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风后肩痛极为常见,其发生率约占中风病人的84%。直接影响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复,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由于病因复杂,治疗颇为棘手。  相似文献   

2.
<正>中风所致上肢痉挛性瘫是常见的中风后并发症,其导致的上肢运动功能异常严重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也是康复治疗中的一大难题。笔者通过针刺结合隔药灸经筋结点,改善了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状态,提高了上肢的运动功能,共治疗30例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庞弘 《中国针灸》1995,15(4):21-21
耳穴贴压法治疗中风后患肢水肿庞弘(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北京100700)笔者多年来在治疗中风病人的过程中,观察到大部分患者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患肢水肿现象(以肢端为重),且患处皮肤温度明显低于健侧。也有一部分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已经基本恢复正常,肌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病例60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联合普通针刺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普通针刺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患者总体临床疗效、VAS评分、上肢FMA评分、水肿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等)。结果 经治疗后,2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上肢FMA评分较治疗前增加,水肿评分较治疗前将低,血液流变学指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整体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疗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中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特点,其死亡率在人类死亡原因中排名第三。近年来,尽管中风死亡率得到明显控制,但中风后遗症的存在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不便。肩手综合征在中风患者中的发病率占12.5%-70.0%,常在中风后约1~3个月内发生,最早在发病后的第3天出现。其典型表现为肩部疼痛、活动受限、手部水肿疼痛、局部皮肤温度上升,如不及时治疗,最终导致手部肌肉萎缩,关节挛缩变形,使患侧上肢的残障不可逆转,从而影响患者自理能力,降低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6.
中风又称脑卒中,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具有致残率高、致死率高等特点,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是中风病常见的并发症,又称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综合征,常发生在中风发病后1~3个月,发生率为12.5%〜70.0%,以上肢水肿、肩手疼痛、肩关节脱位及关节活动受限为主要临床表现,是严重影响中风患者上肢功能康复及生存质量的重要原因[1~,也是中风患者出院后生活不能自理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不易纠正,反复发作,给康复医师、治疗师及患者带来极大的困扰。笔者采用蜂针联合Bohath疗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电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一手综合征60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脑卒中后肩一手综合征,多见于中风病后2~16周,是指在患侧上肢的肩胛带和手的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后期皮肤和肌肉萎缩等表现的临床综合症。临床发病率达22%。是影响中风病人上肢康复的重要病因之一。2002年以来,采用电针结合康复技术治疗该病60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笔者近年来运用中医药理论,治疗中风后遗两便失禁,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总结体会如下。一、恐其水湿,慎用涩品中风后遗两便失禁在具体治疗时,常会应用涩肠止泄之品,笔者以为运用尚需慎重。因中风后遗症患者痰瘀未尽、气血欠和,血液流行失畅,而且气阴不足,脾肾俱亏,易生内湿,引起水湿潴留,导致患肢水肿。若妄用涩肠收敛之物,易使瘫肢水肿加重,增加病人痛苦,影响康复。临床观察,凡患肢肿胀或形体肥胖,纳谷不馨,脉象弦滑,而有两便失禁者当慎用涩品。此类病人,在辨证基础上,宜投运脾利水之属,如砂仁小;朴、泽泻、苍术、车前…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套针循经针刺法与常规毫针针刺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80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治疗组41例、对照组39例。对照组采用普通毫针针刺肩髃、肩髎、肩贞、肩中俞、肩外俞,每周治疗5次,3周为1个疗程;治疗组采用套针循经针刺,每周治疗3次,3周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接受基础疾病药物治疗及进行常规康复训练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结束后、随访时观察两组患者的上肢疼痛程度、上肢水肿程度、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在治疗结束后、随访时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上肢VAS评分明显降低(P0.001),上肢运动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明显升高(P0.001,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患肢水肿程度评分明显降低(P0.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上肢VAS评分、患肢水肿程度评分明显降低(P0.001);上肢运动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明显升高(P0.001)。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66.7%(26/39)、随访时总有效率为74.4%(29/39),对照组分别为20.5%(8/39)、28.2%(11/39),治疗组治疗后、随访时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应用套针循经针刺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水肿,改善患者的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保守治疗乳腺癌根治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疗效。方法对32例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进行抗炎、抬高患肢、按摩和弹力保护等治疗。结果治疗后患者上肢淋巴水肿均有消退,在中早期患者消退显著,重度水肿患者疗效略差。结论保守治疗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疗效确定,方法简单易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平衡针刺法治疗中风后上肢高痉挛状态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观察平衡针刺法对中风后上肢高痉挛状态患者痉挛程度、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并对平衡针刺法的疗效作出正确评价。方法:将60例中风后上肢高痉挛状态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平衡针刺法治疗;对照组:痉挛拮抗肌侧取穴治疗。根据治疗前后评分结果,对2种方法改善中风后上肢高痉挛状态的痉挛程度、肢体运动功能方面作出疗效评价。结果:平衡针刺法与传统针灸疗法在治疗中风后上肢高痉挛状态患者后肌张力都有下降,治疗后组间Ashworth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平衡针刺法与传统针刺法都能较好改善患者上肢功能状态(治疗组P〈0.001,对照组P〈0.01);治疗后组间FMA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平衡针刺法对中风后上肢高痉挛状态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平衡针刺法对中风后上肢高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单侧针灸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分析中风后肩手综合征(SHS)患者应用红花化瘀汤结合针刺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治疗的中风后SHS患者96例。按数字随机表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加用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加用康复治疗及针刺治疗,观察组加用以红花化瘀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疗效,治疗前后的肩关节活动度(ROM)测量角度及简化Fugl-Meyer评分以及上肢水肿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显效率是72.92%,总有效率是95.83%,均分别较对照组的39.58%及81.25%显著升高;治疗后观察组的肩关节外展、肩关节上举以及简化Fugl-Meyer评分均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的上肢水肿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更低,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方法对中风后SHS患者的疗效较好,且能更好地改善其肩部及上肢的功能,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3.
治疗中风偏瘫过程中的疗效评价。于建波:脑卒中后病人偏瘫侧肢体早期呈弛缓状态(软瘫期),针灸治疗前我们已经对瘫侧肢体肌力进行了正确的评价(如上肢Ⅰ级、下肢0级),经针刺治疗后很多病人瘫侧肢体运动功能恢复较快,这大大增强了病人及其家属的信心,病人瘫侧肢体肌力一天天增加,有些病人(短暂性脑缺血)就此恢复,但绝大多数病人进入痉挛期(硬瘫期),  相似文献   

14.
益气活血利水法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军  张董晓 《中医药学刊》2005,23(8):1529-1530
目的:研究“益气活血利水法”对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病人消肿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门诊及住院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病例进行随机分组,治疗组给予“益气活血利水法”药物进行治疗,对照组未加治疗.用药30d后对比患肢臂围前后变化,计算有效率,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利水法”能明显减轻乳腺癌术后患肢肿胀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针刺特定穴治疗中风后拇指功能障碍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牡丹  周冰 《中国针灸》2003,23(11):678-678
在中风偏瘫病人中,有相当一部分病人有上肢功能障碍,而手指功能的障碍更是首当其冲。临床上有许多病人出现拇指功能活动差,其余四指活动尚可,握拳时拇指被压于四指之内,伸展时拇指伸展困难或无法伸展等状态。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患者手的功能,使其无法持物,常常需要用另一只手将其掰开,才可勉强抓握。由此可见,拇指功能的正常与否,决定着患者手的功能是否正常,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采取卧位测量础40岁以上的健康人,中风先兆患者和中风病人的同侧上肢平均血压与下肢平均血压的差数。发现健康人的差数小;中风先兆患者差数较大。这一发现为判断发生中风病的可能性提供了一个参考指标。研究对象和方法30例健康人全部经过体检,选取没有心脑血管病和其它器质性病变的人,年龄在40岁以上,男女各15人。中风先兆按照1993年全国脑病协作组第二次通过的《中风先兆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依就诊先后共测量63例。中风病按照1987年全国中医急诊研讨会上确定的《中风病诊疗规范》的标准,共测量31例。其中经CT检查3例为脑出…  相似文献   

17.
艾灸治疗偏瘫病人患侧肢体水肿7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风偏瘫病人患侧肢体由于血液循环障碍经常出现水肿现象,这样影响了正常的活动功能,不利于疾病的早期康复,使病程延长,给病人带来痛苦,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为此我科从1994年7月至1996年9月对76例患者进行艾灸治疗,并对15例患者进行艾...  相似文献   

18.
中风属于血证范畴,脑组织水肿及缺氧是中风的严重饼发证;脑组织及脑细胞水肿为兼证,属于湿证:脑组织缺氧为气证,充血水肿缺氧三者互为因果,分别为主证及兼证。七情六淫是中风的另一诱因,尤以精神压力为甚。正确认识精神因素的致病性及对亚植物人的促醒作用是中风病人康复的主要措施。打通“小周天”是调整中医经络学说“任督”二脉的重要手段。在亚植物人的康复中“小周天”疗法不可不重视。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正确的工作习惯,过度医疗,药物的副作用是这一痛案的主要特点,正确把握药物,手术,麻醉以及风险评估,事先预测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及风险并有充分预案,是救治危重疾病的当务之急。运用中医中药,针灸按摩及嗅觉、味觉、听觉、视觉以及痛觉,温觉及多媒体对亚植物人的针对性促醒作用,而不是盲目的乱用,是救治亚植物人的一种有效选择,中医辨证施治及中西医并重更是这一选择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中风属于血证范畴,脑组织水肿及缺氧是中风的严重饼发证;脑组织及脑细胞水肿为兼证,属于湿证;脑组织缺氧为气证,充血水肿缺氧三者互为因果,分别为主证及兼证。七情六淫是中风的另一诱因,尤以精神压力为甚。正确认识精神因素的致病性及对亚植物人的促醒作用是中风病人康复的主要措施。打通“小周天”是调整中医经络学说“任督”二脉的重要手段。在亚植物人的康复中“小周天”疗法不可不重视。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正确的工作习惯,过度医疗,药物的副作用是这一病案的主要特点,正确把握药物,手术,麻醉以及风险评估,事先预测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及风险并有充分预案,是救治危重疾病的当务之急。运用中医中药,针灸按摩及嗅觉、味觉、听觉、视觉以及痛觉、温觉及多媒体对亚植物人的针对性促醒作用,而不是盲目的乱用,是救治亚植物人的一种有效选择,中医辨证施治及中西医并重更是这一选择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20.
高血压病是以动脉血压升高为特点的全身性慢性疾病,有头痛、头晕、乏力等症状。晚期病人常因心、肾、脑等脏器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而出现胸痹、心悸、水肿、中风等合并症。笔者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其合并症,取得一定的疗效,现简述如下。1高血压合并症与瘀血的关系早期高血压病人,临床症状往往不明显,但因失治或病程较长,发展至中晚期时,引起全身细小动脉长期反射痉挛,以及动脉硬化,可造成心、肾、脑等重要脏器的缺血性病变。类似中医学的胸痹、心悸、水肿、中风等病证,这些病证均与血瘀有关。(1)胸痹:它是以心胸闷痛,甚则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