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陕西省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筛查结果,探讨当地苯丙酮尿症(PKU)及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的发病情况.方法 2008-2012年陕西省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对新生儿采用荧光分析法检测滤纸干血斑中苯丙氨酸(Phe)浓度;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Tr-FIA)检测滤纸干血斑中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浓度.回顾分析PKU及CH检出情况、发病率及治疗随访情况.结果 2008-2012年共筛查新生儿213 392名,每年筛查的新生儿数分别为34 656、47 670、47 485、45 443、38 138名.初筛阳性可疑PKU 1003例,CH 2179例;召回复查,5年间PKU复查率由79.0%上升至96.1%;CH由91.5%上升至99.4%.经筛查共确诊PKU 29例,发病率1∶7358;确诊CH 80例,发病率1∶2667.结论 通过新生儿疾病筛查可以做到早诊断、早治疗,避免因PKU、CH导致终生残疾,有利于提高出生人口质量.  相似文献   

2.
深圳市1998-2008年新生儿疾病筛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析深圳市新生儿疾病筛查结果,对筛查检出率等进行探讨.方法 应用自动连续微量流动荧光分析技术、荧光酶免法、酶联免疫法、细菌抑制法等技术,检测出生3 d新生儿足跟血干血片中苯丙氨酸、促甲状腺素、总半乳糖含量及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性,进行苯丙酮尿症、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半乳糖血症、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的筛查.结果 1998至2008年筛查了深圳市782630名新生儿,检出持续性高苯丙氨酸血症27例(经典型苯丙酮尿症15例,高苯丙氨酸血症8例,四氢喋呤缺乏症4例),甲状腺功能减低症458例,2002年8月至2008年12月筛查新生儿631 878名,检出高半乳糖血症12例,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4937例.结论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避免先天性遗传代谢病所致智障残疾等发生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宁夏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和苯丙酮尿症(PKU)的筛查和治疗情况。方法 2007年8月至2010年12月宁夏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对新生儿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测定促甲状腺素浓度,采用荧光免疫法测定苯丙氨酸浓度。回顾性分析CH和PKU检出率和治疗情况。结果 2007—2010年共筛查新生儿70491名,每年筛查的新生儿数分别为2154、9496、10841、47680名。共确诊CH17例,治疗13例,患病率0.24‰,治疗率76.5%;确诊PKU23例,治疗20例,患病率0.33‰,治疗率87.0%。结论宁夏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近几年发展较快,筛查人数逐年增加,新生儿疾病筛查可使患儿得到早期诊治。  相似文献   

4.
769例高苯丙氨酸血症诊治和基因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对 76 9例高苯丙氨酸血症 (HPA)患者进行诊治随访和基因检测。方法 对 76 9例 (新生儿筛查获诊 95例 ,高危筛查获诊 5 0例 ,非筛查获诊 6 2 4例 )患者进行家族史调查 ;采用Guthrie细菌抑制法或定量荧光检测法进行血苯丙氨酸浓度测定 ;采用尿蝶呤分析进行四氢生物蝶呤缺乏症(BH4D)鉴别诊断 ;采用低或无苯丙氨酸奶粉对苯丙酮尿症 (PKU)患者进行治疗 ;评价各型HPA临床疗效 ;应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DGGE)及微卫星连锁分析等方法 ,对 10 0例经典型PKU患者进行PKU致病基因突变检测 ;对 2 3个PKU高危家庭进行产前诊断。结果  (1) 76 9例中 730例为经典型PKU ,2 7例轻型HPA ,12例BH4D。 (2 ) 338例接受了低 /无苯丙氨酸奶粉治疗 ,治疗期间血苯丙氨酸浓度控制达良好和一般的 ,95例新生儿筛查获诊者中占 71 6 % ,非筛查获诊的 2 4 3例中占 5 4 7%。 (3)对治疗者中 112例进行智能测定 ,5 5例经筛查获诊者的智商 (IQ)为 (78± 2 2 )分 ,5 7例非筛查获诊者的IQ为 (6 2± 18)分 ,两组IQ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0 1) ;5例接受治疗的BH4D者IQ 70~ 80分。 (4) 72例正常入学者 ,6 6 7%患者学习成绩达中等或以上。 (5 )在 10 0例经典型PKU中发现 5种基因突变(Arg111Ter、Arg2 4 1Cys、Arg2 4 3Glu、IVS6nt  相似文献   

5.
苯丙酮尿症48例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泰安地区新生儿苯丙酮尿症(PKU)的发病率及致病基因携带率。方法应用Guthrie细菌抑制法,对苯丙氨酸(phe)水平>20 mg/L的患儿进一步复查,作四氢生物蝶呤(BH4)负荷实验、尿蝶呤分析、二氢蝶啶还原酶活性检测,以此鉴别四氢生物蝶呤缺乏症(BH4D)。免费给予低phe饮食和药物治疗,定期检测血phe水平及体格和智能发育。结果共筛查355 615例新生儿,确诊PKU 48例,PKU在泰安地区发病率为1/7408,致病基因携带者为1/48。PKU患儿体能和智能发育各项指标与正常儿童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新生儿PKU的筛查及早期治疗,是减少出生缺陷、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20年新生儿疾病筛查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北京市1989-2009年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CH)和苯丙酮尿症(PKU)的筛查结果,为进一步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管理水平及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出生72 h后、正常哺乳的新生儿足跟血于特定滤纸上,进行CH及PKU筛查.PKU筛查检测指标为血苯丙氨酸(Phe)浓度,分别采用细菌抑制法(1989-2003年)和荧光法(2004-2009年);CH筛查检测指标为血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分别采用放免法(1989-2003年)及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DELFIA)(2003-2009年).结果 1989-2009年,北京市共筛查新生儿1745 998名,筛查率由1989年的14.01%提高到2009年98.16%,可疑患儿复诊率由1991年的65.85%提高到2009年的92.18%,共确诊CH 482例,发病率1:3622;PKU 192例,发病率1:9094.结论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包括管理、筛查、随访、诊治、评估、教育等多个环节的系统服务工程,各部门的协调配合是提高筛查管理质量的有效措施,完善的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可有效降低残疾儿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连云港地区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CH)及苯丙酮尿症(PKU)发病及分布特征。方法 采集生后72h新生儿155091例足跟血于干血滤纸片上。PKU采用盖氏细菌抑制法测血苯丙氨酸(Phe)水平、CH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或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TRFIA)测促甲状腺素(TSH)作为筛查指标。结果 确诊CH患儿64例,发病率4.126/万(1:2423):经甲状腺核素显像41例,其中甲状腺异常23例(56%);64例分布在全市的4县3个城区的45个乡镇(街道),男女性别和城乡发病率均无差异(P均〉0.05),发现1对双胞胎CH患儿;确诊苯丙酮尿症患儿15例,发病率为0.967/万(1:10339):以上患儿父母未见近亲结婚和显性遗传家族史,母孕期正常,经干预治疗,患儿身体和智力发育与同龄儿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CH、PKU在连云港地区呈散发性分布,进行新生儿筛查是发现CH、PKU的唯一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信息动态     
目的 利用MassArray基因分型技术对苯丙酮尿症(PKU)患儿家系致病基因进行检测,探讨该技术应用于孕前、产前和新生儿PKU预测与诊断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新生儿遗传代谢病常规检测与串联质谱相结合的方式,在烟台地区筛查到2例PKU患儿,利用MassArray技术对PKU患儿及亲属苯丙氨酸羟化酶(PAH)基因突变位点进行检测,寻找可能的致病突变位点,并采用下一代测序技术对MassArray基因检测结果进行验证.结果 在2个家系样本中发现4种基因突变.突变位点是c.158G>A,c.1197A >T,c.728G>A,C.442-1G >A.结论 MassArray基因分型技术可快速对PKU基因突变位点进行检测,随着检测突变位点的增加,可为PKU的预测与基因确诊提供有效的临床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北京市1989—2009年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CH)和苯丙酮尿症(PKU)的筛查结果,为进一步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管理水平及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出生72h后、正常哺乳的新生儿足跟血于特定滤纸上,进行CH及PKU筛查。PKU筛查检测指标为血苯丙氨酸(Phe)浓度,分别采用细菌抑制法(1989—2003年)和荧光法(2004—2009年);CH筛查检测指标为血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分别采用放免法(1989—2003年)及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DELFIA)(2003—2009年)。结果 1989—2009年,北京市共筛查新生儿1745998名,筛查率由1989年的14.01%提高到2009年98.16%,可疑患儿复诊率由1991年的65.85%提高到2009年的92.18%,共确诊CH482例,发病率1:3622;PKU192例,发病率1:9094。结论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包括管理、筛查、随访、诊治、评估、教育等多个环节的系统服务工程,各部门的协调配合是提高筛查管理质量的有效措施,完善的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可有效降低残疾儿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我国开展新生儿筛查的情况,探讨我国新生儿筛查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国新生儿筛查的发展历史、模式、筛查方法 、治疗随访与患病率等临床资料.结果我国新生儿筛查从1985年开始全面开展,筛查和治疗主要分为3种模式,目前筛查覆盖率还较低.1985至2006年共有13 229 242例新生儿参加了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CH)的筛查,检出患儿6505例,患病率为49.2/10万,同时对13 666 750例新生儿进行了苯丙酮尿症(PKU)筛查,检出患儿1170例,患病率为8.6/10万.全国CH患病率呈上升趋势,且西部地区患病率较高,而全国PKU患病率相对较稳定.结论新生儿筛杏是预防CH和PKU患儿智力和体格发育落后的关键.应进一步提高新生儿筛查的覆盖率、筛查率和治疗率,加强健康教育,普及新生儿筛查知识,积极探索筛查新技术.  相似文献   

11.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CH)和苯丙酮尿症(PKU)是较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对儿童智力发育有严重的影响,由于这两种疾病在早期症状不典型,不易引起家长的注意,故常造成诊断和治疗的延误。因此,早期诊断是治疗CH和PKU的关键所在。我市自2001年7月起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现将2002~2004年新生儿疾病筛查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四地州新生儿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PKU)筛查覆盖率、召回率、发病率及确诊患者治疗随访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昌吉回族自治州、吐鲁番地区、塔城地区的妇幼保健机构出生的新生儿,生后2~7 d足底采血,采用荧光法进行血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Phe)浓度检测,筛查阳性者召回进一步检测确诊或排除PKU,确诊患儿均接受低Phe饮食治疗并随访。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趋势性χ2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检验、H检验和Tamhane’s T2法。结果 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新生儿PKU的总体筛查覆盖率为86.14%。其中2017年出生人数65 678例,筛查人数62 938例,达到近11年来的高峰,筛查覆盖率呈逐年增高趋势(χ2=77 064.800,P<0.001)。确诊轻度高苯丙氨酸血症(hyperphenylalaninemia,HPA)155例;PKU 96例,PKU发病率为1/5 123...  相似文献   

13.
高苯丙氨酸血症56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苯丙氨酸血症的早期诊断以及治疗时间与疗效之关系。方法采用时间分辨化学荧光法,测定56例患儿血苯丙氨酸(Phe)浓度,血Phe浓度持续>120μmol/L(2mg/dl)诊断为高苯丙氨酸血症。同时作四氢生物喋呤(BH4)负荷试验、尿喋呤谱分析、红细胞二氢喋定还原酶(DHPR)活性测定进行进一步确诊和苯丙酮尿症(PKU)、BH4缺乏症的鉴别诊断。一经确诊立即行低苯丙氨酸饮食治疗。结果出生筛查阳性患儿立即治疗及初治年龄≤6个月者,智力发育与正常同龄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初治年龄>6个月者智力发育与正常同龄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儿疾病筛查意义重大,早期、合理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4.
甘肃省93例苯丙酮尿症患儿筛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甘肃省苯丙酮尿症(PKU)的发病情况。方法对1999年10月-2006年12月59 900例新生儿和在本院儿科门诊就诊的118例疑似PKU患儿,均采集足跟静脉血3滴,滴到新生儿筛查专用滤纸片上,形成3个直径0.8~1.0 cm的血斑。应用化学荧光分析法检测其血斑中的苯丙氨酸(phe)水平,根据血phe水平标准确诊PKU患儿。确诊患者予低phe饮食治疗,定期检测患儿血phe水平及体格和智能发育水平。测量患儿身高、体质量、头围等,1次/月,每0.5年测定患儿智商1次(采用Gesell发育量表测定)。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t检验。结果确诊治疗PKU患儿93例。通过筛查59 900例活产新生儿确诊36例PKU患儿,确诊年龄0.5~3.0个月。在儿科门诊的118例疑似PKU患儿共确诊57例,年龄0.5~6.0岁。晚发现的57例PKU患儿均有不同程度PKU的表现。经低phe饮食治疗后,早治患者的智能和体格发育正常,患儿身高、体质量和头围均在正常范围,智商结果为(92±12)分。晚治者的异常行为明显改善,智能也有不同程度提高,治疗前Gesell发育量表测定为(57±20)分,治疗12~18个月智商为(70±20)分,治疗前后智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1.705 P<0.05)。结论早发现、早治疗对预防PKU智力低下的发生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苯丙酮尿症防治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苯丙酮尿症 (phenylketonuria ,PKU)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 ,因苯丙氨酸羟化酶缺陷导致苯丙氨酸代谢障碍。患儿出生后如不能得到及时治疗 ,将因高苯丙氨酸血症以及中间代谢产物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 ,导致严重的智能发育障碍。我国自 80年代初以来对PKU开展了系统研究 ,在PKU防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一、历史 苯丙酮尿症因Folling在 1934年发现病人尿中含有大量的苯丙酮酸而得名。 1947年Jervis对病人进行苯丙氨酸负荷实验 ,发现正常人肝脏组织的上清液能将苯丙氨酸转变为酪氨酸 ,但是PKU…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苯丙酮尿症(PKU)患儿的临床误诊情况。方法对2003年1月~2006年10月本院门诊首诊为脑性瘫痪的72例PKU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家族史、现病史、体格检查、脑电图和CT摄片、末梢血苯丙氨酸(phe)水平。结果临床表现为癫17例,运动障碍19例,语言障碍64例,湿疹25例,情绪暴躁43例,尿液、汗液有明显异味70例。采用Guthrie's法测定患儿血phe水平,并采用四氢生物喋呤负荷实验对72例患儿进行诊断,其中71例确诊为经典型PKU,1例确诊为四氢生物喋呤缺乏症。结论PKU引起的智能落后较常见,临床上易被忽视,导致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宁夏地区苯丙酮尿症(PKU)儿童苯丙氨酸羟化酶(PAH)基因突变的特征。方法以经新生儿疾病筛查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确诊的30例宁夏PKU儿童为病例组,30例正常儿童为对照组,应用PCR技术扩增PAH基因的3、5、6、7、11和12,六个外显子,再经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和DNA测序分析PCR扩增产物。结果在60个等位基因中检出51个突变基因,检出率85%;六个外显子共检出16种致病突变,包括8种错义突变(R241C、R243Q、R252Q、G 257 V、R359K*、R408Q、R 413 P、Q419R),3种剪接突变(IVS 4-1 GA、Y 204 C、IVS 7+2 TA),3种无义突变(R 111 X、Q160X、Y356X),1种同义突变(V399V)和1种缺失突变(N183del);R243Q突变频率最高,检出率为18.3%,其次是Y 204 C(11.7%)、IVS 4-1 GA(10.0%)、R 111 X(6.7%)和IVS 7+2 TA(6.7%)。病例组中发现Exon 6的N183del(C.547-549del GAA)缺失突变和Exon 11的R359K(C.1078GA)错义突变,为国内首次发现;病例组和对照组中均检出V245V(C.735GA)和Q232Q(C.696AG)两种静止突变,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宁夏PKU儿童PAH基因六个外显子最常见的突变类型是错义突变,特别是R243Q;发现中国人群PAH基因的2种新的突变。  相似文献   

18.
苯丙酮尿症儿童脑部磁共振成像与临床生化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苯丙酮尿症(PKU)患儿临床及生化与MRI异常改变的关系,评价常规MRI在PKU脑部病变中的价值。方法经临床生化证实为PKU患儿12例。其中4例为新生儿筛查证实,其后接受正规低苯丙氨酸(Phe)饮食治疗;8例未经任何治疗。12例均接受1.5TMRI扫描仪头部检查,应用T2WI、T1WI序列,且对T2WI上异常高信号进行分级,与智商(IQ)、血Phe质量浓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未经治疗的PKU患儿均表现为脑白质T2WI异常高信号,呈斑片状、对称性分布,见于顶枕部脑室周白质。代表白质病变严重程度的MRI分级与血Phe质量浓度(r=-0.537 P〉0.05)及IQ(r=-0.279 P〉0.05)无相关性;血Phe质量浓度与IQ值亦无相关性(r=0.412 P〉0.05)。结论PKU患儿IQ低或血Phe高与常规T2WI上的异常范围并不成正比;常规MRI可很好显示PKU脑部病变,能为临床诊断及监控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苯丙酮尿症是常见的先天性氨基酸代谢缺陷疾病,其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已经列入我国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项目.早期筛查的普及和及时的治疗使得患者躯体症状得以改善,但仍会对远期社会功能以及心理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医疗模式的改变,以心理和社会功能为主要内容的生活质量研究受到关注.目前国内外学者主要采用普适性量表和特异性量表等评估方法研究苯丙酮尿症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大部分研究结果表明早期、及时和长程的治疗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该文从苯丙酮尿症患者生活质量的评价方法、影响因素以及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对了解苯丙酮尿症患者生活质量现状、指导临床治疗以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PKU)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主要由苯丙氨酸羟化酶或其辅酶四氢生物嘌呤缺陷引起苯丙氨酸(Phe)代谢障碍所导致。其临床表现不一,主要表现为发育迟缓、智力低下、小脑萎缩、湿疹、毛色浅淡、鼠气味等症状。如能得到及早筛查诊断,并给予积极治疗,则可避免上述临床表现发生。文章主要就当前PKU的筛查诊断方法与治疗现状进行阐述,以期为临床医生进一步认识该病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