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ARB与高血压患者脑卒中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2001年美国卒中协会公布的脑卒中一级预防的建议.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分为3类,第1类是不可纠正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种族、性别和家庭史:第2类是可以纠正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吸烟、糖尿病、无症状颈动脉狭窄、镰状细胞病、血脂异常和心房颤动:第3类是一些可能的危险因素;如肥胖、体力活动少、过度饮酒、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凝状态、激素替代治疗和口服替代治疗。 相似文献
2.
合并高血压症是脑血管疾病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为了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的认知,增强保健意识,从而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通过QC小组活动,达到了健康宣传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卒中患者术后康复护理的有效方法,提高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程度,改善预后。方法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康复护理计划,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结果经过精心护理,本组30例患者经过3个月康复训练后肌力达到Ⅳ~V者16例,达53.3%,肌力达到Ⅲ~Ⅳ者11例,达36.7%。取得了满意效果。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回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6年9月社区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疾病知识掌握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规律服药、低盐低脂饮食、戒烟戒酒和控制体重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血压,提高疾病知识掌握度,改善遵医行为,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高血压并发脑卒中患者心电图ST-T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以本院收治的126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脑卒中将全部患者分为单纯高血压组与合并脑卒中组,对比两组患者心电图ST-T改变的发生情况;根据是否发生ST-T改变将全部患者分为有改变组与无改变组,对比两组患者血压与心电图SL电压值。结果:单纯高血压组ST-T改变发生率明显低于合并脑卒中组,P<0.05;无ST-T改变组SBP、DBP均明显低于有ST-T改变组,P<0.05;无ST-T改变组SL值显著低于有ST-T改变组,P<0.01。结论:高血压并发脑卒中患者的心电图ST-T改变发生率以及血压水平、SL电压值均明显偏高,因此心电图ST-T的改变对于患者病情进展评估以及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高血压并发脑卒中患者心电图ST-T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以本院收治的126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脑卒中将全部患者分为单纯高血压组与合并脑卒中组,对比两组患者心电图ST-T改变的发生情况;根据是否发生ST-T改变将全部患者分为有改变组与无改变组,对比两组患者血压与心电图SL电压值。结果:单纯高血压组ST-T改变发生率明显低于合并脑卒中组,P<0.05;无ST-T改变组SBP、DBP均明显低于有ST-T改变组,P<0.05;无ST-T改变组SL值显著低于有ST-T改变组, P<0.01。结论:高血压并发脑卒中患者的心电图ST-T改变发生率以及血压水平、SL电压值均明显偏高,因此心电图ST-T的改变对于患者病情进展评估以及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既往高血压治疗行为的关系。方法将吴淞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宝山分院于2011年1月—2011年12月建立延伸卒中管理机制期间管理的183例高血压脑卒中患者,根据患者既往高血压治疗情况分为持续治疗组、间断治疗组和无治疗组,观察比较三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出血性脑卒中发生情况。结果持续治疗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其他两组,脑出血性脑卒中较其他两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卒中患者既往如果严格规范地治疗高血压,不仅可以降低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而且能够显著减轻脑卒中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因此,临床上应重视对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与指导,引起高血压患者对疾病持续治疗的重视,使更多的高血压患者接受及时、规范的抗高血压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调查文献对老年高血压与脑卒中的关系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对近些年各学者对高血压与脑卒中的关系的研究情况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通过研究发现,对患者实施动态血压监测发现,高血压与脑卒中具有直接的关系,昼夜节律失常及昼夜血压降低率低是主要表现,在临床应做好观察与治疗.结论:高血压与脑卒中发生具有一定相关性,在临床应引起重视并积极配合治疗,已提供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高血压并脑卒中患者动态血压特点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高血压并脑卒中患者的动态血压特点。方法对31例高血压并脑卒中患者、31例高血压一级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高血压合并脑卒中患者24h平均血压、白天平均血压、夜间平均血压均显著高于高血压一级患者,且血压昼夜节律消失。而高血压一级患者的昼夜节律存在。结论血压昼夜节律的变化与脑卒中的发生关系密切,血压昼夜节律异常更容易损害靶器官,夜间舒张压越高,靶器官损害越重,更容易发生脑卒中。 相似文献
12.
世界卫生组织2006年12月发布的全世界脑血管病死亡地图显示,中国是全世界脑血管病死亡率最高的地方。脑卒中并不是老年人的专利,在每个年龄段都有脑血管病发病的病例。绝大多数病人都是从小症状到大症状,从轻微卒中到最后死亡。中国自古就有上医治未病之论,现代医学也强调治未病更胜于治已病,只要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就可以减少脑卒中的发病率。高血压的防治是脑卒中预防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特点与脑卒中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2月本院收治的267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年龄将其分为老年组149例(A组)和非老年组118例(B组)。在此基础上再次进行分组,根据患者是否合并脑卒中将上述两组分为脑卒中组A1和B1以及非脑卒中组A2和B2。对患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观察两组患者的血压特点并分析其与脑卒中的关系。结果:A组血压的昼夜节律性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脉压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A1组夜间收缩压明显高于其余三组(P〈0.05)。结论:血压昼夜节律降低、动态血压脉压增大及夜间收缩压增高是老年高血压患者并发脑卒中的重要原因,掌握老年高血压的变化特点并分析其与脑卒中之间的关系可以有效预防由该病引发的心血管疾病,并通过个体性的治疗方案保障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社区内60例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其中30名患者在我中心从入院至出院后的10个月实施社区护理干预,作为干预组;30例辖区患者作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遵医嘱行为,进行统计学分析时采用SPSS统计学软件.结果?遵医嘱的比例方面干预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可有效地提高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遵医嘱行为,对于脑卒中复发的预防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利用浙江省高血压社区综合防制工作情况年度报表数据与脑卒中发病资料,对浙江省2012年高血压管理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采用中位数与极值对全省90个县区的高血压登记率、规范管理率、饮食/运动干预率、药物治疗率及血压控制率与脑卒中发病率分布进行描述,采用Wilcoxson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与线性回归模型对两者的关联性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 2012年浙江省平均高血压登记率、规范管理率、饮食干预率、运动干预率、药物治疗率与血压控制率分别为8.40%、83.55%、46.04%、36.61%、72.18%与58.01%,除了饮食干预率,城市地区各指标均高于农村;脑卒中发病率272.83/10万,农村地区脑出血发病率高于城市地区(Z=-2.575,P=0.010);规范管理率、运动干预率、药物治疗率与血压控制率与脑出血发病率呈负相关(P0.05),脑梗死与各项指标无显著关联(P0.05)。据推算规范管理率、运动干预率、药物治疗率与血压控制率提高1%,则脑出血发病率分别将下降1.11%、0.39%、1.10%与0.70%。结论城市的高血压登记率、运动干预率、药物干预率和血压控制率要显著高于农村。现行的社区高血压管理模式对于出血性脑卒中的防制能够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与脑梗死发病之间无明显的统计学关联。药物治疗与运动干预有显著的效果,但药物治疗的效果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7.
脑卒中与高血压关系的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卒中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大类,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生与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有关,特别是与高血压的关系,甚为密切,是死亡率与致残率较高的疾病之一.近年来由于广泛开展了心脑血管病和高血压病的防治,全球因高血压导致的心脑血管病发生率、病死率已出现明显下降趋势,但在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仍呈上升及年轻化趋势[1].为了更好地防治高血压,减少脑卒中的发生,延长高血压患者的生命,提高生存质量,随机抽取宜宾矿山急救医院1999-2003年收治的185例脑卒中病例作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崔老师退休5年了。近年来,少了工作上的压力和操劳,他渐渐发福,而且满面红光。他常说:“我20多年都没进过医院的门了,身体棒得很呢!”然而,由于前段时间的高温天气,有一天早上,崔老师竟然在家里晕倒了。急救医生现场测量血压:260/140毫米汞柱(正常应小于130/90毫米汞柱)。到医院做了CT检查,崔老师被诊断为脑出血,医院发出了病危通知书。 相似文献
19.
社区人群高血压管理与脑卒中发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的控制情况以及管理控制效果能在多大程度上降低脑卒中的发病.方法 对国家"八五"和"九五"科技攻关课题的全国脑血管病社区人群综合性预防研究的北京市天坛医院、普仁医院和体育馆路医院所在地的3个社区年龄≥35岁队列人群共36 863人进行基线调查,随访管理其中的高血压患者,每年监测脑卒中发病情况,将新发脑卒中作为研究终点.结果 无论是临界高血压还是确诊高血压,管理率和控制率逐年上升,女性管理率高于男性,但控制率却低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管理第三年血压控制率达18%.随着逐年血压控制达标,无论是总的脑卒中、缺血性卒中还是出血性卒中的发病风险均逐年下降,并且血压控制达标对出血性卒中发病下降更有作用.3年控制达标可使总的脑卒中、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的发病风险分别减少25.7%、19.1%、27.4%.将血压控制在140/90 mm Hg(1 mm Hg=0.133 kPa)以下,比控制在160/95 mm Hg以下可分别减少12.3%总的脑卒中、12.8%缺血性卒中、14.9%出血性卒中的发病风险.结论 对社区人群中的高血压患者进行长期随访管理,将血压尽可能控制在较低水平能明显减少脑卒中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脑卒中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实施社区护理措施,并对该干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180例脑卒中合并高血压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个组别,对照组的患者实施家庭护理的措施,观察组的患者采用的是家庭护理和社区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后的血压情况,遵医嘱情况以及自我管理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情况要低于对照组,而对疾病认识的水平,遵医嘱情况以及自我管理状态要明显的高于对照组的患者.结论:对脑卒中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能够极大的降低患者的病情状态,增强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并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