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辽宁中医杂志》2015,(12):2390-2392
目的:探讨黄芩苷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方法:MTT法检测黄芩苷对人胃癌细胞SGC-790活力的影响;细胞周期检测试剂盒检测黄芩苷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细胞周期的影响;Western blot分析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A1、cyclin D1含量变化,及AKT蛋白含量变化。结果:MTT法显示黄芩苷(50、100、200μmol·L-1)可显著抑制胃癌细胞SGC-7901的活力,在48 h抑制程度最高。黄芩苷使胃癌细胞SGC-7901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黄芩苷能下调cyclin A1、cyclin D1表达;并且抑制AKT磷酸化。结论:黄芩苷可使胃癌细胞SGC-7901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下调cyclin A1、cyclin D1表达,可能与AKT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2.
黄芩苷抑制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黄芩苷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比色法观察黄芩苷抑制肝癌HepG-2细胞增殖;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黄芩苷对HepG-2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结果黄芩苷可抑制肝癌HepG-2细胞增殖,其作用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黄芩苷可诱导细胞凋亡,同时改变细胞周期分布,多数细胞阻滞于S期,与对照组比较,细胞凋亡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黄芩苷可诱导肝癌HepG-2细胞凋亡,改变细胞周期分布,从而抑制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黄芩、栀子不同配伍对脑缺血大鼠的保护作用,探讨黄芩苷、栀子苷及其配伍防治脑缺血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雄性大鼠100只,采用线拴法建立脑缺血大鼠模型。分别分为黄芩苷组、黄芩苷:栀子苷(3:7)组、黄芩苷:栀子苷(1:1)组、黄芩苷:栀子苷(7:3)组、栀子苷组、三七总皂苷组(阳性对照)、假手术组及模型组,持续灌胃7天后,用线栓法建立大鼠脑缺血损伤模型,灌胃给予黄芩苷、栀子苷及其不同比例的配伍,24 h后观察大鼠神经功能症状,测定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结果:黄芩苷:栀子苷(3:7、1:1、7:3)组、栀子苷组都可以增强大鼠的横木行走能力;黄芩苷组、黄芩苷:栀子苷(3:7、1:1、7:3)组、栀子苷组都可提高触觉刺激反应,降低Bederson评分;黄芩苷:栀子苷(3:7)组可降低血清中TNF-α、IL-1β的含量。结论:黄芩、栀子及其配伍对大鼠脑缺血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4.
黄芩苷的研究近况   总被引:39,自引:1,他引:39  
根据国内有关文献,从黄芩苷的提取、化学成分、鉴别、含量测定及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为黄芩苷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黄芩汤中黄芩苷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云  张亚军  李江英 《陕西中医》2007,28(10):1400-1400
目的:研究黄芩汤中黄芩苷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规律。方法:大鼠灌胃黄芩汤后,用HPLC方法分析血浆中黄芩苷浓度,测定黄芩苷浓度的经时变化。结果:大鼠灌服黄芩汤4.5g/kg后,黄芩苷主要药代学参数分别为:tmax1=(20±7.07)min,tmax2=(6.4±0.94)h,Cmax1=(0.88±0.15)μg/ml,Cmax2=(1.33±0.22)μg/ml,t1/2=(7.22±1.5)1h,Vd=(21.75±6.2)l/kg,Cl=(2.07±0.19)l/kg.h。结论:本方法简单、灵敏、准确,可用于黄芩苷血药浓度分析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测定四倍体黄芩中黄芩苷和汉黄芩苷的含量并与二倍体进行比较,以扩大黄芩种质资源。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INERTSIL ODS-SP(4.6mm×150mm,5μm)柱;流动相:甲醇-水-磷酸(49:51:0.2);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为280 nm。结果四倍体黄芩中黄芩苷和汉黄芩苷的含量由二倍体的12.83%、3.35%增为20.69%、6.23%,分别提高了61.26%和85.97%。结论本实验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黄芩中黄芩苷和汉黄芩苷的含量测定;四倍体黄芩中黄芩苷和汉黄芩苷的含量显著高于二倍体黄芩,可以做为开发四倍体黄芩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备黄芩苷分子印迹聚合物并评价其性能。方法:以黄芩苷为模板分子,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偶氮二乙丁腈为引发剂,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备黄芩苷分子印迹聚合物。用透射电镜和红外光谱分别对聚合物形态和结构进行表征分析。用静态吸附、动态吸附及选择性试验考察聚合物对模板分子吸附性。结果:使用沉淀聚合法得到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具有较好的分散性,形态均匀,粒径分布较好,并且对黄芩苷具有较高的吸附量、较快的吸附速率和高度的选择性。结论:黄芩苷分子印迹聚合物为从黄芩中高效分离活性成分黄芩苷提供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大鼠灌胃黄芩苷及其苷元黄芩素后的体内药动学特征.方法 分别对大鼠灌胃给予等量黄芩素和黄芩苷,采用高效液相方法测定大鼠血浆中黄芩苷,比较其药动学参数及生物利用度.结果 大鼠灌胃黄芩苷后体内的黄芩苷血浓经时曲线具有典型的双峰现象,灌胃黄芩素后体内的黄芩苷血浓经时曲线无双峰现象,黄芩素的相对生物利用度是黄芩苷的200.9%.结论 黄芩苷制备成黄芩素后可提高其口服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9.
路通  宋珏  谢林  王广基  刘晓东 《中草药》2005,36(6):870-873
目的建立大鼠ig黄芩水煎剂后血浆中黄芩苷和汉黄芩苷的HPLC测定方法及药动学研究。方法大鼠ig黄芩水煎剂后,不同时间眼底静脉丛取血,制备血浆。血浆样品经甲醇沉淀蛋白,HPLC-UV测定血药浓度。色谱柱为Shim-packODS(250mm×4.6mm,5μm);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5mL/min;检测波长:276nm。结果黄芩苷的线性范围为0.156~10μg/mL,汉黄芩苷的线性范围为0.109~7μg/mL,定量下限(LLOQ)分别为0.156和0.109μg/mL,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15%,准确度(RE)为-6.82%~3.26%。大鼠ig黄芩水煎剂后,血浆中黄芩苷和汉黄芩苷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均存在双峰:黄芩苷的tmax1和tmax2分别为(12.0±4.5)min和(7.2±1.79)h;Cmax1和Cmax2分别为(5.29±1.96)和(4.49±2.12)μg/mL,汉黄芩苷的tmax1和tmax2分别为(14.0±9.0)min和(6.8±1.1)h;Cmax1和Cmax2分别为(1.38±0.16)和(1.62±0.71)μg/mL;黄芩苷的CL/F为(4.72±1.68)L/h,汉黄芩苷的CL/F为(3.04±0.98)L/h。结论该方法经考察符合生物样品的测定要求,可应用于大鼠体内黄芩苷和汉黄芩苷血药浓度的测定和药动学研究。大鼠ig黄芩水煎剂后血浆中黄芩苷和汉黄芩苷质量浓度存在双峰现象,黄芩苷的口服清除率大于汉黄芩苷。  相似文献   

10.
HPLC法测定不同规格并头黄芩的黄芩苷和汉黄芩苷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考察4种不同规格并头黄芩的药用价值和黄芩苷提取条件。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规格并头黄芩的黄芩苷和汉黄芩苷含量。结果4种不同规格并头黄芩中黄芩苷含量依次为12.89%、13.82%、11.75%和10.85%,汉黄芩苷含量依次为0.28%、0.22%、0.24%和0.27%;随提取溶剂中醇浓度的增加,黄芩苷提取率先增高后降低,碱性条件降低黄芩苷提取率。结论4种不同规格并头黄芩的黄芩苷和汉黄芩苷含量差异不大,且黄芩苷含量均高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要求;提取条件为50%中性乙醇提取最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黄芩苷在体外对人肺癌A549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对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新生血管形成的影响,在体内对A549细胞裸鼠移植瘤的作用.方法:调整细胞密度为1×104/mL,应用25,50,100,200,400 μmol·L-1黄芩苷作用于A549细胞24,48,72 h,采用MTT法检测黄芩苷对A549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Transwell小室法观察12.5,25,50μmol·L-1黄芩苷对A549细胞侵袭及迁移的影响;小管形成实验观察12.5,25,50μmol·L-1黄芩苷对HUVEC小管形成的影响;将A549细胞移植瘤裸鼠分为黄芩苷高剂量组(100 mg·kg-1)、黄芩苷低剂量组(50 mg·kg-1)、溶剂对照组、顺铂组(1 mg· kg-1),前3组通过ig方式给予,连续21 d;顺铂组ip连用10 d.观察黄芩苷对A549细胞裸鼠移植瘤的作用.结果:①黄芩苷能抑制A549细胞增殖,其增殖抑制率与药物浓度及作用时间呈依赖性,24,48,72 h的IC50分别为100.77,75.02,55.81 μmol·L-1.②25,50μmol·L-1黄芩苷能抑制A549细胞的侵袭及迁移,从而抑制癌细胞转移.③25,50μmol·L-1黄芩苷能抑制HUVEC小管生成,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体内实验表明50 mg·kg-黄芩苷对A549细胞移植瘤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黄芩苷体外可以抑制A549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抑制HUVEC小管形成,体内对A549细胞裸鼠移植瘤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黄芩甙拮抗大鼠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氧应激损伤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索过氧化氢(H2O2)致星形胶质细胞损伤的实验条件,研究黄芩甙对大鼠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氧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前脑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元,分别应用H2O2、黄芩甙及两者联用处理,应用MTT分析法测定细胞活力或存活率。结果 不同浓度H2O2对星形胶质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F=28、569,P<0.01)。同一浓度的H202对不同接种密度细胞的损伤程度不同(F=5.439,P<0.01)。在2.5~40μmol/L浓度范围内,黄芩甙不影响各组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的存活率(神经元,F=0.49,P>0.05;星形胶质细胞,F=1.001,P>0.05)。但黄芩甙对H202所致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氧应激损伤有拮抗作用(神经元,F=24.384,P<0.01;星形胶质细胞,F=5.000,P<0.01),黄芩甙浓度越高,则细胞存活率越高。结论 构建了一个H202氧化损伤星形胶质细胞的模型。在2.5~40μmol/L浓度范围内,黄芩甙对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均无毒性作用。但黄芩甙能够拮抗H202所致的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氧化损伤,而且这种作用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3.
黄芩苷在大鼠体内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屏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黄芩苷在大鼠体内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屏障。方法分别对大鼠尾静脉、肝门静脉、灌胃、十二指肠和结肠给予黄芩苷,采用高效液相方法测定血浆中黄芩苷的含量,计算其生物利用度。结果黄芩苷肝门静脉、灌胃、十二指肠和结肠给药后的绝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123.2±25.3)%,(23.67±2.70)%,(31.58±2.42)%和(25.64±3.01)%。结论黄芩苷无肝脏首过效应,胃肠道是其口服生物利用度屏障所在;结肠是其在大鼠胃肠道的主要吸收部位。  相似文献   

14.
苦参碱对人胃癌细胞NCI-N87体外的增殖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苦参碱对体外培养的人胃癌细胞NCI-N87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NCI-N87细胞经不同浓度苦参碱处理后,采用CCK-8法检测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检测细胞DNA分布。结果苦参碱浓度>3.0mg/ml,细胞毒作用较大;浓度在0.5~2.0mg/ml时,对肿瘤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且呈时间剂量依赖性;浓度在0.1mg/ml时,对肿瘤细胞生长几乎无抑制作用。苦参碱作用后可增加G1期细胞所占的百分比,阻止细胞进入S期。结论苦参碱对人胃癌细胞NCI-N87增殖有抑制作用,并能阻抑细胞周期的进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苦参碱(matrine,MAT)对人卵巢恶性畸胎瘤细胞株PA-1体外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卵巢恶性畸胎瘤细胞株PA-1,分组予不同浓度苦参碱作用。MTT法检测0.25、0.50、1.0 mg/mL不同浓度苦参碱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以及药物作用的量效和时效关系;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半定量RT-PCR检测bcl-2/bax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MTT法显示药物作用后,细胞有明显的抑制增殖作用,且呈时间依赖性和剂量依赖性;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的苦参碱作用后PA-1细胞的凋亡率依次上升,并与作用时间正相关;细胞周期结果显示苦参碱对PA-1细胞具有明显的G_1期阻滞作用,且具有剂量依赖性。结论苦参碱能使PA-1细胞bcl-2 mRNA和bax mRNA的比值下调,产生G_1期阻滞,从而调节细胞周期,最终导致PA-1细胞在体外的增殖受到明显抑制。  相似文献   

16.
益肺抗瘤饮抑制肺癌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3,自引:3,他引:5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应用人肺腺癌LAX-83裸小鼠模型观察益肺抗瘤饮对癌细胞增殖的掐制作用,发现其抑瘤率为45.59%。并且益肺抗瘤饮组的Ki-67阳性率低,细胞周期中S期细胞数减少,有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人肺癌HCC827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探究其机制。方法台盼蓝染色计数法检测阿托伐他汀对HCC827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Hoechst 33342和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DCFH-DA焚光探针检测活性氧(ROS)水平;比色法检测丙二醛(MDA)含量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P-H2A.X、CIeaved-caspase 3、Bax和Bcl-2蛋白表达。结果阿托伐他汀可抑制HCC827细胞生长并诱导细胞凋亡;阿托伐他汀作用后,细胞核形态发生了改变,细胞核染色质浓缩、呈新月状等凋亡特征;随着阿托伐他汀浓度的增加细胞内R0S和MDA含量不断增加;阿托伐他汀可上调细胞中P-H2A.X、Cleaved-caspase 3和Bax蛋白表达,下调Bcl-2蛋白表达,Bax/Bcl-2比值上调。结论阿托伐他汀抑制HCC827细胞的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产生凋亡的机制可能与氧化应激和线粒体介导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黄芩苷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成年SD大鼠50只,体重230~280 g,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为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Model),黄芩苷高、中、低剂量组(135,45,15 mg·kg-1)。每天灌胃给药,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灌服等容量蒸馏水,连续7 d,末次给药1 h后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法制作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再灌注24 h后进行神经功能损伤评分,苏木素和伊红染色(HE),DNA原位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脑组织形态学变化,试剂盒检测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神经元出现大量凋亡,组织病理学损伤严重,神经功能损伤评分,MDA,TNF-α及IL-1β含量明显升高(P0.01),SOD活性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黄芩苷能抑制神经元凋亡,改善组织病理学损伤,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评分(P0.01),高、中剂量组显著提高脑组织SOD活性(P0.05),降低MDA,TNF-α,IL-1β含量(P0.01),黄芩苷低剂量组亦能显著降低IL-1β含量(P0.01)。结论:黄芩苷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脑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细胞凋亡、减少自由基损伤、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白花蛇舌草注射液(HDI)对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株RPMI 8226、U266增殖抑制作用及机制. 方法 将RPMI 8226、U266细胞以1×106/ml的浓度接种于含10%胎牛血清RPMI 1640培养液中,取对数生长期的细胞进行实验.检测HDI对RPMI 8226、U266抑制作用并筛选研究浓度;观察不同浓度HDI对RPMI 8226、U266细胞凋亡、细胞周期、细胞因子及细胞株相关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 结果 筛选出0、20、40、60 μl/ml HDI作用于RPMI 8226、U266细胞株,HDI可抑制RPMI 8226、U266增殖,诱导RPMI 8226凋亡,且有G1/S期阻滞作用.HDI可下调RPMI 8226、U266上清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且呈浓度依赖,同时上调RPMI 8226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下调U266 IL-6水平(P<0.05或P<0.01).经40 μl/ml HDI处理后,RPMI 8226及U266细胞株相关基因除Bax、Caspase-3外其余基因mRNA表达均有改变(P<0.05或P<0.01). 结论 HDI可抑制MM细胞株RPMI 8226、U266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促进细胞凋亡、阻滞细胞周期及改变细胞因子及细胞株相关基因mRNA表达有关,但途径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当归补血汤对与肿瘤共培养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及分子表达的研究,探讨当归补血汤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可能机制。方法:应用Transwell建立与肿瘤共培养血管内皮细胞模型(以下简称共培养模型),在不同剂量当归补血汤的干预下,通过CCK-8法观察与肿瘤共培养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作用;通过ELISA法检测与肿瘤共培养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VEGFR1,VEGFR2,sVEGFR1,sVEGFR2)的表达。结果:当归补血汤能够促进正常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与正常组比较,高、中、低剂量组均有差异性(P<0.01,P<0.01,P<0.05);抑制与肿瘤共培养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且与剂量呈正相关,与共培养模型组比较,各剂量组均有显著差异(P<0.01)。当归补血汤各剂量组均能促进与肿瘤共培养血管内皮细胞VEGF的表达;抑制与肿瘤共培养血管内皮细胞VEGFR1,VEGFR2的表达,且与剂量呈正相关;促进与肿瘤共培养血管内皮细胞sVEGFR1,sVEGFR2的表达。结论:当归补血汤能够抑制与肿瘤共培养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其机制可能与其调节VEGF与VEGFR和sVEGFR两种受体的结合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