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观察通塞脉片对实验性缺血性中风的药效学作用。方法:取SD雄性大鼠108只,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通塞脉片Ⅰ组、通塞脉片Ⅱ组、通塞脉Ⅲ组。观察通塞脉片对电凝法所致大鼠大脑中动脉阻断的影响;对插线法所致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大鼠的保护作用;对急性实验性小鼠不完全脑缺血的影响实验进行研究。结果:对电凝法所致大鼠大脑中动脉阻断的影响:通塞脉片Ⅱ、Ⅲ组的行为学评分均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通塞脉片Ⅱ、Ⅲ组脑梗死率均明显低于模型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通塞脉片Ⅱ、Ⅲ组动物的脑含水量明显低于模型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通塞脉片Ⅲ组升高SOD活性,降低蛋白含量及MDA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插线法所致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大鼠的保护作用:通塞脉片Ⅱ、Ⅲ组存活率较模型组高。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4小时及24小时,通塞脉片Ⅱ、Ⅲ组行为学明显低于模型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脑梗死率通塞脉片Ⅱ、Ⅲ组与模型组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通塞脉片Ⅲ组脑含水量明显低于模型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通塞脉片Ⅲ组能延长急性脑缺血的小鼠存活时间,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通塞脉片能改善脑梗死后的神经行为障碍、缩小梗死面积;对临床改善脑缺血缺氧的症状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2.
刘政  侯玉芬  周涛  林海青  徐向东  刘明 《中医药学刊》2006,24(10):1846-1848
目的:探讨消栓通脉颗粒剂对深静脉血栓形成模型大鼠血浆t—PA、PAI的影响。方法:将1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消栓通脉高、中、低剂量组和通塞脉对照组。采用下腔静脉结扎法制备血栓模型,检测血栓形成后不同时期血浆t—PA、PAI活性的变化和观察扫描电镜下内皮层的改变。结果:消栓通脉颗粒剂具有显著提高t—PA活性,降低PAI活性作用,其高、中剂量组提高t—PA活性的作用优于模型和通塞脉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0.05,P〈0.01—0.05);抑制PAI活性的作用,消栓通脉各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且高剂量组抑制PAI活性的作用明显优于通塞脉对照组(P〈0.05)。电镜观察消栓通脉颗粒剂组内皮损伤明显减轻。结论:消栓通脉颗粒剂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机理,与保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纤溶功能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硒与丹参酮ⅡA磺酸钠合用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血浆NO、SOD、GSH—Px、MDA的影响。方法:将26只家兔随机分成4组,即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丹参酮ⅡA磺酸钠组(DS-201)、硒+DS-201组。分别检测血浆中SOD、GSH—Px活力和NO、CK、LDH、MDA含量。结果:DS-201组、硒+DS-201组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血浆CK、LDH和MDA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硒+DS-201组与DS-201组相比,血浆CK、LDH和MDA含量显著降低(P〈0.01,P〈0.05)。DS-201组、硒+DS-201组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血浆T—SOD活力均显著升高(P〈0.05),但硒+DS-201组与DS-201组相比,血浆T—SOD活力没有显著性差异。DS-201组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血浆GSH—Px活力无显著性差异。但硒+DS-201组与缺血再灌注组(P〈0.01)、DS-201组(P〈0.05)及假手术组(P〈0.05)相比,血浆GSH—Px活力均显著升高。结论:硒与丹参酮ⅡA磺酸钠合用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并且优于丹参酮ⅡA磺酸钠。其作用机制主要与提高血浆SOD、GSH—Px活性,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设计动物实验的方法以探求骨脉通对股骨头坏死骨密度的作用,以便寻找一种能真正影响疾病过程的方式来治疗股骨头坏死,为临床联合有效地治疗本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取健康成年家兔60只,做液氮冷冻股骨头坏死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为骨脉通组;B组为阳性对照组;C组为模型组。结果:骨密度测量各组数据经统计学分析,骨脉通组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的差异(P〈0.01);对照组与模型组相比有差异(P〈0.05);骨脉通组与阳性组相比有差异(P〈0.05),说明骨脉通可以增进骨密度,对骨坏死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综合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志峰  叶伟洪  蔡立民 《新中医》2006,38(11):40-41
目的:观察内服关节通片和塞来昔布胶囊、同时配合关节内注射透明质酸钠、局部外用骨伤外洗剂1号等综合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285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Ⅰ组94例,内服关节通片和塞来昔布胶囊,同时配合关节内注射透明质酸钠,局部外用骨伤外洗剂1号治疗;治疗Ⅱ组96例,单纯内服关节通片和塞来昔布胶囊治疗;对照组95例,单纯内服塞来昔布胶囊治疗。3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Ⅰ组控显率、总有效率分别为93.62%、10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Ⅱ组控显率、总有效率分别为85.42%、96.8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或显著性意义(P〈0.叭,P〈0.05)。结论:结合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体现了中西医结合、内外兼治、筋骨并重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归甲疏通胶囊对大鼠血液流变学和小鼠微循环的影响。方法:雌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灌胃蒸馏水,阳性药对照组灌胃复方丹参片,受试药大、小剂量组分别灌胃归甲疏通胶囊2.25g/kg体质量、0.75g/kg体质量。各组每日给药1次,连续给药10日。于第9日,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2次,间隔4小时,在2次注射肾上腺素之间,将大鼠浸入冰水中5分钟,处置后禁食不禁水。第10日给药1小时后,各组大鼠从股动脉取血,用肝素抗凝,血液流变仪测定大鼠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雌性小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透射光下,微循环显微镜观察记录给药前小鼠耳廓微动脉和微静脉口径并记录,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阳性药对照组腹腔注射桂枝茯苓胶囊水煎醇沉液1.38g/kg体质量,受试药大、小剂量组分别腹腔注射归甲疏通胶囊水煎醇沉液4.5g/kg体质量、1.5g/kg体质量。观察给药后10分钟、15分钟及30分钟小鼠耳廓微动脉和微静脉口径的变化。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归甲疏通胶囊大、小剂量,对经肾上腺素和冰水处理后造成的血瘀证大鼠血液流变学异常有明显改善作用,可使高、中、低切变率下的全血黏度明显降低,并可使血浆黏度明显降低,高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低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高切黏度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中、低切黏度及血浆黏度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还可明显增加小鼠耳廓微动脉和微静脉13径。给药后微动脉13径明显扩大,与给药前13径比较,高剂量组10分钟、15分钟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30分钟差异有显著性(P〈0.05),低剂量组10分钟、15分钟差异有显著性(P〈0.05);给药后微静脉口径明显扩大,与给药前口径比较,高剂量组10分钟、15分钟、30分钟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低剂量组10分钟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15分钟和30分钟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归甲疏通胶囊对血液流变学异常有明显改善作用并有明显促进微循环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咳宁方对实验性豚鼠镇咳、平喘的药理作用。方法:将豚鼠随机分成实验性咳嗽和实验性哮喘各7组,每组10只。实验性咳嗽分为:正常对照组、可待因组、蛇胆川贝液组、咳宁Ⅰ方组(高)、咳宁Ⅰ方组(低)、咳宁Ⅱ方组(高)、咳宁Ⅱ方组(低),以枸橼酸喷雾引咳法,观察豚鼠自喷雾开始到出现咳嗽的潜伏期及喷雾停止后5min内的咳嗽次数。实验性哮喘分组除阳性对照药采用氨茶碱外,其他各组与实验性咳嗽分组相同,用组胺和氯化乙酰胆碱喷雾引喘法,观察豚鼠从喷雾开始到哮喘发作的潜伏期。结果:各用药组咳嗽的潜伏期明显延长,咳嗽次数明显减少,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咳宁方的各剂量组与蛇胆川贝液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咳宁Ⅱ方组(低)与咳宁Ⅰ方组(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用药各组豚鼠哮喘潜伏期均有明显延长,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以氨茶碱组最为明显,咳宁Ⅰ方组(高)和咳宁Ⅱ方组(高)与蛇胆川贝液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咳宁方具有明显的镇咳、平喘作用。  相似文献   

8.
张建强  王黛  王娟  王淑卫 《河北中医》2001,23(12):893-895
目的:观察全元丹治疗动脉硬化闭塞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动脉硬化闭塞症19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35例,子全元丹,每次7粒,每日3次口服;对照组62例,予通塞脉片,每次10片,每日3次口服。2组均2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2组疗效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全元丹疗效明显优于通塞脉片(P<0.01)。2组胆固醇、甘油三酯、踝/肱指数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血液流变学的多项指标均有明显降低作用(P<0.05)。结论:全元丹治疗动脉硬化闭塞有显著疗效,有降低血脂,增加患肢血流量的作用,并能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软坚化瘀法治疗血吸虫性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血吸虫性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服用软坚化瘀法组方的中药颗粒剂,对照组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钠、肌苷片、维生素C片治疗。结果:2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各项中医证候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除面黑唇紫积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其他证候积分比较有显著性意义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2组治疗后肝功能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或显著性意义(P〈0.01,P〈0.05)。2组治疗后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苹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或显著性意义(P〈0.01,P〈0.05)。2组治疗前后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层粘连蛋白(LN)及Ⅳ型胶原(Ⅳ—C)含量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或显著性意义(P〈0.01,P〈0.05)。2组治疗后HA、PCⅢ、LN、Ⅳ—C比较,差异亦有非常显著性或显著性意义(P〈0.01,P〈0.05)。2组治疗前后腹部B超指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或显著性意义(P〈0.01,P〈0、05)。2组治疗后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或显著性意义(P〈0.01,P〈0.05)。结论:软坚化瘀法能减轻患者症状,改善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是治疗血吸虫性肝纤维化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口服通塞脉片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认知的影响。方法:将40例发病20~30天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8例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22例在进行康复训练的同时,给予通塞脉片治疗。分别在入院时和治疗1月后、2月后采用简式FMA、Barthel指数评分法及MMESE评定疗效。结果:经过早期康复治疗患者的运动功能经FMA评分运动功能明显提高(P〈0.01),日常生活能力经Barthel指数评分也明显提高(P〈0.01),认知功能MMESE评分明显提高(P〈0.01),而治疗组患者FMA评分、Barthel指数、MMESE评分提高更显著(P〈0.01)。研究组各评分指数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通塞脉片联合康复治疗可显著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认知、运动及日常生活能力能力,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1.
刘应柯 《新中医》2005,37(10):30-32
目的:观察脂脉宁胶囊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对脂质代谢、脂质过氧化反应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口服脂脉宁胶囊(由山楂、水蛭、丹参、泽泻等组成)治疗;对照组20例,给予血脂康治疗。2组疗程均为1月。主要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脂、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血清过氧化脂质(LPO)含量及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显效率、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67.5%、97.5%,对照组分别为30.0%、85.0%,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或显著性意义(P〈0.01,P〈0.05)。治疗组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动脉硬化指数(AI)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前2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SOD活性、LPO含量与健康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后治疗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SOD活性、LPO含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脂脉宁胶囊治疗高脂血症疗效显著,并有调整脂质代谢、抗氧化及改善血液流变学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通腑开窍法针刺治疗伴便秘的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伴便秘的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7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对照组37例,分别采用石学敏中风单元疗法中常用的通腑开窍法针刺进行治疗。结果:第一疗程后排便间隔时间、排便速度、排便难度积分改善情况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0.05);第二疗程后各症状积分改善情况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0.05)。治疗第一及第二疗程后便秘疗效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通腑开窍法针刺治疗伴便秘的出血性中风患者具有改善通便,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通痹胶囊治疗Ⅰ、Ⅱ期周围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疗效。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4例,治疗组52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另加服通痹胶囊治疗。2组均治疗60天为1疗程,3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3%,对照组为61.3%,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计分(除对照组静息痛外)均有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除间歇性跋行外)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治疗后血脂各项(除对照组HDL—C外)均有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2组治疗后(除HDL—C外)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Ⅰ、Ⅱ期周围动脉硬化闭塞症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脉通方对糖尿病大鼠阴茎组织氧化应激损害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为脉通方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通过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测定糖尿病大鼠中药灌胃治疗前后勃起功能状况,以及治疗后血糖值、SOD活性、阴茎组织iNOS表达,来研究脉通方对糖尿病大鼠阴茎组织氧化应激损害的影响。结果治疗前,模型组和中药组大鼠的勃起率均低于正常组(P〈0.01),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模型组和中药组大鼠勃起率均低于正常组(P〈0.05),两组间比较,中药组高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和中药组的血糖值和阴茎组织iNOS表达均高于正常组(P〈0.01),两组间比较,中药组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和中药组的SOD活性均低于正常组(P〈0.01),两组间比较,中药组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脉通方能够通过抗氧化作用来改善糖尿病大鼠勃起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5.
史海立  赵庆华 《光明中医》2008,23(6):772-773
目的:观察健脾泄浊化瘀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腹水(脾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所选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6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口服双氢克尿塞片、氨体舒通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健脾泄浊化瘀汤,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同时查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BIL、ALT、STP、AIB、GIB水平、彩超及临床症状与体征的改变。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症状和体征计分及总计分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治疗组对日平均尿量,日腹围、体重减少较对照组明显(P〈0.05).治疗后,治疗组肝功能分级比较A级C级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1)。治疗后,治疗组ALT、TBIL、ALB,GLB较对照组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腹水深度、脾厚值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结论:健脾泄浊化瘀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腹水(脾虚血瘀型)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在减轻临床症状、体征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可降低血清TBIL、ALT、STP、GIB水平,升高AIB水平,并能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分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补气活血通塞颗粒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柳氛磺胺吡啶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补气活血通塞颗粒口服。疗程4周,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治愈12例,显效8例,有效6例,无效4例,有效率86.67%;对照组治愈7例,显效3例,有效7例,无效13例,有效率56.6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各项症状积分均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各项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补气活血通塞颗粒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具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通塞脉片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25例患者均给予通塞脉片治疗,疗程为3月。结果:显效4例,有效1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4%。治疗后患者外分泌腺功能各项指标积分均显著改善(P〈0.01),患者血沉、Schirmer试验、口腔唾液流率等实验室指标也有不同程度改善(P〈0.05)。结论:通塞脉片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疗效确切,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8.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刘建博  孙志佳  张伟 《新中医》2006,38(3):27-29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C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备50例。2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痰热清注射液。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WBC)、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总活力(T—SOD)及血清丙二醛(MDA)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愈显率治疗组为88%,对照组为62%,2组比较,羞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第1天体温已经明显下降,2天已基本降至正常,3天体温已完全正常,与对照组同时段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WBC第1天开始明显下降,2天已降至正常,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与对照组同时段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2组T—SOD、MDA均有所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CAP效果良好,退热作用显著,并有清除氧自由基的怍用。  相似文献   

19.
乔蓉  高颖 《北京中医》2006,25(12):732-734
目的通过研究脑脉通口服液对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聚集率(PAST)和中医证候的影响,验证其治疗急性脑梗塞风痰瘀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检测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FIB、PAgT的水平,观察中风急性期始发状态的证候分布以及治疗前后中风证候量化分值的改变。结果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治疗组治疗后FIB、PAgT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3)治疗组治疗前后痰湿证、血瘀证证候积分下降的百分比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脑脉通口服液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明显降低痰湿证、血瘀证证候积分,加速FIB降解和抗血小板聚集,增强机体纤溶活性,使急性脑梗塞患者内源性纤溶系统功能障碍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芪连结肠宁片对损伤性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的影响。方法:健康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固肠止泻丸组、芪连结肠宁片低组、芪连结肠宁片中组、芪连结肠宁片高组。乙酸灌肠造模法建立损伤性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分组灌胃给药治疗后,评估大鼠实验后体重、血液及结肠组织丙二醛(MDA)含量、结肠溃疡面积、大便次数。结果:实验后模型对照组大鼠的体重及体重差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芪连结肠宁高组大鼠的体重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芪连结肠宁中、高组、固肠止泻丸组大鼠体重差值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液、结肠组织MDA含量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各给药组大鼠血液MDA含量均较模型对照组低,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固肠止泻丸组、芪连结肠宁中、高组鼠结肠组织MDA含量均较模型对照组低,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模型对照组大鼠结肠溃疡面积、大便次数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固肠止泻丸组、芪连结肠宁中、高组大鼠结肠溃疡面积均较模型对照组小,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各给药组大鼠大便次数均较模型对照组少,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芪连结肠宁片对损伤性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