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 了解2型糖尿病肾病住院患者生存质量的现状,分析其相关因素,为控制疾病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调查2015年6月至2016年4月173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情况,利用SPSS 20.0进行单因素分析、Spearman相关分析、多重线性逐步回归分析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与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生存质量相关的因素有: 糖尿病病程(P<0.05)、高血压(P<0.05)、血糖监测频率(P<0.05)及体育锻炼频率(P<0.05),多重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发现高血压(β=-4.719, 95%CI: -8.944~-0.493, P=0.029)及体育锻炼频率(β=2.068, 95%CI: 0.176~3.961, P=0.032)是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高血压及体育锻炼频率是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患者应进行体育锻炼并及时监测血压以提高自身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 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 ,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生存质量综合评定问卷 74 (GQOL1 74 )对 2 75例 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价研究 ,运用单因素Kruskal Wallis检验和多元逐步回归等统计方法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普遍下降 ,生理功能受损程度较社会、心理功能严重。社会因素、医学因素和中医证候均对生存质量有显著影响。结论 :预防、延缓并发症的发生、缓解疾病症状、健康教育、心理疏导、中医辨证并结合生存质量不同方面的影响进行施治 ,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门诊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使用一般资料调查量表和WHO-QOL-BREF量表对本院门诊部于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诊治的139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这139例患者在生存质量调查问卷的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和环境方面的平均得分分别为(14.9±2.4)分、(14.3±2.1)分、(14.8±3.6)分和(14.3±2.6)分;总生活质量得分为(3.4±0.7)分,总健康状况得分为(2.9±0.6)分。易对患者的生存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包括婚姻情况、是否定期体检、低血糖情况、体质指数、并发症情况等方面。结论对门诊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在日后的门诊就诊过程中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临床干预,进而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群平  王学庆  朱大菊  尚兴科  胡华  邓雁 《四川医学》2009,30(12):1892-1893
目的探讨影响2型糖尿病(T2DM)患者生存质量的相关因素,为T2DM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180例病程≥10年的T2DM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问卷调查,采用中国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量表(SF-36)对T2DM患者生存质量进行评价,并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家庭所在地、BMI、婚姻状况、并发症和病程与T2DM患者生存质量有关。回归分析显示并发症数量、病程、年龄是影响T2DM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因素。结论并发症数量、病程、年龄是影响T2DM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因素,对这些因素加以重点评估和合理控制,可以提高T2DM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生存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1—74)对275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价研究,运用单因素Kruskal—Wallis检验和多元逐步回归等统计方法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普遍下降,生理功能受损程度较社会、心理功能严重。社会因素、医学因素和中医证候均对生存质量有显著影响。结论:预防、延缓并发症的发生、缓解疾病症状、健康教育、心理疏导、中医辨证并结合生存质量不同方面的影响进行施治,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已经成为全球第3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其并发症多,治疗复杂,不仅影响患者身体健康,也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厦门市地处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属糖尿病高发区。为了解该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现状,探讨影响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本研究采用多元回归方法进行生存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农村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周氏糖尿病生存质量专用量表(DQOL)作为评价工具,随机选择262例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并采用多元逐步回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农村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较低,影响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有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水平、并发症和病程。结论加强对农村患者的社会支持力度,强化健康教育,提高农村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探讨改善T2DM患者生存质量的措施与方法.方法 随机选择云南省数家省级内分泌科明确诊断的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量表(quality of life scale for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prior test version,DMQLS)对患者进行生存质量测量,采用问卷获得人口学资料和病史,进行描述性、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5个维度:疾病、生理、社会、心理和满意度得分为(81.6±7.4)分、(72.3±5.6)分、(72.3±5.6)分、(67.2±7.4)分和(55.5±5.6)分;在疾病维度不同年龄段的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681,P<0.05),两两比较后发现50 ~ 59年龄段、60及以上年龄段与40 ~ 49年龄段的患者在疾病维度得分方面存在差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回归分析后发现并发症、年龄和糖尿病病程对心理维度、满意度和社会维度方面有影响;生理维度方面,性别、并发症和年龄是影响因素.结论 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是并发症的影响.要想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命质量,除了注重糖尿病患者本身疾病的诊治,还要重视患者的心理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血瘀证在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分布及其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 以社区901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其相关临床信息并进行中医辨证分析,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考察血瘀证的影响因素。 结果 901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单纯血瘀脉络证165例,阴虚热盛证、湿热困脾证、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分别为137、135、334、130例,分别兼夹血瘀证55、57、200、101例,各证型兼夹血瘀证的比例明显不同(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病程、高血压并发症、收缩压、体质量、体型是血瘀证的影响因素,舒张压、血脂水平不是血瘀证的影响因素;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高血压并发症、收缩压是血瘀证的影响因素。 结论 血瘀证是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证型,年龄越大,具有高血压并发症,收缩压较高者易于出现血瘀证,尚不能认为病程、体质量和体型是2型糖尿病血瘀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在焦作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3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为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对照组为2型糖尿病但不合并高血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3%;对照组为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知识认知程度、糖尿病病程、血压监测间隔、血糖监测间隔、舒张压、收缩压、农村地区、初中以上学历、经济状况良好、运动频率大于每周3次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体重指数(BMI)、腰臀比值、总胆固醇、肌酐、尿酸等各项临床生理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BMI是影响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相关影响因素较为复杂,可通过加强对病程比较长或者血压水平比较高的患者管理力度来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糖尿病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07~2008年住院的2219名2型糖尿病患者中资料齐全的1887名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检测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功能、血脂、尿酸,检查眼底、24h尿蛋白排泄率。通过Pearson检验、χ^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数据。结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肾病呈平行关系(P〈0.05),但又不完全平行。男性、病程长、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高胆固醇血症及家族史是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P〈0.05);病程长、视网膜病变、空腹血糖高、高甘油三酯血症、高密度脂蛋白低、高尿酸、高血压是肾病的危险因素(P〈0.05)。对已患视网膜病变的患者来说,甘油三酯高、血尿酸高、血压高的患者易合并。肾病(P〈0.05);对已患肾病患者来说,病程长、有周围神经病变易合并视网膜病变和高密度脂蛋白为保护因素(P〈0.05)。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糖尿病肾病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我国大型城市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各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及相关大血管疾病的患病状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地10家医院1991~2000年住院的3469名2型糖尿病患者,依据入选患者的住院病历进行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及相关大血管疾病的统计分析。结果入选患者中,各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及相关大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分别为:糖尿病视网膜并发症31.5%,糖尿病肾脏并发症39.7%,糖尿病神经病变51.1%,高血压41.8%,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25.1%,脑血管疾病17.3%,下肢血管疾病9.3%。经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发现,糖尿病家族史、糖尿病病程(>5年)、收缩压水平>125mmHg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病程(>5年)、收缩压水平>125mmH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3.12mmol/L)、甘油三酯水平>1.70mmol/L是糖尿病肾脏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病程(>5年)、入院时年龄(>45岁)、糖化血红蛋白水平(>7.0%)、收缩压水平>125mmH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3.12mmol/L)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病程(>5年)、入院时年龄(>45岁)、收缩压水平>125mmHg、甘油三酯水平(>1.70mmol/L)是脑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上述四城市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各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及相关大血管疾病的患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影响临床期2型糖尿病肾病(DN)并高血压患者病情转归的危险因素。方法跟踪随访50例临床期2型DN合并高血压患者,所有患者均经积极降压、降糖、降脂等对症治疗,3年后将肾功能显著恶化[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值(eGFR)较基线值下降30%]或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列为观察终点事件并定义为预后不良。按有无终点事件(包括复合终点事件)分为两组,分析其体质量指数、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尿蛋白排泄率、血压及血压变异性(BPV)等临床资料。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两组患者3年前的年龄、性别、血压、尿蛋白排泄率、糖化血红蛋白、血脂、eGFR等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3年后,其体质量指数、收缩压变异系数(SBP-BPV)、尿蛋白排泄率、血胆固醇、血尿酸的检测指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可能为影响预后的因素,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BP—BPV为本组病人预后不良的主要危险因素(B=0.969,OR=2.637,P=0.001)。结论临床期DN的预后同多种因素有关,其中SBP—BPV为预后不良的主要危险因素,应引起重视并进行积极干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并发肾病状况,进行相关因素的分析.方法: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将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3组,记录病程,采集血压、血清Ⅳ-C,并检测尿NAG、尿IgG指标进行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并发肾病组与正常组比较,病程、血压、尿NAG、血清Ⅳ-C和尿IgG有显著性差异.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肾病与病程、血压、尿NAG、血清Ⅳ-C等密切相关,为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普通2型糖尿病和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各项生理生化指标变化,深入了解各项指标在糖尿病肾病患者诊疗中的意义.方法 通过对72例普通2型糖尿病患者和4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收集整理,记录患者身高、体重等各项生理指标并运用生化蛋白分析仪检测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肾功能、血脂、尿微量白蛋白等指标及彩超对血管斑块探查,分析各指标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诊疗价值.结果 与普通2型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肾病患者体质指数、糖化血红蛋白、尿素氮、血肌酐、血尿酸、β2微球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尿微量白蛋白均升高,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而经治疗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下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是与包括体重、血糖、血脂、蛋白质等多因素代谢紊乱有关,通过规范合理治疗能使病情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Ⅱ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487例Ⅱ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脑梗死将患者分为糖尿病脑梗死组(281例)和糖尿病非脑梗死组(206例),比较可能诱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结果脑梗死组与非脑梗死组比较,年龄、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血压、血甘油三酯、血胆固醇和胰岛素敏感指数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糖化血红蛋白、高血压和高血脂与脑梗死的发生密切相关。结论年龄、糖化血红蛋白升高、高血压和高血脂是促使Ⅱ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慢性并发症的时间,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为其临床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共纳入120例首次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首次诊断时间为起始点,随访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发生任何一种并发症为终点,分析发生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随访8年,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有100例出现慢性并发症,发生率为83.3%,有20例患者未出现慢性并发症,占16.7%。随着时间延长,每年出现慢性并发症的比例逐年升高,其中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率最高,其次为糖尿病肾病及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变等。单因素显示,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家族史、吸烟史、糖化血红蛋白、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及空腹血糖与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生存在相关性,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糖化血红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是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P <0.05)。结论  随着2型糖尿病病程的延长,慢性并发症的发生风险随之升高,糖化血红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是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然而,糖尿病患者心理压力大,缺乏糖尿病的基本知识,导致自我护理能力差。需要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自我护理指导,帮助患者制定治疗和护理计划,做好终生护理工作;维持血糖的稳定,控制并发症,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将88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合并脑卒中组42例(卒中组)和不伴脑卒中组46例(对照组),测定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和血压,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筛选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结果糖尿病病程、舒张压、HbA1c、TC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ApoA是脑卒中的保护因素。结论积极控制好血糖、血压、调节血脂,可以有效降低脑卒中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的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1~12月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86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以确定住院原因,分析慢性并发症的患病率及临床特点,二分类Logistic法分析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相关因素。结果 (1)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住院的主要原因是慢性并发症和高血糖,分别占60.8%和33.0%;(2)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慢性并发症的患病率:糖尿病肾病17.83%,视网膜病变24.13%,周围神经病变51.40%,周围血管病变62.59%,心血管病变32.17%,脑血管病变26.22%。患者的年龄、收缩压、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尿酸、空腹血糖、空腹C肽是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 (1)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住院的主要原因是慢性并发症和高血糖;(2)年龄是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不可控因素;收缩压、血尿酸、空腹血糖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所有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可控危险因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微血管病变的主要可控危险因素;积极综合治疗可控因素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