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观察依那普利对 32例原发性高血压 (EH)患者的降压效果及对左室肥厚 (LVH)逆转和左室舒张功能的改善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32例Ⅱ、Ⅲ期EH患者均符合 1993年WHO诊断和分期标准 ,其中男 2 0例 ,女 12例 ,年龄 4 4~75岁 (平均 5 9 5岁 )。病史 6个月~ 30年。血压 (14 0~195 ) (80~ 10 5 )mmHg ,平均 16 0 0 0 93 75mmHg。所有患者均排除继发性高血压。1 2 方法1 2 1 血压测定法 :患者测血压前休息 15分钟以上 ,测量3次血压取平均值作每次读数。1 2 2 UCG检查 :采用美国惠普公司提供的HP -SO NO…  相似文献   

2.
简明 《右江医学》2002,30(1):20-20
我科观察依那普利对 6 0例原发性高血压 (EH)患者的降压效果及对左室肥厚 (LVH)逆转和左室舒张功能改善 ,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1998年以来收住院及门诊高血压伴LVH患者 6 0例 ,LVH诊断标准为左室重量指数 (LVMI)男性 >12 5 g/m2 ,女性 >110 g/m2 (美国超声医学会推荐标准 ) ,其中男性 4 5例 ,女性 15例 ,年龄 35~ 80岁 ,平均 6 2岁 ,病史 2~30年 (平均 9.6± 4 .6年 ) ,经常规检查除外其他器质性心脏病、继发性高血压和糖尿病。2 .检测方法 所有患者治疗前 2周均停用其他抗高血压药物 ,检测时平…  相似文献   

3.
内皮素与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及左室肥厚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 (EH)患者血浆内皮素 (ET)浓度与血压水平及左室肥厚 (LVH)的关系 ;方法 :高血压组 49例 ,正常对照组 2 0例。以特异性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血浆ET水平 ,超声心动图诊断LVH ;结果 :EH组血浆ET(90 2 3± 2 2 2 6pg m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66 88± 1 6.0 5 pg ml,P <0 0 1 ) ,轻度EH时ET(83 5 7± 2 2 .2 7pg ml)已有升高 ,中重度 (98 5 4± 2 2 3 4pg ml)高于轻度 (P <0 0 1 ) ,血浆ET与血压水平呈正相关 (r =0 65 7,P <0 0 1 )。EH合并LVH组ET(1 41 0 3± 2 5 78pg ml)较不合并LVH组 (85 1 0± 1 9 91 pg ml)显著增高 (P <0 0 1 ) ,ET值与左室心肌重量指数 (LV MI)呈正相关 (r =0 41 8,P <0 0 1 )。结论 :ET与血压升高关系密切 ,ET对EH的发生及LVH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多出现不同程度的左室肥厚和左室舒张功能受累 ,作者分别用非洛地平和复方降压片治疗高血压病人 ,旨在观察它们在控制血压的同时 ,对左室肥厚和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1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选择 1996年 8月至 1999年 8月在我院诊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15 0例 ,随机分为 2组 :A(非洛地平 )组80例 ,男 44例 ,女 36例 ,年龄 38~ 74( 5 7.2± 9.3)岁 ;B(复方降压片 )组 70例 ,男 41例 ,女 2 9例 ,年龄 37~ 6 9( 5 6 .4±9.1)岁。所有患者诊断均符合 WHO高血压诊断标准 ,除外继发性高血压、糖尿病及其他器质性心脏病 ,2组血…  相似文献   

5.
陈园频 《医学文选》2003,22(3):290-291
目的 观察吲达帕胺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 ( EH)的降压疗效及对左心室肥厚 ( LVH)的逆转作用。方法 选择 32例轻、中度伴 LVH的 EH患者 ,每日 1次服用吲达帕胺 2 .5 mg,疗程 1 2周 ,治疗前后进行测血压及超声心动图检测室间隔厚 ( IVST)和左室后壁厚度 ( LVPWT)。结果 吲达帕胺能显著降低血压 ( P <0 .0 1 ) ,平均收缩压由 ( 1 69± 9) mm Hg降至 ( 1 31± 6) mm Hg,平均舒张压由 ( 1 0 1± 6) mm Hg降至( 82± 7) mm Hg;吲达帕胺能显著改善 LVH( P <0 .0 1 ) ,IVST由 ( 1 3.8± 1 .2 ) mm减至 ( 1 2 .8± 1 .4) mm,LVPWT由 ( 1 3.2± 1 .5 ) mm减至 ( 1 2 .1± 1 .1 ) mm。结论 吲达帕胺能有效降低轻、中度 EH患者的血压及逆转 LVH,降低靶器官损害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6.
动态血压监测与左室肥厚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动态血压监测与左室肥厚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动态血压监测及超声心动图观察13 7例高血压患者的平均动脉压、昼夜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和左室重量指数 (LVMI) ,其中高血压 1级 5 7例 ,2级 5 9例 ,3级 2 1例。结果  2级 45例或全部 3级患者血压水平昼夜节律消失 (非杓型 ) ,均伴有左室肥厚 (LVH) ,LVMI为 2 69 3±14 9。 1级 5 7例及 2级 8例患者血压水平呈昼高夜低昼夜规律 (杓型 ) ,却未伴有LVH ,LVMI为 13 1 6± 2 5 7。伴有LVH的高血压患者夜间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均值明显高于无LVH ,P <0 0 0 1;而两组日间收缩压、舒张压均值无明显差异 ,P >0 0 5。结论 夜间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水平与左室肥厚关系密切 ,非杓型高血压较杓型高血压易发生左室肥厚  相似文献   

7.
氨氯地平作为一种长效、新型的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我们应用 2 4h动态血压监测和超声心动图技术 ,对氨氯地平的抗高血压疗效及对左心室肥厚的逆转作用进行了观察 ,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病例选择 本文研究对象为 1999年 7月— 2 0 0 0年 10月在我院老年病科住院的高血压患者 ,符合WHO诊断标准BP≥ 2 1.3/ 12 .7kPa ,共 5 8例 ,男 39例 ,女 19例 ,年龄 46~ 78岁 ,平均 (60 .3± 5 .40 )岁。平均病程 (11.7± 4.80 )年 ,平均血压 (2 2 .6± 1.30 / 14.0± 1.2 0 )kPa。其中 2 8例伴有左心室肥厚 (L…  相似文献   

8.
动态血压变异性 (ABPV)在心血管疾病的预测中具有重要价值 ,它不仅能够独立预测靶器官的损害程度 ,而且有助于从新的角度评价降压药物的作用。我们通过分析一组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ABPV对左室肥厚的影响 ,为合理治疗老年收缩期高血压 ,防止靶器官损害提供依据。1 对象与方法正常血压组 (对照组 )来自老干部体检 ,经临床检查无高血压病 ,无糖尿病及心、脑、肾疾患的相对健康者 ,共 30例 ,男 2 7例 ,女 3例 ,年龄 6 0~ 78岁 ,平均 6 5 8± 9 8岁。高血压患者选自本院干部保健所病人共 5 0例 ,男 42例 ,女8例 ,年龄 6 2~ 80岁 ,…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原发性高血压 (EH )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证实有左室肥厚患者 5 1例 ,给予缬沙坦 80mg d或 160mg d ,服药 6个月监测血压并复查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行自身对照。结果 EH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及舒张压显著降低P <0 .0 1,左心室舒张末径 (LVDD)及左室重量 (LVM )明显下降P<0 .0 5。室间隔厚度 (IVST)、左室后壁厚度 (LVPWT)、左室重量指数 (LVMI)显著下降P <0 .0 1。结论 缬沙坦有确切的降压效果 ,并可改变EH的左室重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质量指数与肱动脉内皮功能的关系。方法 入选 46例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 2 9例健康志愿者。检测体重、身高、血压、血浆内皮素、心脏超声测量左心室后壁厚度、室间隔厚度、左室舒张末径及左室收缩末径 ,采用无创性血管多普勒超声技术测量肱动脉基础内径 ,反应性充血后血管内径 ,含服硝酸甘油后血管内径及反应性充血后血流量变化。结果 高血压组的血浆内皮素水平及左心室质量指数均高于对照组 [( 81 0 0±14 0 2 )vs( 4 7 2 7± 13 2 0 )pg/ml ,( 12 8 0 6± 15 0 5 )vs( 10 0 66± 17 99) ;P <0 0 5 ] ,肱动脉基础内径 ,含服硝酸甘油后的血管内径变化及反应性充血后的血流量增长百分率两者差异无显著性 [( 3 68± 0 417)vs( 3 5 4± 0 40 6)mm ,( 13 41± 5 44 ) %vs( 14 41± 7 94) % ,( 684± 14 5 ) %vs( 682± 12 9) % ;P >0 0 5 ] ,反应性充血后血管内径变化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 5 0 6±0 3 5 4) %vs( 8 0 6± 0 43 ) % ,P <0 0 1]。在高血压组、左室肥厚组和非左室肥厚组之间血浆内皮素水平 [( 83 0 8± 12 2 1)vs( 68 2 4± 11 2 0 )pg/ml,P <0 0 1]和反应性充血后血管内径变化 [( 4 0 7± 0 415 ) %vs( 5 12± 0 44 2 ) % ,P <0 0  相似文献   

11.
贝那普利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脉压与左心室肥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贝那普利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脉压与左心室肥厚的影响。方法  90例年龄≥ 60岁的老年高血压病合并左室肥厚的患者给予贝那普利治疗 1 5年 ,治疗前后通过 2 4h动态血压及超声心动图分别检测患者脉压及室间隔和左室后壁厚度 ,对比其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 本组患者脉压由治疗前的 68± 5mmHg减少为治疗后的 5 9± 8mmHg(P <0 0 5 )。室间隔、左室后壁厚度以及左心室重量指数治疗后均有下降 (P <0 0 5 )。结论 长期服用贝那普利可缩小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脉压 ,逆转其左心室的肥厚  相似文献   

12.
以往的研究认为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可使心室顺应性、延展性下降 ,是导致左室舒张功能异常的主要因素。我们根据我院 5 0例年龄≥5 0岁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用二维及多普勒超声技术进行检查 ,并以 6 5例年龄相当的正常受检者为对照 ,旨在研究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和发病年龄与左心室舒张功能异常之间的关系。1 对象与方法1.1 病例选择原发性高血压组 :门诊及住院患者 5 0例 ,男 35例 ,女 15例 ,年龄 5 0~78岁 (6 0 .94± 6 .4 5 )岁 ,按 1987年WHO高血压诊断标准 ,其中Ⅰ、Ⅱ期原发性高血压 32例 ,Ⅱ期原发性高血压 18例 ,其…  相似文献   

13.
QTVI对高血压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评价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建一  徐佩莲 《浙江医学》2003,25(11):659-660
高血压病早期即可引起左室舒张功能异常 ,已为多数学者认同。目前研究左室功能的方法较多。我院于2000年7月至2001年9月应用定量组织速度图 (QTVI)测定高血压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 ,以寻求一种能对左室舒张功能作出正确评价的简捷的方法。1.1一般资料根据临床确诊并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9例 (高血压组 ) ,其中男性16例 ,女性13例 ;年龄52~79岁 ,平均 (65.00±9.48)岁 ;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1mmHg=0.133kPa)。对照组25例 ,均经临床、X线胸片和心电图等检查排除高血压及心脑肾等脏器疾病 ,其中男性12例 ,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辛伐他丁对原发性高血压 (EH)患者左室重量 (LVM)和内皮功能的影响及其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单盲法将 5 0例EH患者分为两组 :Ⅰ组 (口服辛伐他丁和利尿剂 )、Ⅱ组 (口服利尿剂 )各 2 5例 ,治疗 12周前后超声研究受检者左室重量指数 (LVMI)并结合高频超声观察肱动脉内皮依赖性扩张 (DIRH)及非内皮依赖性扩张功能(DING)。 2 5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 ,不予任何治疗。结果 :治疗前Ⅰ、Ⅱ两组患者的LVMI较正常对照组 (88.79± 2 2 .73)g m2 增大 (g m2 :133.6 1± 31.0 2 ;118.0 4± 39.6 2 ,P <0 .0 1或 0 .0 0 0 1)、血压增高 ,而DIRH较对照组 (13.0 9± 2 .99) %减小(% :5 .93± 2 .2 4 ;6 .5 4± 3.16 ,P <0 .0 0 0 1) ,DING、年龄、血脂、血糖无显著性差异。Ⅰ、Ⅱ两组参数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治疗后I组患者的LVMI减小 (g m2 :133.6 1± 31.0 2VS91.0 7± 16 .0 1;P <0 .0 1)、DIRH增大 (% :5 .93± 2 .2 4VS 13.5 3± 2 .38,P <0 .0 1) ,而Ⅱ组LVMI、DIRH无显著性改变 ;两组患者的血压下降至正常。Ⅰ、Ⅱ两组相比 ,前者的左室重量指数变化率 (LVMICH)、DIRH及其变化率 (DIRHCH)较后者显著增大 (P <0 .0 5 ) ;而血压、血糖、血脂无显著差异。治疗前后血脂、血糖无显著性变  相似文献   

15.
高血压左室肥厚 (LVH)患者QT离散度(QTd)较正常人明显延长[1] ,但药物对高血压LVH的QTd影响报告较少。本文对高血压LVH患者进行 1 6周的 β -阻滞剂美托洛尔(Meituoluoer)干预治疗 ,以观察干预前后的QT离散度变化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根据WHO确定的高血压诊断标准 ,选择高血压病患者 1 86例 ,其中经超声心动图证实合并LVH者 43例 ,男 30例 ,女 1 3例 ,年龄 43~ 76岁 (5 6± 8岁 ) ,高血压病程 6~ 1 8年 (1 0± 7年 )。所有入选病人均经系统检查排除继发性高血压 ,冠心病 ,瓣膜病 ,心力衰竭 ,内…  相似文献   

16.
刘天虎  刘于菲 《四川医学》2000,21(10):883-884
治疗高血压病的降压药物很多 ,我院 1998年 1月至 2 0 0 0年 3月选用非洛地平缓释片和硝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病患者 92例 ,共 8周 ,对药物的疗效进行了观察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全部病例均系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 ,并按 WHO- ISH指导指南重新分类诊断 ,高血压病史 3~ 32年。均排除了继发性高血压、活动性出血疾病、空腹血糖≥ 7.8mmol/ L 的糖尿病、心房纤颤及脑血管疾病。随机分为两组 ,情况见表 1。表 1 两组基本情况比较治疗组男女对照组男女例数 2 82 0 2 2 1 9平均年龄 (岁 ) 58.3± 6.5 57.8± 7.7高血…  相似文献   

17.
红景天对高血压病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藏药红景天胶囊对高血压病 (EH)患者血小板功能影响。方法 将高血压病患者 82例随机分为 2组 (红景天组及常规治疗组 ) ,对照组健康人 39例。测定三组中血浆P 选择素 (P sel)、血栓素B2 (TXB2 )、6 酮前列环素 ( 6 Keto PGF1α)的含量。EH患者中一组常规降压治疗并口服红景天后2 0天再测定上述指标 ,另一组仅常规降压治疗 2 0天测定上述指标。结果 EH患者血浆P sel、TXB2 升高 ,6 Keto PGF1α降低 (P均 <0 0 1 )。EH组红景天治疗后较常规降压组血浆P sel降低 ( 9 87± 2 36比7 32± 2 79,P <0 0 1 ) ,TXB2 下降 ( 2 73 9± 68 3比 2 2 1 4± 47 3,P <0 0 1 ) ,6 Keto PGF1α上升 ( 30 4±9 6比 42 2± 1 2 7,P <0 0 5 )。结论 红景天可改善EH患者血小板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依那普利治疗前后对左心室肥厚或增重的逆转作用和这种作用可能开始有显著性的最短时间。方法 用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计算 30例高血压患者自身前后配对的左心室质量指数 (LVMI)变化。结果 治疗后全组LVMI由 (117 5 8± 2 0 49)g/m2 降为 (10 6 80± 15 6 7)g/m2 (P <0 0 0 5 ) ,逆转率为 9 2 % ;其中肥厚亚组由 (143 88± 11 38)g/m2 降为 (119 38± 12 91)g/m2 (P <0 0 0 5 ) ,逆转率为 17 0 % ;降压有效亚组由 (119 6 9± 2 2 84) g/m2 降为 (10 5 41± 17 0 6 ) g/m2 (P <0 0 0 1) ,逆转率为 12 0 %。结论 依那普利 5~ 6周降压治疗同时 ,可显著地逆转高血压病人的左心室肥厚或增重 ,且左心室肥厚或增重越明显、降压越有效者 ,其逆转的显著性越强 ;结合文献推测 5~ 6周可能是其逆转左心室肥厚或增重开始达显著性差异的最短时间。  相似文献   

19.
邱凯 《医学文选》2001,20(2):193-194
左室肥厚是高血压病最常见的并发病,本文应用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观察高血压病患者眼药前后血压及左室结构变化情况。1对象和方法4.1对象随机选择符合WHO诊断标准的高血压病患者60例,除外继发性高血压及严重的心肺肝肾病患患者,其中46例完成研究。左室肥厚标准:左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130g/m2(男)或≥110g/m2(女)。高血压病患者(EH组)25例,男16例,女9例,年龄41~64(50±8)岁。高血压病友室肥厚组(LVH组) 21例,男14例,女7例,年龄 44~74(54±7)岁。1.…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尿微量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尿内 4种微量蛋白 :白蛋白 (Alb)、转铁蛋白 (Tf)、免疫球蛋白 (IgG)、α1-微球蛋白 (α1-MG)的改变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原发性高血压Ⅰ、Ⅱ期患者 (EHⅠ、EHⅡ )及正常健康人 (对照组 )各 30例 ,观察和比较其尿液中 4种微量蛋白的量。结果 尿 4种微量蛋白的测定值 (mg/L) ,对照组依次为 :(4 94± 2 6 1)、 (0 99± 0 0 8)、 (4 6 3± 1 6 2 )、 (4 6 3± 0 93) ;EHⅠ组 :(18 0 0± 12 30 )、 (1 43± 1 0 4)、 (5 92± 4 30 )、 (10 0 0± 3 2 3) ;EHⅡ组 :(32 6 6± 2 1 6 6 )、 (2 90± 2 97)、(9 45± 7 95 )、 (12 84± 6 84)。除IgG含量在对照组和EHⅠ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 ,其余各种尿蛋白含量各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0 0 1)。结论 尿微量蛋白的测定是发现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 ,其排泄量与高血压的病变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