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相庭 《陕西中医》1998,19(7):326-326
采用俯卧牵引按压法为主治疗非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77例,总有效率83%。提示本法具有归纳复位、通络舒筋之功效。  相似文献   

2.
利用脉冲电流的辐射效应,结合硬脊膜的生物电传导特性,融针(电针)、线(羊肠线)、药(混合药液)为一体共同作用于华佗夹脊穴的最佳作用部位(即硬膜外间隙)。此法对腰椎间突出症具有见效快、疗程短、安全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电针夹脊穴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典型症状是腰痛向下肢一侧或双侧放射痛,严重者伴下肢感觉障碍及腰腿功能障碍,临床以L4-5,和L5—S1最容易发生病变。笔者采用电针夹脊穴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腰椎间盘突出症(LIDH)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电针腰突穴疗法作为治疗LIDH的非手术疗法之一,近年来有诸多成功报道。为进一步证实及推广这一治疗腰突症的特色方法,本研究自2012年5月-2013年1月,采用单穴电针腰突穴并与常规取穴电针组比较,观察了78例LIDH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电针腰突穴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功能的康复作用。方法:将全部入组的7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以单穴电针腰突穴为治疗组,常规取穴电针为对照组,各组的电针治疗参数一致,治疗前后采用改良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对两组患者腰椎功能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ODI评分较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P〈0.01),且两组治疗前后ODI差异的组间比较也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与常规取穴电针相比,单穴电针腰突穴疗法能更显著的恢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功能。  相似文献   

6.
笔者于2002~2004年,以针刺奇穴为主治疗腰椎问盘突出症66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针刺大肠俞委中穴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9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共治疗150例患者,全部病例除有腰痛,坐骨神经痛等临床症状外,全部作腰部CT或MRI确诊。按就诊前后顺序分为2组。治疗组96例,男73例,女23例;年龄23~76岁,平均49.5岁;病程最短2d,最长5a。对照组54例,男40例,女14例;年龄22~75岁,平均48.5岁;病程最短2d,最长5a。两组的性别、年龄、病程分布等一般情况具有可比性。1.2诊断标准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的有关标准。2治疗方法2.1治疗组主穴:大肠俞、委中穴。配穴:腰椎夹脊穴、秩边、环跳、阳陵、飞扬、昆仓。操作:先针委中穴,患者仰…  相似文献   

8.
电针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5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军利  王玉春 《陕西中医》2007,28(12):1671-1672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针刺与电刺激夹脊穴及配穴,配合牵引治疗本病256例,结果:总有效率96.72%。提示:针刺牵引有扩大椎间隙,减轻神经根挤压,缓解疼痛。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电针夹脊穴与骶管滴注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进行临床观察。方法:将120例住院病人随机分为电针治疗组和骶管滴注疗法组,2个疗程后采用模糊视觉疼痛量表(VAS)及JOA下腰痛评分标准对疼痛、腰椎功能状况进行临床评定,3个月后进行随访。结果:电针组痊愈率为66.67%,骶疗组为48.33%,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镇痛效果、腰椎整体功能改善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1),且电针组优于骶疗组;同时电针组在即时镇痛及远期疗效的维持上具有一定优势。结论:电针夹脊穴是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电针排刺结合火罐治疗腰突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吕加泉 《天津中医》2001,18(3):34-35
  相似文献   

11.
临床腰痛发生侧弯,多见于急性腰扭伤、急性腰椎关节突关节扭伤、慢性腰肌劳损急性发作和腰椎间盘突出症等患者,尤其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比较常发。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腰痛侧弯,一旦治疗不得力,少数患者就可能留下终生腰椎侧弯后患。笔者自2009年3月至2011年8月,采用阿是穴为主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腰痛侧弯患者60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2.
齐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齐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齐刺腰椎棘突下或两旁阿是穴。结果:60例患者中治愈35例,好转18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为88.3%。结论:齐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深刺阿是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分为2组。阿是穴组腰部取督脉、椎旁、足太阳膀胱经阿是穴深刺并配合患侧下肢辨经取穴。夹脊穴组腰部取双侧腰夹脊穴及患侧承山、阳陵泉、环跳、秩边。采用改良的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评分系统及视觉模拟评分法分别观察。结果阿是穴组总有效率96.7%,夹脊穴组总有效率8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阿是穴组临床疗效优于夹脊穴组。结论深刺腰部阿是穴可以在局部形成较大的有效刺激量,配合患侧下肢辨经取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笔者2000年2月-2007年6月,采用腰椎九宫穴电针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0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徐晓莉 《光明中医》2020,(23):3759-3761
目的观察电针深刺夹脊穴配合委中放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80例高邮市中医医院针灸科门诊患者按就诊先后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2组患者选穴相同[夹脊穴(EX-B2)、秩边穴(BL 54)、环跳穴(GB30)],治疗组采用电针深刺夹脊穴,配合委中附近瘀络放血;对照组不行委中放血治疗,其他治疗同治疗组。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5%和80.0%,痊愈率分别为70.0%和4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电针深刺夹脊穴配合委中放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6.
针刺配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0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的疾病 ,其临床主要表现为腰痛伴下肢放射痛。笔者近年来 ,根据西医诊断学标准进行分型而相应采用不同穴位治疗腰突症 40例 ,现总结如下。一般资料本组病例 40例 ,腰4~ 5椎间盘突出 ,伴有一侧或双侧神经根压迫表现者属 型 ,2 2例 ;腰5~骶1椎间盘突出 ,伴有一侧或双侧神经根压迫表现者属 型 ,1 2例 ;腰椎间盘髓核突出 ,包括中央型和纵向型 ,无神经根压迫表现者属 型 ,6例。病程最短 8d,最长 1 2年。治疗方法1 .取穴根据患者疼痛部位 ,多取足太阳经穴为主 ,兼取足少阳经穴为辅。其中 型取大肠俞、环跳、阳陵泉 …  相似文献   

17.
《陕西中医》2014,(9):1237-1238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拔罐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运用针刺、拔罐、牵引、推拿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针刺、推拿1d1次,10次为1疗程;拔罐、牵引2d1次,5次为1个疗程。结果:总体治愈率为51.7%,有效率为100%。结论:电针配合拔罐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行气活血、破结化瘀的功效。  相似文献   

18.
苏杰宾 《光明中医》2011,26(9):1860-1861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分别采用电针配合推拿及单纯推拿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总有效率(96%与9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愈显(治愈+显效)率(80%与60%)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电针疗法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较单纯推拿疗法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电针环跳穴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IDP)家兔坐骨神经(SN)潜伏期和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揭示电针环跳穴对LIDP家兔的损伤修复机制。方法:40只家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环跳组和非穴组,采用自制的LIDP动物病理模型造模器建立家兔LIDP病理模型,用BL-410电生理系统测定家兔SN潜伏期和神经传导速度(NCV)。结果:各组治疗前后SN潜伏期和神经传导速度比较,环跳组治疗后SN的潜伏期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而神经传导速度却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各组治疗前后SN潜伏期和神经传导速度差值组间比较,环跳组SN潜伏期和神经传导速度差值均显著高于空白组、模型组与非穴组(P0.01)。结论:电针环跳穴可使腰椎间盘突出症家兔SN的潜伏期缩短,神经传导速度有所增快。  相似文献   

20.
黄荣 《河南中医》2014,(3):458-460
目的:总结近年来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为今后临床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穴位选择、针刺深度、电针参数方面进行综述。结果:电针疗法治疗腰突症的优势显而易见,是多数患者的首选方法。结论:电针治疗腰突症的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