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丁国林 《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1999,(4)
老年人高血压危象(HC)和中青年HC一样可在高血压病和症状性高血压患者中发生,常由外源性因素(如精神情绪应激,气候突变,进食过多,体力负荷过重,突然停用降压药,服用降压药时血压下降引起的急性脑缺血及酗酒等)和内源性因素(女性更年期激素代谢紊乱,缺血性心脏病恶化出现急性冠脉循环功能不全,心脏性哮喘和脑血液循环障碍恶化,前列腺增生引起的尿流动力学障碍)诱发。 相似文献
2.
王昆润 《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1989,(5)
老年人的高血压危象多不是突然开始,往往经过数小时逐渐发展。常没有特殊的植物神经症状(寒战,多汗,易激动等),较少出现青年人所固有的剧烈的搏动性头痛;老年人脑危象的头痛多为胀痛、枕部沉重感,常伴有眩晕、恶心和呕吐。有视力障碍。意识障碍的特点是嗜睡。可有暂时性肢体无力,语言轻度障碍。常有手脚刺痛和蚁走感,心区痛。危象极期情感不稳定,好哭。确定高血压危象的标准:①发病较快,②动脉压升高,③有心、脑和植物神经症状。若能检查区域血液动力学指标,可根据区域血循环障碍(多半是脑血管)诊断危象。 相似文献
3.
老年人高血压危象的降压治疗,首先应根据该综合征临床表现的个体特点选择降压药,其次降压效果主要针对明显升高的收缩压,第三降压速度由中心和局部血流动力学状态,特别是冠状循环和脑血液循环状态所决定并应在血流动力学指标监测 相似文献
4.
王昆润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89,(5)
近老年(60~74岁)和老年(75岁以上)人的高血压危象多不是突然发生,而是经过数小时逐渐发展。常没有特殊的植物神经症状(寒战、多汗、易激动等),较少出现青年人所固有的剧烈的搏动性头痛。老年人脑危象的头痛多为胀痛、枕部沉重感,常 相似文献
5.
老年人高血压极常见。目前俄罗斯老年人高血压的患病率男性为30%~40%,女性为35%~50%其中高血压病占80%以上。根据1992的统计,高血压占莫斯科全部心血管疾病的55%~59%,其中82%为60岁以上老年人。在老年人高血压患者中有1/3患过高血压危象,说明老年人高血压危象非常多见。 相似文献
6.
一些临床综合征可因严重的高血压引起,或并发严重的高血压,需用强力的常是胃肠道外给药的方法来降压,现分述于下。脑血管意外突然脑功能恶化伴有舒张压持续在110mmHg以上者,是高血压危象的首要类型。它包括:1.蜘蛛膜下腔或脑内溢血;2.陷窝性卒中(Lacunar stroke);3.高血压脑病;4.高血压病人伴有奇异性动作或震颤性谵妄;5.高血压病人发生脑栓塞或血栓形成;6.创伤、新生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观察尼卡地平对老年人高血压危象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老年 (≥ 60岁 )高血压危象患者 92例 ,治疗前平均收缩压 (SBP)2 36± 1 6mm Hg和 /或舒张压 (DBP) 1 2 5± 1 1 mm Hg,以恒速输液泵持续静脉滴注尼卡地平 (佩尔地平 ) ,剂量为 0 .5~ 6μg/ kg/ min,根据血压每 5 min调整剂量 1次 ,每次增加 5μg/ min,直至达到目标血压 1 50~ 1 60 / 1 0 0~ 1 1 0 mm Hg,然后维持此血压水平 1~ 3d。结果 用药后 5min、1 0 min、30min、1 h、2 h的平均血压降至 2 31 / 1 2 5 mm Hg、2 2 6/ 1 2 3 mm Hg、2 1 7/ 1 2 1 mm Hg、2 0 7/ 1 1 8mm Hg、2 0 3/ 1 0 7mm Hg,2 4 h后达最大效应 ,血压平均为1 68± 1 1 / 1 0 0± 9mm Hg,并稳定至用药结束。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尼卡地平治疗老年人高血压危象起效快 ,降压作用平稳 ,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由于对慢性高血压的有效治疗,高血压危象(Hypertensive Crises,HC)已较前罕见。在过去,美国原发高血压的1%~2%可发展为恶性高血压,其高发年龄为40~50岁,如不及时治疗则预后极差,其中死于尿毒症占19%,充血性心衰13%,脑血管意外20%,心衰合并尿毒症48%,心肌梗塞1%,主动脉夹层瘤破裂1%。 1定义与分类无论原发或继发高血压(主动脉缩窄及肾血管病除外),血压若突然或极度升高,伴或不伴有靶器官的损害,未及时治疗则将危及心血管、肾脏及中枢神经系统或生命者统称HC。目前美国将HC分成两大类:(1) 相似文献
10.
药源性高血压危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国林 《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2004,25(2):94-94
服用某些能引起血压升高的药物或突然停用某些抗高血压药物引起的高血压危象称为药源性高血压危象(DRHC)。DRHC在老年人中较常见,应引起临床上注意。首先,能引起DRHC的药物主要有安非他明、咖啡因和其他精神兴奋剂;麻黄素和苯丙胺等拟交感药物;去甲基肾上腺素和新福林等α肾上腺素药物;含有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的抗抑郁药物;非类固醇 相似文献
11.
12.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5,(11)
目的分析高血压危象患者的临床救治方法,总结其救治与护理经验。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来我院就诊的72例高血压危象患者,回顾分析对患者采取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护理方法,总结高血压危象患者的临床救治和护理经验。结果来我院就诊的72例高血压危象患者经过有效救治和专业护理后,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和缓解,患者血压均控制在160~180/100~110mm Hg。72例高血压危象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7.5±4.1)天。结论医护人员在对高血压危象患者进行临床救治和临床护理时应充分了解患者的病史并且正确判断患者病情,对高血压危象患者进行及时、科学、有效的临床救治和临床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控制患者病情,从而让其得到成功治疗。 相似文献
13.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6,(1)
目的分析研究高血压危象患者的临床救治方法及护理体会。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均为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院确诊且收治的高血压危象患者,共58例予以临床救治及护理。结果 58例患者中,血压平稳下降的有20例治疗后临床症状得到缓解,38例住院治疗前血压水平降低18%-33%,均得到合理且有效的救治。结论对于高血压危象患者而言,有效及时的院前救治与护理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15.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迄今仍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采用国际上统一血压分类和标准,定为收缩压≥140mmHg(1mmHg=0.133kPa)或舒张压≥90mmHg,均为高血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人日趋增多。以我国现有医疗卫生条件及人均生活水平,不可能让这一庞大人群都住院治疗,因此,在医疗机构指导下的家庭保健与护理对老年人高血压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17.
吴冬梅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21(7):7-8,17
各种高血压在某些诱因作用下可出现高血压危象(hypertensive crises,HC)。HC是常见的急症之一,针对危象产生的机制及危象发生时,伴有症状或有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急性损害情况,在用药方面要认真考究,既要有效控制高血压,又要注意保障重要器官的血流灌注,以维持其功能,积极处理靶器官损害,是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的关键措施。本文对HC的病因、发病机制、分类、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王林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86,(11)
作者报道12例高血压危象患者舌下含服巯甲丙脯酸的疗效。患者7例女性,5例男性。年龄48~67(平均57±6)岁,体重62~88kg。均有原发性高血压病史及左室肥厚的心电图证据,具备高血压危象的症状包括头痛、头晕及心绞痛。曾接受3或4种降压药治疗,如β受体阻滞剂、哌唑嗪或利尿剂等,其中5例降压不满意。用药前测量患者坐位血压4次,其平均值为184±3/124±7mmHg。嘱患者舌下含服巯甲丙 相似文献
19.
郭冀珍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08,7(4):343-347
1基本概念
老年高血压患者易患重症高血压的原因:从一项对100万高血压患者的回顾性分析发现,与年轻的患者比较,在同样血压水平,心脑血管事件的死亡率随着年龄的老化而进行性升高。因此,老年人患高血压时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可能随着血压升高而增大。Staessen等荟萃分析了8项临床试验(共15693例)对年龄≥60岁、收缩压(SBP)≥160mmHg、舒张压(DBP)≤95mmHg,统计发现SBP与总死亡率呈显著正相关(P=0.0001),DBP与总死亡率呈负相关(P=0.05)。 相似文献
20.
高血压危象的治疗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家荣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0,16(3):120-123
高血压危象(hypertensive crisis,HC)包括高血压急症(hypertensive emergencies,HE)和高血压亚急症(hypertensive urgencies,HU)。前者是短期内(数小时或数天)血压严重升高(BP〉180/120mmHg),伴有靶器官如脑、心、肾、眼底及大动脉等严重功能障碍或不可逆性损害;后者是血压严重升高但不伴有靶器官损害。 相似文献