)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胎儿Apgar评分和术后排气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入分娩室试产改行剖宫产分娩患者,改良子宫切口剖宫产手术能够明显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胎儿娩出时间,降低产妇子宫切口延裂等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腹膜外剖宫产及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盆腹腔粘连情况. 方法 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剖宫产术后二次开腹手术患者腹膜及膀胱反折腹膜粘连情况进行观察.其中腹膜外剖宫产20例,子宫下段剖宫产32例.比较两组剖宫产术后腹直肌、腹膜、大网膜、膀胱反折腹膜粘连发生情况.结果 腹膜外剖宫产组在腹直肌与腹膜、膀胱粘连,子宫下段与膀胱粘连发生率上明显高于子宫下段组,在腹膜与大网膜、子宫粘连上低于子宫下段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腹膜外剖宫产在腹膜、膀胱反折腹膜粘连方面明显高于子宫下段剖宫产,为二次开腹带来困难,不应作为剖宫产首选术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是比较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9.
罗蒙  旺姆 《当代医学》2011,17(27):107-107
目的探讨分析腹膜外剖宫产术的临床效果与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自2009年9月~2010年9月所接收的120例阴道试产失败的患者作为观察组,予行腹膜外剖宫产术;与同期随机选取子宫下段剖宫产术120例对照分析,即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种术式的术中与术后情况,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术后疼痛、术后排气时间与术后开始进食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膜外剖宫产术具有术后并发症少、术后病率低、恢复快、操作方法简单且不进腹腔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半腹膜外剖宫产术7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优化剖宫产式式与减少手术并发症的方法。方法实施半腹膜外剖宫产术70例(半腹膜外组),分别与同期腹膜外剖宫产术(腹膜外组)及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腹膜内组)各70例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半腹膜外组较腹膜外组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缩短(P〈0.01),手术总时间也缩短(P〈0.01),胎头娩出困难及肉眼血尿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半腹膜外组较腹膜内组术后病率显著下降,术后发热反应轻,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早(P〈0.01)。3组手术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半腹膜外剖官产术手术方法简单,并发症少,手术时间短,是一种具有推广应用价值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比横切口腹膜外剖宫产术与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疗效。方法 比较58例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与60例横切口腹膜外剖宫产术在胎儿娩出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感染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纵切口下段剖宫产术相对于横切口腹膜外剖宫产术胎儿娩出时间短、出血量少、Apgar评分情况好,再组术后感染率无差异。结论 纵切口下段剖宫产术损伤小,胎儿娩出时间易控制,对于需要尽快娩出胎儿的情况下是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改良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我们对263例孕妇进行改良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并以同期130例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及腹膜外剖宫产术作对照组,比较手术中及手术后情况;结果:改良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手术时间,胎儿娩出时间,术后进水,进食及排气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其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药的使用次数亦少于对照组;结论;表明改良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优于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及腹膜外腹  相似文献   

13.
半腹膜外剖宫产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化剖宫产术式,减少手术并发症.方法实施剖宫产新术式-半腹膜外剖宫产术80例(半腹膜外组),分别与腹膜外剖宫产术(腹膜外组)及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腹膜内组)各80例比较.结果半腹膜外组与腹膜外组比较,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及手术总时间缩短(分别P<0.01);胎头娩出困难及肉眼血尿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半腹膜外组及腹膜外组与腹膜内组比较,术后病率显著下降,术后发热反应轻,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早(分别P<0.01).三组间手术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半腹膜外剖宫产术具有手术方法简单,并发症少,手术时间短等优点,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更正     
剖宫产术是经腹切开子宫,娩出胎儿的手术。根据子宫切口的不同,分为子宫体和子宫下段剖宫产。又根据切开子宫的途径不同,分为腹膜内和腹膜外剖宫产。最常用的是子宫下段、腹膜内剖宫产。  相似文献   

15.
曾平 《基层医学论坛》2013,(31):4128-4129
目的比较改良侧入式腹膜外剖宫产术与侧入式腹膜外剖宫产术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262例拟行剖宫产产妇,根据入院号单双数分为2组,单数131例行侧入式腹膜外剖宫产术,作为对照组;双数131例孕妇对手术方法进行改进,采用改良侧入式腹膜外剖宫产术,作为观察组。比较2组平均手术时间、胎儿娩出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娩头困难、术后血尿等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胎儿娩出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中、重度疼痛发生率为7.63%;娩头困难、术后血尿发生率分别为0%,8.4%,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O.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略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侧入式腹膜外剖宫产术手术方式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可缩短手术时间和胎儿娩出时间,并降低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新式剖宫产术与子宫下段及腹膜外剖宫产术实施效果比较。方法将2014年3月—2014年9月在该院妇产科实行剖宫产的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新式剖宫产术,对照组采用子宫下段及腹膜外剖宫产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及术后各项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进腹时间、术中出血量、胎儿娩出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式剖宫产术操作更为简便,安全性更高,利于产妇的术后恢复,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简易腹膜外剖宫产术式的临床应用。方法:460例有剖宫产手术指征的孕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34例采用简易腹膜外剖宫产术式;对照组226例采用新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式。统计两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排气时间、术后感染、住院时间、新生儿窘迫情况、切皮至新生儿娩出时间等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术后恢复排气时间13.4±4.5h,对照组22.3±3.4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住院天数为5.93±2.8d,对照组为7.56±3.3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及对照组在手术时间、术后感染、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平均体重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简易腹膜外剖宫产术具有传统腹膜外剖宫产术的优点,优化了手术步骤,解决了传统手术操作复杂,损伤性大的缺点,手术方法简单、膀胱损伤小,术后排气快,进食早,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改良经腹腔腹膜外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再造膀胱腹膜反折,减少腹腔污染及术后腹腔脏器黏连的临床价值。方法常规进腹,于膀胱上2cm处打开腹膜进入腹腔,探查子宫及双附件,横弧形打开子宫膀胱腹膜反折下推膀胱,暴露子宫下段,用0~2可吸收缝合线将膀胱腹膜反折上缘与腹壁腹膜上缘连续缝合,隔离腹腔与手术野。切开子宫下段,按分娩机制娩出胎儿及附属物,缝合子宫,清洗切口,将腹壁腹膜下缘与膀胱腹膜反折下缘缝合3~4针于腹膜上缘。结果手术时间平均36 .5min,术中出血平均240mL,术后排气时间平均19 .6h。结论改良经腹腔腹膜外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手术损伤小、排气早、术后病发率低、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两指快速分离法腹膜外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我院自2008年5月至2009年12月住院行剖宫产术的孕妇共550例,随机分两指快速分离法腹膜外剖宫产术式(268例)和腹膜内剖宫产术式(282例)两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两组剖宫产术式在手术时间,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术中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体重均无显著差异(P>0.05),腹膜外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使用产钳率,在术后进食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切口疼痛时间、产妇泌乳时间与腹膜内手术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自解小便时间,出现小便异常无显著差异(P>0.05)。新生儿结局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两指快速分离法腹膜外剖宫产术安全性高,创伤小、进食早、术后疼痛轻、泌乳早、术后恢复快,操作方法简单且不进腹腔的优点,尤其适宜在胎膜早破、羊水污染、产程延长等存在潜在感染的病例中应用。  相似文献   

20.
杨晓华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4):3237-3238,3241
目的:探讨下腹横切口半腹膜外剖官产术式的可行性、安全性、适应证、主要操作技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0例有剖官产手术指征并排除有特殊病情的孕妇,告知手术方式取得知情同意后随机分为两组:半腹膜外组(观察组)92例采用半腹膜外剖宫产术式,腹膜内组(对照组)108例采用下腹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式。两组的年龄、孕周、手术指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均选择持续硬膜外麻醉。两组手术均由同一术者实施,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相同。结果:两组开腹时间、术中出血量无差异。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观察组比对照组略有延长,但总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术后病率观察组比对照组低,排气时间观察组比对照组缩短,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平均5.84d,对照组住院时间平均7.51d,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O.05)。两组均无膀胱、肠管等脏器损伤。新生儿出生lminApgar评分两组无差异。结论:半腹膜外剖官产术具有腹膜外剖宫产的不干扰腹腔脏器、术后痛苦小、恢复快、病率低和子宫下段剖宫产的手术时间短,手术方法简单、胎儿娩出迅速、膀胱损伤风险小、能探查附件的优点,且符合微创手术的原则。手术安全可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