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0 毫秒
1.
目的 观察国产冻干O139rBS-WC口服霍乱疫苗对健康受试者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利用直接快速涂片法分别于服苗前、服苗后2周末、服苗后3个月末收集受试者的粪便,检查粪便的细菌分布特点。结果 共检查了458份粪便标本,服苗后细菌总数、G+b、G+c、G-c呈下降趋势,而G-b呈显著的增高趋势;口服疫苗后各免疫组之间及与安慰剂组比较,以G+b及G-c变化明显,其中0、14、28 d各服1粒O139rBS-WC 疫苗的免疫组与其他各组间的差异较大;各免疫组在不同采样时间,肠道菌群值有不同的改变,以G-b表现明显。不同性别的受试者在服苗后,G+b、G-b、G-c占总菌群数比值的改变有统计差异。结论 冻干口服O139霍乱rBS-WC疫苗对受试者的肠道菌群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O139霍乱疫苗人群现场试验及其评价的方法。方法综述近年来国内外文献中进入现场试验的O139霍乱疫苗种类及其试验方法。结果在自愿者中主要进行了灭活疫苗(肠道外和口服)、减毒活疫苗(口服)的试验,都显示出具有一定的免疫效果;试验人群主要选择成人组和儿童组,样本量要足够大;试验中采取随机、双盲、对照的方法是避免试验中产生偏倚的条件。结论口服疫苗WC/rBS和BenGal-15有较好的研究前景,构建对O1群各血清型、O139都具有长期保护作用的多价疫苗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医学研究通讯》2005,34(6):40-40
据中新网报道,经过15年的研究,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马清钧研究员等,研制出了国家一类新药rBS—WC口服霍乱疫苗,并在上海上市。这种疫苗可产生抗菌和抗毒的协同免疫,经口服后还可产生肠道局部与全身的免疫作用。在孟加拉国对近9万人进行的现场试验证实,口服霍乱疫苗的保护率达85%。这是我国科学家自主研制的口服霍乱疫苗,成为世界上两种成功上市并经世界卫生组织正式推荐的口服霍乱疫苗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国产胶囊剂型、灭活霍乱全菌体(WC)与重组B亚单位(rBS)联合疫苗(WC-rBS)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比较水剂与胶囊剂型的免疫效果。方法选择74名志愿者,按随机分层分组分为胶囊剂组(32人WC1011CFU+rBS1mg/人次)、水剂用(32人WC1011CFU+rBS1mg/人次)及安慰剂组(10人)。结果和结论WC-rBS胶囊剂疫苗安全、服苗组未见任何不良反应;免疫原性好,粪抗CT、抗LPS和Vab阳转率分别为84.4%、90.6%和71.9%,血清抗CT、抗LPS和Vab阳转率分别为84.4%,78.1%,抗87.5%。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北京奥运志愿者和奥运工地务工人员在服用国产口服重组B亚单位/菌体霍乱菌苗(可唯适)后的不良反应、免疫和流行病学效果.方法 2008年6月,观察大学奥运志愿者服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疫苗保护率;用ELISA法检测2个奥运工地的务工人员服苗前后不同时间抗霍乱毒素抗体(CT抗体),比较阳转率及抗体持久性.结果 大学志愿者服苗后的总不良反应率为0.38%;不良反应主要是腹痛、腹泻等,均为轻度-过性反应;服苗志愿者急性腹泻发病率明显低于未服苗的志愿者,该疫苗的保护率是76.27%;务工人员服苗后抗CT抗体阳转率明显高于服苗前,服苗6个月后抗体水平有所下降.结论 国产口服重组B亚单位霍乱疫苗在志愿者、务工人员中服用,有较好的安全性、免疫原性及群体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6.
霍乱是由O1群和O139群霍乱弧菌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是发病急、传播快、波及面广、危害严重的甲类传染病,也是当今三种国际检疫传染病中最严重的一种。O139霍乱弧菌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霍乱弧菌,是目前唯一能产生霍乱样肠毒素CT,具有CT基因的非O1群霍乱弧菌,发病率、病死率都很高。最初于1992年印度孟加拉国等地出现爆发流行,我国于1993年在新疆等地相继检出。我院检验科微生物室于2006年6月22日的1例急诊腹泻病人粪便中检出O139霍乱弧菌,此菌得到市疾控中心进一步鉴定认可,为我地区首次检出,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OPV诱导恒河猴黏膜免疫应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OPV诱导恒河猴黏膜免疫应答效果。方法将20只恒河猴随机分成3个实验组(第1组:OPV+OPV+OPV,第2组:IPV+IPV+OPV+OPV,第3组:IPV+IPV+OPV)和1个对照组,采集不同时间恒河猴粪便和唾液,检测粪便和唾液中脊髓灰质炎病毒特异性IgA;通过细胞培养和中和试验对口服OPV后恒河猴粪便排毒状况进行分析。结果粪便和唾液中IgA效价随着接种剂数增加而增高,3个组全程免疫后30天粪便样品中IgA效价第1组最高,第2组次之,第3组最低,3组间两两比较有统计学差异(方差分析,P<0.05)。口服OPV后恒河猴粪便中均可分离到3个型的疫苗病毒。结论 OPV可诱导恒河猴咽部和肠道产生良好的黏膜免疫应答,口服OPV后3个型疫苗病毒均能在肠道增殖。  相似文献   

8.
王昀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3):1561-1562
目的:观察感染性疾病继发性腹泻患儿口服三联活菌和布拉氏酵母菌前、后肠道菌群、粪便pH的变化。方法:选择肠道菌群中具有代表性的细菌共6种进行培养和计数;64例感染性疾病继发性腹泻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予三联活菌及布拉氏酵母菌治疗10d测定治疗前、后肠道菌群菌落计数、粪便pH值。结果:治疗后金双歧组中双歧杆菌增加,梭菌减少;布拉氏酵母菌组双歧杆菌增加,而肠球菌、肠杆菌等需氧菌及梭菌减少;两组的粪便pH值降低(P<0.05)。结论:感染性疾病继发性腹泻患儿存在肠道菌群失调,微生态制剂可有效改善腹泻患儿肠道菌群失调,并降低粪便pH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常欣卫口服液对肠道菌群的预保护作用。方法将小鼠分为对照组、低剂量预防组、中剂量预防组、高剂量预防组。对照组灌服蒸馏水14d,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灌服不同剂量的常欣卫口服液14d,检测肠道菌群。各组再灌服林可霉素3d造模,各组第2次检测肠道菌群。3个剂量组灌服不同剂量的样品、对照组继续灌服蒸馏水7d,各组第3次检测肠道菌群。结果继续灌服产品7d后,3个剂量组小鼠粪便菌群数量与灌服盐酸林可霉素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常欣卫口服液对小鼠肠道菌群失调具有一定的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调节肠道菌群动物模型和预防肠道菌群失调动物模型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建立调节肠道菌群动物模型和预防肠道菌群失调动物模型。方法 ①调节肠道菌群动物模型。小鼠灌服抗生素溶液,小鼠肠道出现菌群失调后.随机选取1组以生理盐水灌胃,作为自然恢复组.其余3组分别灌服微生态调节剂(主要成份为双歧杆菌.蜡样芽胞杆菌).20%低聚果糖及中药(含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等)。给受试物后无菌采取小鼠粪便,观察各组双歧杆菌,乳杆菌,肠杆菌及肠球菌数量。②预防肠道菌群失调动物模型。小鼠灌服抗生素溶液同时分别加生理盐水.微生态调节剂,20%低聚果糖及中药(同前).给受试物后无菌采取小鼠粪便,观察各组双歧杆菌,乳杆菌.肠杆菌及肠球菌数量。结果 ①调节肠道菌群动物模型菌群失调后,给予微生态调节剂、果糖及中药后,小鼠肠道内的双歧杆菌.乳杆菌及肠杆菌在小鼠肠道内的数量和自然恢复组相比较明显增加;②预防肠道菌群失调动物模型。给予微生态调节剂、果糖及中药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小鼠肠道内的双歧杆菌,乳杆菌及肠杆菌的数量明显增加。结论 微生态调节剂、果糖及中药可调节小鼠肠道菌群,增殖双歧杆菌和乳杆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霍乱是世界烈性传染病,由革兰氏阴性的霍乱弧菌引起,世界第7次大流行自1961年延续至今,波及五大洲100多个国家,尚未得到有效控制,且于1992年出现了新的血清型流行株,表明全球急需有效的霍乱疫苗。霍乱疫苗的免疫接种已有100多年历史,免疫效果不理想,仅能有短期保护作用。通过近十多年的研究。尤其是基因工程重组DNA技术的应用,已研制出一些新的霍乱疫苗:(1)BS/WC灭活疫苗。由无毒的霍乱毒素B亚单位及杀死的全菌细胞组成,经场地试验验证是安全有效的,63498人服菌后,在最初6个月保护效果为85%,免疫后3年为51%,且对预防旅游者腹泻也有短期效果(3个月),保护率达67%以上。(2)CVD103-HgR减毒活疫苗。为减毒的霍乱活菌苗,一次免疫后即能产生保护的免疫反应,志愿者攻击试验对经典型保护率为82%-100%,对Eltor保护率为62%-67%,免疫后仅4%试验者产生轻度腹泻,在印度尼西亚正进行68,000人的场地试验。(3)沙门氏菌载体疫苗。将编码霍乱O抗原基因导入减毒的沙门氏菌载体疫苗株,构建伤寒/霍乱双价疫苗,经志愿者攻毒试验,对霍乱能产生25%保护率,引入霍乱弧菌其它保护性抗原基因以增强免疫效果的实验也在进行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成都地区中老年人肠道菌群组成与其血脂、血糖代谢间的可能关系。方法 于2016年11月在成都市纳入51例中老年人,收集其血液及粪便样本,测定其血糖、血脂,使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粪便样本中肠道菌群的丰度、多样性及菌种组成进行详细分析。结果 受试中老年人粪便细菌主要为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变形菌门、梭杆菌门、放线菌门、疣微菌门。高血糖受试中老年人的粪便细菌多样性(Shannon指数)低于血糖正常的受试中老年人(P<0.05),但是Shannon指数和血脂无明显关系。在粪便细菌门水平上: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分别在高血糖的中年、老年女性受试者粪便中的比例高于血糖正常受试中年、老年女性(P<0.05)。在粪便细菌属水平上:粪杆菌在高血糖受试中老年人粪便中的比例降低(P<0.05),且其丰度与血糖水平呈负相关(r=-0.278,P=0.048);普氏菌属、帕拉普氏菌属在高血脂组的比例降低(P<0.05),且均与血脂水平呈负相关(r=-0.357,P=0.10;r=-0.365,P=0.008)。结论 不同血糖、血脂水平的中老年人其肠道菌群的构成和数量存在显著差异,表明肠道菌群与中老年人血糖、血脂代谢可能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中老年人血糖、血脂相关疾病的预防及治疗中可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调节肠道菌群和预防肠道菌群失调动物模型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建立调节肠道菌群动物模型和预防肠道菌群失调动物模型。方法(1)调节肠道菌群动物模型小鼠灌服抗生素溶液,小鼠肠道菌群失调后,随机选取1组以生理盐水灌胃,作为自然恢复组,其余3组分别灌服微生态调节剂(主要成份为双歧杆菌,蜡样芽胞杆菌),20%低聚果糖及中药(含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等),给受试物后无菌采取粪便,观察各组双歧杆菌,乳杆菌,肠杆菌及肠球菌数量。(2)预防肠道菌群失调动物模型小鼠灌服抗生素溶液同时分别加生理盐水,微生态调节剂,20%低聚果糖及中药(同前),给受试物后无菌采取粪便,观察各组双歧杆菌,乳杆菌,肠杆菌及肠球菌数量。结果(1)调节肠道菌群动物模型菌群失调后,给予微生态调节剂,果糖及中药后,小鼠肠道内的双歧杆菌,乳杆菌及肠杆菌在小鼠肠道内的数量与自然恢复组相比较明显增加;(2)预防肠道菌群失调动物模型给予微生态调节剂,果糖及中药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小鼠肠道内的双歧杆菌,乳杆菌及肠杆菌的数量明显增加。结论微生态调节剂,果糖及中药可产生调节小鼠肠道菌群,增殖双歧杆菌和乳杆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9,(7):623-628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HD)患者肠道菌群丰度与血脂、血尿酸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11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疑似CAHD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CAHD组(n=68)和非CAHD组(对照组,n=38),均于入院次日清晨空腹抽取肘静脉血,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血尿酸(UA)水平;并于治疗前收集2组受试者新鲜粪便样本5 g,参照粪便样本DNA提取试剂盒方法提取粪便样本DNA,采用Illumina MiSeq平台实施高通量测序,检测受试者肠道菌群丰度,对肠道菌群丰度与血脂、血尿酸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受试者比较,CAHD组受试者的血清UA、TC、LDL水平显著升高,HDL水平显著降低(P <0. 05)。2组受试者肠道菌群共检测到8个菌门,其中拟杆菌门、厚壁菌门、变形菌门、放线菌门的检出率均为100%,梭杆菌门、软壁菌门、互养菌门、广古菌门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 009、0. 000、0. 000、0. 000,P> 0. 05);与对照组受试者比较,CAHD组拟杆菌门细菌丰度减小(P <0. 05),厚壁菌门细菌丰度增加(P <0. 05)。CAHD组受试者β-变形菌纲细菌丰度小于对照组受试者(P <0. 05),梭菌纲细菌丰度大于对照组(P <0. 05),2组受试者β-变形菌纲、梭菌纲细菌检出率均为100%。CAHD组受试者拟杆菌目、Burkholderiales目、双歧杆菌目、乳酸杆菌目细菌丰度小于对照组(P <0. 05),2组受试者拟杆菌目、Burkholderiales目、双歧杆菌目、乳酸杆菌目细菌检出率均为100%。CAHD组受试者消化链球菌科、Erysipelotrichaceae科细菌丰度大于对照组(P <0. 05),2组受试者消化链球菌科、Erysipelotrichaceae科细菌检出率均为100%。CAHD组受试者拟杆菌属、Roseburia属、乳酸杆菌属、双歧杆菌属细菌丰度小于对照组(P <0. 05),Blautia属、Odoribacter属、Ruminococcus-2属、Faecalibacterium属、Alistipes属、Subdoligranulum属、埃希氏菌属、Stercoris种细菌丰度大于对照组(P <0. 05); CAHD组受试者Odoribacter属、Alistipe属细菌检出率小于对照组(χ2=3. 892、8. 853,P <0. 05)。2组受试者血UA水平与双歧杆菌目、乳酸杆菌属细菌丰度呈负相关(r=-0. 562、-0. 112、-0. 429、-0. 045,P <0. 05),与埃希氏菌属细菌丰度成正相关(r=0. 781、0. 193,P <0. 05); CAHD组受试者血UA水平与Burkholderiales目细菌丰度呈正相关(r=0. 716,P <0. 05),与乳酸杆菌目细菌丰度呈负相关(r=-0. 687,P <0. 05)。2组受试者血TG水平与拟杆菌目、Odoribacter属细菌丰度呈负相关(r=-0. 761、-0. 354、-0. 323、-0. 256,P <0. 05),与梭菌纲细菌丰度呈正相关(r=0. 867、0. 447,P <0. 05); CAHD组受试者血TG水平与Stercoris种细菌丰度呈正相关(r=0. 258,P <0. 05)。2组受试者血HDL水平与消化链球菌科、梭菌纲细菌丰度呈正相关(r=0. 650、0. 146、0. 597、0. 012,P <0. 05); CAHD组受试者血HDL水平与软壁菌门细菌丰度呈正相关(r=0. 656,P <0. 05)。2组受试者血LDL水平与消化链球菌科、梭菌纲细菌丰度均呈负相关(r=-0. 497、-0. 036、-0. 839、-0. 181,P <0. 05)。结论 CAHD受试者与对照组的肠道菌群丰度在门、纲、目、科、属、种水平存在一定差异;肠道菌群丰度与CAHD患者的血脂、血尿酸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砂仁复方对5-FU所致大鼠肠道菌群失衡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阳性组、模型组、砂仁复方高、中、低剂量组;通过对大鼠粪便细菌16S rRNA 测序,i-Singer云平台数据分析,对肠道菌群物种多样性、不同分类学水平菌群丰度进行分析。结果 砂仁复方可以增加模型组肠道菌群多样性;增加乳杆菌科等的丰度;降低普雷沃氏菌科等的丰度,并以低剂量效果最佳。结论 砂仁复方可以通过平衡肠道菌群,增加菌群多样性,并在不同分类水平下调节肠道菌群稳态来发挥肠道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了96名小儿口服脊髓灰质炎三价活疫苗的见疫效果。所有小儿均连服三次全剂量疫苗,一次服苗后,血清抗体阳转率Ⅰ、Ⅱ、Ⅲ型分别为86.5%,63.5%和81.9%;三次服苗后,阳转率分别达到99%(Ⅰ型),87.5%(Ⅱ型),95.7%(Ⅲ型)。以上结果表明此免疫程序是满意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肠易激综合征患者(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和健康人肠道菌群差异.方法 采用Illumima系统MiSeq平台对正常组和IBS组粪便进行16S rRNA测序.结果 IBS患者的肠道菌群多样性无显著变化.在门水平上,Firmicutes丰度显著增加(P<0.01),Bacteroidete的丰度和Bacteroidetes/Firmicutes的比值下降.在科水平上,正常组和IBS组粪便肠道菌群中检测到Cryomorphaceae、Erysipelotrichaceae、Campylobacteraceae和Fibrobacteraceae,且丰度变化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IBS患者和健康人相比,肠道菌群多样性未见明显差异.但某些细菌菌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粪检有白细胞的腹泻患者与健康者肠道菌群变化及指纹图谱差异。方法提取解放军第252医院临床门诊30名健康成人和30例腹泻成人的粪便总DNA为模板,分为对照组和腹泻组。荧光定量法测定肠道内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大肠埃希菌、肠球菌的菌群数量,ERIC-PCR指纹图谱法检查各组肠道菌群组成多样性差异。结果两组肠道菌群数量:对照组粪便中双歧杆菌为(8.85±0.57)拷贝/g,乳酸杆菌为(8.36±0.45)拷贝/g;腹泻组粪便中双歧杆菌为(8.28±0.68)拷贝/g,乳酸杆菌为(7.79±0.39)拷贝/g;与对照组比较,腹泻组中该两种细菌数量明显减少(P<0.05)。大肠埃希菌和肠球菌数量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泻患者肠道菌群ERIC-PCR指纹图谱条带明显减少。结论腹泻患者的肠道菌群结构发生了改变,菌群数量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克隆霍乱弧菌O1群和O139群NhaA基因,并分析其变异性。方法:收集我国散发霍乱弧菌O1群和O139群40株,用PCR方法扩增NhaA基因,克隆至pcDNA3载体,通过序列测定分析其同原性和变异性。结果:分别从霍乱弧菌O1群和O139群扩增出约1.2kb的NhaA基因片段,基因序列分析表明,我国霍乱散发O1群和O139群的NhaA基因与GENEBANK中霍乱弧菌O1群野毒株参考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9%和96%。编码氨基酸的突变率相近(均为2%),NhaA基因重要的结构和功能决定簇(Asp133,Asp163,Asp164,His225,Leu73和Gly338)未发生变异;第204、222位的氨基酸,O1群和O139群发生相同的变异(Gly→Ala,Gly→Glu)。结论:成功扩增并克隆我国散发霍乱O1群和O139群NhaA基因为研究霍乱流行规律和基因疫苗提供重要的实验依据,NhaA基因编码氨基酸的变异可能是霍乱弧菌适应外环境变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痛风患者肠道菌群变化,观察酪酸梭菌活菌联合非布司他对痛风的降尿酸疗效、关节炎发作率及肠道菌群影响。 方法 将100例非急性期痛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A组和标准组B组各50例,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C组,三组患者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 A、B组患者均予非布司他治疗,B组加服酪酸梭菌活菌片,疗程为4周。测定各组治疗前后的血清学指标及粪便尿酸含量和菌群结构变化,并观察降尿酸过程中急性关节炎再发率。结果 治疗前,痛风组血清及粪便本身含有的尿酸、黄嘌呤氧化酶、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血沉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三组患者粪便中细菌分解的尿酸量无殊,粪便尿酸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而大肠杆菌含量明显增多。治疗后痛风组血清学指标均下降,其中A组明显低于B组,A组患者粪便内细菌分解尿酸量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与B组具有统计学差异,A组粪便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拟杆菌较治疗前明显增多,肠杆菌较治疗前下降,且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杆菌含量变化与B组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B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 结论 酪酸梭菌活菌片可能通过改善肠道菌群失调、减少细菌代谢产物和内毒素生成,降低XOD活性及炎性因子产生,从而减少尿酸生成和关节病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